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028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工业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一是宜居城市,也就是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

二是利居城市,也就是适合创业、方便人生创造的城市;

三是乐居城市,是快乐居住的城市,它是在宜居城市和利居城市基础上的再创造。

乐居城市有两个指标,一是历史文化名城,如巴黎、威尼斯等历史文化名城都保留了古老的文化;

二是山水园林城市。

达到以上两个标准的城市,才叫乐居城市。

大同市政建设就是按照乐居城市的最高标准进行谋篇布局的。

我一直讲,我们大同不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如果比大,那么我们连太原也比不上。

因为太原是省会城市,而大同仅仅是一个经济城市。

我们不会与别的城市比大,但是大同要做一个最有特色的城市。

在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运动中,大同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以自己的特色来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位置。

那么,大同如何来打造乐居城市、特色城市呢?

我们是这样来构想的:

我们在城市的大容器里面装入两个景观,以御河为中线,一边是历史文化名城,一边是生态园林城市。

一个传统,一个现代;

一个文化,一个生态,这两个文化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就会形成一种张力,进而形成一种魅力,最终形成深刻的大同印象。

历史文化让人迷醉,自然山水城市让人留恋。

人类一是从水里出来的,一是从树上出来的,所以人有两大天性,即喜欢水和树林。

自然园林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欢愉,人会感到非常高兴。

特色城市让人留恋往返,让人终生记忆。

在中国城市化运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千城一面”,没有特色,都是高楼大厦、水泥森林。

而有特色的城市都是让人记忆的,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们就是要构建具有鲜明特色、温暖的、温馨的城市。

温暖的城市让人留恋,我是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来建设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

去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复原工程。

今年开工了十大工程,包括东城墙,今年力争把东城墙恢复起来。

明年北城墙、南城墙,后年西城墙,城市里的主要景观,如文庙、关帝庙、华严寺、善化寺、清真寺、重阳宫等都要修复,下一步我们还要恢复总政署、府衙、代王府等。

过去我们的传统文化城市是个水平城市,就是连续的、连片的四合院,现在我们要形成一个流动的、富有乐感的城市。

建筑不是被称为立体的雕塑、凝固的音乐吗?

我们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历史的、文化的一个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四合院,靠连续的空间来取胜。

到了欧洲,欧洲那么伟大的教堂,延续几百年,他们依靠单体建筑成为亮点。

我们主要是靠一个群体的整体性,靠整体的完整性来体现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最大的美。

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建设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在御河新区我们要打造一个最现代化的城市,也就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作品,当然我们这是有传承的、有文脉的、有继续性的、有特色的。

在新区我们有文瀛湖,其面积相当于西湖,有10公里长、1公里宽的御河,这是我们的主要景观、生态廊道。

我们在新区提了一个口号:

“生态城市,我们的家园”。

同时,我们的建筑全部邀请大师设计,我们的图书馆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科恩设计,我们的博物馆是中国当今年轻一代最优秀的设计大师崔凯设计,我们的大剧院、会议中心都是请国际大师设计,进而营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人生的把握上,我们该怎么面对我们每天碰到的问题,其实我们的人生每天都面临着选择的问题。

人生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我们怎么来面对我们遇到的事情?

我们面对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在一个地方从政,应该怎么来选择我们的人生?

我在实践中有这么几个体会,下面,我给各位老师汇报一下:

第一,是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

为什么这样说呢?

就是我们在一个地方工作,每一件事、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大的行动,都面临着这样的取舍和选择。

为什么呢?

就是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你不要背负这样的包袱,我是干好事的,大家一定三呼万岁,鼓掌欢迎,社会都是同情和支持的,世界上没有那样的事。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你干好事的时候,大家都说好,你背上这样的包袱,你肯定干不成。

我们人身有个特点就是任劳容易任怨难。

我在这个地方是为大家做好事,结果引来一片骂声,那我就不干了,好多人都过不了这个坎。

我在这个地方准备干,结果大家议论纷纷,骂声一片,我这是做好事,大家却不理解,我干什么干呀,算了吧,不干了,撂挑子。

如果我们过不了这个坎,总以为干好事,大家都应该说好,都应该三呼万岁,都应该绝对拥护,但实际人是有差异的,人是有不同层面的、有不同利益的群体,你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目标,实现那样的效果。

在2007年之前,六项政治拆迁都是零散的小户。

到2007年,我们在太原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和建设的时候,我们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做事的标准是什么?

