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681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0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拉原油年报文档格式.docx

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突出表现,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因素也成为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1-1:

2008-2010年原油市场期货价格走势)

一、2010年国际原油期货走势回顾

2010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震荡,价格区间维持在68-92美元/桶。

虽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较200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基本上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正增长,但各国经济复苏道路并不平坦,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得以微幅的抑制,但后期经济因素阴晴不定,近期更是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图1-2:

2010年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图)

单位:

美元/桶

2010年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WTI

91.51

68.01

79.72

Brent

94.75

69.55

80.55

整体看来国际油价2010年的走势总体可分为两大阶段:

9月前的宽幅震荡和9月后的震荡走高。

细究来看,油价走势可细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V”字的触底反弹(2010年1月-4月)

2010年伊始,受益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温降至历史低位、美国油品库存呈现季节性下降以及美国经济数据较为理想等利好,原油期货延续了2009年末的上行的势头,WTI油价在1月6日突破83美元/桶关口。

随后受市场对于金融危机的担忧,转为下行,从2月第二周起,各方利好因素不断支撑,原油价格掉头向好。

美国连日大范围降雪、EIA上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北海Buzzard油田生产中断、道达尔计划削减炼油产能引发旗下炼厂工人持续罢工等消息均给予油市有力推动。

进入3月,原油市场多空争夺日渐激烈,欧美油价在78-83美元/桶区间起伏不定。

美国、欧元区等经济体当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时好时坏,使得各方心态不稳,油价持续震荡上行。

3月末至4月初,受美国经济数据及增加的全年需求预估等利好因素拉动,欧美油价经历六日连涨后双双突破86美元/桶,为当时2008年10月以来最高价位。

市场心态大好,但随后,美国原油库存连续10周上升的阴霾逐渐笼罩国际市场。

第二阶段:

利空强势打压,单边走跌下行(2010年5月—2010年6月)

美国经济数据欠佳、希腊债务问题缺乏进展刺激美元反弹、高盛遭遇欺诈指控、冰岛火山灰扩散造成航空燃料需求骤减等消息同样打压油价。

投资者信心大受打击,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和恐慌情绪重燃,纷纷将巨资撤出原油期货等大宗商品市场,同时买入黄金、美元等避险,5月前三周,原油期货跳水不止。

纽约油价在5月20日达到68.01美元/桶的年内最低点,布伦特原油全年最低价则为25日的69.55美元/桶。

5月最后三个交易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经合组织上调全球及各成员国经济增长预期,投资者信心随之回升。

加之气象机构称6月开始的大西洋飓风季可能是2005年以来飓风活动最为频繁的一次,原油期货低位反弹。

6月末至7月初,美国6月PMI、就业人数、制造业指数等数据弱于预期,加重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安情绪。

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的低迷,尤其是中美经济复苏状况大大弱于预期引发市场担心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和原油需求改善,再加上热带风暴威胁平息,国际油价从高位回落。

第三阶段:

各方因素冲突,价格窄幅震荡(2010年7月-10月)

美国在7月进入驾车出游旺季,旺盛的汽油消费推动了美国油品库存的消化。

但实际报告显示美国汽油需求上涨乏力,热带风暴未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以及美元走势疲软的综合影响下宽幅震荡,国际油价围绕70-80美元区间震荡上扬但全月未能突破80美元/桶。

8月,国际原油在全球经济反复和美国油品库存创记录高位的压力下,从3个月高位跳水。

累计超过10美元的跌幅刺激投资者买盘,后期虽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支撑心态,WTI油价曾在三日内反攻至75美元/桶之上。

尽管主要能源机构继续上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但由于美国、中国经济数据良莠不齐,以及美国汽油消费通常在9月初的劳工节后转入平季,而各项油品库存仍徘徊在历史较高水平,基本面压力加重。

WTI价格基本上在75美元/桶下方低位震荡。

第四阶段:

美元弱势,跳出震荡(2010年10月中下旬-2007年11月下旬)

在一条输送量占美国自加拿大进口量1/3的输油管道9月9日因漏油关闭后,10日WTI价格攀升至76.45美元/桶。

而美国原油库存出现意外下降,但是受到输油管道重新开放的消息影响,加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于预期,国际原油价格小幅上涨后回落,在管道恢复运营的17日已跌破74美元/桶。

布伦特油价一直徘徊在78美元/桶上方,相对纽约油价的溢价一度超过4美元。

此后,尽管油品库存高企且需求平平,但美国多项经济数据表明其经济正在企稳、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采取措施推动,美元指数大跌至2月份以来最低,同时投机基金也重仓进入,美国经济复苏等利好将纽约油价带回76美元/桶上方。

在9月最后两个交易日至10月前四个交易日,因美国油品库存出现下降且中美两国多项经济数据强于预期,纽约和布伦特原油大步上行,分别冲至83美元/桶和85美元/桶的近4月的高位。

