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8026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治疗高血压一方Word文档格式.docx

後脑麻酥酥地胀痛,稍用脑即如刀剜一样疼痛,心情烦躁易怒。

此後健脑、止痛药物终日伴我三餐,但效果不佳。

後偶见《人体第二心脏--脚》一文,受其启发,我每天早晚漫步五百至一千五百米;

每星期日上午七.五公里)。

一年多来,寒璁从未间断,奇效果然出现∶停药一年多,小小鹅卵石真治好了我的脑供血不足,如果你想试试,请穿上轻便软底鞋,「踩石」前,还要做好腿、脚、腰部的准备活动。

(李中枢贡方?

中国)

萝卜籽冰片治偏头痛

一九四七年我在山区老根据地,得过一次偏头痛,犯病时疼痛难忍。

一老人用偏方治好了我的病,至今未犯过。

其做法是∶萝卜籽约一钱,冰片半钱,共研细末,少放冷水,调匀,用纱布过滤,滴入耳内两三滴即可。

左边头疼,滴笔试右耳、右边疼滴入耳,流入耳内立刻止疼。

(靳作存贡方?

北京市宣武区南线里12号)呼气可缓解偏头痛

偏头痛症通常是由於大脑供氧过量引起的。

当偏头痛症刚发作时,拿一个圆锥形的小纸袋或小塑料袋(最好不透孔),将袋子开口的一头捂住鼻子和嘴,用力向袋内呼气,以减少大脑中的氧气。

反复数次後,偏头痛症就会缓解,以致最後消失。

经多人试用,反映较好。

(凡哲贡方?

拉拽耳垂可防治头痛

本人年轻时经常头痛,後经一名乡间中医指点,每天早晚各一次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拉拽双侧耳垂,向双肩外侧横拉百次,从此治愈了这个顽疾。

至今我仍坚持做,基本上没发生过头痛的毛病。

(卞义贡方?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5号楼一门1006号房)

李时珍秘方治疗脑萎缩

续发性脑萎缩3方

1:

核桃仁10克,黑芝麻25克,面粉及食油适量.

制法:

先将面粉加油炒热,再将核桃仁和黑芝麻炒焦,食用时用水调成糊就行.一天1-2次,一次10-20克.

建脑,补肾,养心,止烦热之功.

2:

山查\枸杞各15克

用开水泡2小时.当茶饮.每天数次.

有建脑\益肾之功.

3:

鲜莲藕和鲜葡萄各500克.蜂蜜适量

将莲藕和葡萄榨成汁,用小火煎成膏,加蜂蜜.(蜂蜜要比膏多一倍)每次服10克以上.用开水冲服.

清心除烦,益脑开胃.

14高血压病

  鬼针草汤[药物]鬼针草。

[用法]夏秋季采收全草(连根),洗净泥沙杂质,晾干备用或鲜用。

干品每次20~3O克,鱼砂罐加水浸泡15~20分钟,文火煎熬,沸后立即离开炉火,冷却,每天午饭前服一大口(50~70毫升)。

鲜品每次50~60克,煎服法同前。

每天服1次,服至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即可停药。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7例,均获较好效果。

[病例]杨×

×

,女,  52岁。

患者有眩晕病史数年,发病时常伴耳鸣、口干苦,恶心呕吐,每年发作数次;

血压为19.5/15.7千帕斯卡,诊为高血压合并美尼尔氏病。

服鬼针草11天后,测血压为13.3/10.1千帕斯卡。

随访2年无不适。

[来源] 林世奇,四川中医1987:

  (11):

  31注

鬼针草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Bidens  bipinnata  1.的全草,又名盲肠草、脱力草等。

性平味苦,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消痈之功。

   钩藤煎剂  [药物]钩藤30克。

[用法]上药加水100毫升,煎煮10分钟为1天量,分早晚2次服,  30天为1疗程。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1次。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175例,Ⅱ期高血压总有效率77.5%,Ⅲ期高血压总有效率72.9%。

[来源]  林连荣.辽宁中医杂志1988;

