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839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案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④泡桐确实是一棵"

,我们应该大力种植。

  ⑤泡桐在林业生产上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速生性。

泡桐树栽下后,有的一年可长到七米多高,三五年就能成材。

出口一立方米泡桐木材,可换回二百四十美元。

在祖国的台湾岛,许多农户还把种植泡桐作为生财之道。

在那里,一个女婴出世,父母就为她栽下五棵泡桐,等女孩出嫁时,五棵泡桐就可以给她置办一份十分可观的嫁妆。

  2.病例分析:

  本文旨在阐明"

泡桐是摇钱树"

这样一个事理。

通过说明介绍,要让读者着重了解泡桐的用途和经济价值,以调动人们大力种植泡桐的积极性。

  但是,第③段"

古代……摇钱树"

,是总的介绍,应该放在全文的开头,这样读者便明了作者说明对象与重点。

  第④段则应该放在全文结尾。

通过说明,激发人们种植泡桐的积极性。

这样修改之后才符合"

总--分--总"

的基本结构模式,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说明的顺序杂乱

  人们对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先总体,后局部;

先外部,后内部;

先现象,后本质;

先功能特点,后用途等等。

但是学生作文往往忽略这样的特质,出现了顺序混乱的问题,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1.例段:

钢笔(片段)

①钢笔贮水的方法很简单。

扭开笔杆,便可见到笔杆内部的银白色金属套子,金属套子上刻着这只钢笔制造厂的厂名,套子里包着橡皮管,这柔软而有韧性的橡皮管是用来贮墨水的。

透过薄薄的橡皮管,可隐隐约约看到里面有只细细的塑料吸水管。

  ②钢笔外部分成笔杆和笔套两部分。

笔杆成圆柱体,象一枚微型火箭筒。

笔套顶端有一个金属挂钩,可以别在衣袋上。

拔开笔套,便露出笔头。

有的笔头小,有的笔头大,形状各异,有的似箭,有的像刀,有的呈菱形,有的为三角形。

笔头包括一个金属的笔尖和一个黑色的胶木笔舌。

有些钢笔,只有一个小小的笔尖,别看它小,写起来可真流利。

  ③吸墨水时,先将笔头、笔颈伸进墨水瓶,然后捏住管子作一松一紧的动作,墨水便徐徐被汲入皮管;

但是得注意,最好不要一会儿吸纯蓝墨水,一会儿吸碳素墨水,不然会缩短钢笔的寿命。

在吸满了墨水或写完字以后,应将钢笔套子套好。

否则,一旦钢笔滚到地上,笔尖不跌坏,也跌歪了,那时,可就后悔莫及了。

  这则说明文片段的最大缺憾,就是在说明的顺序不对,它没有按照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去介绍。

第一段作者应该介绍内部结构,第二段介绍钢笔的外观,第三段介绍钢笔的贮水方法。

按照人们认识这种事物的方法,应该是由外而内的,因此应该调整为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

  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应该放在第三段的开头,就能使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了。

解决方法

 方法一:

通过比较,说明特征

  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如荔枝与其它水果有哪些不同?

《荔枝图序》一文写到:

  "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此,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而识与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这篇说明文通过与桂、橘、葡萄、枇杷的比较,准确而生动地揭示了荔枝的树形、果实色香味的特征。

只有抓住了特征,才能理清事物的内部线索。

方法二:

依循联系 说明规律

  《看云识天气》一文,观察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等天气的变化关系,揣摩前一类不会下雨,后一类不仅下雨,还可能降冰雹。

根据云彩形状方向测知风雨阴晴,使人获得看云识天气的规律。

说明顺序清楚。

  《南州六月荔枝丹》依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关系,先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壳、色、形;

接着介绍它的内部结构膜、肉核,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所以显得条理井然,清晰有序。

方法三:

整体把握,了解结构

  写说明文,掌握结构十分重要。

如果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就等于拿到了入门的钥匙。

经过训练,我们就会形成写作说明文的思路。

说明文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结构形式

  这是说明文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总,是指开头提出要说明的对象或者点明说明的中心。

  分,指的是在中间部分对说明的对象作具体说明。

这部分说明的顺序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制作程序的等顺序进行。

  总,是对说明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例如:

 先进的战斗机--F16

  孙子曰:

善攻者,雷动于九天之上。

现代战机便是"

雷动于九天之上"

的"

善攻者"

