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64学时各章总教案文档格式.docx
《物理化学64学时各章总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64学时各章总教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
胶体化学
不要求
*
总复习
1
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正常教学学时需要64~96学时。
本专业采用较小的64学时。
考虑到化学热力学(热力学三大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应用内容,量子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是高一层次的内容,物质结构和光谱学另设课程教学。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电化学、界面化学的内容为教学要求部分。
胶体化学不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但时间许可时可适当介绍一些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提问、讨论及网上辅助教学等多种方式,部分内容学生课后自学或网上辅助学习(网站:
或学校教学在线)。
讲授时,重要公式和结论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做笔记至少记录这些内容,以方便复习。
参考资料
1.霍瑞贞.物理化学学习与解题指导.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文斌等.物理化学解题指南.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傅献彩等.物理化学:
第五版(上下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AGWhittaker等.InstantNotes:
PhysicalChemistry.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教研室审阅意见:
?
_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绪论与气体》教案首页
、
/
授课题目
(章、节)
教材名称
《物理化学》立体化教材,葛华才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起止页码
计划教学学时
掌握内容
&
物理量、数值与单位
物理化学实验注意事项与作图问题(补充内容)
理想气体的性质:
状态方程,模型,分压,分体积
理解内容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现象
)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了解内容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物理化学的起源、发展与应用
课程的学习问题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
教学要点
重点
作图规范,实验规范,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性质
难点
理想气体的混合性质(分压、分体积)
教学进程
>
绪论(含补充内容:
实验与作图)学时)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混合性质学时)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现象学时)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学时)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学时)
小结学时)
55min
;
35min
22min
10min
7min
6min
注意问题
本章内容较简单,主要内容可由学生课后自学,讲授主要是介绍。
课后作业
.
(括号为选做题)
理想气体性质:
【1-4】:
2
教学后记
作图不符合规范:
不用坐标纸,缺图名、坐标轴名,坐标轴起始范围不合理。
分压、分体积概念及相应的使用条件不太清楚。
《热力学第一定律》教案首页
《
!
1.物质的单纯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Q、W、U、H的原理和方法。
2.基希霍夫(Kirrchhoff)公式,计算不同温度时的反应焓和相变焓。
3.化学反应恒压热与恒容热的关系及计算。
4.绝热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相关计算。
1.热力学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过程与途径,平衡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功,热,热容,热力学能,焓,标准态,相变焓,反应焓,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
2.,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叙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赫斯定理,焦耳实验,节流膨胀等
各种过程Q、W、U、H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各种典型过程Q、W、U、H的计算,可逆过程的特点。
热力学基本式的使用条件。
1.热力学基本概念学时)
2.热力学第一定律学时)
3.单纯pVT变化的过程热学时)
4.可逆过程与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学时)
}
5.相变焓(1学时)
6.反应焓学时)
7.节流膨胀-实际气体的U和H学时)
本章内容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应适当详细讲授。
为增加学生兴趣,可增加介绍物理化学家如焦耳的生平业绩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内容(如制冷剂、热泵等)。
[
体积功与热计算[5-6]:
5热容【8】8
Q,W,U,H【7,9-13】:
11,12
绝热过程【14-17】:
14,17
相变焓计算【1819】:
19
反应焓【2024】:
21,22,23
节流过程【25-25】:
(25)
学生容易混淆热力学基本式的使用条件,绝热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的差别。
》
作业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直接抄答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教案首页
【
熵增原理。
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系统熵变和环境熵变的计算方法,用总熵变判断过程方向。
G、A的计算方法及各种平衡和方向的判据。
克拉佩龙方程和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的应用和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和数学表达式。
亥姆霍兹和吉布斯函数以及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等概念。