  (2)  ∶  23

蚯蚓合剂[药物]  白颈活蚯蚓15条。

[用法]将蚯蚓剖开,洗净泥土,加白糖100克,  30分钟后待蚯蚓溶化成液体时,顿服。

每天早晚各服1次,5天为1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高血压病24例,疗效满意。

[病例]  史×

\u65292X男,  58岁。

  1984年10月16日诊。

患高血压病3年。

证见头晕不适,头部胀痛,口苦咽于,舌红、苔白,脉弦。

血压26.7/14.7千帕斯卡。

证属肝阳上亢,治宜平肝潜阳、降压利尿。

用蚯蚓合剂治疗1个疗程后,血压已恢复正常,再服1个疗程巩固疗效。

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金欠.湖南中医杂志 1987;

  (3)∶  54   

夏枯草糖浆[药物]夏枯草、白糖各120克,草决明100克。

[用法]先将夏枯草、草决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1500毫升时,用纱布过滤,药渣加水再煎,最后将二汁混合在一起,加入白糖,搅拌溶化后即成。

1剂3天分次服完,  30天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有效83例,无效17例。

[病例]何×

,女,  82岁。

患高血压病32年,血压29.3/15.6千帕斯卡,停用其他药物,改用夏枯草糖浆,每次300毫升,每天服3次,2个疗程后血压下降至23.1/13.3千帕斯卡,3个疗程后血压下降至21.3/11.9千帕斯卡,不适症状亦消失。

随访3年半疗效稳定。

[来源] 田中峰,四川中医1989;

  (7)  ∶  34   

外敷膏  [药物]蓖麻仁50克,吴茱萸、附子各20克,生姜150克,冰片10克。

[用法]前3味药共研细末,加生姜捣如泥,再加冰片和匀,调成膏状,每晚贴两脚心涌泉穴),7天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

敷药期间停用一切降压药,若血压有波动时按中医辨证施冶。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60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

[来源] 刘成报.辽宁中医杂志1986;

  (6)  ∶  16   

远菊二天散  [药物]生远志、菊花、天麻、川芎各15克,天竺黄12克,柴胡、僵蚕、石菖蒲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餐前30分钟服2克,每天3次。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151例,显效99例,有效41例,无效11例。

[来源]王孜优,等.辽宁中医杂志1987;

  (2)  ∶  21   

偏方十(高血压)

二十四、向日葵叶汤降血压 采鲜向日葵叶120克,洗净煎汤每日分三次饮用。

 二十五、玉米花治高血压

干玉米花60克(鲜品45克),每日1剂、水煎30分钟代茶饮。

二十六、绿豆粉降血压

  取生绿豆15粒(此为一日量),研成细粉,每天早晨起床后,空腹用开水送服,连服三个月为一疗程。

轻度症状者一般服完一个疗程获愈,重症者可续服每二个疗程,无副作用。

应按时服用,千万别漏服。

  二十七、饮茶降血压

  取菊花、银花各40克-50克(头晕明显者加桑叶20克,动脉硬化、胆固醇高者加山楂20克-40克)。

以上药物混合后分4份。

沸水冲泡10至15分钟后当茶饮,每份冲泡2次后,药渣弃掉另换。

一般服药5天-7天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开始减轻,血压可降。

二十八、吴茱萸米醋敷脚降压

中药吴茱萸30克,研成粉末后用米醋调成糊状,敷在两脚的涌泉穴,高血压病可得到缓解。

呕眩(高血压)

秦伯未医案:

吴某某,女,42岁,干部。

患高血压病已三年,血压常波动在190~140/110~100毫米汞柱之间,遍服中西药均无显效,于1962年夏从南方赴京求治于秦老。

观其服用的中药处方,大都是生石决明、灵磁石、生龙牡、杭菊花、双勾藤、生白芍、桑寄生、怀牛膝等平肝降逆辈,秦老说,前医久治不效,更要详细审证求因,重新辨证论治。

患者形体肥胖,自述常头晕胀痛,眩晕甚时如坐舟中,颇欲吐,曾数次呕出大量清涎。

纳食欠馨,胸脘部常有胀闷感,心悸,多梦,二便尚可。

舌质淡,苔薄白腻,脉象右寸关滑甚。

观此患者之形证,乃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所致,且患者数年来所服中药多系寒凉重降之品,更伤中焦,故当温中止呕,以《金匮》半夏干姜散加味治之。

处方:

法半夏9克,淡干姜9克,云茯苓9克。

水煎服。

患者拿起处方,颇为不快,出门说:

"

我千里迢迢赴京求医,仅此几味药能行吗"

?

