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885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6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x

9.6

6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CXWJ-Ⅱ-09

5.4/7.3

7

基础设施和设备控制程序

CXWJ-Ⅱ-10

7.4

8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CXWJ-Ⅱ-22

7.6

9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CXWJ-Ⅱ-24

9.4

10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CXWJ-Ⅱ-30

10.1

11

技术实现管理程序

CXWJ-Ⅱ-33

8.3

12

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新型能力识别程序

CXWJ-Ⅱ-34

6.1/10.1

13

两化融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CXWJ-Ⅱ-35

9.3

14

匹配与规范管理程序

CXWJ-Ⅱ-36

8.5

15

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CXWJ-Ⅱ-37

9.2

16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程序

CXWJ-Ⅱ-38

6.3

17

数据开发利用管理程序

CXWJ-Ⅱ-39

8.4

18

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CXWJ-Ⅱ-40

19

信息资源管理程序

CXWJ-Ⅱ-41

7.5

20

业务流程及机构优化管理程序

CXWJ-Ⅱ-42

8.2

21

运行控制管理程序

CXWJ-Ⅱ-43

8.6

22

全面预算管理程序

CXWJ-Ⅱ-44

7.2

23

战略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制度

ZDJC-Ⅲ-GLZD-086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01

文件修订页

版本号/修改状态

D/0

版号

章节号

修订次序

修订内容

批准人

日期

1目的

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应部门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部门所使用的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

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批。

3.2技术负责人、管理者代表:

负责三级文件的审批工作。

3.3质安中心:

是管理体系文件的主控部门,负责文件的发放与管理。

3.4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管理工作。

4程序

4.1文件的分类

a.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

b.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顾客的抱怨/投诉材料等)。

4.2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a.《管理手册》由质安中心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b.《程序文件》由各职能部门编制,技术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代表批准。

c.《三级文件》由各职能部门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批准。

4.3文件的编号

4.3.1手册的编号方法:

QEHSI/M-×

ACB

A——相关管理体系的代号;

B——文件层、用罗马数字Ⅰ表示;

C——手册代号。

4.3.2程序文件的编号方法:

CXWJ-×

×

ABC

A——程序文件的拼间缩写;

B——文件层、用罗马数字Ⅱ表示;

C——文件流水号(由01-99);

4.3.3管理体系表格编号方法:

按本公司原实验室认可表格编号方法。

4.3.4第三层文件编号方法:

按本公司实验室认可第三层文件编号方法。

4.3.5外来文件按本公司原实验室认外部文件编号文法。

4.4受控状态

4.4.1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

4.4.2在公司内部运行的所有管理体系文件均为受控文件,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并按规定编制发放编号。

4.5文件的发放

4.5.1文件发放前由主管领导识别其适用性并明确发放范围。

4.5.2质安中心负责文件的发放,建立《体系文件及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领用人须在发文记录上签字,并编制受控文件清单。

4.5.3质安中心应确保在对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岗位和其他使用处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4.5.4各部门应建立本部门的文件接收记录。

4.5.5各部门应建立本部门的受控文件清单。

4.5.6质安中心应建立《体系文件及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编制《文件管理总览表》,并对《文件管理总览表》的变更和补充定期备案。

4.5.7质安中心应根据各发文部门及本部门《文件管理总览表》,编制公司总的《文件管理总览表》,并进行指导和检查。

4.6文件的保管和使用

4.6.1各部门要保持文件清晰,应注明日期(包括修改日期),标识明确、易于查找、妥善保存。

4.6.2当文件使用人的体系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可到质安中心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换取新文件。

新文件仍沿用原发放号,破损文件销毁。

4.6.3文件发生遗失,填写《文件资料补发申请表》其持有人应申请补发。

4.7管理体系文件的评审

4.7.1文件发放前由质安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对文件进行评审,不适用进行修改。

