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技能.docx
《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技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技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技能
投入地“变”一次
—多角度研读教材
包钢三中朱海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过程总是随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持续展开而不断深入的,教学的效果主要从“对话”的质量上反映出来,即取决于对话是否有效地得以由浅入深地延续。
而保证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是否得法而到位。
而要能正确地引领,得法地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全仗着教师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困惑早有充分的预见并有周密的对策。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自主的钻研文本,没有认真“倾听作者”的切身体验,没有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对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那又何谈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引领,得法地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呢?
所以我认为教师当变换多种角色,细致深入、灵活创造的解读文本。
一、站在作者的角度,尽量寻找作者写作初衷,与文本对话,完成求其“真”的过程。
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
其源初本义为何?
这一过程其实便是追寻文本基本涵义的过程。
“识真”既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进一步求解的先在。
和作者对话要力争准确还原文字传载的信息。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作者与读者间固然由于诸多因素,无法达成合一的体认,但文字毕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阅读者完全可以凭借文字信息的深刻把握,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的本义所在。
要识得其“真”,就须真切地走进,实在地揣摩,从而还原亦或重建。
和作者对话要以接近作者的情感,面对文本,时间、空间、阅历、背景、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阅读者间的鸿沟。
阅读者就要设法通过先走近作者,再走近作品。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心弦的经典名篇。
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
然而,反复细读《背影》,我们会发现,作品感动读者的绝不仅仅是父爱之情,“背影”里蕴含的也不仅仅是父爱。
背影是人的背后之影,人们从背影中往往会联想到别离、远去、牵挂、凄凉、伤感之意。
形象总是比文字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朱自清选择父亲的背影来承载和抒写父子之情,是极具智慧的举措,读者透过“背影”,能体悟到更为深广的意蕴。
父亲十年前的那次车站送行,为“我”买橘子艰难攀爬月台时留下的背影,“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正是父子即将分别时的形象定格,这背影里粘连着父子别离的牵挂,记录着家境衰微的凄凉,承载着父亲世途的心酸,也缠绕着父爱难偿的惆怅,也就是从那时起,父亲的背影就永远和儿子的思念粘连在一起了,一想到父亲,儿子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就会想到背影里那“一日不如一日”的“家中光景”,想到父亲一辈子的艰辛,奔波劳碌中的快速衰老,更想到父亲蹒跚远去的身影,已离“大去之期不远矣”,伤心之泪怎不簌簌地落下?
无法补偿的父爱久久缠绕在儿子心头,又是怎样的一种愧疚和惆怅?
所以我在授课时,就会设计一个主问题,“父亲的背影仅仅诠释了父爱吗?
透过父亲的背影,你能读出哪些更深远的意蕴?
”
二、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与文本对话。
一篇文章,一定要通过反复读文本,思考并明了文章要介绍的主要人物、事件是什么?
他做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突出表现,文本中对这个主要人物做了怎样的介绍?
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概括之后,反复推敲自己做出的概括,看看做出的概括是否是文本所介绍的主要人物的基本特征或基本品质,选取主要的,有现实意义的。
如宋濂的赠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普通读者会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什么呢?
或许正如作者所言,“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或许不止是《教师教学用书》里着重分析强调的“勤”和“艰”,或许还会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者的“诚”字。
作者幼年时嗜学,可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只好借书来抄,他的秘诀就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作者非常清楚“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久借不还,再借必难”的道理,所以借到书之后,克服一切困难抄书,保证按约定的时限将书还给人家,因而得以遍观群书,从最初的“无从致书以观”到后来的“因得遍观群书”,除了作者的“勤”和“艰”以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
作者成人后,由于“益慕圣贤之道”,故远道而来,总是立在德隆望尊的先达左右,执经叩问,俯身倾听。
如此求师问道,没有极大的诚心诚意是很难做的的。
越是遇到先达严厉批评,作者就越是感到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就越是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先达的一种敬畏和尊重。
作者为人诚恳的品质堪为当代学生榜样。
与作者朝夕相处的同舍生,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当优越,穿戴吃用远远胜过作者。
而作者却安贫乐书,安贫乐读,这表现出来的不正是一种极为难得的诚朴品质吗?
从作者的求学经历来看,不仅有“勤”和“艰”,更有为人们所忽略的“诚”,这就是作者为后世所特别称道的诚信、诚恳和诚朴。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与文本对话。
“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精彩,把文章读懂、读美如此快乐。
所以在研读文本《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我想,假如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很可能对“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一语句的含义难以理解,这首先确定了教学难点,其次对这一句《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的:
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而我们教给孩子的读懂句子含义的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看句子所在的第7自然段,上文的第6自然段和下文的第8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读后明白,这“一百只眼珠”既是夸言其目光之多变之丰富(见第7段),也是赞其目光之强烈之有穿透力(见第6段),至于教材所言“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是“一百只眼珠”的又一层含义,它见于后面的第8段。
由此看来,这句话在文意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百只”这个修饰语也寓意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四、回归教师本位,统整各种角色,与文本对话。
“我是教师”,是多种角色的融合。
以作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孩子的视角易于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些仍都不够,笔者们还要斟酌。
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孩子揭示,应该领着孩子求解到何种程度?
