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898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

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XX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XX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艺术生产、群众文化事业、文博图书事业、文化市场管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二十一世纪的XX文化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2006年至2010年是XX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是“率先在苏中崛起”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建设文化大市的关键时期。

根据《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从XX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特制定本规划。

一、文化事业现状

(一)艺术事业

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职员394人;专业书画院4个,专业创作人员23人;剧目工作室5个,专业创作人员26人。

(二)群众文化事业

全市现有文化馆8个,职工185人,公用房屋建筑面积31179平方米;乡镇(街道)文化站129个,文化站站长129人,公用房屋建筑面积52817平方米,藏书总量93.62万册,业余文艺活动团队807个。

(三)文博、图书事业

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23家,其中国办博物馆15家,共有职工161人,建筑总面积86467平方米;民间博物馆8家。

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4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

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0家,职工144人,建筑总面积23000平方米,藏书总量200.95万册。

(四)文化市场

全市现有电影经营单位58家、歌舞厅253家、美术品经营单位26家、游戏机经营单位482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442家、棋牌(桌球)室226家、保龄球馆18家、溜冰场5家、网吧424家、演出单位106家。

(五)新闻出版(版权)

全市现有印刷企业749家、光盘生产企业1家、图书发行单位1249家、报刊出版单位18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单位45家。

“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财政对文化事业拨款总额为1.182亿元。

一批作品(节目)获省以上奖励,通州小品不断推出新作品,得到新的奖项。

舞蹈创作初显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

举办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促进了全市艺术创作和生产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文化江海行”已成为颇具影响的文化品牌。

基层文化进一步繁荣,全市图书馆、文化馆总面积分别达到23000、29800平方米,全市文化站总面积达52817平方米。

全市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从事文化经营单位达2578家。

以XX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为标志,全市文物保护利用稳步推进。

“十五”期间,市财政投资1.13亿元,建设更俗剧院和XX博物苑新展馆,建筑面积分别达13500平方米和7000平方米。

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建设仍重视不够,文化经费安排不到位,少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丢失严重;二是文化事业经费虽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与文化大市建设、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换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四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五是文化艺术人才匮乏,后备力量不足。

二、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针,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多出优秀作品为主线,以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齐飞为主题,从体制创新、精品生产、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等方面着手,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文化大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为XX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主要目标

(一)文艺精品生产不断提高,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树立精品意识,倡导艺术创新,艺术生产以全省领先为目标,努力创作展示时代风貌、体现XX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以国家、省精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带动文艺产品质量的提高,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级文化重点奖项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有一个创作剧目获国家级大奖。

保持和发展具有XX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门类,努力形成XX独有或领先的文艺品牌。

(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文化管理机制逐步到位。

文化事业单位做到性质明确、职责清楚、布局合理。

建立起既有激励竞争又有责任约束的文化产品投入机制、生产机制、经营机制,建立起能进能出的人员聘用机制,建立起按贡献、按岗位的分配机制,建立起能上能下的领导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青年人才形成梯次,吸引、培养人才的机制较为完善,有一批较为拔尖的艺术、文博、图书、群文人才。

改进和优化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流动管理制度。

(四)文化设施较为完善,有一批省内先进的标志性建筑。

市(县、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得到更新改造,各社区、乡镇均建有文化活动阵地,全市社会文化网络健全。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各县(市、区)达到群众文化示范县(市)标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多姿多彩。

积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特色文化活动得到扶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全民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六)文化市场繁荣健康,管理规范到位。

歌舞娱乐、网吧、电影、音像制品等文化经营有较大增长,形成统一有序、繁荣发展的格局,每个门类中有若干个规模较大、经营规范、效益显著的文化企业。

文化市场管理基本达到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准。

(七)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与XX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歌舞娱乐、出版印刷、图书销售等行业,使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文化消费有大幅增长。

(八)文化环境得到普遍改善,形成一定特色和品位。

全市文化建设有新的进展,城市文化内涵明显提高,文化氛围强烈浓郁,鲜明而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初步形成。

四、重点任务

(一)艺术事业

1.精品生产

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推动全市艺术生产的全面繁荣,努力创作反映时代、艺术精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十一五”期间,新创作或改编投排上演戏剧作品4台以上,创作具有江海地域特色的舞剧1台。

“十一五”期间,大剧目力争在全国获奖,力争有100件以上美术、音乐、舞蹈、剧目、杂技等作品获省以上奖励。

2.艺术表演团体改革

完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机制和管理机制,优化其内部结构,加强剧团内部的人事、财务、物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

进一步调整结构布局,鼓励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举办文艺院团,坚持政府保重点、鼓励社会办团的办法,确保“出人、出戏、出效益”。

大力扶持具有XX地方特色的剧种、剧目,改革财政拨款方式,实行按项目拨款和拨改投、拨改股、拨改奖。

(二)社会文化事业

1.业务建设

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区)为主线,大力推进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积极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

力争全市6县(市)3区全部进入全国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区)行列。

抓好创作队伍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创作领军人物的培养,力争做到在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重点艺术门类中造就3—5名创作尖子人才。

力争有1—2个作品获全国群星奖,3—5个作品获省五星工程奖。

深入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分别评选出100个特色文化乡镇、100个特色文化团队、1000个特色文化家庭、1000个文化明星。

抓好地方文化品牌的提升、开发和挖掘工作,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

2.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

到2010年,完成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达到100万元,县(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达到20万元。

做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大于160册。

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年购书总数分别达到当年国家出版图书种数的8%和2%。

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搞好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扩展与更新,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能力,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各县(市、区)文化馆(站)、图书馆分别做好改造、扩建和新建工作,到2010年,所属各区均建有规模不等的图书馆,并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市文化馆达到一级馆标准,所属各区文化馆40%以上为二级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用房面积达到800—1200平方米,每个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总面积每万人不小于500—650平方米。

(三)文物博物事业

1.文物保护管理体制

进一步贯彻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即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确保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县(区)级文物管理机构,落实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责任,成立XX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建立文物行政执法队伍。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文博人才。

2.加强博物馆建设

继续加强以XX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文博馆群建设力度,以XX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庆典为新的起点,建成、开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提升博物馆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鼓励民间力量兴办文博馆。

积极整合全市文物资源,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工作,发展文博产业,开展文物旅游开发,并形成规模,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3.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执法力度。

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保护XX古、近代城市历史风貌。

做好“青墩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

认真做好《XX博物苑保护利用规划》、《XX博物苑总平规划设计》、《水绘园保护利用规划》等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做好重要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环境整治,做好名人故居的维修开放,做好古遗址、石刻、墓葬保护,做好近代重要史迹、建筑的维修工作。

(四)文化产业

1.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成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均衡,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2.逐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政策

制定发展XX文化产业五年规划,并将其纳入《XX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积极降低准入门槛,向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吸引其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经销、娱乐项目经营、文化设施建设;探索与外资、民资合作合办文艺院团和演出中介机构;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文化领域,均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进入;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在市场准入和其他方面均享受与公有经济投资的同等待遇。

3.组建和培育文化产业集团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培育和壮大以资产为纽带,具有导向性、规模化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发展演艺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