不料两天后,患者兴致而来,言几年来服药后从未如此舒服,因此两天即把3剂药痛快服完。

嗣后以温中化饮法加减,治疗月余病愈,患者高兴返里。

(.国医论坛1986;

<

2>

21)

按语:

高血压眩晕,大多从潜肝阳、熄肝风论治,然本案患者形体肥胖,呕眩心悸,舌淡苔薄白腻,脉来滑象,乃中阳不足,寒饮上逆之候,故服平肝潜阳之品不效。

秦老审察秋毫,径投半夏干姜散加茯苓治之,获佳效,自见秦老辨证精当之一斑。

十一;

中风(脑血栓形成)

谢新阳医案:

王某某,男,57岁,1988年5月7日初诊。

头痛6天伴肢麻未经治疗,今晨突然头晕,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此为瘀阻脉络,脑失所养。

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酒大黄(后下)、丹皮、桃仁各15克,芒硝(冲)、秦艽各10克,川牛膝25克。

服药3剂后,头晕减轻,口喁改善,上肢能动。

续服原方3剂,能流利对话,上肢活动自如,下肢可扶杖行走。

后加减服12剂而愈。

(国医论坛1990;

3>

11)

此证乃内伤所致。

凡瘀血在头,可按《内经》"

病在上取之下"

之意以引血下行,故用大黄牡丹皮汤勇贯始末。

方中黄、硝、丹、桃活血化瘀通下,伍以秦艽、川牛膝驱风引血下行,共奏化瘀络通之功。

一、胸痹

陈龙跃医案j张某某,男,37岁。

1987年6月7日初诊。

咳嗽已3年,诊为"

支气管炎"

,用青霉素、麦迪霉素、甘草片、罗汉果止咳冲剂、痰咳净、半夏止咳露等,皆不效。

细询患者,方知咳嗽虽久但不剧烈,且痰不多,入夜有轻度喘息,胃脘胸胁及背部均隐隐作痛,稍有畏寒,纳差。

脉迟而细,苔薄白。

此证颇似《金匮要略》胸痹、胸中气寒、短气证,遂以橘枳姜汤加百合治之:

橘皮、百合各15克,枳实6克,生姜10克。

服药3剂后,诸症消失,胁背疼痛亦止,但胃脘部尚有隐痛。

续进原方,加大百合剂量为25克,服2剂而痊愈。

(浙江中医杂志1990;

(5>

197)

本案入夜有轻度喘息(亦谓短气),以及胃脘胸胁及背部有隐痛,实乃胸痹之轻证。

故选用橘枳姜汤方加百合治疗。

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谓:

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则诸气俱调。

橘枳生姜有辛温通达之力;

百合甘润微寒,有降诸气之功。

诸药相配,一温一凉,柔中有刚,使痹开气行,则喘息可除,不治咳而咳自止,诸痛也随之消失。

二、心悸(频发室性早搏)

陈津生医案:

富某某,女,56岁,干部,1985年4月5日就诊。

证见:

心动悸,脉结代。

心电图:

频发室性早搏。

经中西药(中药如炙甘草汤等;

西药如氯化钾,乙氨碘呋酮等)治疗不效。

伴胸闷窒塞、短气、脘闷、纳呆、恶心欲吐,一日中之大半倚卧床榻,动之稍剧即短气动悸不已。

观其体丰、面白、舌略胖、苔薄白润。

拟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

茯苓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枳壳10克,水煎,日一剂。

1剂入咽,短气窒塞大减,3剂毕,早搏消失,脉缓匀齐,纳增,追访至今未再发。

(北京中医杂志1988;

19)

本案之脉结代,先投炙甘草汤所以不效,是因其非由阴阳俱损所致。

而其体丰、面白、脘闷欲吐等,则属湿痰壅盛,阳气不能通达之证。

改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以祛湿通阳,又加枳壳以逐痰宽胸。

由于方药切中病机,故仅服三剂即愈。

胸痹

尚炽昌医案:

曹某,男,50岁,工人。

患肋间神经痛10余年,1975年1月4日晚,因连日劳累,觉胸部胀痛加重,至次晨痛无休止。

此后,20余日来,胸部持续胀痛不止。

严重时,常令其了女坐压胸部,以致寝食俱废,形体衰疲。

伴有呕恶感,口唾清涎,畏寒肢冷等证。

经西医检查,超声波提示肝大,x线为陈旧性胸膜炎,钡餐显示胃小弯有一龛影,其它无阳性发现。

曾用西药解热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制酸、解痉、保肝、利胆及中药活血化瘀祛痰法,均无效。

疼痛严重时,用杜冷丁能控制三四小时。

1975年1月28日初诊:

形证如上,闻及胃部有振水音,脉细弦,舌淡苔白润多水。

属寒湿胸痹,宜温阳利湿。

先予薏苡附子散:

附子15克,苡仁30克。

2剂。

1月30日复诊:

述服药当晚痛减,可安卧三四小时。

两服后,胸痛又减,饮食转佳。

即于前方合理中及栝蒌半夏汤,3剂。

2月2日三诊:

疼痛大减,仅遗胸中隐隐不舒,体力有增,饮食渐趋正常。

改拟附子理中合小建中汤3剂,胸痛止。

又续服10余剂,钡餐透视龛影消失,胸痛未再复发。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

(2>

39)

胸痛之甚,伴寝食俱废,呕恶,口唾清涎,畏寒肢冷,一派阳虚寒湿内盛之候,故先以大剂量薏苡附子散温阳散寒止痛;

待痛减病缓,再合理中及栝蒌半夏,以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施;

俟病几痊愈,以附子理中合小建中扶人身阳气而收功。

其治可谓条理方明,进退有序,故获佳效。

乌头赤石脂丸

【方药】蜀椒一两(一法二分)(3克)乌头一分(炮)(1·

5克)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1.5克睁干姜一两(一法一分)(3克)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3克)

【用法】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不知,稍加服(现代用法:

研末,炼蜜为丸,每服2克,日服3次。

不知,渐加量)。

【原文】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九)

【解说】乌头赤石脂丸主治阴寒痼结之:

心痛证。

其证以"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脉象沉紧为特征。

其病机为阳气衰微,阴寒极盛而痼结,以致弥漫胸阳之位。

其治当以大辛大热之品,以温阳散寒,峻逐阴邪。

乌头赤石脂丸中广用乌、附、姜、椒一派辛

热之品,温通阳气以驱散阴霾。

为防过于开散,伍赤石脂以固涩收敛,平抑冲气,以安心气。

【运用】

一、真心痛(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李济民医案:

吕某某,女,62岁,1983年2月15日就诊。

间发左胸疼2年。

近日天气寒冷,自觉胸闷不适,今晨突发心绞痛不休,急用硝酸甘油片含舌下无效,求余诊治。

证见心痛彻背,时有昏厥,汗出肢冷,唇舌青紫,脉细微欲绝,心电图示: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证属寒凝痹阻,阳虚欲脱之候。

治法:

回阳救逆固脱。

急用乌头赤石脂丸加减:

乌头10克,乌附片30克,干姜10克,川椒8克,赤石脂15克,桂枝15克,红参15克。

水煎。

一昼夜急服2剂,心痛大减,汗止肢温,昏厥随之而除。

共服5剂,心痛消失,唯有胸闷不适,舌质淡红,苔白,脉象沉细。

心电图复查提示:

窦性心动过缓;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危证已去,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丹参20克,栝蒌lO克,黄芪20克,红花4克,调治一月而愈。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国医论坛1989;

14)

患者心阳素虚,外寒乘虚而入,阴寒凝滞,心脉瘀阻,阳虚欲脱,为内闭外脱之危证,故急用乌头、附子回阳救逆,川椒、干姜温阳散寒,赤石脂固涩敛脱,加桂枝温通心阳,红参扶助真元,使阳回、寒散、痹通而奏效。

十、胸痹(冠心病)

蒲辅周医案:

林某某,男,52岁。

心前区绞痛频发,两次住院,心电图不正常,确诊为冠心病。

睡眠不好,只能睡3~4小时,梦多心烦,醒后反觉疲劳;

头痛,心悸,气短,不能久视,稍劳则胸闷,隐痛。

脉沉迟,舌边缘燥,中有裂纹。

由操劳过度,脑力过伤,肝肾渐衰,心肝失调,治宜调理心肝:

酸枣仁15克,茯神9克,川芎4.5克,知母4.5克,炙甘草3克,天麻9克。

,桑寄生9克,菊花3克。

5剂药后睡眠好转,头痛减,脉微弦,右盛于左,舌同前。

原方加淡苁蓉12克,枸杞子9克。

再诊,睡眠好,心脏亦稳定,未犯心绞痛。

脉两寸和缓,两关有力,两尺弱,舌正无苔。

原方去知母、天麻、桑寄生,加黄精12克,山萸肉6克,山药9克,5剂。

桑椹膏每晚服15克。

并制丸药,滋养肝肾,强心补脑,以兹巩固。

丸剂:

人参、白术、菊花、茯苓、茯神、麦冬、广陈皮各9克,枸杞子、山药、山萸肉、苁蓉各15克,川芎、远志各6克,生地、黄精各30克。

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9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

(《蒲辅周医疗经验》1982:

207)

胸痹屡发,从心肝血虚而治,何也?

以虚烦,失眠,稍劳疾加诸症断之,以酸枣仁汤治之者,正求其本也。

二、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二)

赵锡武医案:

李某,女,57岁,干部。

冠心病心绞痛五六年,心前区疼痛每日二三次,伴胸闷气短,-心中痞塞,疲乏,脉弦细,苔白质淡,边有齿痕。

此系胸痹之病,乃心阳虚,胃不和,遂致气机不畅,血脉闭阻。

拟通阳宣痹,心胃同治。

仿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橘枳姜汤化裁。

处方:

栝蒌30克,薤白12克,半夏15克,枳壳10克,橘皮15克,生姜6克,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桂枝12克,香附12克。

服上方2个月后,心前区痛偶见,胸闷气憋减轻,脉弦细,苔薄。

心电图T波V4~6由倒置转低平,或双向,ST段V4~6由下降O.1mV转前回升O.05rriV。

(中医杂志1981;

(3>

45)

气短、疲乏,舌淡苔白有齿痕,阳虚之征;

胸闷、心中痞塞,乃胃气不和,影响及心,故以心胃同治之法。

以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通阳宣痹,合橘枳姜汤温中下气和胃,又以参、芪、桂、附之品理气扶正。

遣方用药,丝丝入扣,守方久服,而获佳效。

一、四肢烦重(高血压)

何任医案:

1978年8月24日诊治赵某,男,54岁。

患者平时嗜酒,患高血压已久,近半年来感手足乏重,两腿尤甚。

自觉心窝部发冷。

曾服中西药未能见效。

诊脉弱虚数,苔白。

血压160/120毫米汞柱。

乃予侯氏黑散。

方用:

杭菊花120克,炒白术30克,防风30克,桔梗15克,黄芩15克,北细辛3克,乾姜9克,党参9克,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5克,牡蛎15克,矾石3克,桂枝9克。

各药研细末和匀,每日两次,每次服3克,以温淡黄酒或温开水吞服,先服半个月。

一个月以后来复诊,谓:

心窝头冷已很少见,手脚亦有力,能步行来城,血压正常,要求再配一料续服。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

8):

18)

仲景方如能用得适当,其效用十分满意。

而侯氏黑散之以菊花为君,其量数倍于他药,必按原方比例用之,方能捷效。

仲景方不传之秘,极多在剂量比例上欤!