它们时而在蓝天中飞翔,时而在碧海上掠过,集高度机动性和强大火力于一身,纵横驰骋,宛如一群矫健的雄鹰。

而F16正是这群雄鹰中的佼佼者,由于它具有鹰的敏捷,隼的凶猛,从而使它得到"

战隼"

的绰号。

  F16是优秀的战斗机,然而它却是"

半路出家"

的。

1972年美国空军提出"

轻型战斗机"

的研制计划,只是为在战机上采用新技术,设想设计一种新的型号。

1974年美国政府决定研制一种实用的战斗机。

经过激烈的竞争,1975年空军宣布采用通用公司的F16。

于是,以合金为骨架,电子为耳鼻,导弹当爪牙,战神之隼终于诞生了。

  F16是一种单座单发型超音速轻战斗机,主要用于夺取制空权。

亦可以执行对地面的攻击任务。

F16的外型干净利落,机翼采用悬臂式的单翼,平面几何形状为切尖三角翼,装有自动下偏以改变翼度的襟翼。

采用这种设计可以使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仍保持有效的升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飞机的机动能力。

在设计上,对重量可谓"

斤斤计较"

为了减轻飞机重量又不影响飞机动力性能,设计师可谓煞费苦心,从50多个方案中选取了"

掠角边条"

的方案。

这样,既减轻了飞机的重量,又可改善大迎角飞行的动力性能。

座舱盖为气泡型,可以使飞行员的视野达到最大的极限。

F16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传操作技术,取代了笨重的机械传动系统。

飞行员只须按按电钮,飞机就可飞行。

机上还装备了火控雷达。

飞行控制计算机等。

在火力配备上,装有一门机炮和机身下的6个外挂架,以携带"

响尾蛇"

空对空导弹、核弹、炸弹等。

新改进的F16还加装了超视距雷达、中程空对空导弹,可以在视觉外发现并予以摧毁,使"

空战变成电子仪器上的光点"

设计师们还在座舱内安装了弹射座椅,一旦发生险情,飞行员可以在任何高度跳伞求生。

  F16翼展9.45米,机高5.64米,最大起飞重量10吨。

在轻型战斗机中可算是个大个子了。

  F16不负美国官方希望,1981年初试身手,远程攻击巴格达核设施,炸毁了伊拉克反应堆,F16机群无一损伤。

1982年再露锋芒,在贝卡谷地之战中,F16迎战叙利亚的苏制米格23,米格机群被打得大败而逃,丢下了数时具残骸。

  从此,F16名声大噪,许多国家竞相购买,成了"

国际战斗机"

美国政府也因此发了大财。

  当然,美国政府研制F16决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战争和赚钱。

这是无庸讳言的。

  世界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各种新型的武器不断出现。

孙子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今天研究F16战斗机极其他新型武器的目的只有一个:

捍卫祖国领土,保卫世界和平。

(孙宇)

  评析:

《先进的战斗机--F16》一文的结构句很典型。

靠头交代说明的对象F16战斗机,并指出它的特点--"

具有鹰的敏捷,隼的凶猛"

而后介绍F16战斗机产生的过程、外型、性能、控制系统、火力装备等。

其中详写了它的巨大威力。

最后是总结,表明自己的态度。

特别是开头以孙子的话引出F16战斗机,结尾又以孙子的话扣题,与开头呼应,在内容上点明写作的目的,结构十分严谨。

  2."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是事理说明文常常用的。

是什么"

,就是先下定义,或对说明对象进行诠释;

为什么"

,是说明对象的种种原因,要素等;

怎样做"

,是指怎样正确的处理它,对待它。

这是一种纵向结构的形式。

  例如,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向沙漠进军》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它的结构是"

沙漠的危害是什么--为什么会危害人类--怎样抵御沙漠的危害"

这样三个部分。

  3.中间部分的主要写法

  事理说明文在写第二部分的时候,一般采用逻辑顺序。

因为这种说明文重在分析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说明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常常采用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等顺序。

  例如,一个同学在《如何利用时间》一文中就是按照"

先主要到次要"

的顺序介绍的层次十分清楚:

  首先,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

所谓提高效率,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这就要求每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必须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达到"

忘我"

的境地。

要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忌讳的是边学习边干别的事情。

如听音乐、看电视等。

因为即使你不专门去听它,而在大脑内也会条件反射地对声音刺激产生反应从而影响了你的注意力。

  提高效率有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有一个目标,并努力去完成,这样,自然也就可以提高效率了。