4.8文件的更改与更新

4.8.1更改权限

4.8.2修改方式

a.文件的修改应由该文件原制订部门或相关部门人员提出。

由原制定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并说明更改的原因和内容。

b.文件修改的审批应由原批准人进行审批。

若因某种特殊原因需由其他人员进行审批时,需调阅相关背景资料以供参考。

批准后由质安中心将修改的章节号、修改的内容、修改时间填写在《文件修订页》内。

4.9体系文件的失效、作废、回收和处理

4.9.1失效或作废的体系文件由质安中心按原发放范围从所有使用场所及时收回,并建立销毁记录统一销毁。

4.9.2有保存价值的作废文件或因出于法律、法规保留信息的文件和资料应加盖“作废”印章后方可留存。

4.9.3体系文件持有者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应交回持有的文件。

4.10文件的复制:

文件不得擅自复印,如各部门工作确实需要可向质安中心提出增补发放的申请,经主管领导同意,增补发放,按本程序“4.5”规定办理发放签收手续。

4.11外来文件的识别

4.11.1外来文件要保持其原有编号并要编分发号,其发放按“4.5”规定执行。

4.12文件的借阅

4.12.1文件的借阅要有登记,并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返还。

4.13文件修订状态的识别: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中标明发行版本和修改状态以便得到识别。

4.14外部文件的更新,每个月由技术中心到本市有关部门或专业书店查询标准、规范的更新情况和不定期在网上查询,如发现有标准、规范、规程更新版本,应报公司技术负责人确认,然后由行政中心购置并予以受控发行,被替代标准则加盖“作废”标识章,并由行政中心档案室收回。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CXWJ-Ⅱ-02

6记录

6.1《体系文件及资料发放与回收登记表》

6.2《文件管理总览表》

6.3《文件资料补发申请》

6.4《文件更改申请表》

6.5《资料销毁申请表》

6.6《文件资料借阅申请表》

6.7《文件修订页》

对已形成文件的记录表格的填写、传递及保存做出规定,为检测工作的符合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及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

适用于公司体系运行所使用的关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方面所有记录的控制。

3.1质安中心:

负责与管理体系活动有关的记录的监督管理工作。

3.2各部门及各检测所:

负责职责范围内记录的填写、收集、保存工作。

4.1公司所有记录统一进行编码予以识别,详见《文件控制程序》中文件编号发放,记录则主要采用书面形式实现。

4.2记录的范围

4.2.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共有记录。

包括:

内审、管理评审、文件控制、培训、计量仪器控制、设备管理、信息交流、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记录。

4.2.2与管理活动相关的记录。

包括产品监视测量、不合格品处置、产品标识与追溯、紧急放行和例外转序以及让步接收、统计技术应用、质量计划、各种沟通等方面的记录。

本公司的产品主要是检测服务。

4.2.3相关记录。

包括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和评价运行控制、相关的监测、应急措施、相关方调查与施加影响、节能降耗、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相关记录。

4.3填写要求

4.3.1记录所有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及时,内容真实、清晰、有效。

4.3.2记录必须有填写人全名及填写日期。

4.3.3记录不可更改,只许更正,更正时不能涂抹,更正后应签名并注上日期。

4.4记录收集与保存

4.4.1各部门应建立本部门的记录清单。

4.4.2各种记录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整理。

4.4.3记录要采取防火、防潮、防虫咬、防鼠害,或加锁封闭的保护措施。

4.4.4记录的保存期在建立目录中标明。

4.5记录的查阅、借阅

各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可在保存处查阅,如需借阅,应经行政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在《文件资料借阅申请表》上进行登记,并限期归还。

4.6记录的销毁

4.6.1记录超过保存期时应填写《资料销毁申请表》,报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销毁。

4.7外来记录的控制,供方及相关方出具的出厂检验检测报告、计量鉴定报告、政府环境检测报告等外部提供的记录由质安中心按要求予以保存。

《文件控制程序》

6.1《记录保管一览表》

6.2《资料销毁申请表》

6.3《文件资料借阅申请表》

****有限公司

C/0

制定目标和指标,并量化分解到各部门及各检测所,通过管理方案来保证目标指标的实施,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以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绩效的持续改进。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目标等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编制控制。

