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这里想特别说明,小说的复杂性正植根于现代观念的总体特征。
与新中国一批当代小说家经历相似,姚雪垠的文学道路横跨新旧两个时代。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唯美主义等各种思潮都十分活跃,伴随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芜杂多变的文化思潮中独领风骚。
新思想的浪潮也迅速波及姚雪垠正在求学的河南开封。
据作家回忆,开封求学是他一生的关键,他的文学准备是在“中国共产党在白区执行左倾路线”的环境中完成的。
姚雪垠1929年从家乡河南邓县考入开封的河南大学预科,“因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政治斗争及学潮被捕”,出狱不久,“又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的罪名被学校开除”。
回想那段生活姚雪垠说:
“当时我正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小青年,我永远不能忘记进入河大预科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给我的启蒙教育。
倘若没有这一思想教育,我不会走后来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道路”。
姚雪垠在《我的道路》一文写道,左倾路线“使学生运动遭到不必要的损失”,“但政治思想方面的确教育和锻炼了一大批青年”。
他参加文学界正在“鼓吹”的“普罗文学运动”,从大量介绍苏联的新作品和文艺理论中,“我对文学的使命有了新的认识”,“我读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初步掌握了一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常识,对我以后的学习起了启蒙和引路作用”。
他40年代的作品《春暖花开的时候》(长篇小说,1940)、《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小说,1941)、《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1943)和《长夜》(长篇小说,1947)等,与青年时期这些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姚雪垠写“普罗文学”倾向的小说,但对历史学和古文典籍却情有独钟。
他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清代朴学家们的治学精神、方法和严肃态度使我受到了很大教育”;
同时“很爱好古典文学。
我不停留在一般欣赏,而能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
他不仅粗通文言文和骈体文的写作方法,写旧体诗文,“日后读书渐多,这方面的修养也有所增进”。
热衷新文化与热衷古典并重,投身革命同时,对历史和古典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这种经历当年也许并非姚雪垠独有。
但是,穿越不同的知识结构,把新观念和“老故事”一起当作欣赏对象,不太强调知识谱系之间明显的分歧与界别,这在姚雪垠经历中是比较值得关注的现象。
初看起来,姚雪垠的选择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人性启蒙是矛盾的。
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的“启蒙和引路”,又亲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他在学术倾向和艺术趣味上却并不想从旧文学营垒冲杀出来。
至少姚雪垠的自述,很少有那一时代青年激烈的、对旧文化毅然决绝的姿态;
反倒像要复兴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声讨的“《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倾心于《文学革命论》批判过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和“山林文学”。
从局部看,似乎可以这么说。
但问题是我们不能不通过作家广博的知识兴趣,向现代思想史进一步追寻,重温启蒙文化赋予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
现代启蒙运动对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意义,特别关于人对“自我觉醒”的认识,并不局限于对个人经验的描摹或个人喜怒哀乐的范围;
不局限在对个人爱情、婚姻的想象,尽管这是一般印象中的启蒙文学。
但如果这就是启蒙时代的标志,这种现象却非现代文学独有,在古代社会和古典文学也屡屡可见。
现代启蒙运动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与以往的经验不同,同样是对生活不满,但人们不再相信有任何所谓万古不变的教条。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的名言成为新时代的精神主题。
它倡导一种无畏的、富于挑战的“反思”意向,鼓励并激发人要“敢于去知”。
对“知”的理解,不是在以往的知识结构内寻寻觅觅,修修补补;
反之,它是对亘古以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普遍性的大胆质疑与批判,是对传统社会一次全面的、颠覆性的清算。
而马克思主义,便是西学东渐潮流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以新思想重新确定和衡量一切,是现代思想启蒙在中国获得的标志性成果。
据姚雪垠回忆:
“当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新史学运动正处在草创阶段,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讨论甚为热闹。
我对这一运动也很感兴趣。
”不仅追随时代潮流的青年对“新史学”感兴趣,历史学家也有对新史学运动的回忆可为佐证:
“研究历史,和研究任何学问一样,是不允许轻率从事的。
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历史的观点非常必要,这是先决问题。
”历史研究的关键不在于搜集和铺排史料,尽管那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这种常识背后,历史显然不是纯粹的客观存在,只等着历史学家原样叙述就可以了。
叙述不再听凭正史记载中冠冕堂皇的宏大叙事;
或者野史逸闻中零星的、支离破碎的段简残篇。
研究历史的“先决问题”在能否“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历史的观点”,如果观念不变,即使汇集了大量材料,也不能形成理想的表述。
换句话说,现代启蒙意识赋予人重新讲述历史的权力。
当时“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不断自我否定的倾向:
对于古代社会的看法,在学者之间很难取得一致,主要的原因之一也就在这里。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二十多年来我自己的看法已经改变了好几次,差不多常常是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
这段话出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新版引言”。
这本书初版于1930年,50年代作者借重版机会,以“引言”的方式,对二十多年来自己的史学经验加以清理和总结。
30年代,姚雪垠曾把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当做“心爱的书”,以郭沫若的“私淑弟子”自诩。
像一种历史的巧合,史学家和小说家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不惟郭沫若一生走在“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的路上;
姚雪垠的《李自成》也体现了不断否定的现代逻辑。
1977年,《李自成》第一、二卷出版(其中第一卷为再版,两卷共五册,一百三十五万多字,距离五卷十二册的《李自成》已接近半数),第三卷正在加紧写作,姚雪垠写信对朱光潜说,“我的探索尚在进行,心中不明确的地方还很多”;
仍然有“种种问题,横在我的面前,迫使我通过写作实践做些探索,更恰当地说,一面探索一面写作”。
这种“探索”是不是也包含“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呢?
