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744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趣味化学4Word格式.docx

  铝鸭子为什么会长毛呢?

长出的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变成氧化铝。

通常的铝制品之所以能免遭氧化,是由于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外衣保护着。

在铝箔的表面涂上硝酸汞溶液以后,硝酸汞穿过保护层,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液态金属——汞。

汞能与铝结合成合金,俗称“铝汞齐”在铝汞齐表面的铝没有氧化铝保护膜的保护,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铝。

当铝汞齐表面的铝因氧化而减少时,铝箔上的铝会不断溶解进入铝汞齐,并继续在表面被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

最后使铝箔捏成的鸭子长满白毛。

           

火球游泳

水火不相容,这是人们公认的常识。

从来没有看见过火球能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然而,课外科技小组的李明同学,做了一个“火球游泳”小魔术。

他拿了一个一百毫升的烧杯,里面装上自来水,然后用镊子将一块豆粒大的灰色固体,轻轻地放在烧杯里。

这时,烧杯里的水面上立刻生成个火球,这个火球在水面上滚来滚去,同时发出嗤嗤的响声。

同学们,你想想看,李明同学的“火球游泳”小魔术是根据什么道理?

答案原来,李明同学用镊子放进杯内的那块固体是金属钠,因为金属钠非常活泼,所以一遇水就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并生成可燃气体氢。

2Na+2H20=2NaOH十H2(气)当金属钠和水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很低,被所产生的热量熔化而成球形,又由于产生的热量很快地使所产生的氢气达到燃点,所以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火球,火球又被所产生的氢气所推动,而在水面上滚来滚去,好象游泳似的。

这种现象说明了金属钠化学活动能力非常强,易溶于水反应。

所以平常的金属钠只能放在煤油里保存,切不可放在空气中,以免起火燃烧。

空杯生烟

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

?

实验:

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

魔棒点灯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烧不坏的手帕

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

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

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原理:

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隐形墨水

墨水还能隐形,是不是像“隐形飞机”一样隐形?

在古老的间谍战中为了隐秘地传递信息,隐形的墨水保护了信件中的真正秘密。

(实验原理〕

在白纸上用无色试液写字,晾干后看不到字迹,再用能与这种无色试液作用显示一定颜色的试剂来处理,就能显示出所写的字迹。

例如:

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紫色等。

〔实验操作〕

①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剂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迹。

放在通风处,稍等一会又变成无色。

可以反复若干次。

②用稀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无字迹,用碘水(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涂抹,显出蓝色字迹,放在火焰上方烘,蓝色又褪去,也可以反复若干次。

手帕印像

  本实验是用简单的感光显像方法在一方精美的手帕上印出你喜欢的图像,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品、纪念品、赠品。

  实验目的

  1.学习柠檬酸铁铵光化学反应及感光原理。

  2.学习卤化银光化学分解及感光原理。

  3.掌握配制感光液、涂布、晒像及其显影操作。

  方法一

  实验原理

  经日光照射后,感光剂柠檬酸铁铵Fe2(NH4)3(C6H5O7)3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三价铁被柠檬酸根还原为亚铁,当手帕放入水中时,亚铁与铁氰化钾(赤血盐)K3[Fe(CN)6]反应变为蓝色,于是显出蓝色图像。

化学反应式

  实验用品

  柠檬酸铵((NH4)Fe(SO4)2)硫酸铁铵((NH4)Fe(SO4)2)(或柠檬酸铁铵)铁氰化钾草酸(H2C2O4)0.5%盐酸

  烧杯茶色细口瓶玻璃棒白手帕白板纸滤纸漏斗玻璃片

  实验操作

  l.感光液的配制

  (用柠檬政铵和硫酸铁铵按1:

1配制出柠檬酸铁铵溶液)取2.5克柠檬酸铵溶于l0毫升水中,再加2.5克硫酸铁铵于溶液中。

另取2.5克铁氰化钾镕于10毫升水中。

将两种溶液混合后过滤,再加少许草政以增加其感光度和延长使用时间。

搅拌均匀后装入茶色瓶中。

 