  另外,还要注意利用零碎的时间,这零碎的时间包括茶余饭后、等汽车的时间等。

这些时间表面上看起来很少,利用不利用无所谓,但实际上汇集起来却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很难,这需要你平时有意识抓住这些时间,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旦你能做到了这些就可收到"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的效果。

写作练习

片段练习

片段练习一

  1、题目:

  下面有三组句子,请按适当的顺序,将这三组句子分别连缀成一个文章片段。

并简要说明连缀的依据。

  第一组:

  ①本品最易受潮,但受潮后效力不变,宜放干燥处,或装在瓶内。

  ②本品是用化学原料制成的洗涤剂,具有同肥皂一样的去污作用。

  ③衣物在溶液里洗过后,应再用干净温水或冷水漂洗几遍,然后晾晒。

  ④洗涤时,先用干粉两汤匙,溶于半盆温水中,调成溶液。

  ⑤如遇衣领、衣袖等污垢较重处,可撒干粉少许,搓洗干净。

  ⑥将衣物用清水浸透,挤干,然后放入溶液内,浸泡约20-30分钟后再洗(不要浸得过久,以免衣物受到损伤)。

  ⑦本品适用于洗涤棉织和各种化纤品。

  第二组:

  ①陵墓正面是朱德委员长题词的石刻:

广州公社烈士之墓"

  ②解放后,为了纪念英雄的广州起义,建立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③正中巨型的红漆金顶铁栅大门,以矛头作顶,直指天宇,庄严肃穆。

  ④陵园里林木挺秀,东北角还矗立着"

中朝人民血谊亭"

和"

中苏人民血谊亭"

,那是纪念广州起义时同洒热血的朝鲜和苏联同志的。

  ⑤入了正门,拾级而上,便有"

玉松深秀护红岗"

,小山似的烈士墓,周围筑有石墙,四十根石柱上各蹲立一只石狮。

  ⑥"

红陵旭日"

,原是一片荒岗。

  ⑦陵园正门器宇轩昂,大门两侧,金碧琉璃屋顶覆盖下的石壁上,嵌着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周总理题的"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的金字。

第三组:

  ①日晷和水漏计时器都很不准确,所以在机器钟发明后它们就很少使用了。

  ②最早使用的钟可能是日晷。

  ③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日晷的影子的变化指出时间。

  ④而且,日晷只能计时,而机器钟是第一个精确到了可以增加另外一个针来计分钟的钟。

  ⑤当然,这种钟在阴天是无法使用的。

  ⑥水漏计时器的发明解决了天阴的问题。

  ⑦有些现代钟在一千年内都不差一秒钟。

  ⑧用电做动力的现代钟更加精确。

  2、提示:

  第一组,是希望学生从产品的性能→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注意事项的顺序组合排列的。

  第二组,是希望学生从空间方位的思路去组织安排各句的说明顺序的。

  第三组,是希望学生按照"

钟"

的发展先后(时间)顺序组织说明顺序的。

  3、例文:

(略)

  【参考答案】

②⑦④⑥⑤③①

⑥②⑦③⑤①④

  第三组:

②③④⑤⑥①⑧⑦

  4、简析

  第一组的②⑦句是介绍产品的性能,④⑥⑤是介绍产品的使用操作方法,③①是介绍注意事项和储存方法,因此这样排列的顺序符合客观规律。

  第二组的⑥是介绍大环境,②句是介绍说明对象,⑦③⑤①句是按照参观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公园的情况,④句是公园中"

特写"

镜头。

  第三组②③句是介绍日晷,④⑤⑥句介绍水漏计时,①⑧⑦介绍现代的钟,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片段练习二

  1、题目:

小制造程序说明:

  2、提示:

  完成这类说明文的写作应该注意,它的意义不在于观赏,而在于制作过程之中的创造乐趣。

所以写作时首先次序不可颠倒;

其次,步骤要清晰;

再次,步骤之间注意衔接。

  3、例文:

  可爱的"

蓝精灵"

  我有一个自制的"

娃娃,它是我用毛线照着动画片"

里那些可爱的形象动手制作的。

我很喜欢它。

  其实它制作并不难。

  首先,是所需材料为:

  

(1)天蓝色的毛线1两;

  

(2)黄色(浅)或白色毛线半两;

  (3)金属白色钮扣两个;

  (4)碎布或者旧袜子、旧毛套(剪成段),袜子或手套1双即可;

