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5945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投影:

活动1:

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理学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很强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们说它响度大;

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们说它响度小。

同学们桌上都有一只鼓,要使它发出声音,怎样做呢?

要使鼓声更响些,又要怎样做呢?

学生操作,你们认为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思考,勇敢说出自己的猜想,根据猜想的科学性,找出有价值的猜想,进行检验。

“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能设计出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吗?

让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法。

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根据碎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学生实验。

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试一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换个声源,情况又会怎样?

我手上有音叉和乒乓料,怎样设计显示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呢?

学生回答,教者演示。

物理学上声音的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

播放小孩、大人唱歌声,投影“小孩、大人唱歌”图,让学生就图中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音乐知识,通过交流和辨析,引入声音高低即音调的学习。

活动2: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同学们桌上都有木梳,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拨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以不同的速度撕棉布,听到的声音也有什么不同?

由此你认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设置问题,引起猜想。

教者演示发声齿轮实验,检验猜想。

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

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

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

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

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结论:

音调部分信息快递内容)

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

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与声源振动的频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4一段文字。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练习:

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

谁的响度大?

3.音色

活动3:

辨别声音)

(听一听)、(辨一辨)播放用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演奏的同一首歌曲,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

”你能否只凭听觉辨出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来的?

(游戏)“闻其声,知其人”,找几位

[1] 

[2] 

下一页

学生读一段文字,其他人闭上眼睛,能否说出读书人的名字?

“正因为各各位同学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我们才可以区别出他们。

声音的另一特性──音色)

阅读课本P35“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投影:

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阅读课本P35“生活、物理、社会”,看编钟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节

四、课堂练习

1.听力题:

2.填空题:

①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指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②我市溪桥镇素有“小提琴之乡”的美誉。

制作小提琴用的木板和弦线非常讲究,如弦线有羊肠线、尼龙线、钢线等,不同的弦线做出的弦在发音时()不同。

③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有一段变声期,经过边声期,发出声音的()变低了。

五、课后作业

1.课本36页1、3

2.上网查阅,完成课本36页4

3.找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往玻璃杯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

当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杯时,听到的声音有高有低,试试看,并将音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D上一页 

分子动理论  

(一)教学目的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二)教具

量筒,硫酸铜溶液,烧杯,细长玻璃管等。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分子动力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全章导言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

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棗分子动理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棗内能。

用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这一章我们就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初步知识。

  2.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

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

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

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

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

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

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

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

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

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

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

这时要强调:

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

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

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

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

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

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

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

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

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

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

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

(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

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

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

  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

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

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

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

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析原因。

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钉,(边讲边演示)但把铁钉远离磁铁,这时磁铁不能吸起铁钉(演示),这是为什么?

(距离太远)。

刚才两铅块没有表现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不够近呢?

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的更近些。

(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

  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

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

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

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

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

课本图2梍18的小实验就说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新的矛盾:

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

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

我们只有根据事实,深化我们的认识,事实表明我们对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没认识到的方面。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

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

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对分子间存在斥力的认识,前面所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题: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具:

教师:

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

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

根据情况:

电视机、影蝶机、VCD光盘(可视情况而定)

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学生:

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一些能发声的物体。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放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耳濡目染,感性认识, 

实例,提出一系列一声现象有激发兴趣。

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1、指导看图,同时播放音像 

——— 

声情并茂

2、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3、学生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音叉、橡皮筋、桌子、

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

①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

②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

③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

4、引导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探究实验→归纳结论

二、声音的传播:

1、探究:

桌子传声 

————— 

固体能够传声

2、空气传声:

听到飞机和响声

3、“真空铃”演示:

实验推理:

“假如没有空气”呢?

4、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传入人耳”

指导学生自学“想想议议”

5、演示:

液体传声

将发声的门铃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响声吗?

生活现象:

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

6、几种物质的声速:

认识理解,记住: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三、测评与小结:

1、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

2、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

四、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第二节欧姆定律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

请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出正确数值,并说明道理。

表1

U(伏)

I(安)

R=5欧

1.5

0.3

0.6

4.5

表2

R(欧)

U=1.5伏

5

10

0.1

答:

表1填3伏和0.9安。

根据: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2填0.15安和15欧。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板书:

〈第二节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

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公式的物理意义:

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

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I=U/R

I-电流(安)U-电压(伏)R-电阻(欧)>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例题1:

课本中的例题1。

(使用投影片)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如课本中的图8-2)。

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

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

〈例题1:

已知:

R=807欧,U=220伏。

求:

I。

解:

根据欧姆定律

I=U/R=220伏/807欧=0.27安。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题2:

课本中例题2。

〈例题2〉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

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

本题答: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

③解释U=IR的意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

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

例题3:

课本中的例题3。

〈例题3〉

解题方法同例题2。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①解释R=U/I的物理意义:

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

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

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不能认为R=U/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②通过例题3的解答,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书写于例题3解后)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3.小结

(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什么叫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是什么?

(2)讨论:

通过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使学生知道:

①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按到电源的两极上。

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

②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

4.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4。

(四)说明:

通过例题,要领会培养学生在审题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解题。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生实验: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1.引入新课

(1)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2)问:

什么叫串联电路?

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

(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

(3)问: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1、I2和I。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1=I2=I。

(4)问: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1、U2)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1、U2和U。

〈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