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4439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A、B、C三点中,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3.乙二胺(H2NCH2CH2NH2)与NH3相似,水溶液呈碱性,25℃时,向10mL0.1mol·

L-1乙二胺溶液中滴加0.1mol·

L-1盐酸,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呈中性时,滴加盐酸的体积小于10mL

B.Kb2[H2NCH2CH2NH2]的数量级为10-8

C.a点所处的溶液中:

c(H+)+3c([H3NCH2CH2NH3]2+)=c(OH-)+(Cl-)

D.水的电离程度:

a>

b

4.常温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联氨(N2H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lg(O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b1(N2H4)=10-6

B.反应N2H62++N2H4=2N2H5+的PK=9.0(已知:

pK=-1gK)

C.N2H5C1溶液中c(H+)>

c(OH-)

D.N2H5C1溶液中存在c(Cl-)+c(OH-)=c(N2H5+)+2c(N2H62+)+(H+)

5.室温时,体积为1mL、浓度均为0.1mol·

L-1的两种常见物质X(OH)n、K2AO3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mL,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1

B.H2AO3的二级电离常数Ka2约为1.0×

10-10.2

C.pH=10的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升高温度,K2AO3溶液pH增大,X(OH)n溶液pH减小

6.近些年,地表水和地下水域中的高氯酸盐污染及其降解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关注。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一定条件下温度、酸碱性对其降解的影响(初始质量浓度均为100mg/L),测得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7.5、温度为35℃时,0~60h内高氯酸盐的降解平均速率为1mg/(L·

h)

B.当pH=7.5时,高氯酸盐降解最适宜温度为30℃

C.当温度一定时,随pH的减小,高氯酸盐的降解速率不一定增大

D.当降解时间为100h时,pH=7.5、温度为28℃与pH=7.3、温度为30℃两种条件下高氯酸盐的降解率可能相等

7.H2RO3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用1L1mol·

L-1Na2RO3溶液吸收RO2气体,溶液的pH随RO2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2c(Na+)<

3c(RO32-)

B.常温下,NaHRO3溶液中c(HRO3-)>

c(RO32-)>

c(H2RO3)

C.向b点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的pH由6.2升高到8.0

D.当吸收RO2的溶液呈中性时c(Na+)=2c(RO32-)+2c(HRO3-)

8.8.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

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

V2+-e-=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

VO2++2H++e-=VO2++H2O

C.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n(H+)的变化量为1mol

D.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升高

9.已知H2A为二元弱酸。

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mol·

L-1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中:

c(Na+)>

2c(A2-)

B.E点溶液中:

c(Na+)-c(HA-)<

0.10mol·

L-1

C.c(Na+)=0.10mol·

L-1的溶液中:

c(H+)+c(H2A)=c(OH-)+c(A2-)

D.pH=2的溶液中c(H2A)+c(A2-)>

c(HA-)

10.为鉴别某种物质的成分,某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加热,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l-、SO42-、Fe3+、NH4+

B.元固体中一定含有Cl-、NH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42-、Fe3+

C.原固体可能是(NH4)2Fe(SO4)2

D.原固体一定是FeCl3和(NH4)2SO3的混合物

11.11.体积为1mL、浓度均为0.10mo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OH是弱碱

B.pH=10的两种溶液中的c(X+):

XOH大于X2CO3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远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

D.当lgV=2时,若X2C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则c(HCO3-)/c(CO32-)减小

12.常温下,向1L0.1mol·

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

与NH3·

H2O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M点时,n(OH-)-n(H+)=(a-0.05)mol

B.随着NaOH的加入,

不断增大

C.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D.当n(NaOH)=0.1mol时,c(OH-)>c(Cl-)-c(NH3·

H2O)

13.已知:

pKa=−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

常温下,用0.1mol·

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

L−1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

2c(H2SO3)+c(SO32-)=0.1 

mol·

L−1

B.b点所得溶液中:

c(H2SO3)+c(H+)=c(SO32-)+c(OH-)

C.c点所得溶液中:

3c(HSO3-)

D.d点所得溶液中:

c(SO32-)>

c(HSO3-)

14.“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电解水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隔膜为质子选择性透过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装置I装置II

A.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

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1.12L气体Y(标准状况下)

C.装置I与装置II的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运动方向相反

D.RFC系统工作过程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15.在25℃时,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R是二元弱酸,其Ka1=1×