二、类中风(腔隙性脑梗塞)

周志龙医案:

丁某,男,58岁。

于1990年11月19日入院,住院号3425。

患者有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病史三年余。

入院时,右手写字颤抖,且头晕胀痛,心慌气短,疲乏易困,畏寒肢冷,足冷至股,足汗不出,指头麻木,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舌体右斜,舌淡胖边有齿痕,舌尖红,苔薄黄腻,脉细弦。

查体:

血压19/12KPa,右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敏,余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血脂增高。

辨证:

肝阳上亢,脾虚湿盛,痰瘀内阻。

平肝潜阳,息风化痰,温阳化湿,活血通络。

《金匮》侯氏黑散主之:

菊花40克,白术、防风各10克,桔梗8克,黄芩5克,细辛、茯苓、生牡蛎粉、红参(另炖兑入)、明矾、当归、干姜、川芎、桂枝各3克。

日1剂,以水加少量黄酒煎两次服。

并嘱停服复方降压片等其它药物。

晚服头剂头煎后,夜寐甚佳,晨起即感头晕胀痛、心慌气短等症减轻,精神转佳,脉转弦而有力。

5剂后,头晕胀痛、心慌气短等症除,右手写字已不颤抖,手指精细动作灵敏,精神爽,舌苔转为薄白。

又进10剂,下肢浮肿消退,脚汗絷絷,余症皆失。

又5剂巩固疗效,复查.BPl9/12KPa,血白细胞正常(四川中医1992;

(4>

肝亢化风,脾虚阳亏,切中侯氏黑散证之病机,投之果效。

于此益信仲景之方,乃经验之结晶,用之不殆,则历验不爽。

三、偏瘫

黄泰生医案:

陈某,男,63岁。

退休工人,1984年6月27日诊。

患脑栓塞,左侧肢体偏瘫已二年。

由家属扶持勉强行走。

血压160/90毫米汞柱。

神清、语言欠流利,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上下肢肌张力减弱,呈弛缓型瘫痪。

自诉头昏,全身沉重,畏寒。

舌淡红,体歪、苔薄白,脉沉细。

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15剂后自觉头昏稍减,肢体活动稍有进步,病侧上肢略能上举,可柱棍行走,步态不稳,四肢仍觉重着如灌铅,并恶风寒。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血压150/90毫米汞柱。

思《金匮》侯氏黑散可治"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牡蛎、丹参各15克,菊花、云苓各12克,桔梗、防风、地龙各10克,当归、天麻各6克,黄芪20克,桂枝5克,细辛3克。

连服5剂,感左侧肢体如释重负,左手能抬手过肩,端碗嗽口吃饭,晨起可弃棍行走半小时。

又续服10剂后,上肢能抬举过头,终日可不用拐杖走路,语言清楚,上下肢功能活动接近正常,血压稳定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

嘱继服20剂,以固疗效,随访偏瘫肢体活动良好。

(新中医1986;

(10):

21~22)

(原按)偏瘫一证,重在活血祛瘀治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

血痹"

的常用方。

但本例有四肢苦重、恶风寒的特点,是外邪风寒内侵空虚之络脉,使经脉之气痹阻而偏瘫,故用侯氏黑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疗效颇佳。

二、阳亢动风(高血压)

杨天知医案:

姜某某,男,52岁,农民。

1975年9月3日初诊:

素患高血压病,半月前与人口角后,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有时感到左上肢抽动,唇战。

面红如醉,油亮发光,诊断为高血压,服降压西药及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温胆汤等方剂,,诸症不减,血压不降。

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血压170/100毫米汞柱,治宜清热泻火,熄风潜阳。

方用风引汤加生石决明、双钩各30克,5剂。

9月15日二诊,血压140/85毫米汞柱,上方连服月余,血压一直维持在130~150/85~90毫米汞柱之间。

(浙江中医杂志1985;

9):

418)

(原按)《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丹溪心法·

头眩》有"

无痰不作眩"

的说法。

本例眩晕,由于恼怒郁懑,气郁化火,火盛生风,风生必挟木侮脾土,脾气不行,聚液成痰。

风火皆为阳,阳主动,两动相搏,挟痰上扰清窍所致。

前者虽用镇肝

熄风、清泻肝热、燥湿化痰之方药,然均不及风引汤清热泻火、熄风涤痰之力。

故改服本方后,数剂症侯即见好转,连服告愈。

三、半身不遂

黄竹斋医案:

冯某,女,17岁。

北京市人。

患痉挛性右半身不遂病近一年。

于1956年6月12日初次门诊。

检查患者左臂不能举,时屈腕挛,手指拳曲如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