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先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其何种担负?
这就是教师的视角。
“我是教师”是一种专业解读。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
一般意义的阅读主要旨在理解文章内容、接收相关信息、获取精神享受等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自由度。
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儿童,考虑的是如何以其为凭借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
但愿研读教材能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馨香的书卷味,充满浓浓浓的文化气息,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研读时思维碰撞的火花照耀和震撼学生阅读的心灵。
让研读成为打开教学大门的金钥匙,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包钢三中朱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复述故事情节。
2.通过细节把握爸爸这一人物形象,体会爸爸爸的教育对英子成长的影响。
3.理解“成长”内涵,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篇课文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作者曾经在《城南旧事》的序言中写道:
(PPT呈现)“我是多么想念童年时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
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
”(师读,缓慢)
为什么爸爸去了,“我”的童年就结束了呢?
英子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讲述了童年时她和爸爸之间的哪些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速读课文,把握记叙要素。
梳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文章比较长,老师推荐的这两种读法能让你更高效地读懂文章。
PPT呈现:
(1)从事件人手,跳读课文,勾画或圈点能概括括事件的相关语句。
(2)从人物人手,尽量用有表现力的语音语调读出人物的语言内涵。
一、二组和三、四组同学分别从事件、人物入手有选择地读。
读后交流:
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件事情:
上学赖床被爸爸打;爸爸送夹袄和零钱;爸爸让我独自到银行汇款;毕业典礼前去医院希望爸爸能到会;毕业典
礼后爸爸去世,冷静地面对。
过渡:
文章讲述了英子参加毕业典礼前后的全过程,在典礼中回忆了和爸爸之间发生的几个故事PPT呈现:
关于文章的内容框图
三、揣摩细节,理解人物。
(抓住: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处心理活动。
)
(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
这些细节应该是浸泡着泪水的,是心酸的、凝练的。
)
这些故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为什么?
(爸爸对“我”的爱的细节。
此环节激励学生要找得又快又准。
)
主要有:
(1)上学赖床,打了“我”。
(爸爸以严厉方式表达出来的爱,他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端正的态度。
)
(2)打了“我”之后又赶到学校为“我”送夹袄,看我穿上。
(表现爸爸的爱默默而又细腻的一面,心里很疼我。
)
(3)逼我去汇款。
(引导我进入社会,去独立地做事。
)
透过这些故事,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平常生活中,爸爸用其独特的方式传达出沉甸甸的父爱。
PPT呈现:
爸爸的爱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英子成长的动力!
——“世界上有许多种爱,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离开。
”
在离开这个世界前,爸爸是如何让英子理解这种“为了离开”的爱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第4-12段。
分角色朗读(全班读旁白,男、女生各一
人读爸爸、英子)。
评价朗读并作指导。
这是病重的爸爸和女儿的最后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都会永远刻在英子的脑海里。
让我们跟着英子一起回忆爸爸留下的最后一幕。
全班齐读第8段。
对朗读进行评价、指导:
语速缓慢;要符合当时人物的心境;三句话,呈现出三组镜头,要留有想象的余地;角色替换,把自己想象成“我”,眼前浮现的就是一个病重的爸爸。
一句朴实的话,一个微妙的动作,一段看起来平静的沉默,都会满含着深深的爱。
让我们通过分析细节来读懂爸爸。
分析一个动作、揣摩一处心理:
“不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把脸转向墙那边”,掩饰心中的痛苦,不愿让女儿担心;“举起手……看指甲”,此
时的内心活动、神态(掩饰含泪?
);“叮嘱”,不是一般说说,而是郑重交代。
引导学生认识:
一个父亲在面对死亡时,最无法舍弃的是自己的孩子,更何况他的孩子还那么小。
爸爸内心的痛苦不愿意让女儿看到,只有自己默默地承受。
领悟一句“叮嘱”(学生自己先读,在老师分析、指导之后再读),你从爸爸的最后一句话里读懂了哪些含义?
PPI呈现: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体会含义:
(1)“没有爸爸”——语意双关。
(爸爸不在身边爸爸去世)
(2)“你更要自己管自己”——要自力更生,要严于自律,要以身作则。
(3)“管弟弟和妹妹”——担当起做姐姐的责任。
(4)“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体会爸爸说这话时的内心复杂的情感:
有因自己生病而不能继续抚养孩子的愧疚,更多的是对女儿的鼓励和期待。
小结:
刚才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细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内涵。
我们在作文中要能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
四、理解文章主旨——“成长”的含义
在爸爸爱的教育影响下,英子有了哪些变化?
最能表现她成长的是哪件事?