10-2

B.NaHR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

C.pH<

7.2的溶液中一定存在:

c(Na+)>

c(HR-)>

c(R2-)>

c(H+)>

D.含Na2R与NaHR各0.1mol的混合溶液的pH=7.2

16.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Cl-、SO42-、SO32-、HCO3-、Na+、Mg2+、Fe3+,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

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100mL上述溶液X,进行了如下实验:

A.气体A可能是CO2或SO2

B.溶液X中一定存在SO42-、HCO3-、Na+、Mg2+

C.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Fe3+和Mg2+,可能存在Na+

D.分别在溶液1和溶液2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17.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50mL10.00mol·

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A.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ol,则0.25<

n<

0.5

B.溶液中n(NaCl):

n(NaClO):

n(NaClO3)可能为3:

1:

1

C.与NaOH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

0.25mol<

n(Cl2)<

0.75mol

D.当溶液中n(NaClO):

n(NaClO3)=5:

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Cl2+16OH-=10Cl-+5ClO-+ClO3-+8H2O

18.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

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

(1)ΔH=-67.7kJ·

mol-1,②H+(aq)+OH-(aq)=H2O

(1)ΔH=-57.3kJ·

mol-1。

在20mL0.1mol·

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

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HF(aq)

F-(aq)+H+(aq)ΔH=-10.4kJ·

mol-1

B.当V=20时,溶液中:

c(OH-)=c(HF)+c(H+)

C.当V=20时,溶液中:

c(F-)<

c(Na+)=0.1mol·

D.当V>

0时,溶液中可能存在:

c(F-)>

c(OH-)>

c(H+)

19.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与水反应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

其中XeF4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

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XeF4按以上方式与水反应,每生成3molO2,转移12mol电子

C.XeF2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将重新生成Xe和F2

D.XeF2、XeF4和XeF6在空气中都能长期存放

20.向含MgCl2、AlCl3均为nmol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有关离子沉淀或沉淀溶解与pH关系如下表:

离子

Mg2+

Al3+

物质

Al(OH)3[来

开始沉淀时的pH

8.93

3.56

开始溶解时的pH

8.04

完全沉淀时的pH

10.92

4.89

完全溶解时的pH

12.04

列表示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关系的图像中,关系正确的是

二、综合题

21.铀是原子反应堆的原料,常见铀的化合物有UF4、UO2及(NH4)4[UO2(CO3)3]等。

回答下列问题:

(1)UF4用Mg 

或Ca还原可得金属铀。

与钙同周期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的元素共有___种;

原子序数为镁元素的二倍的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已知:

2UO2+5NH4HF2 

2UF4·

NH4F+3NH3↑+ 

4H2O 

HF2-的结构为[F-H…F]-

①NH4HF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填选项字母)。

A.氢键B.配位键C.共价键D.离子键E.金属键

②与氧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元素有______种。

(3)已知:

3(NH4)4[UO2(CO3)3]

3UO2+10NH3↑+9CO2↑+N2↑+9H2O 

①写出与NH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②物质

中与CO32- 

的碳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和不同的碳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③分解所得的气态化合物的分子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填化学式)

(4)C元素与N元素形成的某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8个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4 

个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面心,4 

个氮原子在立方体内),该晶体硬度超过金刚石,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

①晶胞中C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该晶体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d 

g/cm3,N原子的半径为r1cm,C原子的半径为r2c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用含d、r1、r2、NA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22.M、N、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W都是第四周期过渡元素。

R是同主族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且能生成MR2型共价化合物,Z和Z2+具有相同的单电子数,Z2+的价电子数是W+的二分之一,W有W+和W2+两种常见离子,R和X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均用化学符号表示):

(1)写出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M、N和R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N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R的氢化物,且该体系呈碱性,请用结构式表示出两者主要的结合方式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有四种分子互为等电子体,分别是MR2、MX2和MRX以及_______,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N与Y形成的NY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4)M和R所形成MR2晶体以及W晶体的结构都可以如图表示(O表示一个MR2分子或一个W原子),晶体中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空隙数的比值是_________,Z的硫化物有3种晶体,其中一种是Z2+为面心立方堆积,而晶体中全部正四面体空隙的二分之一被S2-占据,如果两种离子核间距为acm,则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5)Z的一种氧化物常用来氧化Y的氢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制备Y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BAABCABBDCCBAACBDCAC

21.4

BCD3CH4、SiH4、GeH4BH4-、AlH4-3:

2H2O<

NH3<

CO24该晶体和金刚石二者均为原子晶体,该晶体中的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 

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故硬度较金刚石大

22.

C<

O<

N

N2ON=N=O三角锥型1:

2261

/16NAa3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