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757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百分百夺冠文档格式.docx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

九夷:

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5.解

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有仙则名名:

(2)斯是陋室斯:

(3)谈笑有鸿儒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

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

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15.(5分)

(1)出名,有名

(2)这(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

16.

(1)(2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

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2分)有人说:

“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17.(3分)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18.(3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解析资料来源:

微信b684951】

1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云:

说;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1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的理解。

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是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答案是“惟吾德馨”乙文很容易看出来是“君子居之”。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1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甲文认为“惟吾德馨”就陋室不陋的。

乙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可见这里的“君子”表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

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

地名。

②幔亭峰:

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溯:

__________②属引凄异引:

__________

③不及返顾顾:

__________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

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

请简要概括。

(1)①逆流而上②延长③看,回头看④就是

(2)A

(3)

(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

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4)第一问:

夏水大而湍急;

春冬水清而透明;

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

危壁出泉;

疏竹掩映

(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

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

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徐霞客游记(节选)》参考译文:

登山山有一里多路,就见飞流汩汩地往下倾泻。

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

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

四、【2017年中考甘肃庆阳卷】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各题。

(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补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

,乃严阵以待。

庄公亦列阵相持。

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

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

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

曹刿止之日:

“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

”传令军中:

“有敢喧哗者斩。

”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

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

鲍叔牙曰:

“鲁怯战耳。

再鼓之,必走。

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

“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

”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

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

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

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

“未可也,臣当察之。

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

“可追矣。

”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注释】①乾时:

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徧

③再鼓之,必走

④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18.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

20.【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17.①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通“遍”,遍及、普遍。

③击鼓进军。

④快,急速。

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1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20.【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1分)略写战争过程;

(1分)

【乙】文详写战争过程。

会逃跑。

鼓:

击鼓进军。

④句意:

攻打的速度如同急雷来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

疾:

快,急速。

18.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

狱:

案件;

虽:

即使;

情:

按实情。

句意: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19.在理解全篇大意的基础上,可以看出能体现这一方针的句子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任选一句作答即可。

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

“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

“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

“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

“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

“作战,靠的是士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乙】鲍叔牙听说鲁庄公率兵前来,于是摆好阵势等待着。

鲁庄公也是摆好阵势相持不动。

鲍叔牙因在亁时获胜,就十分轻视鲁军,下令击鼓进攻,谁先攻陷对方会有重赏。

鲁庄公听到外面鼓声震天,也下令击鼓迎敌。

曺刿制止他说:

“齐军的鼓声正锐气十足,应当安静地等待。

”于是在军中下令:

“谁敢擅自大声喧哗,立斩。

”齐后向鲁军的阵列冲来,鲁军的阵列像铁桶一样,无法坆进,齐军只得后退。

一会儿,齐军的鼓声又响起,鲁军安静一片好像什么也听不见,齐军又退了回去。

鲍叔牙说:

“鲁军对打仗有怯意呀。

如果再次击鼓进军,他们一定会逃跑。

”曺刿又一次听到鼓响,对鲁庄公说:

“打败齐军就在这个时候了,你可以快速下令击鼓进军!

”从鲁军这方来说,这是第一次击鼔进军,从齐军来说这已是第三次击皷进军了。

齐军看鲁军两次都是按兵不动,以为这次也不会出兵迎战,心里都没有把这次进军当回事。

谁知鼓声一响,对方的士兵一下冲了过来,又是刀砍,又是射箭,攻打的速度如同打雷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杀得齐军是七零八落,大败而逃。

鲁庄公想要追赶,曺刿说:

“不可以,我要仔细的观察一下。

”于是下车,对齐后列阵的地方四周都仔细地看了一遍,又登上车轼向远处眺望,很久后说:

“可以追赶了。

”鲁庄公于是驱赶战车追赶,追赶了有三十多里才返回,所缴获的战车武器士兵等没有具体统计。

五、【2017届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阅读

《五柳先生传》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不

详:

(2)期: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

8.(2分)

(1)不详:

不知道

(2)期:

期望

9.(4分)

(1)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10.读书(好读书);

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

8.试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9.试题分析:

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

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六、【2017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卷】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

【甲】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②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国,相国酂侯④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⑤下郡守。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⑥、年。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⑦病,勿遣。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伯:

同“霸”。

②游:

交游。

“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

③昌:

周昌,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④酂侯:

即萧何。

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

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

⑤御史中执法:

即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的副手。

⑥义:

同“仪”,指仪表,包括身材尺寸、肤色。

⑦癃(ló

ng)病:

手足不灵活的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谓为信然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4)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君与俱来

B.凡三往,乃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其有意称明德者其如土石何

D.皆待贤人而成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4.甲文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的作用是。

乙文列举周文王和齐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

15.甲文中刘备“思贤若渴”,乙文中汉高祖刘邦发诏令求贤,他们都渴求贤才来辅佐自己,但他们求贤的目的又有所不同。

请指出不同点。

(3分)

11.

(1)确实这样

(2)接近,趋向(3)缘故(4)通“无”,不(每小题1分)

12.

(1)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

(2)贤士大夫有愿意跟从我治理天下的,我一定能叫他们显贵。

(每题2分)

13.A(2分)

14.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

说明了贤才的重要性。

(2分。

每空1分)

15.刘备还处于创业阶段,求贤的目的是兴复汉室;

刘邦已平定了天下,求贤的目的是守住汉室的江山。

1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此题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现象,“亡”通“无”,不。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枉驾顾之”的意思是将军应该委屈一下亲自去拜访他,徐庶的话,是从侧面衬托诸葛亮的才能。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意思是听说行王道的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行霸道的没有能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依靠贤能的人才成就了事业。

看出两人的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突出了贤才的重要性。

1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根据两人所处的背景不同来思考,刘备与曹操、孙权,实力悬殊,因此他来请求诸葛亮出山助他成就霸业,而“高帝”刘邦已然登上大位,他求贤是为了保住江山社稷,不难看出来了。

听说行王道的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行霸道的没有能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依靠贤能的人才成就了事业。

如今天下贤者的智慧才能难道不如古代的人么?

忧虑在于当人主的不交结贤士的缘故,贤士有什么道路被进用?

如今我依靠上天的神灵和贤士大夫,平定了天下,因而创建了一家的天下,想让它长治久安,世世代代事奉宗庙不绝。

贤人已经和我共同平定了天下,却不跟我共同使天下安定受益,能行吗?

贤士大夫有愿意跟从我治理天下的,我一定能叫他们显贵。

因此布告天下,使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这个布告由御史大夫周昌下传相国,相国酂侯萧何下达各诸侯王,御史中丞下达各郡郡守。

那些确实可称为有美德的人,郡守必须前去劝勉,并为他驾车,送到京师相国府,登记他们的品行、仪表和年龄。

有贤才而郡守不举荐,发觉后就罢免他的官职。

年老手足不灵活有病的,不要送。

七、【2017年中考荆州卷】古诗文阅读(2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②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③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④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

①【自矜】自夸。

②【释担】放下担子。

③【颔】点头。

④【忿然】气愤的样子。

(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

6.(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直挂云帆济沧海济:

渡B.无从致书以观致:

得到

C.走送之走:

行走D.礼愈至至:

周到

7.(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