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启蒙运动就像索罗门的瓶子,瓶盖一旦打开,那个背信弃义、僭越一切规范和准则的“魔鬼”就收不回去了。
现代反思和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传统和历史,也包括对于当下,对现代定义中的现行法则。
(二)就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言,不断反思和“斗争”的现代逻辑,主要不体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表达,也不是简单化的否定之否定:
作品前后自相矛盾,构不成合乎情理的叙述线索。
尽管对不成熟的作家作品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李自成》决非如此。
姚雪垠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
关于这一点,首先要说作家对历史小说所下的苦功。
姚雪垠把大半生心血都奉献给这部三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
“许多年来我没有假日,没有节日,不分冬夏,每日凌晨三时左右起床,开始工作,每日工作常在十个小时以上”。
1997年初春,姚雪垠“因写作过于紧张劳累而突发中风倒在书桌旁”,当家人把他抬到病床上,他说:
“我要起来写《李自成》,写不完对不起读者”。
小说家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最终如愿以偿,他的执著与勤奋固然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对现代观念与小说艺术关系敏锐的感悟,还有在此基础上卓越的见识与才情,也是不能不说到的。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史料如山、史笔如椽的史学大国。
这部小说写作之前,已经有比较确定的材料摆在那里。
明末农民起义于1644甲申年(即崇祯十七年)初推翻明王朝,同年四月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李自成刚刚建立的大顺朝在与清军交战中一败涂地,军队溃散后一路逃亡,最后他本人死于湖北通山县境内的九宫山。
但历史也有不那么确定的一面。
比如,史家采取什么角度,怎样讲述,孰详孰略,这中间有许多缝隙和富于弹性的地带,使后来者可以不断地继续发挥。
《李自成》以多角度的小说布局,复杂的人物心理刻画和汪洋恣肆的细节描写,让那些被重新组织起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更典型、更传神、更清晰地映入当代接受者的脑海,并形成小说与历史的一种张力。
小说向故有的历史挑战,并不意味着小说家存心要和历史作对。
小说毕竟是小说,它似乎在不经意间,对原有的历史观念及其定义形成游离或僭越的倾向。
姚雪垠在《李自成》第一卷1978年版《前言》中把这种“不经意”所体现的艺术必然性,概括为历史小说家“深入”和“跳出”的关系。
他说:
“历史小说应该是历史科学和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而历史小说家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必须做到深入历史,跳出历史。
不深入历史就不能达到历史科学,不跳出历史就完不成艺术使命。
”也就是说,“历史科学”为小说摆脱旧格套提供了新的契机;
同时不可忽略“艺术使命”在实践过程中,又使一定的观念或“历史科学”处于松动或解体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科学”和“艺术使命”呈现的这种矛盾状态,并不是针锋相对、有意相互颠覆的那种。
小说家不可能摆脱他身处的历史环境,就像人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硬要离开地球,小说必然传递不同时代的各种信息,不管后来的人是不是赞同那个时代,或赞同他的意见。
这里所发生的“松动或解体”,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修正,原来的概念和定义在艺术转化中被赋予新意。
这一点,历史小说与80年代兴起于美国学术界的新历史主义有相近之处:
“人们不愿意把历史叙事看作是语言虚构”,但实际上,“历史的语言虚构形式同文学上的语言虚构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因为“没有任何随意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本身可以形成一个故事,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事件只是故事的因素。
事件通过压制和贬低一些因素,以及抬高和重视别的因素,通过个性塑造、主题的重复、声音和观点的变化、可供选择的描写策略,等等——总而言之,通过所有我们一般在小说或戏剧中的情节编织的技巧——才变成了故事”。
海登怀特讲的是历史而非小说,之所以采取“故事”一词,由于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学家所要形成的历史叙事,其结构和修辞手段可以和文学的“故事”媲美。
有志于写历史小说的作家大概都会贴近这种看法。
不是说,作家有意打破原有的观念或历史格局;
也不是说,姚雪垠在八九十年代想迎合新历史主义。
这是历史与叙述、小说与观念在实践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状态。
有关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只是把操纵历史写作的“隐秘的手”揭示出来,也为历史小说摆脱庸常之见——所谓恢复历史原貌——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理由,即从叙事的角度看待历史和小说的关系。
既然历史写作需要某种类似文学的修辞手段才能达到“叙事”,何况小说?