负责审批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3.2企划部:

负责制定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目标及管理方案,每季度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4控制要求

4.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

4.1.1根据辨识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危险源,依据法规和其他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4.1.2管理方案应确定能够实现环境目标、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技术措施,完成时间和进度要求及责任单位。

4.2管理方案的审批

4.2.1公司制定、修订后的方案应形成文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

4.2.2为保证管理方案的实施,总经理应保证落实所需的资源。

4.2.3检测中心所长依据公司管理方案分解制定本检测所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实施管理方案,并报质安中心备案。

4.3管理方案的检查及修订

4.3.1质安中心负责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每季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形成记录。

4.3.2当公司的活动、检测、过程和服务方式变化时,检测所应及时更新或调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正常情况下在年度管理评审会上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评审一次,并下发评审报告。

5.1《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

5.2《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建立公司内部与外部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的信息交流和协商机制,确保各方进行有效沟通,作为持续改进的输入。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与外部沟通的控制。

3.1行政中心

a.负责收集各部门传递的信息,进行识别整理后进行汇总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b.对关系产品质量、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与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听取员工及外部反映有关环境或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3.2管理者代表:

确保信息交流与协商机制的有效运行。

3.3其他部门(包括各检测所):

负责收集本系统有关的信息,交由行政中心及时传递。

4.1交流与协商的内容

4.1.1对内交流

a.员工了解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b.了解管理体系运行情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c.明确存在的问题,以便实现持续改进;

d.掌握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与环境影响和重要环境因素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使之达到有效贯彻;

e.随时获取事故、事件等紧急情况,避免事故扩大,减少损失;

f.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制定的协商与事故调查的参与;

g.公司的各项决定和管理体系与作业现场的任何变化。

4.1.2对外交流

a.向外部宣传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各种承诺;

b.建立收集各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c.向社会及相关方通报公司质量和环境、安全健康的绩效;

d.公司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的交流;

e.征求和反馈业主、相关方的建议及投诉;

f.其他需交流的信息。

4.1.3对内交流由质安中心负责,各部门配合;

对外交流由各部门对口负责。

4.2协商交流的一般形式

4.2.1对内交流采用例会、通知的形式。

4.2.2对外交流采用电话、走访、信函等形式。

4.3交流与协商的管理

4.3.1交流的形式、内容都要有记录。

4.3.2与业主和相关方的交流。

行政中心应建立《信息记录登记表》,无遗漏地登记各种反馈的业主与其他相关方的各种信息,逐项记录,逐项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

重大信息本着“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并传递到质安中心。

4.3.3有关专业安全健康的交流与协商

(1)行政中心负责安排员工代表参与以下过程的协商:

a.专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的制定与评审;

b.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有关的风险管理决策;

c.影响工作场所健康安全的改变及员工的感受等。

(2)交流协商方式

a.协商会议

行政中心召开有员工代表参加的协商会议,每年不少于一次。

会前应发通知,通知应包括协商会议计划。

计划内容应包括:

主题内容、

参加人员、形式、地点、时间等。

协商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

b.征求意见

行政中心定期征求员工对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意见,向有关领导反映解决。

(3)设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员工代表,负责监督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体系文件落实情况,为持续改进提出建议。

4.4顾客满意的交流

4.4.1行政中心对顾客和相关方,针对公司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与提交评审。

4.4.2信息采集途径

a.被动式:

来自顾客和相关方的信函、传真、电话、面谈,由经营开发部解答记录、收集;

暂时不能解答的,可将信息详细记录后,与有关检测所研究后再予以答复。

b.主动式:

通过电话、传真、回访等“,主动了解顾客信息。

c.营销人员利用外出的各种活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的动向,通过各种交流会,积极与客户沟通,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有关部门。

4.4.3采集信息内容

a.对于检测质量、检测时间、交付及服务的反映。

b.对于检测过程环境影响及有关保证安全与健康的反映。

4.4.4顾客满意度测量

a.检测中心联络员根据各个项目的进度,每个月向客户发送《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顾客对公司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收集相关的意