  (5)毛线钩针1个,毛线缝衣针1个;

  然后,是制作方法、过程:

  1.用天蓝色毛线钩6针辫针,圈成一个小圆圈。

  2.在圆圈上钩短针,每行适当加针,钩到5厘米时,开始适当减针,至10厘米左右时,向里面塞碎布或旧袜子或旧手套等,塞满后收口。

为身子。

  3.同1。

  4.基本同2,只是钩到4厘米时,换黄色,钩到8厘米时,塞布等收口。

为头部。

  5.用毛线缝衣针,把两个椭圆形的蓝色部分缝在一处。

  6.同1。

  7.基本同2,但不加针,直接钩至6厘米左右时,塞料收口。

做腿。

  8.同6、同7。

  9.把腿缝在身子底下。

  10.把金属钮扣钉在它的头部的适当位置。

  好了,一个可爱的小"

就做好了,你喜欢吗?

  (陈莎)

  4、简析:

  这篇小制作的程序说明文,操作步骤清楚,次序合理,用"

首先"

、"

然后"

等词语过渡,衔接紧密,层次清楚,说明语言简练准确。

片段练习三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写片段练笔:

  ①蜜蜂王国

  ②雪花

  ③盛开的米兰

  ①要注意,不是要介绍某只蜜蜂,而要写蜜蜂王国这个群体。

  ②是写个体雪花的外形特点,可用比喻等描写说明其"

花"

的形象。

  ③突出盛开。

总之,这三个题目都要截取不同片段。

  3、例文1:

  蜜蜂是一种可爱的膜翅昆虫。

它小巧玲珑,脑袋上长着一对复眼与三只单眼,有一对膝状触角,触角上面长着许多感觉器官,能够嗅到远处的花香。

蜜蜂的全身是椭圆形的,背上披着透明的翅膀,飞翔时翅膀迅速振动,嗡嗡作响,挺惹人喜爱。

蜜蜂群居,是由女皇帝--蜂王,侍臣--雄峰,士兵--工蜂三种成员组成的。

它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组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分工明确的王国。

  第一段总写蜜蜂生理构造,交代什么是蜜蜂,第二段概括介绍蜜蜂王国的组织情况。

  例文2:

  到了夏末秋初,米兰开始趋于成熟。

不久在主侧枝顶芽的下端,或侧枝、主枝上小细的根部,伸出一条条黄色的、似杨树叶主叶脉一样的嫩条条,然后再密密地,却又均匀地排列生出许多鹅黄的小花苞。

每一枝条上大约有花苞20多个,像刚结出的葡萄,但形状更小,只有小米粒那么大。

我想,"

米兰"

大概就由此而得名吧。

  它的花苞由绿色变为鹅黄,可就是一直不开大,仔细看时,却见四片花瓣儿微微启开,再仔细看,可见那近似白色的黄花蕊。

  本文截取米兰盛开在夏末季节这一片段。

细致地介绍米兰花苞的部位、颜色、形状,细腻准确,顺序合理。

整篇作文

整篇作文一:

  1、题目:

  漫话(扇子、筷子……)

  介绍这类实物的说明文,应该把扇子或者筷子等的变迁、演变历史作为重点,按时间先后安排顺序。

               漫话扇子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谜语,稍加思索,不难猜出它谜底是扇子。

  提到扇子,我们总会想到它在炎炎夏日,驱酷暑送清风的功劳。

  可是,你知道扇子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吗?

  我国是扇子的故乡,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开始制作扇子了,而且由于时代不同,扇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最初的扇子叫羽扇,是用鸟的羽毛制成的。

工匠们采集飞禽羽毛,选用其中又长又美丽的,按颜色配在一起,制成一把把美丽的羽扇。

  晋朝的崔豹曾在《古今注》中记载:

舜作无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

  不过,羽扇刚诞生时,并不是用于扇风解暑,而是由侍者手持,为帝王遮风蔽日,有时也作为仪仗。

  到了汉代,羽扇才有了今天的用途。

  羽扇产生后,很快就成为文人儒将的爱物。

  《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孔明军师,手中常常轻挥一把鹅毛扇,神态潇洒地运筹于帷幄之中。

这鹅毛扇就是羽扇的一种。

苏东坡在词中这样描写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寥寥数语,为我们描绘出一位风流都尉的形象。

