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0901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培养等。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构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应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

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交叉与渗透,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包含物理学的思想与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

同时,应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融于物理教学。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物理课程应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教师不断进步和物理课程逐渐完善。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

(一)课程标准设计框图

图1为物理课程标准设计框图,从图可见《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此,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

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课程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以及教科书编写建议四部分构成。

图1物理课程标准设计框图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含样例和活动建议)

科学探究

科学内容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表达与交流

物质

物质的形态与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

能量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学生学习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二)课程标准设计的几点说明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因此《标准》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2)《标准》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提出了相应要求。

(3)《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生不仅应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

技术·

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

(4)为了进一步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内容标准中,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内容标准,《标准》特别在内容标准中增设了样例和活动建议,它们不一定是必学内容,主要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内容标准,在指导学生活动时参考。

(5)《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材编写留有自主空间,也为课程的具体实施留有余地。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

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在实践中有提高效率的意识;

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激情,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能产生兴奋感及成功感,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认识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和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家的事迹与成果,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物理实验及其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

6.有客观记录实验数据的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并能发现问题,表述问题。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能通过实验探究收集数据,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3.经历信息处理过程,学习从收集的信息中分析、归纳简单的规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尝试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及不断改进的意识。

5.尝试通过学习物理知识,逐步发展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能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尝试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提高效率、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内容标准重视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关注科学·

社会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

内容标准中的样例是对标准进一步的解释和扩展,活动建议则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实例。

一、科学探究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

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科书和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一)科学探究能力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探究要素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设计探究步骤,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能通过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说明操作。

●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分析与论证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了解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评估

●有评估探究过程科学性的意识。

●有评估探究结果合理性的意识。

●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了解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表达与交流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能明确表达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了解科学探究中表达与交流的意义。

(二)科学探究实例

下面呈现了三个科学探究实例,其中例1、例2侧重于课内探究活动,涉及了部分探究要素;

例3侧重于课外探究活动,反映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例1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课堂上教师提出:

“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说明电可以生磁,这就自然会想到,磁是否可以生电?

放在磁场中的线圈是否有电流产生?

”为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做演示实验,要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把一根导线悬吊在蹄形磁体的两磁极中间,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然后,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同学们发现指针没有偏转。

学生通过讨论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观察不到指针示数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没有电流,也可能是因为电流太微弱。

为了检验是否是电流太小的原因,教师换用了一个能检测微小电流的灵敏电流表,但是即便用这样的灵敏电流表学生仍未看见电表指针示数的变化。

学生议论:

也许还是因为电流不够大,再换个强磁体试试。

教师按照学生的建议,把两个蹄形磁体并在一起,取代了原来的磁体。

在更换磁体时,几个细心的学生叫道“指针动了”,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再仔细观察时指针却停留在零位置不动了。

此时,学生中产生了争论:

有的说,我分明看到指针动了,有的说,指针不是仍停在零位置上么?

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

“在更换磁体时,有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动了,这是真的吗?

学生要求再重复一次更换磁体的操作,看指针是否会动。

老师请一名学生试验,经反复操作,发现磁体运动时,电流表指针确实动了,而且,磁体不动、导线运动时,也会产生相似情况。

这说明:

在一定情况下磁场中的导线可以产生电流。

究竟在什么具体情况下磁场中的导线才能产生电流?

学生开始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他们用矩形线圈中的一边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各种运动,看怎样才能产生电流。

评析:

本例没有对各个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是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方面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课之所以选择了上述目标,是由于电磁感应实验的特点,它能为学生的观察和发现提供有利的情景。

另外,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明确了两点:

1.可以用电流表跟线圈连接来检测线圈中是否有电流;

2.只有线圈相对磁体运动时才能产生电流。

这就为学生接下去的自主探究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能把探究目的集中到“怎样运动才能产生电流”这一主题上,从而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从容地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本例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严谨的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例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了12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配一套实验器材,其中有:

凸透镜、光屏、发光体各1个(都有支架),刻度尺(长1m)1把。

各小组凸透镜的焦距都是15cm,发光体由几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是一个箭头,高度3cm。

教师让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从6cm开始,每增加3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39cm,共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见下表)。

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两组数据,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

教师告知学生,如果反复观测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到的数据,可以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样,除了物距为15cm、18cm等个别小组的测量遇到一些困难外,其它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

表格中所有数据对各小组来说都是共享的,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

物距/cm

像的性质

实像的像距/cm

实像还是虚像

正立还是倒立

实像的长度/cm

6

9

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表格中像的虚实、正倒、长度、像距四列数据,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

1.对比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

物距小于15cm时成的像都是虚像;

