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Rx>
RARV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小,应选用内接法
当Rx=RARV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和电压表分流作用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均可。
方法二:
在RV、RA均不知的情况下,可采用试触法。
如图所示,
分别将a端与b、c接触,如果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
显,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应采用内接法;
如果前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
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应采用外接法。
⑵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
为了改变测量电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测量电路的电流),常使滑动变阻器与电源连接
作为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
如图(甲)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RX为
待测电阻。
它的接线方式是电源、滑动变阻器与待
测电阻三者串联。
对待测电阻供电电压的最大调节
范围是:
ERR
ER
XX~(RX是待测电阻,R是滑动变
阻器的总电阻,不计电源内阻)。
如图(乙)是滑动
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接线方式是电源与滑动变阻
器组成闭合电路,而被测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电阻并联,该接法对待测电阻供电电压的调节范围是:
0~E(不计电源内阻时)。
选取接法的原则:
①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接法。
②负载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时,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
不到调节作用。
a
bc
甲乙
90
③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
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④负载电阻的阻值Rx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或相差不大,并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不要求从
零开始起调,可用限流式接法。
⑤两种电路均可使用时应优先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电路结构简单,总功率较小。
滑动变阻器的粗调和微调作用:
①在限流电路中,全电阻较大的变阻器起粗调作用,全电阻较小的变阻器起微调作用。
②在分压电路中,全电阻较小的变阻器起粗调作用,全电阻较大的变阻器起微调作用。
4.实物图的连接:
实物图连线应掌握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表应注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搞清楚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
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
③画线连接各元件。
(用铅笔画线,以便改错)连线方式应是单线连接,连线顺序应先画串联电路,再画并联
电路。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电键,再到滑动变阻器等。
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干路中要串联的元件
依次串联起来;
然后连接支路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
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查,检查电路也应
按照连线的方法和顺序。
(二)定值电阻的测量方法
1.欧姆表测量:
最直接测电阻的仪表。
但是一般用欧姆表测量只能进行粗测,为下一步的测量提供一个参
考依据。
用欧姆表可以测量白炽灯泡的冷电阻。
2.替代法:
替代法的测量思路是等效的思想,可以是利用电流等效、也可以是利用电压等效。
替代法测量
电阻精度高,不需要计算,方法简单,但必须有可调的标准电阻(一般给定的仪器中要有电阻箱)。
实验九: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目的]:
用伏安法间接测定某种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
sl,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
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50Ω),
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米尺等。
[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
积S。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
其平均值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
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断
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
91
V
VA
A
U/V
I/A
O
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
lI
dUl
RS
42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1.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接入
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
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4.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
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化。
被测电阻丝的电阻(一般为几欧)较小,所以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可确定电源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均不
宜太大。
本实验不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可选用限流电路。
因此选用下面左图的电路。
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
滑动触头应该在右端。
本实验通过的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丝发热后电阻率发生明
显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长度
2、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也可用积累法测),并算出横截面积。
3、用外接、限流测出金属丝电阻
4、设计实验表格计录数据(难点)注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原理:
2)2(LSLRIUD4ILUD2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器材:
电源(4-6v)、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4v,0.6A3.8V,0.3A)灯座、单刀开关,
导线若干
注意事项:
①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②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低电压时温度随电压变化比较明显,因此
在低电压区域内,电压电流应多取几组,所以得出的U-I曲线不是直线。
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
③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电压变化范围大)。
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调压接法。
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上面右面的那个图,
④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最小分压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
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曲线如图,
⑤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
⑥若选用的是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
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
92
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
实验十: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U-I曲线不是直线。
为了反映这一变
化过程,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
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在上面实物
图中应该选用右面的那个图,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左端(使小灯泡
两端的电压为零)。
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曲线如右,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若用U-I曲线,则曲线
的弯曲方向相反。
若选用的是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
程;
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
0-15V量程。
实验十一: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
姆定律求出几组、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
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
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
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
待测电池,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
[实验步骤]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的
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3A,短时
间放电不宜超过0.5A。
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r值再平均。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
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
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
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
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
短路电流。
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
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U=E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U/V
oI/A0.20.40.6
3.0
2.0
1.0
R
S
U/V
93
EuIrEuIr2211E121221I-IIu-Iur1221I-Iu-u(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电流表的示数比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
所以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电阻R的取值应该小一些,所
选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应该大一些。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取几组数据,然后利用U-I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将点描好后,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而且在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等。
这条直
线代表的U-I关系的误差是很小的。
它在U轴上的截距就是电动势E(对应的I=0),它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内阻r。
(特别要注意:
有时纵坐标的起始点不是0,求内阻的一般式应该是
IUr。
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电池)
补充实验:
1.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有a、b两种接法,a叫(安培计)外接法,b叫(安培计)内接法。
①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来判断内外接法:
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
内接法的系统
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
②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
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
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
(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I和ΔU/U)。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a、b两种常用的接法:
a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
分压接法:
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
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
“以小控大”
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2)实物图连线技术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
对限流电路:
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
(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
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
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
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