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701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2.1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8

2.2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10

3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2

3.1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12

3.2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对策研究15

4中国化工集团的三次跨国并购案例分析18

4.1中国化工集团三次并购的背景18

4.2中国化工集团三次并购的成功因素分析20

结论22

参考文献24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工行业对于中国格外的重要。

中国化工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位置分散,化工行业有着很大的市场。

中国化工企业大多做低端制造,主要的含新技术的配件多以进口为主。

如今中国化工企业正在以追求高新技术,使得化工企业能够完成从低端的制造变为高新技术的转型,从而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很多化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得品牌效应,国际先进的技术,资源,从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缩短国际进程。

本文在对于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现状,动因,问题和对策做一个分析。

中国的海外并购起步较晚,很多东西都是在实践中摸索。

中国化工企业每年都有几起海外并购的大案例,都以国外成熟知名企业为并购目标,强强联合,发挥协同效益。

但在海外并购中也存在有很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并购经验,被其他政府干预,在整合中因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大而整合失败,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购方案,而不能仅仅靠一味的模仿,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并购策略做更改,改变自身的形象,寻求政府扶持,培养专业的中介机构都是中国化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化工三次成功的并购案例及其背景,分析其三次大并购成功因素。

关键词:

海外并购,化工企业,动机,对策

ABSTRACT

Asabigagriculturalcountry,Chinaneedstopayattentiontochemicalindustry.Chinesechemicalindustrydispersedalongthecountry,andmostofthechemical 

enterprisesaresmall 

and 

medium-sized.And 

there 

isabig 

marketforchemicalenterprises.MostChinesechemicalenterprisesproduceLow-endmanufacturers,butthehightechnologypartisdependonimportation.Nowadays,Chinesechemical 

enterpriseschangefromLow-endmanufacturerstohigh-technology 

industry,andthen,the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willbeimproved.Manychemical 

enterprisesgethigh-technology,maturebrandandresourcesfromoverseas 

merger 

and 

acquisition,makingChinesechemicalindustryveryfamousintheworldandshortentheinternationalization.ThisessayisaboutChinesechemical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motivationsandcountermeasuresinoverseas 

andacquisition.

Overseas 

acquisitioninChinabeginsverylate,welearnedskillsfrompractices.Therearealotofbigcasesofoverseas 

acquisitioninChinesechemicalenterpriseseveryyear.Mostapartofthecasesareaboutwell-knowninternationalcompanies.ButtherearemanyproblemsinChineseOverseasoverseamerger 

acquisition,likelackofexperienceinmergersandacquisitions,intervenedbygovernmentinothercountries,enterpriseintegrationduetothehugedifferencebetweentwocountries.Wecannotdoaswhatdevelopedcountriesdid.Weneedtochangethesolutionsaccordingtoourobjectivereality.SuchaschangetheChineseimageintheworld,askingthegovernmentforhelporestablishIntermediaryOrgan.

ThelastpartoftheessayisaboutthesuccesscaseofChinaNationalChemicalCorporation.Studyingthecauseforit’ssuccessbyanalysisthethreecasesofit’soverseas 

acquisition.

KeyWords:

acquisition,Chinesechemicalenterprises,

motivations,countermeasures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

绪论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市场相互开放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个全球性的市场正在形成。

而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海外并购的政策规定,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化工企业有着自身的优势,比如成本低,生产能力高,但是也存在着技术落后等劣势,想要扬长避短,发挥协同效益,海外并购是一个很好很快捷的方式。

能够使中国化工企业获得稳定的材料来源,最新的科技技术,打开国际市场,获得品牌效益,提高中国化工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而中国化工企业想要进行海外并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经验不足,这是很多并购失败案例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被并购企业的认识估计不足,对自身资金等问题的预计不足,没有咨询专业中介机构都是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干涉,整合能力不足,都是中国化工企业在并购的问题所在。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化工行业对中国来说和重要。

从国内市场看,目前化工产品供需矛盾已由普遍短缺转向了短缺与相对过剩并存,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

而跨国并购成为了各化工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每年的中国跨国并购案例中,都有很多起化工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因金额大或者被并购企业知名而受到多方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化工企业的并购金额会这么大,并购案例这么多,在已经并购完成的化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

本文将对于以上问题将作一个研究讨论,并以中国化工集团的三次成功并购为例,做一个分析。

文献综述

孙博洋(2013)根据中信部发布的信息,指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2012年逆差达到2900亿美元,与出口相比,进口额大大超过的出口额,对外依存度很高,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中国化工行业市场巨大,机会很多。