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
S和G的计算及各种平衡和方向的判据
S和G的计算及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
1.热力学第二定律学时)
2.卡诺定理学时)
3.熵学时)
4.熵变的计算学时)
5.热力学第三定律学时)
6.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1学时)
7.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学时)
{
8.A及G的计算学时)
9.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示例学时)
克拉佩龙方程和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本章内容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应适当详细讲解。
卡诺定理的引出、麦克斯韦关系、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等内容可不祥讲。
热机效率【填空题2】:
混合熵变【1-8】:
1,5,8
相变过程【9-16】:
9,13,15反应过程A,G【17-19】:
17,18
麦克斯韦关系【20-21】:
(21)克氏,克-克方程【22-24】:
22,23
学生不易判别一个过程是否可逆对公式的使用条件比较模糊。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教案首页
~
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及其应用。
各类理想系统(气体,混合物,稀溶液)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性质
各类实际系统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逸度、逸度因子、活度、活度因子等概念
;
理想系统的化学势。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及其应用
0.引言学时)
1.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学时)
2.偏摩尔量学时)
定义。
广延量与偏摩尔量的关系。
摩尔量与偏摩尔量的关系
3.化学势与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学时)
化学势的定义。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化学势判据
4.气体物质的化学势学时)
5.理想液态混合物各组分的化学势(学时)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混合性质
6.理想稀溶液各组分的化学势(学时)
7.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学时)
蒸气压降低。
凝固点降低。
沸点升高。
渗透压与反渗透
8.真实液态混合物和真实溶液各组分的化学势学时)
采用对比方法引出理想气体、理想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同时引出对应实际系统的化学势表达式及标准态。
%
拉乌尔和亨利定律【1-2】:
1,2偏摩尔量【3-5】:
理想液态混合物【6,9-10】:
6,10沸点升高【7-7】:
凝固点下降【8-8】:
8蒸气压下降【】:
渗透压【11-13】:
12化学势【14】
学生容易混淆偏摩尔量与化学势概念。
不易掌握各类系统组分化学势的差异。
!
《化学平衡》教案首页
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用恒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
平衡组成的计算。
恒压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
平衡常数的测定。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分解温度的概念与计算。
恒温方程的推导。
恒压方程的推导。
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组成的影响。
同时平衡。
反应的恒温和恒压方程及其应用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
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学时)
2.标准平衡常数K和rGm的关系学时)
K的定义,不同反应系统K的表示形式。
rGm的计算
3.平衡常数测定及平衡组成计算学时)
4.化学反应的恒温方程学时)
5.化学反应的恒压方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时)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化学反应的恒压方程及应用
6.影响化学平衡的其他因素学时)
压力的影响。
惰性气体的影响。
其它影响因素。
7.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学时)
本章内容是热力学的重要应用,应适当详细讲解和举例。
K和G关系【1-9】:
2,5
反应方向性【10-12】:
12
K与T的关系【13-15】:
13,14平衡组成计算【16-20】:
16,19
平衡的其它因素【21】:
21
同时平衡【22】:
22
离子反应计算【】: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
但不会直接使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计算反应的rGm。
《相平衡》教案首页
:
单组分系统相图的特点和应用。
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温度-组成图,压力-组成图)的特点。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二组分系统固-液平衡相图,包括生成稳定,不稳定化合物及固态部分互溶的相图。
相律的推导和定义
杠杆规则。
精馏。
水蒸气蒸馏。
典型单组分和二组分各类相图特点及其应用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与分析
1.相律学时)
相数,组分数,自由度数。
相律及其推导。
相律应用
2.单组分系统相图学时)
水的相图。
典型相图(二氧化碳)和稍复杂的相图(硫和碳)
3.二组分系统液相完全互溶的气液平衡相图学时)
相律分析与相图特点。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压-组成图和沸点-组成图。
一般和最大正、负偏差系统的蒸气压-组成和沸点-组成图。
4.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学时)
5.二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学时)
相图实验测定方法,固态完全不互溶、部分互溶和完全互溶系统的典型相图。
形成稳定化合物和不稳定化合物系统的典型相图。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特点与分析
本章完整教学需9学时。
7学时方案对三组分系统相图不作教学要求(自学了解内容),二组分系统固液系统典型相图略讲,侧重形成稳定和不稳定化合物系统的相图。
要求会分析相图和应用,绘制相图为次要内容。
?