整个10月,无论是经济面还是基本面,多空双方争夺都十分激烈。

各国经济数据偶有亮点,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

国际油价持续高位窄幅震荡,除一个交易日外,其余均在80-84美元/桶区间。

进入11月,经济面因素成为油市的主导。

美联储在11月初推出符合普遍预期的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美国部分经济数据向好以及权威人士相继表示认可70-90美元/桶的价格区间等因素推动原油期货连续六日飘红。

中旬,由于市场担心欧债务危机重燃和中国采取加息等措施应对通胀将导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加上美元急速反弹,国际油价结束了数月强劲上涨的局面,从两年来的高位暴跌至80美元/桶附近。

11月末,中美两国接连发布理想的经济数据,以及欧盟最终达成850亿欧元爱尔兰救助计划,提升了市场信心。

国际油价止跌开始出现反弹迹象。

第五阶段:

经济强势提振,突破90美元压力(2010年12月至今)

12月中上旬,国际原油市场利好利空交织,原油市场转向窄幅振荡。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同样严重,打压市场风险偏好。

美联储坚持经济刺激计划令投资者更加青睐美元,同样拖累油市。

2010年最后两周,因多项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在改善,且各地天气寒冷、长假汽油消费看涨,欧美油价全力上行,刷新2008年10月以来的高点纪录。

二、2010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走势

2010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跟随原油期货而动的特点同样明显。

由于欧佩克组织石油出口量约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60%,其各成员国生产和出口装船情况也会对原油价格有所影响。

随着油价的上升,11个接受减产配额的成员国减产履行情况不佳,减产履行率一度不到50%。

因此,欧佩克的原油供应长期处于充足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原油期货及欧佩克油价的上行空间。

在2008年年底印尼退出欧佩克组织之后,目前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包括12种原油:

撒哈拉原油、Oriente原油、Girassol原油、伊朗重质原油、巴士拉轻质原油、科威特出口原油、锡德尔原油、博尼原油、卡塔尔海上原油、阿拉伯轻质原油、穆尔班原油和马瑞原油。

图1-3:

欧佩克2010年原油产量

08年

09年

10年1季度

10年2季度

10年3季度

10年10月

10年11月

10年12月

阿尔及利亚

138

127

129

安哥拉

187

179

191

185

175

174

171

173

厄瓜多尔

50

48

47

46

伊朗

389

373

369

367

368

372

370

伊拉克

234

242

246

236

238

237

科威特

255

226

231

232

利比亚

172

156

157

160

尼日利亚

195

181

199

197

212

221

214

卡塔尔

84

78

80

81

82

沙特

911

806

813

822

820

824

阿联酋

256

228

233

229

委内瑞拉

249

225

欧佩克总计

3121

2871

2918

2905

2917

2924

2920

欧佩克(除伊拉克)

2886

2629

2672

2669

2681

2686

2683

2680

图1-4:

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季均走势图

图1-5:

欧佩克一揽子油价月均走势图

三、2010年国际原油现货走势回顾

2010年,国际原油现货市场依然受到欧美原油期货行情的指引,价格曲线与期货十分相近。

同时,由于现货市场的评估主要选取亚洲各国主要原油品种为基准,且交割地为亚洲原油定价中心——新加坡,油价波动与亚洲地区原油供需情况及成品油裂解价差等因素同样密不可分。

尤其是中国、日本等国原油进口、炼厂开工情况等消息,常常决定了现货价格短线走向。

因此,亚洲各地原油现货价格在2010年振荡频繁,屡屡冲高后回落。

直至第四季度,价格底线才呈螺旋式上升,并在12月末攀至2008年8月以来的历史高点。

图1-6:

国际现货价格走势图

图1-7:

原油期货现货价格对比图

四、影响2010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的因素

从2009年年初开始,国际大宗商品步入上涨之路,虽然权威机构及投资者普遍看涨中长期石油需求,但在于基本面常受美国油品库存、天气变化以及美元指数等因素影响而表现疲软。

因此,原油期货价格未能像2009年那样缓慢走高,而是屡次出现大涨大跌的行情。

从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最低点到现在的反弹幅度只有130%左右。

不过,从2010年年末开始,原油逐渐突破阻力,企稳于支撑线90美元/桶上方,终于和大宗商品一起呈现出强势上涨趋势。

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在2010年导致油价大跌大涨的基本面因素:

1.宏观经济

世界银行(WorldBank)2011年初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经济2011年预计增长3.3%,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稳定因素,而发达国家未来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世界银行警告称,风险依旧存在。

该行在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仍然存在很大压力和陷阱,其中欧洲债务危机和剧烈的国际资本流动或将阻止经济复苏。

