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526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docx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针对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基线调查结果,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及培训方法,并定期巡查考核,比较培训项目的掌握率。

结果经过培训后抢救车、心电图基础知识、致命性心律失常、除颤仪使用、心电监护使用、抢救物品使用及气管插管协助的掌握率均优于培训前(P<0.05)。

结论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方法,可提升临床护士综合应急能力,从而达到服务社会、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效果,为临床护士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护理应急能力临床需求培训体系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1]。

它是衡量护理内涵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

应急管理也是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

目前,综合性医院护理工作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收治病种多,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临床工作节奏快[3]。

这对护士综合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临床对护士综合应急能力的培训不够全面,未能形成综合体系。

针对我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基线调查,调查结果:

抢救车知识掌握率43.3%;心电图基本知识掌握率22.73%;致命性心律失常掌握率16.7%;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掌握率25%;除颤仪基础知识33%;抢救物品使用及气管插管协助熟练度介于12%-63.60%之间。

总体水平不高。

因此,我院于2013年构建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体系,实践5年后,效果较好,具体如下。

1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1232名。

其中男25名,女1207名,平均年龄32±12.43岁,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纳入标准:

取得护士执照;临床在岗护士、门诊及体检中心护士。

排除标准:

护理实习生、进修生、病假护士、孕妇、产妇。

1.2研究方法

1.2.1成立急救管理委员会

急救能力的培训以临床急救技能为主,与临床情景密切结合起来,在医院构建完善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体系,专门设立了急救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负责对临床急救支持、监督和管理,并回顾和评价医院各部门对抢救的管理和实施,监测实施结果。

1.2.2组建应急小组核心成员

经急救管理委员会遴选出应急能力核心小组成员15人。

入选标准:

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急救经验丰富,授课能力强,临床操作技能水平高。

其中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11人。

均为本科学历,核心组设有组长1名,副组长1名,秘书1名,组员12名。

授课前,先试讲通过,再进行授课,每次巡查前,核心小组成员进行同质化培训及考核。

1.2.3制定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理论知识体系

1.2.3.1查阅文献、初步拟定:

根据现行《急危重症护理》、《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教材、查阅文献、总结工作结合临床需求、典型案例,初步拟定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知识体系。

1.2.3.2专家咨询确认: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专家人数以15~50人为宜[4],专家均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知识体系,内容涵盖《抢救车的使用与管理》、《心电图基础知识》、《各种心律失常的识别》、《心电监护》、《除颤仪》、《口咽通气管的放置、简易呼吸皮囊、气管插管协助》、《CPR》。

1.2.3.3 分阶段层层递进式培训

(1)第一阶段:

理论授课阶段,以集体授课为主。

每次理论授课前后对该课程内容以微信答题形式进行考核,了解护士课程掌握情况。

(2)第二阶段:

实践课堂,在技能中心开展,分批次进行培训并考核,主要是急救技能的规范操作培训。

(3)第三阶段:

实战演练,设置床边急救模拟考核,目的是培养护士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4)第四阶段:

巩固阶段,通过应急能力知识竞赛、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5)第五阶段:

每季度下临床进行应急能力巡查考核,检验培训成果。

通过护理业务的实地质量检查强化护士对这些应急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了解护士应急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巡查考核标准见表1)。

          表1应急能力巡查标准

病区层级护士得分

项目项目巡查细则

总分

评分等级

实际得分扣分原因

ABCDE

抢救车15抢救车封存54321

抢救物品的规格和使用54321

物品放置位置熟悉程度(5s内)54321

心电图基础知识20波形的识别54321

各波形的意义54321

各波形的正常数值54321

致命性心律失常554321

心电监护的使用30导联连接部位54321

常用导联选择54321

调整波形的清晰度(合适的滤波模式)54321

振幅的调整54321

报警设置原则54321

心律失常伪报警原因54321

除颤仪的使用15除颤适应症54321

除颤三部曲54321

除颤放置部位54321

抢救用物的使用15口咽通气管54321

气管插管(协助)54321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54321

情景处置5患者突发变化采取54321

的应对措施

注:

巡查考核评分等级,A非常好,B很好,C较好,D一般,E较差

1.3观察指标

对比培训项目掌握率:

培训项目掌握率=(该项目平均得分/该项目总分)×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值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培训效果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提高了护士抢救知识和技术综合能力。

见表2。

     表2培训前后护士应急培训项目掌握率比较(n=1232,0.00%)

组别培训前培训后统计量P值

抢救车43.3093.70=23.63P<0.01

心电图基础知识22.7362.25=15.98P<0.01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识别16.7062.20=21.68P<0.01

心电监护的使用25.0071.25=21.42P<0.01

除颤仪的使用33.0065.71=10.70P<0.01

抢救用物的使用

口咽通气管12.0074.68=39.99P<0.01

气管插管(协助)14.3880.84=44.27P<0.01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63.6085.50=21.63P<0.01

情景处置35.0060.23=6.38P<0.01

3讨论

  我院针对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基线调查结果,设置了相应的培训课程,采用分阶段层层递进式培训,并定期巡查考核,同时设置突发情景,如:

某一急性心梗患者治疗后症状好转,于排便时出现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取端坐位。

你认为发生了什么,应采取那些护理措施?

室颤的心电图特征?

若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你应采用那些应对措施?

结果显示:

这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方法,提高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每季度的应急能力巡查考核,不仅强化了护士对这些应急知识的记忆,同时在巡查中设置急救的突发事件,将快速反应、角色扮演、团队配合、护理评估、多项急救技术操作、急救知识、病人风险评估与预防有机地结合贯穿于全过程[5],促使护士深刻地认识到沉着应对、团队协调、风险防范、急救知识、急救技术在在突发事件快速应对中的重要性[6],遇到急救时能有条不紊地紧急应对,促进不同年资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密切配合。

而每次应急能力巡查结果,帮助发现存在的不足,分析、查找原因,反馈并制定改进方案,从而实现培训目标。

2016年11月10日,我院的四位医护人员在泉州中山公园锻炼期间,偶遇28岁小伙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过专业判断及时予以心肺复苏,小伙子因抢救及时,恢复心跳。

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最终康复出院。

泉州市鲤城公安分局向参与户外抢救的医护人员授予“鲤城区见义勇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本研究创新性是以临床急救技能为主,与临床情景密切结合起来,在医院构建完善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体系,专门设立了急救管理委员会,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抢救能力和抢救效率,并对护士的实际临床急救能力做出正确的反馈,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在职护士的急救能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宗旨。

这也是临床护士在职培训、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护士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该培训体系接受来自青铜峡市人民医院、龙海市第一医院、德化县医院、惠安、南安、安溪县医院、晋江、石狮市医院等33家对口帮扶及医联体单位来院学习,并受邀到各家医院中培训、推广,提高基层医院的急救能力水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培训体系2017年获得泉州市科技局立项,有充足的经费用于后续的研究。

相关应急能力巡查标准的表格已经在申报相关的著作权。

拍摄相关微视频《永不言弃》获2017年泉州市护理学会庆祝5.12护士节微电影比赛二等奖。

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突发事件的预见及防患存在不足,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及病情比较轻的科室的护士在病情变化的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抢救过程中的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l:

56.

[2]王靖霞,崔丽琴.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J].中国医药导

报,2010,7(5):

101-102.

[3]袁曼萍,王丽.影响急诊护理教学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

(1):

77-78.

[4]JackBA,O'BrienMR,KirtonJA,etal.Enhancingcommu_nicationwithdistressedpatients,familiesandcolleagues:

thevalueoftheSimpleSkillsSecretsmodelofcommunicationforthenursingandhealthcareworkforce[J].NurseEducToday,2013,17(13):

1106-1111.

[5]杨志兰,周建芳,何金连.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在提高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5,3(29):

829-830.

[6]章霞,金丽萍.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体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

1178-1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