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017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1.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离与组合。

(1)分离:

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2)组合:

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的现象。

3.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4.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5.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分析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

2.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YR、Yr、yR、yr,比例为1∶1∶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

测交。

2.预测过程。

3.实验结果:

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4.

四、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主要是:

选材准确;方法科学;态度严谨。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基因:

就是遗传因子。

2.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3.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4.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判断正误:

(1)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Ì)

(2)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是16种。

(¡Ì)

(3)F2的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9∶3∶3∶1。

(¡Á)

解析:

F2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

(4)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解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作用。

2.问题导学:

(1)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和不同对遗传因子各发生怎样的行为变化?

提示: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①F2中的亲本类型与重组类型指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提示:

表现型。

②F2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吗?

请举例说明。

提示:

不一定。

F2中黄色圆粒豌豆有4种基因型:

YYRR、YyRR、YYRr、YyRr。

(3)计算中如何求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个体所占概率?

举例说明怎样区分子代概率的范围?

提示:

¢Ù求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个体所占概率时,可先求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然后再用1减去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即可。

¢Ú概率求解时,要注意范围,如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占1/16,而F2的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9。

 

1.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

A.①B.②C.¢ÛD.¢Ü

3.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D)

A.9∶3∶3∶1B.3∶3∶1∶1

C.1∶2∶1D.3∶1

4.豌豆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

乙豌豆的基因型可能是(C)

A.YYRrB.YyRR

C.YyrrD.YyRr

5.西红柿为自花受粉的植物,已知果实颜色有黄色和红色,果形有圆形和多棱形。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根据下表有关的杂交及数据统计,回答问题。

据表回答: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A和a分别表示果色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果形的显、隐性基因。

请写出组别¢ò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红色多棱果、黄色圆果和黄色多棱果三个纯合品种,育种专家期望获得红色圆果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

①应选用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较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两亲本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③上述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为红色圆果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色圆果占该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通过第¢ò组杂交结果可知红果的子代出现了黄果,所以红色对黄色为显性;通过第¢ó组圆果的子代中出现了多棱果,可知圆果对多棱果是显性。

(2)第¢ò组红色亲本所得到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所以该性状的亲本属于杂合子自交Aa×Aa,而另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约为1∶1,符合Bb×bb测交的分离比,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3)要想培育红色圆果的纯合子,则应选择含有相应性状的基因,所以选择红色多棱果和黄色圆果作亲本最为合适;由于两个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杂交一代为双杂合子;在F2中双显性个体的比例为9/16,其中的纯合子为1/16,所以在双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9。

答案:

(1)红色、圆果 

(2)AaBb×Aabb

(3)①红色多棱果和黄色圆果 ¢ÚAaBb ¢Û9/16 1/9

 

一、选择题

1.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体现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A)

A.F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

B.F1全部是黄色圆粒

C.F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2种类型

D.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

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B)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Ú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Ü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

3.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C)

A.分析¡ú假设¡ú实验¡ú验证

B.假设¡ú实验¡ú结论¡ú验证

C.实验¡ú分析¡ú假设¡ú验证

D.实验¡ú假设¡ú验证¡ú结论

4.如果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

A.YYRR×YYRr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F2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

A.B.C.D.

6.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与褐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Y、y控制;圆粒与肾粒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R、r控制。

某科研小组进行遗传实验时,黄色圆粒苜蓿与黄色肾粒苜蓿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数量统计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杂交后代中,圆粒与肾粒的比例为1∶1,黄色与褐色的比例为3∶1

B.亲本中黄色圆粒和黄色肾粒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和Yyrr

C.若亲本黄色圆粒和褐色肾粒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D.黄色肾粒和褐色圆粒杂交,后代一定是黄色圆粒

7.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B)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4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8.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B)

A.B.C.D.

解析:

把五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分开统计发现:

DD×dd→Dd,后代全为杂合子,因此Dd杂合、其他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

1×1/2×1/2×1/2×1/2=1/16。

9.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

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

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D)

A.1/16B.2/16C.5/16D.6/16

10.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表现为无色。

现将一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

¢ÙM×aaccRR→50%有色种子;¢ÚM×aaccrr→25%有色种子;¢ÛM×AAccrr→50%有色种子,则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A)

A.AaCCRrB.AACCRR

C.AACcRRD.AaCcRR

解析:

由¢Ù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A_C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Ú杂交后代中A_C_R_占25%知该植株A_C_R_中有两对是杂合的;由¢Û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C_R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r。

11.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

A.1/4B.1/3C.1/2D.3/4

解析:

根据这对夫妇的表现型可以确定男性的基因型为TLTS或者TSTS,女性的基因型一定为TSTS,又根据其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以确定该男性的基因型一定为TLTS(如果是TSTS,则后代的基因型都为TSTS,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短食指,与题干不符)。

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TLTS或TSTS,各占1/2,TSTS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短食指,TLTS只有是女孩时才是长食指,因此,该夫妇生一个孩子为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

12.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巧妙地设计了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C)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解析:

所谓融合遗传指杂交实验中,由于遗传物质在子代中融合使F1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且以后无法分离,所以C答案中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否定了融合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