相律应用【1-2】:
单组分相图【3-5】:
3,4
双组分:
气液相图:
压力-组成关系【6】:
温度-组成【7-8】:
液相部分互溶【9-9】:
9液相不互溶【10-10】:
液固相图:
画相图【11-13】:
11,13分析相图【14-17】:
15,16
三组分相图【18-18】:
(18)
学生容易混淆相数和组分数概念。
不容易掌握二组分系统各类典型系统的相图特征及其分析方法,需专门讲解分析方法。
《化学动力学》教案首页
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及其应用。
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
Arrhennius方程及其应用。
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
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测定方法。
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
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理解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活化能的Arrhennius模型。
单分子反应的Lindemann(林德曼)机理。
链反应机理的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了解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
经典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思想
速率方程积分式的确定。
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
Arrhennius方程的应用。
1.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学时)
反应:
速率,机理。
基元反应。
质量作用定律。
速率方程
2.简单级数(0,1,2,n级)的反应速率方程(1学时)
3.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学时)
积分法。
微分法。
半衰期法。
隔离法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时)
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阿累尼乌斯方程和活化能的解释。
5.典型的复合反应:
对行,平行,连串(学时)
6.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学时)
近似方法,链反应特征,爆炸与支链反应
7.反应速率理论简介(学时)
单分子反应理论,气体反应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8.化学动力学的热点领域*(结合教学过程介绍,0学时)
本章完整教学约需11学时。
8学时方案不介绍化学动力学应用的内容。
反应碰撞和过渡状态理论只要求了解其基本思想,公式计算和推导不作要求。
各级反应规律【1-7】:
1,6求级数方法【8-11】:
8,10,11
活化能(k~T)
【12-18】:
12,15,17复合反应【19-25】:
20,23
近似处理法【26-29】:
28
反应理论【30-31】:
29
学生不清楚稳态和平衡近似法的应用差别。
《电化学》教案首页
Nernst方程及其计算。
原电池的图示和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各种类型电极的特征。
原电池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其测定的应用。
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概念。
可逆电池。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电解质溶液电导及其应用。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1.电化学基本概念(学时)
导体的分类,原电池与电解池,法拉第定律。
离子迁移数。
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及其应用(学时)
3.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学时)
4.可逆电池与电池电动势(学时)
5.原电池热力学(学时)
6.电极电势与电极的种类(学时)
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计算
7.电池设计原理与应用学时)
8.电极极化与电解(简单介绍,学时)
本章完整教学需10学时。
本方案对迁移数、离子强度、Debye-Huckel极限公式、电极极化和电解作为了解内容,简单介绍。
可适当介绍离子液体,新型电池等内容。
法拉第定律【1-2】:
1迁移数【3】:
3电导与摩尔电导率【4-4】:
4
电导测定的应用:
解离度【5-7】:
7离子强度与德拜-许克尔公式【8-8】:
原电池的热力学【9-12】:
10不同电池及应用【13-20】:
13,16,17,20
设计电池及应用【21-23】:
22分解电解与极化【24-25】:
(24)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接受,但对迁移数、浓差电池相关的计算容易出错。
《界面现象》教案首页
Langmuir吸附、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
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概念和Laplace方程。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
Gibbs吸附等温式。
Kelvin公式及其应用。
铺展和铺展系数。
润湿、接触角和Young方程。
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及其主要作用。
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固、液界面的吸附及其吸附等温式
界面现象的解释
1.界面张力与高度分散系统的热力学(1学时)
表面吉布斯函数与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含表面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2.润湿现象与表面膜(1学时)
润湿现象与润湿的分类。
润湿角与杨氏方程。
润湿的应用
3.弯曲液面的性质与亚稳态现象(学时)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毛细管现象。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
4.溶液表面(学时)
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与表面超量。
吉布斯吸附等温方程
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5.固体表面(学时)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吸附量与吸附等温线。
单分子吸附层理论—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本章完整教学需6~7学时。
要求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润湿、亚稳态、毛细管凝结、吸附等现象以及表明活性剂的作用原理和应用。
表面吉布斯函数变【1】:
1附加压力【2】:
2毛细管现象【3-5】:
4,5
开尔文公式【6-9】:
6,8吉布斯公式【10-11】:
11
杨氏方程【12-12】:
12液膜*【13-13】:
13
弗罗因德利希吸附【14】:
兰格谬尔吸附【15-16】:
15
本章内容比较实用。
结合实际讲解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时间要控制合适。
学生理解开尔文公式进行亚稳现象的解释有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