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过程中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种作用中,包含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创造性的知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于是,在新世纪要求新人材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强烈呼吁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来讲更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一生。
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研究。
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课堂上纯教数学概念、纯做数学题的老模式”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新天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理论支撑
1.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指出过,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这就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因此,数学教师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是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来讲的。
它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即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阶段研究内容
阶段成果形式
准备阶段
2010.4—2010.8
(1)搜集资料
(2)设计方案
(3)组建课题组
(4)落实培训计划
课题方案
培训计划
研究阶段
2010.9—2012.7
(1)实施方案
(2)收集资料,整理分析
(3)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资料汇编
阶段性研究报告
论文集
总结阶段
2012.8—2012.12
(1)收集资料,整理分析
(2)撰写总结报告
案例集
研究报告等
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
四、研究过程
在确立了“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一子课后,进行了理论资料的收集和课堂研讨活动。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课题太广,要研究的内容实在太多,因此结合实践重新确立了研究的内容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和谐氛围。
1.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需的气候与土壤。
因为每个人都有获得安全的需要,特别是儿童,他们对家长、老师,甚至同学都有着一种依赖性,他们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保护。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已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有感情、需要被人尊重和激励的个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建立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2.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巴班斯基说:
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
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的最高水平。
学生的认知活动常受情感、态度等因素影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
如我在上《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是这样上的:
师: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
今天,老师想与同学有更加平等、亲密的关系,我想成为你们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愿意)
好,现在张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朋友了,(不过是老朋友了)。
同学们也是张老师的朋友了。
能不能说张老师是朋友?
为什么?
象这种互为关系,日常生活中还有吗?
生1:
我和钱晔是好朋友。
生2:
2是6的约数,6是2的倍数。
生3:
3和互为倒数。
……
这种互为关系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在我们数学王国中是否也有这种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另一种互为关系。
[评析:
在课的开始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给了学生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下变得敢说、敢想了,出现了老师意料不到的事情,竟然有学生举出了谁和谁互为倒数的例子。
可想而知,这部分学生对倒数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新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
3.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在校园环境中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干群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成长环境里,学会自主,学会创新,有利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1)与学生成为朋友。
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以信赖的朋友。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消除胆怯、依赖的心理,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怕出错,不怕失败。
学生有了这样的安全感、自由感,才能真正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售货金额登记单的结算时,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情境。
师生共同参与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进行模拟买卖活动。
这样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自己熟悉、喜欢的情景中进行自主地学习,积极开动脑筋去探求新知识。
(2)走到学生中去。
我们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多提提你是怎样想的?
”你想怎样解答这道题?
“你想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吗?
这道题你还有其它解法吗?
”这些话,在学生听来就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了,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由要我学”自然而然地转为我要学和我爱学。
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鼓舞学生认真而愉快地学习。
1.倡导数学阅读,激发兴趣。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
它包括数学史、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故事中的数学、数学谜语、数学笑话、数学相声以及与我们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知识等。
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体会数学的魅力。
每学期我都让部分学生订《小学生数学报》,读读报纸里的故事和题目,并向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介绍,与同学共享;
课外还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题目,到班上交流。
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做起来特别有劲,他们认为数学也是有趣的,学习数学的劲头也更足了。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因为这往往是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萌芽。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对其作出猜想,才会进行科学探索。
另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出发,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跃跃欲试,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样才能诱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就有意创设一些发散思维的题目。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问:
怎样才能用这张纸折一折,折出这张纸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和操作很快就折出了要求的分数。
这时我进一步提问:
你们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表示出分数吗?
(提示:
可用其它物体,比如说提供的6颗糖等)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就一下了激发了起来,参与探索数学的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3.搭建成功舞台,享受乐趣。
好奇心和满足感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在两者的驱使下在探究活动中经过培养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兴趣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内部基础。
因此,激发并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的核心。
我们在教学中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数的整除》活动课时,就是采取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学生在回答出一个问题或成功解决一个问题时,就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他们时刻作好准备,准备接受新的挑战,准备去摘取那丰硕的果实。
可想而知,学生在这节课中是多么的投入,真正地从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的境界。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迸发出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1.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规范。
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要注意精讲巧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的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并让学生提一些更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多关注现实和世界、社会和人生,使数学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具体指导,尊重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肯定不同认知、答案的价值;
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善于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
4.优化教学设计。
作业如果过于繁琐和机械,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危害,则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变繁琐为简明,变机械为灵活,变封闭为开放,变枯燥为生动。
四、生成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
现代素质教学要求,数学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内,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生成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进一步的学习,教师要立足课堂,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放眼课外,注重引导,延伸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在课的结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课后收集各种树叶,拼出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
(2)师:
同学们,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堂上学的只的有限的。
下面老师已为你们选了一些网址,课后你们可上网去浏览,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五、成果表述
从2010年3月至今,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各种理论书籍,认真进行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有了初步的成果:
(一)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模式。
1.自主学习,个人尝试探究模式。
学生针对问题,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挖掘思维原动力,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的探索,教师只是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自学的同时,注重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培养,加强个别辅导。
如我在上《比的意义》一课时,就通过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组织汇报——归纳总结——巩固运用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会了知识。
2.协作学习,小组合作研究。
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使课堂气氛宽松起来,使学生在与老师,与伙伴的协作学生中消除恐惧感,消除拘束感;
学会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组员间的互补性得到发挥,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主动交流对问题的认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得到结论。
1.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自学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学信心、自学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
大家都知道,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和句,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还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探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细心体会,找出规律,强调逻辑的思维方法,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掌握知识的来由。
2.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
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分组实验,需要讨论等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中的合作学习也是互动式学习的一个表现形式,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3.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也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学生就问:
约数与倍数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呢?
为什么我们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不包括0呢?
今天学的‘倍数’与以前学过的几倍一样吗?
。
另外我们更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才能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评价体系。
(1)精心设计反馈的内容。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在设计反馈内容时,要将测试题设计为不同的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
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自我评价标准。
及时并准确地自我评价这样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3)他人评价。
老师在合适的机会要给学生以挚的鼓励与赞赏,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表现、不同的学习习惯,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通过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既获得认各信息的反馈,又获得学习的信心,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活动自主感和创新成功感,能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
六、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劳动,也有了一些收获。
但这是远远不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有待解决:
1.从课堂实践看,教师的教育观念离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尚有一定的差距。
教师讲得仍然太多,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因此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学的理论水平。
2.学生合作学习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大多数流于形式。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得不够。
3.有些成员缺少反思的意识,不能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论文和案例撰写方面还有待加强。
4.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5.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教师如何参与,究竟充当什么角色?
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
资料仅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