学生交流,认为主要有以下变化:
(1)不再迟到,到校很早,成为优秀毕业生。
——学习态度的教育。
(2)独自去银行汇款。
(读46-53段,重点理解爸爸的语言含义)——“闯练”,培养自立的生存教育。
(世界上所有的爱当中,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离开。
)
(3)镇定、安静地面对爸爸的去世。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可以说,这些变化就是成长。
大人们总希望我们快快长大,但正如文中所说,“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为什么孩子们喜欢长大又怕长大呢?
长大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不好?
不长大呢?
学生谈感受。
成长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喜悦的,然而对于失去了爸爸的英子来说,成长却是满含着心酸的,是含泪的成长。
英子可以不想长大吗?
为什么英子在知道爸爸去世的时候表现出的镇定、安静就是长大了呢?
学生交流想法。
资料链接(PPT呈现)
作者在《城南旧事》的序言中写道:
“那时我十二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
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
”(林海音)
——当面对爸爸去世的噩耗时,英子表现出的是镇定、安静,看似平静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她心里的那种波澜。
在爸爸的教导下,在爱的鼓励下,面对家庭庭变故,英子已经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她必须要积极面对她所面临的一切。
因为(PPT呈现):
对于成长,年龄不是记号,责任才是标志,长大就是一种勇气与承担。
成长在这里还是生命的延续、责任的延续。
英子把对爸爸的爱与怀念深埋在心底,只是默念(PPT呈现):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你能体会最后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吗?
学生交流想法。
“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两层含义:
爸爸种植的夹竹桃花落了;喜爱花儿、热爱生活的爸爸的生命之花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表示真正地长大了;与前面爸爸的那句话响应。
英子用诗一样的语言怀念爸爸,淡淡的忧伤中饱含着浓浓的情感,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也是对爸爸的承诺。
反复诵读,读出这两种含义来。
(与第11段爸爸病床上的最后一句话连起来读)
PPT呈现: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再美丽的花也会凋谢,但是会留下浓浓的花香。
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英子真正成长起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故事情节作了梳理,了解了英子成长的背景。
文章通过细节表现出爸爸爱的独特的方式,而英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严厉而又默默的爱。
我们知道,长大意味着要负责任,让我们在理解父母爱的前提下,在培养自己有责任感的过程中茁壮成长。
(完成板书)
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什么?
我学会了:
概述故事;我了解了:
细节的作用;我懂得了:
长大=责任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
《城南旧影:
追忆林海音》《城南旧事》
《藤野先生》说课稿
包钢三中朱海燕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频繁跟换篇目的语文教科书里,能一而再、再而三被保留的,便是名篇中的名篇,鲁迅的《藤野先生》便是这样的经典。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始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
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
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三、说学法
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上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勾画圈点法:
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古筝曲《樱花》,创设情境
(恰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是导入新课的要求,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自我需求活动)
这节课,我设计的导语是: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最敬重的老师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中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
“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去认识这位可敬的异国教师——藤野先生
(让学生带着敬意走进文本,正如新课标建议“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二)明确目标,任务引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
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上课伊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这节课我确定的学习目标是(同教学重点)
(三)资料助读,检查预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首先指名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鲁迅,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做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大屏幕显示思考题:
(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哪里?
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听读完课文后,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明确问题:
(1)在东京(13)——在仙台(中间段落)——在北京(后三个段落)由此可见文章可分三部分
(2)本文的线索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主要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贯穿始终
(3)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过渡:
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叙述,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去找找作者深深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
(五)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从而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进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这节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如下: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在仙台”部分
1、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2、你认为最让鲁迅先生感动的是什么?
说说理由
3、那段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是什么?
请你带着感情复述一下这件往事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讨论明确:
1、共记叙了四件事:
修改我的讲义——正直热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认真求实、治学严谨
2、最让鲁迅先生感动的是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处处受辱挨打而藤野先生却诚恳地对待作者这样一个弱国子民,真诚的帮助一位来自弱国的学生
3、弃医从文(学生复述后,再请同学予以评价,重在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师小结:
作者选择了弃医从文,因为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及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他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贯穿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重点研读,品味语言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了“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各地的中考也把它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常常把各种形式的语言鉴赏题请上中考试卷确实,品味语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应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可以首先从关键词入手,其次从句式入手,第三,从修辞入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女生读、男生读等多种竞读形式,涵咏品味语言,记住文笔精华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等处佳句。
(七)体验反思,拓展文本
鲁迅先生一生有多次重大的选择,每一次选择的支点都是民族的利益、民族的前途,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动尽管我们同学的年龄不大,生活中一定也有不少选择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也和鲁迅先生比较一下,看看你选择的支点是什么?
与鲁迅有什么不同?
(基于新课标建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此环节让学生走出文本,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实现了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八)交流感受,总结升华
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中的感受此环节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参与能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九)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抓住人物特征,通过三件具体事例,刻画给你帮助最大的一位老师,600字左右。
此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本课的写法进行写作训练,较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生动形象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附: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相识
相处深切怀念
离别爱国主义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