是一个什么样的追求?

在太原的历史上一定要记住一位伟大的市长——岳维藩,在规划迎泽大街的时候,大家都在骂,岳市长说了一句话“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后悔”。

当时是五六十年代,那时是一个汽车很少的时代,正是因为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在骂,修这么宽的马路不是浪费时间吗?

那个时代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现在看七十米算什么呢?

但是那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非常有限,修这么宽的马路,浪费土地,浪费时间,人过还很慢。

面对种种骂声和不解,岳维藩坚持下去了。

岳市长的那个时代可以叫有规划,又可以叫没有规划,除了中间红线,所有的高层建筑必须退后30米。

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相当长时间里,太原市在北方是独领风骚,像河北的石家庄、河南的郑州等省会城市远远比不上我们太原,太原因为迎泽大街而自豪。

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非常惭愧,受利益驱使,很多人在迎泽大街旁建立了商铺,像迎泽宾馆旁边就有很多商铺,如珠宝店的利润一年就有好几千万。

做酒店有三句话:

第一是位置!

第二是位置!

第三还是位置!

有了好位置,酒店肯定是很赚钱的。

迎泽大街上有个唐都饭店,历史上唐都饭店还是很好的,就是后来今天加一点儿,明天加一点儿,搞得乌七八糟,破坏了建筑的完整性。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提出来,我给申书记汇报,太原市第一项就是开始拆迁,包括滨河东路的50年绿化,必须下定决心!

当时申书记同意了,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决议。

太原市一进行拆迁,社会舆论就来了,骂声铺天盖地,当时5月份正好是碰上选举。

我当时是人大选举的副市长,受到了很多的舆论压力,手机里收到了很多攻击性的信息,如太原市的拆迁,宝顺不知道,右军不知道,就耿彦波一人知道。

我的压力大,领导的压力也很大,申书记当时压力也非常大。

我说:

“申书记,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大家永远说好,平平静静的,你肯定当不好这个领导。

好领导都是在骂声中,由骂到不骂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选择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

为什么这样选择?

就是你在这个地方怕一时骂,不干活,那么你走了以后,历史上人们会说,某某某在这个地方什么事也没有干成,耽误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时间,浪费了人民的时间,这还不挨历史的千秋骂吗?

我一直说,当官好比是老师在黑板写的字,当官一张纸,老师不高兴,一擦黑板,就什么也没有了。

当官是附加在身上的一些价值,我们还是我们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选择就是咬住牙,往前走,“能经磨难真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

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可能让大家都说好。

“作天难作二月天”,在二月天里,蚕需要天气温和,麦子生长需要寒冷,老天都很难做到平衡。

还有一句话,“行人望晴农望雨”,行人盼望晴天好利于赶路,农民盼着雨天好利于耕种,老天尚且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我们不可能让大家都满意。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取舍就是能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这就是我们多年来的选择。

如果你怕挨一时骂,那么你就要挨千秋骂。

正如林肯所说,人生的责任你总要承担,你逃掉这个,你逃不掉那个;

你逃掉眼前的责任,逃不掉历史的责任。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选择:

宁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

第二,是留遗产还是留遗憾?

我们搞建设,是建百年工程、千秋大业,还是今天建起来明天就后悔的工程?

城市建设一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的城市应该是加法,而不是减法。

我们今天的建设和创造,是明天的财富,这样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我么常常是这样,今天的决策看起来就不怎么正确,明天更是错误的,后天就是糟粕,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存在这么大量拆迁的原因。

拆迁是为什么?

拆迁是为了纠正错误,就是我们犯的错误太多了,所以我们必须纠正,那么纠正错误是要花代价的。

其实在城市建设中,哪一个城市的市长都不愿意拆迁,拆迁是大家看不到的,而且拆迁的损失是无形的损失,只有建起来,老百姓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们好多城市不拆能行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城市进行调研考察,我就问他们如何进行城市的拆迁?

他们说,我们的城市建设执行的是300年前的规划,从来没有拆迁。

看了欧洲以后,我就总结了这么几句话:

第一句话,规划就是财富。

因为有了好的规划,又能实现好的规划就是一笔财富。

可以说我们大同违反规划的建筑比比皆是,本身我们的道路是40年的道路,本身我们不应该有拆迁,规划是控制未来的,我们却恰恰缺少这些规划。

修40年前的路,全部拆迁费就要4个亿,这就是说我们修一条路几个亿,而拆迁的成本远远大于修路的成本,所以规划就是财富,所以规划是最大的隐形财富,规划一个城市不败的基础。

第二句话,历史就是永恒。

欧洲的城市为什么那么好?