世界银行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GlobalEconomicProspects)报告负责人汉斯•蒂莫(HansTimmer)表示,如果此次金融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次压力测试,那么它们已然出色地通过了测试。

中国2011年经济增速将从2010年的10%降至8.7%。

印度经济将增长8.4%;

许多撒哈拉以南国家经济增长预计超过6%。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全球危机后仍在苦苦挣扎。

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预计增长2.4%,低于2010年的2.8%。

该行称,这种增长还不足以大幅降低较高的失业率和闲置产能。

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3.3%,低于去年的3.9%。

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银行预测的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1%。

在经济刺激措施下,第三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加快。

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9%,第二季度GDP修正后为增长1.8%。

这是日本GDP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而且好于经济学家预期。

图2-1:

主要经济体GDP增长情况

自2008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被认为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多年未有的同步衰退,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尽管各国政府在竭尽所能挽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但多数机构认为,2009年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仍占主导,发达经济体更是面临持续衰退的危险。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支撑。

其中,美国经济出现较大好转,对全球市场信心提振作用明显。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芝加哥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去年12月份季调后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为68.6,优于预期的61.0,并创下22年的新高,11月份时该指数为62.5,该指数已连涨15个月;

同期,ISM制造业指数达到57,为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同时,美国的就业市场也在改善,截至2010年12月25日,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3.4万人,至38.8万人,预期为41.5万人,跌至逾两年半的最低水平;

12月份失业率降至9.4%,为2009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下降幅度为10多年来之最。

此外,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温和复苏,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JP摩根2010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出现走高,较上月上涨2.6点,至57.1。

整体来看,全球经济正在蹒跚中前进。

2.全球原油市场供需情况

任何商品价格的上涨都离不开其自身良好供需基本面的支撑。

从需求方面来看,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对于原油的需求在各国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之后开始逐渐恢复,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几乎占据了全球原油需求量增加的绝大部分份额,也正是这些国家的需求回升才能保证油价进一步上涨。

除中国之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原油需求也在恢复过程中。

特别是从季节性需求来看,目前正值欧洲以及美国的冬季,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取暖油的需求将极大地促进炼厂对于原油的需求,进而构成阶段性需求旺盛的情况。

另外,从几大能源机构的预测数据可以看出,在12月份的月度报告中,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国际能源署(IEA)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均上调了明年全球原油的需求预估值,表明市场正在逐步看好原油后市。

因此,全球原油需求回升将成为后期油价上行的重要基础。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原油储量占全球储量的四分之三,而OPEC国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国,其产量政策对市场的供应有非常大的影响。

欧佩克在最新的月度报告中估计2010年世界石油日需求增长160万桶,比上次报告上调13万桶。

12月份取暖和燃料消耗量增长抵消了运输燃料走软的影响。

世界经济活力强于预期,石油需求消耗量增长。

然而这种增长部分因为2009年消耗量较低。

预计2011年世界石油日需求增长120万桶,意味着比上次报告上修了5万桶。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是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原因。

非欧佩克石油供应量。

2010年非欧佩克日供应量增长110万桶。

预计2011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供应量5290万桶,比2010年日均增长40万桶,比上次报告上调4万桶。

2010年12月份,欧佩克原油日均总产量2923万桶,为2010年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比2010年11月份增长17.1万桶。

欧佩克报告预计2010年世界市场对欧佩克原油日需求2900万桶,比上个月报告上调了10万桶。

预计2011年世界市场对欧佩克原油日需求2940万桶,比2010年增加40万桶,比上次报告上修20万桶。

数据显示,今年的各个月份OPEC的月度产量总体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月度产量略高于2900万桶/日,而2009年的产量则是逐月增加。

2010年OPEC的产量政策会议均维持产量目标不变,OPEC多次重申将努力保证原油市场供应的可靠性,并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但OPEC在金融危机后声称的减产措施执行力度并不充分,后期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油价的走高,OPEC有可能增加产量,但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应有限。

图2-2:

欧佩克日均产产量

(欧佩克日均产量统计)

美国石油协会(API)12月19日称,美国11月原油需求同比增长6.5%,为年内最大月度涨幅。

据API的月度供需报告称,11月扣除出口的石油日均发运量为1997.6万桶,较去年同期增加120万桶。

具体产品方面,美11月汽油需求连续第三个月增加,增幅为3.2%,达每日918.7万桶。

包括取暖油及柴油在内的馏分油发运量增加13.5%,至每日408.3万桶。

此为馏分油需求连续第十个月增长。

API公布的11月需求数据比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预估强劲,EIA预估为每日1904.1万桶。

API首席经济学家JohnFelmy表示,美国燃料需求继续增长,表明经济在复苏。

图:

2-3:

美国原油进口量

据EIA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显示,预计2010年美国的燃料油需求为19.09百万桶/天,较去年增加1.7%或32万桶/天,这比该组织上个月的预估数据高了60万桶/天,主要原因是第二、三季度对汽油与燃料油需求的持续增长。

同时,EIA预估2011年美国燃料需求将继续增加16万桶/天。

据此,EIA在最新的月度报告中将2011年的WTI原油均价提高了2美元/桶之多。

图2-4:

全球需求增长变化图

图2-5:

全球原油消费量

图2-6:

非欧佩克国家供应量增长图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原油消费第二大国,在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中国原油进口量正逐步攀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091万吨,较10月份增长27.6%;

今年1—11月份中国进口原油达2.1845亿吨,较2009年同期增长19.8%。

与此相对应的是,11月份中国原油产量为1732万吨,较10月份下降2.5%;

今年1—11月份中国原油产量累计达到1.86亿吨,同比增长6.6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截至11月份,今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近54%,这也是继2009年之后,对外依存度第二次超过50%。

2010年中国共计进口原油2.393亿吨,同比增长17.51%。

图2-7:

中国原油进口与产量

3.美元因素

美元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定价货币,商品价格的走势与美元也是关系密切,且多呈现反相关关系,从2006年初开始的近5年时间中,美元指数与原油的相关性为接近负的80%,可见从较长期限看负相关性是非常强的,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而使得相关性会间歇性的弱化。

今年第三季度,由于来自于原油市场的消息面相对平淡,市场失去了来自供需层面的指引,在大宗商品整体走势的推动下,汇率市场特别是美元的走向对国际原油的短期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6月下旬到11月中旬,数据显示二者的负相关系数超过83%。

当前商品市场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充裕以及供需结构性失衡。

在国际货币市场,目前国际货币流通充裕,美国不顾其他国家反对,重新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由于新兴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复苏步骤与发达国家不一致,导致两者的货币政策持续错位,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尽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实施了紧缩货币政策,但仍无法改变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格局,而且,当前一些商品本身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

图2-8:

原油期货与美元指数走势图

当然,后期一旦金融风暴趋于稳定,全球如此大规模的注资市场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会使通胀再次抬头,甚至可能形成比金融危机危害更烈的全球性恶性通胀,但这是后话。

在此之前预计美元仍会表现的相对坚挺,成为压制商品价格的因素之一。

此外,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美联储宣布调低利率至历史低点后,原油价格没有像往常一样上涨,而是大幅下挫。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市场对此已有预期,且之前已经有所反应。

另一方面美联储如此大幅的降息给市场暗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所以商品市场交易者对此时大举买入心存顾虑。

另外,在美元在脱离历史低位后,已经逐渐回归正常区间,而商品(除黄金外)在此时对其反应(也就是金融属性)也在变淡。

尤其处于目前的跌势,则市场容易忽略美元的回落(和之前涨势时忽略美元的反弹同理)。

4.库存情况

作为反映供给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美国较高的原油及石油产品库存限制了2010年油价上行的幅度,2010年上半年原油库存持续增加,且一直保持在过去多数年份同期水平之上,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NYMEX原油期货的交割库——库欣原油库存在2010年总体保持增加态势,并创出历史新高,这对油价形成直接的压制,至下半年,原油库存增速减缓,年底时则有所回落,而这与美国原油进口量在2010年下半年较多下降有关,7月份时进口量曾达到1100万桶/日以上的峰值,但截至年底时进口量则下降至800万桶/日以下,为年内最低,进口量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了原油库存增速减缓直至减少。

除了进口量的变化以外,年底时库存减少也和天气转冷取暖需求增加有关。

总体来说,目前美国原油及石油库存依然高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但从近几个月的变化来看,过剩的压力已经在逐步缓解,这对原油价格的压制力量也将减弱。

图2-9: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变化图

图2-10:

美国商业汽油油库存变化图

图2-11:

美国商业馏分油库存变化图

5.基金持仓

 投机持仓的方向是商品市场最直接的风向标,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每周五会公布NYMEX原油的持仓状况,投资者可以从中窥探到各种交易者持仓的变化,从而了解到市场心态的变化,对于判断后期原油的走势具有较大价值,不过其具有滞后性,但投资者仍可以观察出较长时间内投资者的心态变化历程,作用不能忽视。

原油期价尤其是的短期暴涨暴跌,往往与国际投机资金的介入有关。

投机资金大量涌入客观上会加大价格波动的幅度,且和油价运行的趋势呈正相关。

资金也开始青睐原油期货,目前纽约原油期货总持仓为1471226手,总持仓已恢复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基金持仓净多单为149466手,整体而言基金对油价后市看好,多数在逢低买入。

 从CFTC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原油市场的投机多头持仓明显增加,2010年第四季度投机净多头持仓一度创出历史新高176557手,而管理基金净持仓最高则超过了19万手,这也体现了目前投机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