  2.涂布

  在暗室中(或晚间,可开红灯)把脱脂棉(或毛刷)蘸上感光液,均匀涂布在手帕(或白板纸)的适当位置上,挂起晾干待用。

  3.晒像

  取黑白底片或自制图案,草、花、树叶的标本也可,覆盖在手帕涂过感光液的部位上,再用两块玻璃片夹好,尽量不使底片与手帕之间有空欧。

然后乎放在阳光下照射,夏季5-10分钟,冬季约30-40分钟,直到涂感光液处变蓝为止。

  4.显影

  把手帕(或白板纸)投入水中,影像渐渐显现出来,直到清晰为止。

取出放入0.5%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再用清水漂洗,晾干。

  说明

  1.如果用柠横酸铁铵,可按质量比3:

2与铁氰化钾配制感光液。

柠檬酸铁铵有褐色和绿色两种盐,使用绿色的效果可色的效果可好数倍。

  2.在手帕上涂感光液,不仅要均匀,而且要足量。

最好涂得与图案大小相符。

  3。

感光液不宜存放太久,最好现用现配。

  方法二

  实验原理

制感光剂

曝光

定影

  氯化钠NaCl硝酸银AgNO3硫代硫酸钠(海波)Na2S2O3·

5H2O蒸馏水

  烧杯试剂瓶玻璃板手帕或白板纸台秤

  1.称2克氯化钠溶于15毫升蒸馏水中;

称2克硝酸银溶于10毫升蒸馏水中;

称4克硫代硫酸纳溶于50毫升蒸馏水中。

将三种溶液分别盛在三个试剂瓶中备用。

  2.把氯化钠溶液均匀涂于手帕待印像部位上,晾干。

然后在暗室中(或夜间)再把硝酸银溶液均匀涂于待印像部位,晾干后待用。

  3.将底片放于手帕待印像部位,用两块玻璃片夹住、压好,放在阳光下照射。

夏天阳光直射20-30分钟,冬季需加倍。

然后投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中5分钟即可出现棕黑色影像。

取出手帕,潦洗,晾干。

“刀”能劈开火吗?

俗话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

借酒消愁,人更愁。

那么“刀”能劈开火吗?

〔实验原理〕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一张细眼铜丝网压在火焰头上,由于铜网使火

焰热量散失,穿过铜网的酒精蒸气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出现网下

燃烧网上无火的“火去头”的现象,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铜网上的酒精蒸

气,又燃烧起来,造成火焰被“切”为两截的现象。

 

取一张大小100mm×

100mm左右、网眼lmm2左右的铜网,从酒精灯火焰

上方压至火焰内焰中部,观察“火被去头”;

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网上酒精

蒸气,观察火焰被“切为两截”。

“斩妖术”的花招

  神汉、巫婆都是旧社会的产物。

他们所玩弄的鬼花样很多,有一种所谓的斩妖术,曾经迷惑了不少人。

  当淮家有人生病的时候,他们便会装模作样地说,这是妖鬼在作祟。

等你相信了他们的明说,并请他们来驱除以后,他们就会穿起五颜六色的怪服装,摆设起“神桌”……,只见他们用稻草扎了一个草人,接纸;

随后口里念念有词装出神仙已经附在自己身上的样子,拿起:

的“宝剑”,在“仙水”至向草人刺去……随着“嗤的一声,在“宝剑”刺入草人的部位,立即显现出鲜红的血痕……

  这完全是一种骗人的花招。

  原来,这“宝剑”上所沾的水,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种纯碱(Na2CO3)的溶液;

草人身上糊着的黄裱纸,也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一种从姜黄根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染料染过的纸。