由此可见,羽扇在三国时已经普遍被人们使用了。

  大约在汉末,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扇子--团扇。

  用竹木或兽骨做柄,竹篾或金属丝做成圈,蒙上白色的绢、纸而成。

  聪明的艺术家又在扇面上题诗做画,团扇就更加精美了。

  唐朝杜牧的《秋夕》中有"

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诗句,这里的"

轻罗小扇"

应该是指这种扇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团扇渐渐只成为小姐贵妇们的宠物。

  《红楼梦》里的"

宝钗扑蝶"

中,薛宝钗拿的扇子就是这种扇子,只不过扇面上的图案是用五彩丝绣成的。

  团扇上的图案是花鸟虫鱼,或是古代仕女,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艺品。

  大概在唐代,折扇从朝鲜传入我国,开始得到一些官僚贵族、文人墨客的喜爱。

  这种扇子是用竹、木、象牙等做骨架,上面蒙上纸或者绢做成,可以折叠,打开有三十至四十厘米宽,而折上只有二至三厘米宽,一尺来长。

  它比较耐用,携带又方便,因而久盛不衰,我们今天还大多使用这种扇子。

  折扇有几十种,最常见的扇面是纸的,上面或题诗,或绘画,或诗画俱全。

  在扇面上做画,宋朝时就有这种风气。

  北宋画家郭熙年迈时曾在扇面上画了一幅风景,后来这把扇子被苏东坡得到。

苏东坡对郭熙绘画技术赞叹不已,亲自为画题诗,成为宋朝的一段佳话。

  随着扇子的发展,扇子艺术产生并发展起来。

  明朝画家唐伯虎经常在扇面上作画题诗,他题诗作画的扇子,成为后人收藏的艺术珍品。

  到了近代,有许多画家还曾举办扇面展呢。

  朱孔阳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

他当年在上海卖艺时,曾与陶冷月先生合办扇展。

  陶先生作画,朱先生挥毫作书,"

陶朱公卖扇"

一时传为美谈。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扇子外,我国劳动人民多使用植物的茎叶做成扇子。

如葵扇、蒲扇、棕榈扇等。

这些扇子虽不能登"

大雅之堂"

,但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又能就地取材,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我国的扇子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制作精巧,有许多是精美工艺品。

  其中杭州的墨纸扇,广东新会的葵扇,浙江湖州的羽毛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被誉为"

扇子之王"

,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扇子在夏天随身携带方便,是电风扇无法替代的。

  同时,扇子制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扇子艺术也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看到这些,你难道不为祖国人民的聪明智慧而自豪吗?

 (张文岳)

  这是一篇介绍扇子历史的说明文。

作者介绍扇子各个历史阶段的制作方法,把扇子的变迁、演变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中去重点说明,所以,一部扇子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的折射。

  作者采用时间顺序,谜语开篇,以设问句为主要说明内容,使读者易于把握要点,不会"

旁逸斜出"

整篇作文二:

  《》介绍

  书名"

《》"

中是说明对象,比如《高中语文一册》、《唐诗三百首》、《鲁迅全集》……。

采用"

的结构。

              《鲁迅全集》介绍

  可以说,凡是读过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的青年,都会对鲁迅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的作品那么有味道,他的思想能够给予我们那么多有益的、有价值的东西,他和我们青年的思想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共鸣,这是任何一个作家不能比拟的。

一个历史学家说过,在我国近代思想文化战线上,象鲁迅这样,值得把他的作品收集起来,一字不改地编成全集的实属罕见。

  《鲁迅全集》曾经有过1938年出版的二十卷本和1958年出版的十卷本。

1938年版编入了鲁迅从1903年到1958年出版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和翻译的作品,以及辑录的古籍等,依照作品的年代和性质分编为20卷本。

全书编辑计划由鲁迅夫人许广平起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送给他的《鲁迅全集》就是这种版本。

1958年版本是由鲁迅忠诚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主持编注的。

它与20卷本的不同是:

它专收鲁迅的创作、评论和文学史等著作,并选了一定数量的书信。

鲁迅译文和辑录的古籍都未收在内。

这个版本的特点是内容精粹,编制严谨;

注释客观、准确,注重资料,不尚议论。

  新版本16卷是在1981年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人力编辑出版的。

浅驼色的密信皱绸封面上,烫着《鲁迅全集》闪光的书名,它装帧精美,印刷精良,版图清晰,是研究和学习、阅读的理想版本。

它有几方面的特点:

  

(一)收集完备新版《鲁迅全集》所收鲁迅著述从十卷本的253万字增至399万字,煌煌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