因为古老的城市就是永恒的城市。

我们如果能够保存了大同从北魏398年以来的都城风貌,那么大同现在就会是国际上的大都市。

如果当时北京城按照梁思成老先生的规划,新旧分开,保护老城,保护北京的老城墙,因为那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从元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定都在北京,城墙没有遭到破坏。

中国的历史所以没有积淀,和历史上一次次农民起义的巨大破坏有关系,农民起义军进城后的多半都是毁城。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先一把火烧掉,然后再建新的。

幸运的是,满人进入北京城后,全盘保留了北京城,明代的城市保存完好,被誉为“三代都城”。

如果北京城能够留下来,那么北京城养活中国13亿人中1亿人是没有问题的。

历史是永恒的,一个永恒的城市一定是有历史的城市。

第三句话,文化就是灵魂。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底气的,我们到了很多新兴城市感到这些城市多半没有文化。

十年文化看深圳,百年文化看上海,千年文化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河南,五千年文化看山西。

中国的城市都是有历史的,但是大多数城市都没有遗产传承下来,没有证据能够说明自己历史的古老。

所以,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底气的,文化就是灵魂。

第四句话,人本就是根本。

欧洲的城市把“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到了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里,跟我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欧洲城市建设的街道驾驭、公园建设、公共设施等都非常人性化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了欧洲的城市会感到非常的舒服、非常地舒心的原因。

第五句话,管理是水平。

我们大规模的城市运动就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大家感到我们的城市从外面来看没有一点差别,我们的上海、北京都是如此,和欧洲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是如果培养一个城市的精神,培养一个城市的文明,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欧洲有句话说得好:

培养一个暴发户一两年就可以了,而培养贵族精神、贵族文化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欧洲的文明、文化、儒雅非常了不得,季羡林老先生在《欧洲十年》中写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战后期,柏林被盟军包围,被断水、断电,柏林的冬天非常寒冷,不亚于中国寒冷的北方。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上山砍木头取暖过冬。

当时的政府定了一条,就是让护林人上山在能砍的树上做了标记,只有濒临死亡的老树是可以砍的,小树和健壮的树是不能砍的。

这个国家是即将灭亡的国家,这个政府是即将不复存在的政府,市民普遍存在恐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做了标记的树被砍伐以外,没有一个人去砍伐没有标记的树!

德国人的文明、守规则真是让人震撼!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摔倒几次又很快站起来几次的原因,这个伟大民族的背后就是伟大的文化。

所以,欧洲的文明能够传承下来是有其中的原因的。

不留遗憾规划的最大一个要素就是把规划层面做好,我们很多领导经常认为,规划不就是一个圈吗,规划没有意义,还是赶快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吧。

其实规划是个系统,规划是个高度,规划是个未来,我们规划好了怎么会犯错呢?

那么在规划中怎么来把握规划呢?

我的体会是最重要的把规划做好,把规划把牢。

规划的第一条原则是逻辑大于存在。

规划是有其规律的,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的。

如果规划小于存在,等于迁就存在,结果导致城市建设走向下坡路,使城市越建设越差。

城市建设一定是逻辑大于存在,做规划一定要按照规划的逻辑,不管存在多大的现实问题,一定要根据逻辑来做规划,不能迁就现状,迁就现状不是规划。

有些事情可能今天做不到,可是我们的后人呢?

我们不是在规划未来吗?

到了未来,我们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规划的第二条原则是生态大于经济。

对于一个城市,该留的一定要留下来,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追求。

城市建设存在两个致命伤:

一是短期行为,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政绩,牺牲长远。

比如大同去年拍卖了一块土地,留了15亩地,代价是3000万,那么从短期来看,我舍不舍得把这笔财富留给后人?

二是浮躁心态,就是急于出政绩。

生态大于经济,就是一个城市舍不舍得把黄金地段拿出来作绿地?

规划的第三条原则是整体大于个体,整体大于局部。

规划是什么?