物距大于15cm时则成实像。

可以推想,物距等于15cm时将不能成像,这就是物距15cm的测量小组无法获得测量结果的原因。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的数据发现:

物距小于15cm时成的像都是正立的;

物距大于15cm时像是倒立的。

即,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3.比较像的长度数据发现:

成虚像时,感到像都被放大了;

成实像时,测出的像有时被放大了,有时被缩小了。

进一步对比数据还发现,当物距是30cm时,实像的长度恰好为3cm,跟发光体的长度相同;

当物距大于30cm时,实像长度小于3cm,是缩小的;

当物距在15cm到30cm之间时,实像长度大于3cm,是放大的。

4.比较像距的数据发现:

当物距在15cm至30cm之间时,像距大于30cm;

当物距大于30cm时,像距在15cm到30cm之间。

学生还进一步找到一些规律。

例如,在成实像时,如果发光体离焦点越近,像的位置就离凸透镜越远,这就是物距为18cm的测量小组为什么找不到像的原因,因为此时的像距已经非常大了。

按这条思路,果真在离凸透镜约90cm的位置上找到了物距18cm发光体的巨大实像。

在发现了一系列规律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用概括的语言来陈述这些规律,为了使规律更有普适性,教师启发学生用焦距f的长度作为物距和像距的单位,即:

15cm用f表示,30cm用2f表示。

显然,这样陈述的规律更有普适性。

规律的陈述应该是简洁、有条理的,各小组都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凸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对各种陈述方式的对比,大家认为按物距u的三种情况(u<f、f<u<2f、u>2f)依次描述像的性质最为简洁,也最有条理。

这是可以在课内进行科学探究的实例。

本例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侧重发展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和“分析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总结出科学规律。

本例还采用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实验数据,不仅让学生获得一次合作探究的体验,也节约了时间,保证了本次探究任务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

本例是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来形成结论的,教师有意把收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数据作为两个清晰的不同过程,这有利于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它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证据、什么是结论,体验到科学的结论来自于对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例3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

李明在一所农村中学读书,学校有一只大的开水桶,冬天为了保温,在桶外裹上了一层棉被,尽管如此,早上灌的是开水,到了下午还是变得凉凉的。

一天早上,李明看见张迪用铝合金饭盒装开水时,滚烫的饭盒只垫了薄薄的一层泡沫塑料就不烫手了,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泡沫塑料代替棉被给开水桶保温呢?

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张迪。

李明认为,手觉得热,是因为手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

隔着泡沫塑料拿热饭盒不烫手,说明泡沫塑料导热性能差。

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包着开水桶,保温的效果按理说就会好些。

张迪随手摸了一下热水桶上的棉被,暖乎乎的,热量通过棉被传出来了。

张迪想,李明可能是对的,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可能会比棉被好。

李明告诉张迪,如果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烧瓶,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便可以得出这两种材料保温性能好坏的结论。

“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水温变化,如两个烧瓶中的水是否一样多,水温是否一样高。

”张迪说。

“是的,”李明强调,“还需注意放烧瓶的环境是否一样,泡沫塑料与棉被的厚度是否一样等等。

”他们注意控制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决定在两个烧瓶中装质量相等的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两种保温材料包好,放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

按照这个计划操作,李明和张迪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

t/min

5

10

15

20

25

35

45

55

65

80

95

110

125

140

155

T1/℃

72

64

59

51

50

41

37

34

30

26

24

22

21

T2/℃

56

48

43

38

32

28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1组(泡沫塑料保温)从80℃降至40℃所用的时间超过了45min,而第2组(棉被保温)降低相同温度只用了不到25min,这表明,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确实优于棉被。

以上表格中,第35minT1的数据与T1的总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偏差,回想实验的操作,有可能在读温度时有疏忽。

如果剔除这个温度值,其他所有数据都与实验结论吻合。

因此,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可信的。

李明和张迪讨论后,给学校总务处写了一封信,信中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建议学校替换开水桶的保温材料。

本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学生以验证猜想为目的设计了实验,收集了实验数据,并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优于棉被”的结论,之后,还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估,并用写信的方式进行了表达和交流,这是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例探究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生活,探究的实验器材比较简单但探究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一个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的实例。

二、科学内容

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

下表为内容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

这种主题式的呈现形式不代表教科书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

教科书编写者可以根据内容标准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

内容标准中的样例与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活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1.物质

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2物质的属性

1.3物质的结构与尺度

1.4新材料及其应用

2.运动和相互作用

2.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2机械运动和力

2.3声和光

2.4电和磁

3.能量

3.1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3.2机械能

3.3内能

3.4电磁能

3.5能量守恒

3.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物质

各种物体、粒子和场,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