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0143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三门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答案】C

【解析】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都是英国科学家虎克,A项正确;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B项正确;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项错误;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统一性,D项正确。

4.发菜与白菜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细胞膜、细胞壁和拟核B.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C.都含有叶绿素,且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且发生场所相同

【解析】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白菜属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发菜含有细胞膜、细胞壁和拟核,但真核生物白菜细胞内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拟核,A项错误;

发菜细胞内不含线粒体,B项错误;

发菜细胞和白菜细胞内都含有叶绿素,且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

发菜细胞和白菜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发生的场所不相同,白菜细胞由于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而发菜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并用来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5.利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苏丹Ⅲ染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0.3g/mL蔗糖溶液处理后的紫色洋葱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龙胆紫染色后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D.温水处理后的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解析】苏丹Ⅲ染色后,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A项不符合题意;

0.3g/mL蔗糖溶液处理后的紫色洋葱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项不符合题意;

龙胆紫染色后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也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项不符合题意;

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项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课本上的几个常考实验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显微镜的使用、实验试剂的选取、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和积累。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人的肝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D.植物的贮藏细胞有叶绿体、大液泡,但没有角质层,可以储藏有机物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延伸成细胞壁,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A项正确;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但纺锤体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形成,间期不存在,故B项错误;

人的肝细胞,在切除手术后可以恢复分裂,重新长出一部分组织,此时肝细胞具有细胞周期,C项错误;

储藏细胞属于营养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也没有角质层,但有体积较大的液泡,可以储存着各种营养物质,D项错误。

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解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其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项正确;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B项正确;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即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而生物体内的膜结构还有如视网膜等等,则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项错误;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项正确。

本题的易错点是C选项,一定要明确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才能正确解题。

8.细胞是个复杂而且精巧的生命系统。

某同学对细胞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不能过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B.细胞膜外覆盖大量糖蛋白——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信息交流功能相适应

C.叶绿体内膜折叠形成类囊体薄膜——集中分布着的酶催化光反应的进行

D.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排列和平均分配染色体,决定细胞质分裂的分裂面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所以细胞体积不能过大,A项正确;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信息交流功能相适应,B项正确;

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称为类囊体,类囊体膜上集中分布着的酶催化光反应的进行,C项错误;

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纺锤体,可以排列和平均分配染色体,决定细胞质分裂的分裂面,D项正确。

9.生物实验中的实验材料对实验的成功非常关键,下列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材料

A

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口腔上皮细胞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

C

制备纯净细胞膜

青蛙的成熟红细胞

D

根据CO2的释放情况探究细胞呼吸方式

乳酸菌

 

A.AB.BC.CD.D

【解析】唾液淀粉酶是由唾液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所以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运输过程,需要选择唾液腺细胞为实验材料,A项错误;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对DNA和RNA进行染色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本身没有颜色,适合做该实验的材料,故B项正确;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可以用于制备纯净的细胞膜,但青蛙的红细胞不具备此特点,故C项错误;

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不能产生CO2,故D项错误。

10.人体细胞内的pH约为7.0左右。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健康人体内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不会有分解作用

B.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C.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项错误;

人体细胞内的pH约为7.0左右,而溶酶体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由此可推知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属于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B项正确;

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C项正确;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

本题考查细胞器中溶酶体的主要功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能够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用于分析判断。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11.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则可能相同

B.第2分钟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

C.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D.图2中曲线Ⅰ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解析】图1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甲、乙溶液溶质不同,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吸收,故A项错误;

据图1分析,第2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B项错误;

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吸水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项错误;

分析题图2可知,Ⅰ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即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D项正确。

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过程,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对于曲线的分析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题图1可知,植物细胞放在甲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失水速率减慢,所以甲溶液是高渗溶液;

放在乙溶液中,植物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减少,因此乙溶液是含有细胞可以吸收的溶质的溶液。

分析题图2可知:

Ⅰ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12.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

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

B.正常情况下,As在水稻细胞含量较少,说明As属于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解析】As进入水稻细胞,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则砷(As)可能是酶的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得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故A项正确;

微量元素属于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而As不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所以B项错误;

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说明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故C项正确;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化合物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则P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故D项正确。

本题考查植物体内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酶的活性等相关知识,此题是新情景的材料题,问题解决应建立在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

13.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B生成A反应的活化能

B.酶C活性降低导致T2后B增加缓慢

C.该过程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D.适当升高温度,T1——T2间隔时间缩短

【答案】BD

【解析】T1时加入酶C,A物质减少,B物质增加,可推测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

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A含量过少所致,B项错误;

由曲线可知,T1~T2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超过T2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C项正确;