规划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规划是创造美的过程,规划是控制美的过程。

一定要把规划当成一个崇高的事业、一个神圣的事业,只有具有献身精神才能做好规划。

规划的第四个原则就是历史大于现实。

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凡是历史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历史不可以再造,历史不可以复制,祖宗创造的东西,我们今天再有本事也是无法复制的。

我们今天应该记住两个搞建设的人:

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林徽因。

梁思成太伟大了,在1930年代骑着毛驴走遍了山西,发现了唐代的佛光寺。

我向上海来的同志讲,我有的,你永远没有。

历史不可以倒退,历史不可以再造,但是你有的我将来会有,再过100~200年我再造一个上海是有可能的。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

未来是可以创造的,历史是不可以复制的。

欧洲人对他们的文化奉若神明,对文化保护的意识非常强。

德国奔驰车曾经在中国的长城上做过一个广告,在德国放映之后,德国全民反对:

你奔驰车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能够上几千年古老的长城上,这是对文物的破坏!

结果这个广告就被取消了。

名画“蒙娜丽莎”在法国曾经丢失过,结果举国哀悼。

中国文物保护中有一个现象就是外行人老想管内行人的事。

我们现在的文化保护存在很大的问题,应县木塔倾斜度很大,眼看面临着倾覆的危险。

2004年山西古建筑专家开会,在讨论应县木塔的保护时,他们提出了三种保护意见:

一是给木塔支一个棍;

二是从三层隔断,三层以上吊起来,三层以下部分修好以后,再整合起来;

三是国家维修。

我一听,前两种意见纯粹就是胡说八道,中国的古建筑只能是国家维修,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应县木塔没有用过一颗钉子,全部是使用榫卯结构,支一根木棍既影响了景观,又破坏了它的完美性,同时固定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第二个办法,从三层隔断以后,如何才能恢复原貌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说,在大同完整地、原样地复制一个,哪天应县木塔坍塌了,大同这个就成唯一的了。

我现在修华严寺、善化寺等国宝,现在这些寺庙只留下了一个大雄宝殿,前面的正大光明殿和两个配殿、山门、仪门等其他建筑都没有了,幸好梁思成先生绘制了这些建筑的完整图纸,我们准备按照梁思成先生的图纸进行恢复。

国家文物局却要求必须先向国家文物局进行申报,待批准后才能动工维修。

然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认为文物不动就是最大的保护,我说你怎么不能动呢?

我们几千年来都在修缮坏旧的寺庙。

即使他们不批,我也要干。

结果国家文物局来查我,我就赶紧回来见国家文物局的同志,他们让我停下来,等待处理,要么拆除,要么整改。

我马上就顶回去了,我说违法有两种,一种是实际上的违法,另一种是程序上的违法。

在实际上我不违法,我仅是程序上的违法。

我有梁思成先生的图纸,我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原工艺、原技术、原材料,所以,在实际上我不违法。

第二,我承认程序违法,我给国家文物局报上去了,但是你们不批不让我干,我等不起这个时间。

时间非常有限,今天拆成一糊片了,又不能建设,若是明天我走了呢?

我没有时间等待,所以拆迁不可以等待。

我就和他们说,你有本事就把我这个市长免了,没有本事就别拆,这是人民的血汗钱,你不能给拆掉。

后来我和他们说:

你们回去和局长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历史的人物,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会证明,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

王家大院当年是国宝吗?

王家大院221户,我修起来不就是国宝吗?

你怎么不让我修复呢?

后来,国家文物局也挡不住,官我照当,古建筑我也照建。

山西的古建筑是中国最好的,没有人比我们山西人更会做古建筑,实际上山西的古建筑就是我培养出来的。

1995年修王家大院时,修古建筑时,我们的古建筑队伍只有七、八个人。

我们只有修缮定额,没有修建队伍,基本上就是个维修。

比如一个庙破了,维修就是十来个人,砖瓦很烂的。

王家大院有了载体,才是大规模的上了,一直到王家大院四、五万平米,常家庄园十二万平米,榆次老城几十万平米,到了晋祠……一直在不停的在修复,所以这个队伍是越做越大,水平也越来越高。

我向张书记汇报说,山西的古建是最好的,没人能比得过我们,木结构在中国,中国最好的在山西,山西是全世界最好的,这个是肯定的。

我们这是拯救性的工作,我们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历史大于现实,这是我们做事的原则。

第三,我们是追求一流,还是甘居下游?

我们常常这样想:

我们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地级市里工作,在一个县里工作,我们所在的地方小,我们干事业是争创一流,还是甘居下游呀?