龚雯(2008)指出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小看中介,不要因为省钱而不去寻求中介的帮助。

中国缺乏国际型的人才,在海外并购中缺少经验,所以寻求一个好的有经验的中介对于海外并购而言能够大大增加并购的成功率。

我国对于其他国际的法律政策并不是很了解,也没有专门的并购人才来研究这些,所以很多时候因为不了解他国的政策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导致并购的失败。

黎海平(2009)指出,在如今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情况下,中国的低端制造占据全球大多数低端市场,然而,受到低端效应的影响,中国品牌远远落后于与国际知名品牌,所以很多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提升品牌效应。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得国际先进技术变成了必然途径。

柯银斌(2008)指出,中国化工集团之所以能够在一年之内完成3次大的并购,其主要原因在于之前他本身的改制,整合了国内多家企业,使得中国化工集团对于企业整合很有经验,海外并购后整合成功率也就提高了。

早期的国际化经验是一个很好基础,与一流的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这些都是中国化工集团能够在一年内成功并购三家大型外国企业的原因。

陈泽(2012)通过研究提出,在中国海外并购中,中国政府作为“走出去”战略的推动者,应该加大对于那些有条件实施海外并购的民企的扶持力度,提高并购效率。

与民企相比,国企海外并购所创造的价值没有民企来的高,给予民企一定的扶持能够提高我国海外并购效益的创造。

国企代表一个国家的利益,所以由国企实施海外并购多少会给并购染上一些政治色彩。

所以在这方面,民企比国企更有优势。

陈益锋(2009)指出,中国化工集团在整合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整合并不代表要让其他国家的文化接受我国文化,并不是在整合中占据主导的地位,而是接受他国的不同文化,使两国文化互相融合互相接受。

他认为中国化工集团在并购后,这种“和而不同”的整合观点,使得他们在并购后的业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在第二章中以描述性研究法对于近期几起中国化工行业的大的并购案例做分析,总结出中国化工企业还外并购的四个动因。

第三章中通过经验总结法,分析几起失败的案例,找出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总结出问题所在。

最后一章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国化工集团的三次成功的并购的背景做一个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国化工集团这三次大的并购的成功原因。

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是对于问题的提出,表明研究我国化工行业海外并购的原因以及化工行业对于我国的重要性。

第二章是关于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分析在近年来的几起中国化工企业并购其他海外企业的特点现状。

以及中国化工企业在还海外并购中的四点原因动机。

第三章分析几起失败案例后得出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所在,根据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得今后中国化工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能够得到提升。

第四章通过分析中国化工集团在2006年连续3起海外并购案例,分别分析在三次大并购时的不同背景,得出他们海外并购成功的原因。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贸易逆差大,为降低成本选择海外并购

随着中国的发展,化工行业的市场需求量逐日增加,产品种类繁多,导致化工行业竞争者众多。

而中国的化工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位置分散,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生产产品档次低,而需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就靠国外进口,中国是石油化工进口的大国。

中国化工企业产品种类繁多,能够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中国化工原料也大量出口,满足国际需求。

化工行业多出口矿石原料,而原理的利润往往都很低,导致较高的贸易逆差。

2012年,石油化工行业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累计逆差2904.2亿美元。

作为国家规划调控的行业之一,每年都有新的标准和制度,互相交流,促进发展和建设。

很多企业在与海外企业进行贸易时,寻求海外并购机会来降低自身的进口成本,来获得更强的综合实力。

大型并购中被并购企业多是国际知名品牌

每年的十大并购案中都有化工企业,例如2012年中石化购美国Devon页岩气项目,2011年中国中化集团并购世界第七大农用化学品公司以色列马克西姆·

阿甘公司,2010年中海油系列海外并购,可以说每年的化工行业海外收购都是大手笔,金额不小,并购的都是国际的知名品牌。

中国化工企业本身有的强制造能力,和国外的优秀品牌,强强联合,为自身在行业中创造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化工企业在制造力方面占国际前几位,但是国际化进程不够快,很多企业是通过转型或者国内的兼并而形成的较大的生产企业,在国际的知名度也不高。

通过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大大降低国际化的速度,获得品牌效应,使中国化工企业进一步走向全球。

国企并购案例较大,政府参与度较大

很多企业响应我国“走出去”战略,积极走向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机会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的同时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化工企业开始放眼全球、进军海外市场。