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若升高温度,则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项错误。

本题主要考察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正确分析曲线图,根据A物质减少、B物质增加判断A是底物,B是产物,再根据曲线的走势判断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

14.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和对应的生物解释(或原理)正确的是

A.煮熟的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B.矿工职业病硅肺——硅尘破坏肺泡细胞的溶酶体膜,使水解酶释放进而破坏细胞结构

C.新宰的猪肉放置一段时间再煮更新鲜——这与肌细胞线粒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D.果脯在腌制中变甜——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解析】高温可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容易消化,A项正确;

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故B项错误;

动物体刚死时溶酶体不破裂,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酶会随其破裂溢出。

溶酶体内含有蛋白酶原,能在细胞死亡后被激活成为蛋白酶,催化肌肉细胞间的胶原蛋白水解,使肌肉变得松软,烹调后更加鲜嫩。

故C项错误;

果脯是用蔗糖腌制的。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脱水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进入细胞的结果,D项错误。

15.下列关于酶或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一类有机物

B.利用酶工程技术可以对酶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

C.ATP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不同故稳定性不同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

...........................

16.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

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

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

据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①可知65℃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D.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是80℃

【解析】由曲线①可知,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是80℃,A项错误;

由于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为80℃,因此曲线中数据均为80℃下测得的数据,B项错误;

曲线②显示,该酶的热稳定性从30℃开始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C项正确;

酶的最佳温度可以认为是既能使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又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所以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D项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理解曲线①和曲线②的含义,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7.如图表示酶和无机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EC或EA

B.酶具有高效性其实质在于EB-EA<EB-EC

C.核糖体上合成的酶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图中也可以体现出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这一特性

【解析】据图可知,EB表示非催化反应的活化能,EC表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则该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EB-EC,故A项错误;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而无机催化剂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EB-EA,所以B项正确;

核糖体上合成的酶也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例如DNA聚合酶等,故C项错误;

图中不能体现出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这一特性,D项错误。

18.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产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列细胞应该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图中信息可以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及载体蛋白的特异性

C.如果上图中的蔗糖改为麦芽糖则单糖转运载体的种类不变

D.ATP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活性抑制剂都会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解析】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A项错误;

据图可知,筛管中的蔗糖必须水解成单体后,才能通过转运载体的协助进入薄壁细胞内,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以及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项正确;

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而且载体单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如果上图中的蔗糖改为麦芽糖则单糖转运载体的种类会有所改变,C项错误;

蔗糖分子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筛管,在筛管中水解形成单糖后,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蔗糖的运输不消耗能量,单糖顺浓度梯度运输也不消耗能量,故ATP合成抑制剂对蔗糖的运输没有影响,D项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判断物质运输的方向,理解载体的特异性。

19.下图所示为自然状态下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外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不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

D.过程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ATP的合成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是光反应,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项错误;

过程②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项正确;

过程③是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项错误;

过程④表示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是不可以用于ATP的合成,D项错误。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合成与水解、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呼吸过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示可看出①过程是光合作用光反应,②是暗反应,①②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完成,③是呼吸作用,④是ATP的水解供能过程。

20.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波长/nm

400

450

500

550

600

670

700

吸收光能

百分比(%)

叶绿素a

40

68

5

15

16

全部色素

75

93

50

35

45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升高,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能吸收光能并产生[H]和ATP,释放出氧气,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色素吸收利用光能越多,氧气释放量越大,A项正确;

当光波长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植物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增加,光反应阶段加快,造成[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因此C3的含量会减少,B项错误;

当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不能合成,因此叶绿素a吸收光能的减少幅度更大,C项正确;

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D项正确。

2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扎伤口时,为了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感染伤口,要用不透气的消毒布包扎严实

B.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

C.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使其腐烂

D.提倡慢跑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解析】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项错误;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B项正确;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C项正确;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项正确。

22.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

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选C。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23.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②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

③缺少ASURA的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④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由题意可知,“ASURA”是一种蛋白,其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①正确;

在细胞分裂间期的G1和G2期都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分别为S期DNA合成和分裂期细胞分裂做好物质积累,“ASURA”蛋白作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连接蛋白,也应在间期大量合成,②正确;

缺少“ASURA”蛋白,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出现障碍,导致细胞分裂耗时更久,或者姐妹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染色体数目可能发生异常,③正确;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ASURA能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可见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的变化与与ASURA密切相关,④正确。

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2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动物同类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B.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C.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移向两极均需要纺锤丝的牵引

D.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有DNA的复制

【解析】不同动物同类器官的细胞大小一般没有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A项正确;

细胞在分裂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因此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