当碱溶液碰到姜黄时,黄色即变成了红褐色,很象斑斑的血痕。

这就是神汉或巫婆所使用的“斩妖术”的全部秘密。

  说来很有趣,这种“斩妖术”的原理,却是化学上常用的一种鉴别物质某些性质的方法。

象姜黄这类物质,能以本身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某些性质的,化学上叫做指示剂。

  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姜黄是一种酸减指示剂。

除姜黄外,酚酞、石蕊、甲基橙、甲基红等也都是酸碱指示别。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弱的有机碱,也有的是两性物质。

当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时,指示剂的结构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引起了颜色的改变。

  例如,实验室里常用的石蕊指示剂,它是从多种地衣类植物提取出来的蓝色色素。

石蕊中含有石蕊精(C7H7O4N),它是一种弱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电离,产生蓝色的酸根离子:

  在中性溶液里,红色的石蕊精分子和蓝色的酸根离子同时存在,所以溶液显紫色;

在酸性溶液里,大量的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红色的石蕊精分子,溶液显红色;

在碱性溶液里,酸根离子多于石蕊精分子,溶液呈蓝色。

  实验室里常用的另一种酸碱指示剂——酚酞,也是一种弱的有机酸。

它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在酸性溶液中无色。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了解和控制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程度,这就要用到各种指示剂。

为了使用方便起见,人们常把纸条在指示剂中浸渍后,晾干备用。

这种纸条叫做试纸。

  你自己也可以很方便地做一做指示剂的实验:

取四个红皮白心的萝卜,洗干净后,将红皮削下来,放入容量为25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或近乎中性的清水,以淹没萝卜皮为宜),煮二十分钟。

当萝卜皮由鲜红转为紫色时,再煮五分钟,进行过滤。

最后将滤液稍加浓缩,就成为萝卜皮酸减指示剂了。

  这种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

在弱碱性溶液中显绿色;

在强碱性溶液中显黄色。

它色彩鲜艳,变化敏锐,是一种相当灵敏的酸碱指示剂

雪球燃烧

雪球也能燃烧?

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象白雪一样,制成球状,点燃即燃烧。

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边加边搅拌,就析出象雪一样的固体。

鋁的減肥班---鋁可浮在酸的溶液上(双击鼠标滚屏)

簡介

將鋁片置入醋酸中,數分鐘之後,鋁片就會神奇的浮在液面上。

示範步驟(實驗進行中,最好戴上安全眼鏡)

1.

取一個100mL的燒杯,內置入20mL6M的醋酸,如圖一所示。

2.

用剪刀或刀片將鋁鑵切割成小片(或直接用鋁罐的拉環),如圖二所示。

3.

將鋁片或拉環放在6M的醋酸中,如圖三所示。

4.

觀察鋁片或拉環的變化情形,如圖四所示。

5.

反應完全後觀察燒杯內的情形,如圖五所示。

圖一 

先配置醋酸置入燒杯中。

圖二用刀將鋁鑵片切割成小片。

圖三將鋁片放入醋酸中。

圖四鋁片在水中浮浮沉沉。

圖五鋁片最後消失只剩油漆。

溶液和器材

6.0M醋酸溶液:

57.5mL的濃醋酸(AceticAcid)加水至1L。

蒸餾水若干。

滴管數支。

量筒二個。

5..

燒杯二個。

原理和概念

鋁罐的鋁會與酸(如鹽酸或醋酸等)反應產生氫氣,其反應如下:

Al(s)+2HCl(aq)→H2(g)+Al3+(aq)+2Cl-(aq)

教學提示

在引導金屬與酸反應上,本實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演示實驗。

鋁片上的氫氣是使其浮在水面上最大的原因。

問題和參考答案

說明什麼原因使得鋁片浮在水面上?

答:

因鋁會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會吸附在鋁片的缺刻處,造成鋁片與吸附的氫氣合在一起的整體密度小於酸的溶液而浮於液面上,但是一旦氫氣釋出,整體密度,只等於鋁片的密度而已,因而鋁片又下降到燒杯底部。

若反應後,水不斷的蒸發,則會出現氯化鋅的固體殘留物。

2. 

