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达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达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达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1.细胞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B.核酸都是遗传物质,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C.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脂肪是良好的贮能物质
D.多糖、酶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人体细胞中部分氨基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而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多糖是由多个葡萄糖聚合形成的,故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详解】人体细胞中的20种氨基酸,有8种是必需氨基酸,12种是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核酸不一定都是遗传物质,如在细胞生物体内,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遗传物质;糖类物质并不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五碳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成分,二者都不作为能源物质,B错误;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脂肪是良好的贮能物质,C正确;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因此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2.某同学用附着有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图所示,图中小圆圈为氧气气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反应时间(t3-t1)的长短来表示
B.用附着等量FeCl3的滤纸片做实验,反应时间(t3-t2)变小
C.该装置可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D.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pH,滤纸片不会接触烧杯底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实验装置用于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水解,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再计算平均值。
【详解】附着有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进入液面之时即开始了反应,故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反应时间(t3-t1)的长短来表示,A正确;酶具有高效性,其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因此用附着等量FeCl3的滤纸片做实验,反应时间(t3-t2)变长,B错误;因为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自行分解,且分解速率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会对酶的催化分解造成干扰,因而该装置不可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pH,过氧化氢酶有可能失活,就不会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滤纸片会接触烧杯底部,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分析实验装置图,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同时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3.在强光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均分别施低氮肥和高氮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Rubisco酶(该酶催化CO2和C5反应)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可被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实验表明,突变型植株中叶绿素a含量比野生型植株低
C.低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
D.高氮肥下,若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较低,则限制因素是Rubisco酶的含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示可知,高氮肥组与低氮肥组相比,野生型的叶绿素a明显增加,而突变型叶绿素a、野生型叶绿素b、突变型叶绿素b的含量高氮肥组与低氮肥组均几乎相同,说明高氮肥可提高野生型叶绿素a的含量。
2、高氮肥组两种水稻的Rubisco酶含量比低氮肥组都提高了,且突变体的Rubisco酶含量提高较多。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可被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正确;分析柱形图可知,不管是低氮肥组还是高氮肥组,突变型的叶绿素a含量均比野生型低,B正确;分析柱形图可知,低氮肥组,野生型和突变型Rubisco酶的含量相同,但低氮肥下,突变型的叶绿素a含量比野生型低,吸收和转化光能少,故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小于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C错误;高氮肥下野生型的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突变型,而Rubisco酶的含量野生型植株小于突变型植株,所以高氮肥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因素是Rubisco酶的含量,D正确。
故选C。
4.下图表示原癌基因发生变异的3种途径。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与突变产生的癌基因是等位基因
B.原癌基因的表达不受其它遗传信息的影响
C.可推测蛋白质M的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增殖
D.变异②和③分别是染色体片段的增加和移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原癌基因突变后形成的蛋白质是超活性的蛋白质M,而原癌基因若被复制或转移所产生的蛋白质M还是正常的,只是表达的蛋白质量增加。
【详解】原癌基因突变形成癌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的是其等位基因,A正确;由图中③过程可知原癌基因在被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上,处于新的控制之下时表达的蛋白质M的量增加,说明原癌基因的表达受其它遗传信息的影响,B错误;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根据图中原癌基因突变形成癌基因后,形成了超活性的蛋白质M,所以可推测蛋白质M的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增殖,C正确;与原癌基因所在的DNA分子结构比较可知,变异②属于染色体片段的增加,而变异③是原癌基因移到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片段的移接,D正确。
故选B。
5.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又称外显子)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又称内含子)隔开。
下列关于这类基因的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编码区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是基因突变
B.对过程②起催化作用的酶有R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过程①和过程③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由mRNA2逆转录获得的双链DNA分子中(T+C)/(A+G)=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真核生物体基因的转录是指先将基因结构的编码区信息转录出来形成mRNA1,然后在经过将内含子转录的部分剪切和外显子转录部分的拼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2,mRNA2通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并进行翻译过程。
【详解】基因突变是指由于碱基对的置换、增添或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故非编码区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也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过程②需要将RNA进行剪切并拼接,所以对过程②起催化作用的酶有限制酶和RNA聚合酶,而DNA连接酶作用的是DNA,B错误;过程①是转录,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过程③是翻译,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所以过程①和过程③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错误;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故DNA分子中的嘧啶数和嘌呤数之比是1:
1,即(T+C)/(A+G)=1,D正确。
故选D。
6.果蝇性染色体组成XX、XXY为雌性,XY、XYY、X0(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为雄性,其余类型在胚胎时期致死;已知果蝇的红眼基因R和白眼基因r仅位于X染色体上。
将正常红眼雄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对此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父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R突变成了基因r
B.父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R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
C.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XX未分离
D.父本XY未分离,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正常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而亲本雄性果蝇为红眼,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中含R基因,所以若出现白眼雌果蝇,可能是父本产生了Xr的配子,即父本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由于XXY也为雌性,所以若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rXr,与含Y的精子结合也能形成白眼雌蝇。
【详解】正常红眼雄果蝇(XR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可能是父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R突变成了基因r,形成了XrXr的白眼雌果蝇,A不符合题意;若父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R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则发育成雌性个体的受精卵的基因型为XrX0,表现为白眼雌性,B不符合题意;由题干可知,XXY为雌性,因此可能是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XX未分离,形成了XrXr的卵细胞,并与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了XrXrY的白眼雌果蝇,C不符合题意;父本XY未分离,则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为XRY和不含性染色体两种,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Xr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子代的基因型为Xr0的个体表现为白眼雄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7.线粒体是一种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________染液对人口腔上皮活细胞进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小颗粒。
(2)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基本支架都是________,但外膜的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9:
1,而内膜的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3:
0.7。
由此可推测________。
(3)线粒体的许多结构和生理特征与某种古细菌(异养好氧型细菌)非常相似,有学者推测线粒体是这种古细菌被吞噬后,并没有被消化,而是与宿主细胞形成了共生关系。
按照以上推测线粒体中应该含有的物质或结构是________(多选)。
A.DNAB.RNAC.核糖体D.ATP合成酶E.NADPH
【答案】
(1).健那绿
(2).磷脂双分子层(3).内膜的功能比外膜更复杂(4).ABCD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含两层膜,构成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活体染色剂健那绿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详解】
(1)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所以用健那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活细胞进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小颗粒。
(2)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但外膜的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9:
1,而内膜的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3:
0.7,说明内膜的蛋白质含量高,因为膜结构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由此可推测内膜的功能比外膜更复杂。
(3)有学者推测线粒体是这种古细菌被吞噬后,并没有被消化,而是与宿主细胞形成了共生关系。
因为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DNA、RNA、核糖体,又因其为异养好氧型细菌,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NADH,并在ATP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ATP。
而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按照以上推测线粒体中应该含有的物质或结构有选项中的DNA、RNA、核糖体和ATP合成酶,综上分析,ABCD符合题意,E不符合题意,故选ABC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线粒体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8.研究人员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培养液研究植物吸收水和离子的关系,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麦幼苗随机地均分成两组,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48h后测定几种离子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量(mL)
48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占实验前离子浓度的百分比
Ca2+
K+
Mg2+
甲组(光照)
1090
135
27
179
乙组(黑暗)
435
105
35
113
(1)由实验结果可知,大麦幼苗吸收无机盐离子具有________,此特性与根尖细胞膜上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2)在光照条件下,大麦幼苗吸收________(填“Ca2+”或“K+”或“Mg2+”)的相对速度比吸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