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设:
生1:
用尺子量,看教室有几把尺子长。
生2:
用很长的绳子量,然后把测量后的绳子对折几次,量出对折后的长度,绳子折成几段就把测出的长度加几次,算出教室的长度。
生3:
可以用脚走步量,看看教室有几步长。
生4:
可以张开双臂量,看看能量几次。
生5:
可以用数学书量,看看有几本书长。
生6:
看看有几个脚印长。
……
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比较好,不拘泥于单一的测量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测量方法的多样化。
同学们可真有办法,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吧!
2.量一量。
(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2)汇报测量结果。
同学们已经测量好了教室的长度,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吧!
我们小组选择的测量工具是数学书,我们把数学书一本挨着一本摆放,测量出教室长度是30本书长。
你们选用了数学书进行测量,那么如果我们换成其他书再来测量的话,还会是30本书那么长吗?
生:
不一定是。
对,所以我们应该注意:
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我们小组把红领巾一个接一个的系在一起,测量结果是16条红领巾的长度。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红领巾打结处的长短,如果结点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结点很长,就要考虑一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了。
我们小组是用尺子测量的,共有45把尺子那么长。
同学们,在这里就需要注意到你们手中的尺子是否长度相同或是接近的。
(3)强调。
我们已经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测量了教室的长度,同学们都很认真,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要做好标记。
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
要注意选用的测量工具的长短是否统一。
让学生自己总结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1.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题。
动手操作,看谁摆的高。
2.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通过学习独立解答,要注意说明理由是否充分得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已经学习完了,此时恰好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对其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教室有多长
测量工具
数学书
红领巾
尺子
测量结果
30本
16条
45把
本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为后面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让学生发散思维,想出多种测量方法——用直尺、书本等,还应强调学生注意测量工具应该一个挨着一个并做好标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第2节 课桌有多长
教材第51~52页的内容。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用厘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能正确地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件(教材情境图)、直尺。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在教室里与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朋友是谁呀?
(课桌)那么,你了解课桌的长度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位好朋友的长度吧!
课桌有多长)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课桌的长度?
用手来测量。
用铅笔来测量。
用尺子来测量。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一量吧!
谁来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
课桌有6拃长。
课桌有4支铅笔长。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同呢?
因为测量工具不同。
所以在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
怎么统一标准比较好?
用尺子量。
是啊,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尺子吧!
观察尺子,你都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尺子主题图)
我看到了尺子上有数字。
我看到了尺子上有很多竖线。
我发现尺子上的竖线不完全相同。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尺子上的竖线叫作刻度线,刻度线下面的数字叫作刻度,它的单位是厘米。
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用来作为度量物体长度的一种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
1.认识1厘米。
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
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
你有什么发现?
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其实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拿出尺子,找一找尺子上其他的1厘米,说说你的发现。
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
找到这么多1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吗?
(学生试着比划)
拿出你的尺子,试着量出你比划的长度,看看是不是1厘米。
(学生操作)
3.生活中的1厘米。
在我们的身上或者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有很多大约是1厘米的,你能找到这样的物体吗?
(学生找,汇报)
我们的手指甲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我们的手指的其中一个关节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妈妈项链上面的吊坠大约是1厘米。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符合条件的物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同时也能够考查学生对1厘米的感知是否正确。
4.在尺子上找其他的长度。
刚刚大家知道从0刻度到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那么从0刻度到刻度2的长度是多少?
2厘米。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看到了数字上面写的是2厘米。
那么数字是几就能表示物体有几厘米吗?
不能。
必须得从头测量。
(订正学生从0刻度开始测量)
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能找到。
从刻度1到刻度3也是2厘米。
从刻度2到刻度4也是2厘米。
从刻度3到刻度5也是2厘米。
你们找得这么快的窍门是什么?
两个数字之间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得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学生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相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在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
认识了尺子,学会了怎样测量,聪明好学的小熊宝宝们也迫不及待地想动手量一量自己铅笔的长度了。
瞧,它们这样量对吗?