因为我们山西这个地方,长期处于一个落后状态,好多地方不如别的省份。

我回管理局时,田书记、宝顺省长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把晋祠宾馆修好。

因为当时田书记和我说,总书记和朱总理来我们山西,晋祠国宾馆的条件给总理等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总理有个习惯,注重仪表,需要体现一个大国的风度。

他每天中午吃了饭,休息一下,下午开会前要洗澡、梳头、捶头,不管是多会儿都是很有风度的,不像我们出来头发是乱乱的。

朱总理在洗澡时刚打了肥皂,结果水龙头就不出水了。

项怀成当时是财政部长,住在二号楼,项怀成说:

"

田书记,我一晚上没睡好。

田书记就问:

为什么啊"

项怀成就说:

那老鼠那么大,扑腾来扑腾去,我老怕它把我耳朵给咬了,下水道还不时传出了恶臭。

当时,项怀成和田书记说:

老田啊,全国的国宾馆数山西差了。

田书记说:

我从青海来,难道还比青海差吗?

项怀成说:

青海不差呀,青海这几年修建了国宾馆。

田书记把原话告诉我:

哎呀,后来我一了解,果然青海这几年修了国宾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省委决定修复国宾馆。

我就想,怎么修复国宾馆?

因为省政府没有规定拿多少钱,也没有规定修到什么标准。

要修国宾馆,我就要看看全国最好的国宾馆是哪家?

我带着管理局的同志走访了二十天,从北京走到上海,再从上海走到广州,从南到北,把最好的都看了。

后来看到最好的装修是中国大饭店,我问是谁做的,他说是香港一家公司做的,他们就把联系方式等毫无保留的全部都提供给了我们。

回来以后,我就和张省长说,我们一共有400多亩地,外面农民还占了60多亩地,拿回来就是500来亩地。

晋祠宾馆要做,就要做得后发制人,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做出中国最好的国宾馆。

张书记笑了,说:

我们这么落后,不要说最好了,差不多就行了。

当时他以为我是提拔的过猛了,一当上管理局局长就想建功立业,想干大,年轻人好冒。

实际上,咱年龄也不小了,都46岁了。

没有钱怎么办呢?

想要做个最好的国宾馆,需要4~5个亿,当时大家觉得改造国宾馆有1个亿就差不多了。

后来,我就和发改委令主任说:

国宾馆要干,就要干个大事。

他就说,让五大集团——煤焦集团、西山煤电、汾酒集团、太钢、国电,每家出个2500万,凑上1个亿,先干起来。

令主任很有办法,十来分钟就给搞定了。

在修建期间,他们让我给领导汇报,我说:

不能给领导汇报,你给领导汇报完,领导不能不吭气啊,领导要做指示。

如果正确呢,咱们就好办;

要是领导说,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弄,那个地方该怎么弄,你是听领导的还是不能听领导的?

你要是听领导的,可能会有点儿问题;

要是不听领导的,就是不尊重领导。

所以,我就说不要向领导汇报了。

当时,田书记要到现场,我就说工地污染太严重,太乱了,就不要进去了,就没有让领导进去。

到2006年4月29日,我向宝顺书记汇报:

晋祠宾馆差不多修建好了,希望你看一下。

那天宝顺书记从1号楼开始一直看了一下午,全部看了以后,当时很激动。

他站在9号楼的大堂,发表了一通讲话,说:

“这是耿彦波继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后创造的又一个高度!

”其实,这不是我创造的,是大家创造的。

整修后的晋祠宾馆很具有系统性,是个系统性的宾馆。

不像有的宾馆比较乱,有古代建筑,有现代建筑,居然还有什么灰白建筑,装修也不好。

我们在一个地方创造一流的业绩要有正确的思路,要找设计一流的、最好的规划师、最好的设计师、全国最好的施工队伍,最后你的结果就是全国一流。

榆次有个口号就是”不创一流就是落后“。

我认为这个口号非常好,不是一流就是落后。

但一流是个开放的标准,你关起门,那么一流标准就是关门标准。

平房拆了盖楼房,就说我这是一流标准,那个一流不叫一流,叫末流,得睁开眼睛看啊。

冯仑写了一个《野蛮生长》,说做一流怎么做?

要和伟大一起做,要学先进,这个行业谁最先进就学谁;

要傍大款、傍大富,搞企业,人家做得好,就要跟着人家做,和人家一起合作。

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这是做一流的标准。

第四,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办多少事就找多少钱?

山西在城市建设上有两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城市建设是个花钱的事,认为是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