鋁僅會與酸反應嗎?

因鋁為兩性元素,所以可以分別與酸及與鹼反應生成氫氣。

可燃的“胶冻”

实验原理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

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

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

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

2.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

3.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

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

化学“冰箱”与冰袋

一、化学“冰箱”

  现代家庭离不开电冰箱,尤其在夏天,储存食物可以长期不腐败。

但外出与郊游时,需要保鲜食品或致冷饮料就成了难题,本实验使用化学试剂制冷技术,可在夏季形成0-5℃低温小环境,食物一天不变味,饮料随时取用都凉爽可口。

  1.掌握简易化学致冷方法。

  2.巩固硝酸铵溶解吸热性质。

  无机盐溶于水的过程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在水分子作用下破坏原有无机盐的离子晶格,使无机盐的组成离于进入水溶液,这个过程需吸热;

然后离子与水分子化合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放热。

无机盐溶解于水时总的热效应就由这两部分的综合效应来决定。

硝酸铵等少数盐类溶解时吸热特别强烈,因而是常用的化学制冷剂。

  硝酸铵(NH4N03)(化肥或试剂)水保温瓶或保温饭盒10号铁丝量筒(100毫升)台秤烧杯(200毫升)

  1.将硝酸铵在台秤上称出几份,每份120克,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封口携带备用。

  2.用10号铁丝弯成一铁丝支架,以备放置待保鲜致冷的食品。

  3.使用时先用烧杯盛100毫升水,然后将硝酸铵全部—次倒入烧杯中,不要搅拌。

  4.将上述烧杯放入保温瓶底部,把铁支架架在其上方,最后将饮料、食品等放在铁架上,盖好保温瓶盖,连续约5个小时瓶内可保持在5℃以下。

  5.使用后硝酸铵水溶液可以再生。

方法是将硝酸铵水溶液加热浓缩或在野外敞口晾晒,使水分蒸发,硝酸铵晶体析出后,可重复使用。

  也可以使用氯化铵等溶解时强吸热性物质作为制冷剂。

二、化学“冰袋”

  夏季储存食品离不开冰箱,但是如果家中没有冰箱,怎么办?

我们可以采取化学方法制造“冰袋”,以最简单、廉价、安全的方法,取得最低0℃的温度;

外出旅游、郊游时,想致冷饮料和食品更是方便。

还可应用于其他得简便制冷的场合。

这种便携式“冰袋”最适宜制成商品,创造经济价值。

  实验目的

  掌握某些铵盐镕解于结晶水的吸热反应,制造冰袋。

  几种特殊的铵盐如硝酸铵、氯化铵等,溶于水时具有强烈吸热降温的性质,它们还可以从与其相接触的晶体盐中夺取结晶水而溶解吸热,利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地混合两种盐而制冷,制成化学“冰袋”。

  硝酸铵(化肥)(NH4N03)结晶碳酸纳(Na2CO3·

10H2O)聚氯乙烯薄膜小袋

  台秤研钵角匙卫生筷子封口机(或锯条与酒精灯)

  1.称取合结晶水的碳酸钠30克,研细。

  2.称取23克硝酸铵晶体并研细。

  3.先将研细的碳酸钠装入小塑料袋底部,压紧后,用一双卫生筷子夹住塑料袋并用线绳将筷子两端绑住,将碳酸钠封在袋子下半部;

然后将研细的硝酸铵装在袋子上半部,再用封口机(或烷热锯条)将塑料袋封闭.即成“冰袋”

  4.使用时,只要将卫生筷子取下,用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便可以立即产生低温,袋子最低温度可降至约0℃。

将饮料瓶等用化学冰袋裹住降温,即可凉爽可口。

  不能使用无水碳酸钠(纯减)粉末,必须是含结晶水的晶体碳酸钠或成块状纯碱。

可以将无水碳酸钠粉末溶于水,然后加热浓缩至晶体析出,自制晶体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