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465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Word文档格式.docx

8、"

杞人忧天"

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10、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抱薪救火

(2)沧海桑田(3)唇亡齿寒(4)覆巢无完(5)画饼充饥(6)挥汗如雨

A(4)(5) 

B(3)(4)(5) 

C

(1)(6) 

D

(2)(3)(4)

11、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

(1)

(2)(3) 

B

(1)

(2)(3)(4) 

C

(1)(3)(4) 

12、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1)滴水穿石 

(2)物极必反 

(3)刻舟求剑 

(4)断章取义

(5)墨守成规 

(6)浅尝辄止 

(7)统筹兼顾 

(8)固步自封

A

(1)

(2)(6)(7) 

B(3)(4)(5)(6)(8) 

C

(1)(3)(4)(5)(6) 

D(3)(4)(5)(6)(7)

13、"

涸泽而渔"

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1)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3)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4)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A

(1)

(2)(3) 

B

(2)(3)(4) 

C

(1)

(2) 

D(3)(4)

14、"

趋利避害"

、"

扬长避短"

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5、"

未雨绸缪"

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量变和质变关系

16、"

怨天尤人"

错在( 

A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 

B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D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

17、"

实事求是"

体现了( 

(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4)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

(1)(3) 

B

(2)(4) 

D

(1)

(2)(3)(4)

18、"

居安思危"

(1)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4)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

A

(1)(3) 

B

(2)(4) 

C

(1)

(2)(3) 

19、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1)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

(3)好事多磨—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4)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

A

(1)

(2) 

B

(1)

(2)(3)C(3)(4) 

D

(2)(3)(4)

20、"

扬汤止沸"

,不如"

釜底抽薪"

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1、"

防微杜渐"

(1)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2)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3)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

B

(2)(3) 

C

(1)

(2) 

D(3)(4)

22、"

与"

微不足道"

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内外因关系原理与外因决定论的对立

23、"

依葫芦画瓢"

照猫画虎"

(1)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4)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A

(1)

(2)(3)(4) 

B

(1)

(2)(3) 

C

(1)(3)(4) 

24、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

25、"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句话( 

A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D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26、"

,从认识论看是( 

A实事求是的态度 

B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态度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D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方法

27、"

盲人摸象"

的哲学寓意是( 

(1)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2)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

(3)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

(4)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只从感知事物局部特征下结论是错误的

A

(1)

(2)(3)(4) 

B

(1)

(2)(3) 

28、"

生不逢时"

A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29、"

愚公移山"

田忌赛马"

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Ⅱ名言哲理选择题集锦

30、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的观点给我们的哲学思考是( 

⑴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 

⑵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⑷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⑸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⑵⑸ 

B、⑴⑶⑷ 

C、⑵⑶⑸ 

D、⑵⑷

31、孟子说: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2、孟子说:

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正确阐述了()关系。

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B、金钱和人生价值C、事业理想和艰苦奋斗 

D、个人与社会

33、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 

⑴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⑵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⑶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⑷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A、⑵⑶ 

B、⑴⑵ 

C、

(1)(4) 

D、(3)(4)

34、孟子说:

心之官则思。

荀子说: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李时珍说:

人的记忆皆在于脑"

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35、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说明他已经(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6、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观点看( 

⑴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⑵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⑶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⑷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

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⑵⑶

37、"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1)(3)(4) 

D

(1)

(2)(4)

38、"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事无条件地相互转化 

D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区别

39、苏轼说"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

从哲学上看,这句话(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0、《孙子兵法》曰: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

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41—42题。

41、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4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

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43、赫拉克利特说:

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

这说明( 

A、世界的本质是火 

B、世界上没有神 

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44、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1)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2)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4)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A、

(1)

(2) 

B、

(2)(3) 

C、

(2)(4) 

D、(3)(4)

4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6、老子说: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47、法国哲学家康德说: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48、法国作家雨果说: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49、马克思说: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这句话说明( 

A、理想源于现实 

B、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C、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 

D、要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

50、"

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这告诉我们( 

⑴认识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⑵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⑶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⑷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⑴⑵⑶⑷

5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一句话表明( 

⑴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精神 

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⑷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

B、⑴⑵⑷ 

C、⑴⑵⑶ 

D、⑵⑶⑷

52、古人云:

奢糜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1)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2)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4)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1)(4) 

B

(1)(3) 

C

(1)(4) 

D

(2)(4)

Ⅲ诗文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

回答53-54题。

53、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54、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55、“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 

)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5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57、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

”的名句。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58、“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

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

”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 

A、用发展的眼光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坚持矛盾观点 

D、注重事实

5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60、《孙子兵法》曰: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1、“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

”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62、“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表明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

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 

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63、毛泽东诗曰: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6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 

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⑶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⑴⑵ 

B、⑶⑷ 

C、⑴⑵⑶⑷ 

D、⑴⑶⑷

65、杜甫诗曰: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Ⅳ俗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66、常言道:

满招损,谦受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 

)原理。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7、"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 

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⑵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⑶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⑷辩证法思想

A、⑴ 

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据此回答68—69题。

68、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69、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

可见( 

A、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别

B、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条件制约C、人的努力程度如何是成功与否的前提

D、人们只有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7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71、"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这俗语蕴含的哲理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72、"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73、对于神灵,有人认为"

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它否认了神灵的存在 

B、是错误的,它肯定了神灵的存在

C、是正确的,它看到了观念是可以改变的D、是错误的,因为神灵的有无无法确定

7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一首古诗体现了( 

(1)联系的观点

(2)矛盾的观点(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

(1)

(2)(4) 

C

(2)(3)(4) 

D

(1)

(2)(3)(4)

75、孔子曰:

“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

”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 

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76、“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77、苏轼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主要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78、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79、“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