见和建议;

行政中心收集调查表进行统计后分析。

b.行政中心在每年度管理评审前,将收集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数据的整理,并根据客户对每个单项评估项目给出的满意程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出客户的满意度。

CXWJ-II-07

c.行政中心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及公司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

当出现异常时,应寻找主要原因,确定主要责任部门,并将有关资料复印件送公司领导。

由质安中心统一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给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监督其实施效果。

4.4.5客户抱怨/投诉/申诉处理

a.行政中心受理来自客户或其它方面的抱怨/投诉/申诉,填写《抱怨/投诉/申诉登记表》,并报告管理者代表,如抱怨/投诉/申诉信息由其它部门首先知悉,应尽传达到质安中心来

b.管理者代表接到抱怨/投诉/申诉资料后应召集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判断抱怨/投诉/申诉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由行政中心与客户沟通解释。

c.若抱怨/投诉/申诉成立,则由质量负责人发出《抱怨/投诉/申诉报告》,明确问题并指出责任归属,并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经管理者代表确定后,由相关部门实施。

d.行政中心将抱怨/投诉/申诉处理的结果已《抱怨/投诉/申诉登记表》的形式回复客户,如对客户处理结果有异议,由管理者代表或双方成立的工作小组进行协商处理。

处理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4.4.6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需重点根据以下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a.某一类服务中评估等级最低的评估项目;

b.顾客书面提出的重大不满意项目

c.与以往调查结果比较,客户满意程度明显降低的项目

d.客户的抱怨/投诉/申诉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记录

6.1《信息交流登记表》

6.2《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6.3《抱怨/投诉/申诉登记表》

6.4《抱怨/投诉/申诉处理报告》

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适于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两化融合体系管理评审的控制。

主持管理评审,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负责审核评审报告。

3.3质安中心:

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做好会议记录,编制评审报告,对任何决定和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修订文件,保存记录。

准备相关的输入信息报告;

参与评审;

落实评审后的决定和措施。

4.1评审时机

4.1.1管理评审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4.1.2出现如下情况应追加评审次数:

a.当公司经营方向、内外环境、组织结构、资源发生重大变化时;

b.检测过程中发生重大的质量、环境、安全与健康事故时;

c.发生顾客、相关方重大投诉时。

4.2评审准备

4.2.1编制评审计划由质安中心编制《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于评审前至少一周通知参加人员。

4.2.2评审输入信息的准备

(1)内审和合规性评价结果、外部审核情况报告(管理者代表提供)。

(2)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情况报告(各部门提供)。

(3)检测质量符合情况及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报告(技术中心提供)。

(4)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情况报告(质安中心提供)。

(5)市场与顾客信息情况报告(经营部提供)。

(6)环境与职业安全与健康,监测与绩效情况报告(行政中心提供)。

(7)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各部门提供)。

(8)改进的建议(各部门提供)。

4.3评审实施

4.3.1主持与参加人员管理评审,以评审会议方式实施,由总经理主持,各部门主要领导、内部审核员参加。

4.3.2评审过程

(1)各部门报告输入信息。

(2)到会人员进行评审发言。

(3)评审内容:

a.各种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是否适宜;

b.管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

c.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d.顾客和相关方信息对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的评价;

e.检测的实物质量水平及市场占有率是否有所提高;

f.内部、外部环境变化对体系的更改的影响;

g.对法律法规遵守和执行情况。

(4)总经理作总结,就方针、目标和体系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做出客观评价、调整;

对薄弱环节和不合格确定需采取的措施事项,确定持续改进的领域和方向。

(5)会议应做好记录。

4.4评审输出

4.4.1输出内容主要是改进体系有效性,改进顾客与相关方要求的产品、环境行为、安全健康绩效、资源需求等方面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4.4.2输出形式

质安中心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应包括:

(1)本次评审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2)评审会议综述;

(3)对决定和措施的时限要求与跟踪评价要求。

4.4.3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各相关部门,并输入公司的计划系统,以便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和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