而在这些企业中,很多企业都是靠政府推动,企业并购活动最初常是政府发起的,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政府是以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社会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介入企业并购活动的,政府的参与程度一直很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并不仅仅限于谋求企业本身的个别优势,而是谋求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综合优势。

特别像中国化工企业这种国家调控的行业中,有很多大企业是国企,因为要满足国内的需求,涉及到民生问题,所以政府的参与度较高。

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而要把国企做大做强,很大一部分原因的要满足中国对于化工方面的很多硬性需求。

化工行业海外并购多收购科技知识产权

中国化工行业有很强的制作力,但是很多的核心部分还是要靠国际进口,所以在海外并购中很多企业都会考虑要收购那些知名品牌的科技和知识产权,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但已有的实践同时也证明,仅靠对成熟技术的引进,并不能彻底缩小差距、实现赶超的目的。

进一步的技术赶超,则更需要有一批企业跨出国门,直接去捕捉和获取世界先进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并购方式无疑比通过创建方式更容易获得发达国家的现代科技成果。

中国也有自身研究科技的企业,例如蓝星集团,一直致力于自身的开发研究,但是很多技术专利都已经被其他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自行开发的成本远远大于专利的使用成本,很多人着眼于短时间的效应,选择使用其他国家的专利,而通过海外并购,不仅可以获得其他科技专利的使用权,还能够收取其他企业的专利使用费,加大了出口的效益。

所以很多中国化工企业在海外并购目标的选择中,都会优先考虑自身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来获得他们的知识产权,从而大大降低自身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

加快企业国际化,跻身行业前列

2011年,烟台万华并购中东欧最大异氰酸酯生产商宝思德化学公司。

作为万华实业的一个子公司,本身有着很强的经济实力。

烟台万华是亚太地区最大的MDI制造商,但目前只是在中国内地拥有MDI生产装置。

但MDI的制造要求很高,MDI行业前几位不管是销售渠道还是制造基地均是全球布局,并形成了很强的区域平衡能力。

烟台万华想要跻身行业前列,必须走出国门,获得海外制造销售渠道。

宝思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不堪高负债重负,财务状况恶化,于2009年上半年陷入财务困境。

而万华实业看准该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欧洲市场,有少量产品销往中东、非洲以及亚洲等地区。

万华实业收购宝思德后,大大降低了进入欧洲市场的成本并跻身全球行业前三强。

在如今的经济背景下,外国企业野心勃勃,加速全球化的发展,而中国本土企业感受到了危机,想要加速自身全球化,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海外并购。

经常会出现中国企业并购一些外国名企,投资海外,能够获得国际的专利技术,销售渠道,加速了国际销售渠道的开发。

在中国市场,有很多的化工企业互相竞争,很多企业把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想在国际市场分得一块市场份额。

而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并不那么简单,所以很多企业把国际化作为了自己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建立国际销售网络的同时,通过并购来进一步加速国际化进程,使中国本土企业能够更快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获得先进技术

化工行业海外并购,一般都是以获取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条件,从而获得国外多年的知识产权,通过并购和技术引进来获得新的技术。

有些项目如果靠国际并购来获得新的技术,会比自身的产品研究节约更多的成本。

在党中央提出要“走出去”,运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之后,不少中国企业把海外并购当成企业国际化的快速通道。

核心技术的收购及产业链的延伸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选择。

能够使中国化工企业获得最新的科技技术,打开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化工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中国企业通过自身的研究来发展获得技术,但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完善,而且如果一贯地靠自身的研究是不能赶上国际技术的发展,想要得到更为先进的技术,就只能通过海外并购来达成。

中国化工企业所用的各种高端的机械先进技术都是靠国外进口,通过并购后,不仅可以得到这些技术的产权,还可以在行业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获得战略性资源

当今的社会是资源匮乏的社会,很多资源要靠国际进口,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成为了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中石油中石化就有很多起数额巨大的石油并购案。

而通过并购以后,进口的费用会大大的减少,满足企业本身战略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一些战略性的资源,因为中国数量有限,所以只能够通过进口来满足生产的需求,但是如果用并购来代替从国外的进口,则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海外并购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和成本,投资见效快,企业可以利用目标企业原料来源,销售渠道、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的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大幅度降低投资风险和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

2006年,中国化工收购了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凯诺斯的产品占澳大利亚市场的70%以上。