(出示课件:
教材中小熊量铅笔主题图)
第一只小熊宝宝的测量方法不对,应该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铅笔的一端进行测量。
第二只小熊宝宝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铅笔的一端进行测量。
第三只小熊宝宝的测量结果是不正确的,将尺子的刻度1对准铅笔的一端时,应该数一下刻度1到刻度6之间到底有几个大格。
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第四只小熊宝宝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将尺子的刻度1对准铅笔的一端时,正好刻度1到刻度6之间有5个大格,所以是5厘米。
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那么做得是否会更好呢?
现在让我们动手来量一量,画一画吧!
(生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一幅图中线的长度,并画出长4厘米的线)
现在你一定可以准确地测量出课桌的长度吧!
谁来说说你测量的长度?
58厘米。
1.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3题。
在数学世界漫游,你一定收获了许多的财宝,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课桌有多长
起点、刻度、刻度线
长度单位:
厘米(cm)
1厘米也可以表示为1cm。
“课桌有多长”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用统一、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必要性后,知道了尺子的作用,从而有了学习的目的与欲望。
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课堂活动,如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估一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1厘米、几厘米。
还设计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合作交流。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估量物体长度的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3节 1米有多长
教材第53~55页的内容。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感受测量长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认识长度单位米,掌握1米=100厘米,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会估量物体的长度。
课件(教材情境图)、米尺。
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
(喜欢)小动物们也喜欢去游乐园玩,这一天,小动物们集体来到了动物游乐园,可是长颈鹿哥哥却被挡在了门外,让我们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1.通过观察,收集信息。
教材主题图)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谁能找到长颈鹿哥哥被拦下来的原因。
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长颈鹿哥哥身高超过1米了。
那么1米到底是多长呢?
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
(出示实物米尺)老师手里有一把长长的尺子,它就是米尺。
请你仔细观察这把尺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把尺子很直也很长。
我看到了尺子上有数字和刻度线。
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长的。
这把尺子上的数字是从0到100。
如果要测量人的身高,教室的长,或者是窗户的大小,用这样的尺子就比较方便。
从刻度0到刻度100的距离就是1米,用字母“m”表示。
你能在米尺上找到1厘米吗?
生找到1厘米并展示。
找得很准确,现在我们来看看米尺上有多少厘米?
从这把米尺上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了1米当中有100厘米。
我发现了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我发现了1米等于100厘米。
同学们说得真好!
我们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就是1米=100厘米。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发现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推理归纳能力。
2.感知1米的长度。
同学们,张开双臂比一下1米的长度大概是多长。
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的长度。
我来给大家量一量。
(测量后纠正)
现在再来猜一猜1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师将米尺竖放,让学生估计,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
生比划到自己身体的部位。
现在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知道了1米的长度,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老师的讲台。
教室里的标语栏。
教室里面的评比栏。
3.量一量。
(1)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
门有多长?
黑板有多长?
(2)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将学生分成小组。
师提示:
先将米尺的“0”刻度线对准教室的一端然后量1米做一个记号,一直量到教室另一端,如果不是整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
(3)集体交流测量结果。
4.想一想。
认识了米和厘米后,请你分析一下:
填“厘米”还是“米”呢?
门高约2( ) 一拃长约15( )
黄瓜长约20( )橡皮长约3( )
李老师身高约175( )树高约10( )
5.试一试。
(1)师:
教材第54页“试一试”情境图)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少厘米高?
怎么进行估测?
门的高度是2米,小明的身高大约是门的一半高,所以小明大约有1米
(100厘米)高。
机灵狗约是小明的一半高,大约有50厘米。
(2)量一量,黑板有多长?
老师将学生分组,两人一组测量,汇报结果。
同学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
师总结:
用米尺测量时,尺子的长度如果不够长,每量完一次做一个记号,从做标记处接着往下量,如果剩下的不够1米,看还有多少厘米,可以用几米几厘米来表示。
学会根据实际灵活选用估测方法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掌握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方法。
1.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2题。
2.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3题。
3.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4题。
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呢?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量较短的物体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量较长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上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比如测量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以及门的高度。
同时教学中要给学生强调米尺是用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本节课的教学同时又为二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