这次并购,让中国化工集团以最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国外乙烯及相关资源,为发展化工新材料奠定了原料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并购澳大利亚的上游油气配套资源可以为中国化工集团所用。

而同样的规模,如果国内建乙烯项目,至少需要500万吨炼油、150万吨石脑油作为原料配套,投资成本较高。

发挥协同效益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产品链一般比较长,而且不同产品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较高,很多企业未来降低成本会选择并购上游或下游产品。

而中国化工企业的自身规模大多较小,各企不能形成合力,使得化工新材料行业无法形成较好的技术转移路径和产业配套关系。

所以很多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选择的对象大多是自己曾经合作过的上游或下游企业,降低成本,发挥协同效益。

而同时很多外国企业看中中国市场,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理有效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于是很多国外企业会选择于中国企业合作,通过被并购的形式开拓中国市场,使得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根基较为稳固。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

自1895年,美国开始第一次并购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六次并购浪潮,而1895至1990年,国内并购及其罕见,跟不用说海外并购。

但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开始快速接轨,在新一次的并购浪潮中,中国抓住了机会,成为了全球经济重组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4。

但是,我国跨国并购起步较晚,和西方国家相比,落后很多,所以在并购的经验上有所不足,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并购后的企业整合上也会出现问题,导致并购失败。

化工行业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产业,拥有较大的市场,而近几年也国际上也掀起了化工行业的并购浪潮,在海外并购上,从计划收购,到实施收购,到收购后的整合,中国化工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有可能使并购失败。

以下就是几点中国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所在。

缺乏并购经验

中国海外并购起步较晚,和西方大国比起来,就像是小学生,但是这个小学生对处于金融危机的大人很有吸引力。

在海外并购中,有很多起双方都有意向想要兼并,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经验而导致并购失败的案例。

中国铝业收购力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首先,中铝的目标暴露太早,《今日观察》何帆分析,中铝最大的失误可能是目标暴露得太早,而且方式过于直白。

当时拍出195亿美元的时候,大家对于这个价格都感受了震惊和压力,甚至觉得对自身产业的威胁。

所以中铝的失误就是操之过急,有时候为了在并购中获得控制权,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中铝没有做好媒体宣传,导致澳大利亚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人认为并购会给他们带来安全隐患。

中铝国企的身份给人代表政府收购的意向,加上“中国威胁论”,导致很多不明真相的外国人对中国有一个误解,认为这会威胁到他们自己的利益。

最后,中铝的并购速度太慢。

本身中铝是抓住了一个并购的好机会,在力拓处于财政危机,正处虚弱时期,想要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走出危机。

中铝也有意收购,但是给中铝的时间并不多。

后来力拓市场变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又认为被中国企业并购实在不被太多人看好,就毁了约。

如果当初中铝并购速度加快,可能就不会给力拓喘息的机会了。

被并购方政府干预

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在与雪佛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

在和雪佛龙的拉锯战后,中海油开出了以67美元/股,总价185亿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

按当时的股价,超出雪佛龙报价的9.4%5。

这对于两国而言是重大新闻,因为中国的高调收购,遭受到了美国一些议员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中国将是美国稀缺资源方面的竞争对手。

美国国会在7月26日通过了再次针对中海油提出的一项修正案.宣告了中海油试图通过加价扭转乾坤的可能变得微乎其微。

后来一系列的针对中海油的条款被增加,使得中海油成功收购变得遥遥无期。

本身看好中海油的美国优尼科变得犹豫不决,最后终于接受雪佛龙的报价。

这次的收购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上升到了国家政治层面。

竞争中,雪佛龙在把事情引向政治化,美国许多国会议员和经济学家也在进一步把这件事情政治化,跟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尽量挂钩对此,中海油一直强调这次收购只是一个商业交易,却不能消除他们的忧虑。

近年来我国企业和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使境外同行产生了较强的的戒备和竞争心态,在政治上也招致更多猜忌。

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资源和高端技术类并购尤其敏感。

由于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美国等国家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设置了多重防线,特别是在高科技及能源领域,很多人认为中国国企收购就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收购,在被收购后可能不会被平等对待,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反对和抗议。

在反收购传统手段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已上升到采取“国家安全审查”手段来打压中国企业。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在中国化工企业一起起大金额的跨国并购背后,很多人对于巨大的中西方差异产生了质疑。

在是否有财力进行并购,并购后效益如何,能否整合好这些问题上,很多专家提出的质疑。

两个不同的团队之间怎么很好地运行,沟通,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