小说本身是虚构的,它给历史小说家更宽泛的思考空间,以一种极尽情理的表述,连缀文学所认知的历史“实情”。
(三)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察和阐述中国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
对历史本质的这种判断和解释,使新中国以来的文艺运动,始终把塑造工农兵形象,塑造阶级斗争中“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当作文艺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许多材料看,姚雪垠赞成、拥护这种主张,并以《李自成》参与了这一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
但结构的复杂性在于,历史小说描写的一系列“事件”和“必须符合思维法则地加以认识的行为,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确定的”。
规约在创作中不断实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撒播与移植中不断变形的过程,正如小说家关于只有“深入历史”和“跳出历史”才能完成“艺术使命”的比喻。
因此,无论从小说的整体布局还是具体描写,《李自成》实际上要比意识形态规定的范围丰富、复杂得多。
《李自成》第一卷分上、下两册,所写故事发生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到第二年夏。
其时农民战争处于低潮,李自成在潼关附近陷入明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妻女失散。
为彻底镇压农民起义,明王朝调集最优势的兵力,像洪承畴、孙传庭、曹变蛟、贺人龙等朝廷重臣都分别率领各路人马,对活跃在川陕鄂交界的农民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
重压之下,起义军败的败,降的降,名噪一时的义军领袖张献忠、罗汝才(外号曹操)一时都归顺了朝廷。
小说开始就把李自成放在严峻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下,突出他的胆识,以及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个人素质:
千钧一发之际,不胆怯,不投降,言而有信,又机警果断,这是他比其他义军首领别具人格魅力的地方。
后来他在商洛山重整旗鼓,终于与突围到豫西的高夫人会合,并促使张献忠、罗汝才重新起义。
潼关南原大战,是历来评论《李自成》文章特别称赞的。
名为“大战”,实际上是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的一次“突围”。
小说描写崇祯九年至十一年,义军领袖高迎祥战败被朝廷杀害后,李自成继任闯王,被朝廷军队堵截在陕西潼关,眼看就要被势力强大的官军消灭,他不得不率领人马“从潼关突围”。
结局是悲惨的,起义军上千人从潼关突围,最后冲出去的只有十八个人。
但小说描写这一过程却极为壮观,全没有凄惨哀怨的情绪,是全书塑造这支农民军队的点睛之笔。
比如,写大战前紧张的气氛:
“张鼐和三、四百名身经百战、犷悍异常的骑兵紧紧地跟着他。
举在手中的刀和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马蹄猛烈地踏着山石和坚硬的红色土地,像海潮,又像狂风暴雨”;
写大战中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擒贼先擒王,冒着疾雨似的箭矢,连换三匹坐骑,“稳如砥柱,竭力要看清官军的主将是谁?
在什么地方?
”写李自成身先士卒,英勇过人,和袁宗第“率一小队骑兵杀开一条路,直冲进官军的方阵中心”,从祖大弼手里夺回张鼐;
写高夫人胆大心细,运筹帷幄,带领义军的老幼妇孺趁机突出重围;
写孩儿兵在闯王义子双喜带领下,像突然插入敌阵的一把尖刀,打乱了左光先部队的阵脚。
其中既有敌对双方斗智斗勇,布阵周旋;
也有贺国英(贺人龙之侄,外号万人敌)与郝大勇(即郝摇旗)捉对厮杀……这些场面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诚如茅盾所言:
“第一卷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是合乎当时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这是此书的独创特点。
以潼关南原之战为例,有时写短兵相接,有时写战局全面的鸟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义军分兵两路同时突围而略有先后,写了李自成一面,接写高夫人一面,重点在李自成,而高夫人一面仍然声势不凡。
”把惨烈的突围描写成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潼关南原大战”,以突显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的英雄形像。
对此,可以理解为小说家实践其历史观念使然。
但另一方面,小说中起义军有那么高的起点,会不会影响李自成最终归于失败的事实呢?
60年代,阿英看过《李自成》第一卷就提出这个问题:
使人感到有些反历史主义,觉得完全是写游击战争,而不是李闯王时代的农民革命。
如当时闯王和部将都是这样,革命早成功了。
……历史上的农民革命,从纲领起(按此句记录有误,意思不清楚),有许多缺点,如不写这些缺点,就是替他擦粉,不能在典型环境中写出典型人物。
姚雪垠对阿英这个“重要意见”没做解释,70年代再版的《李自成》第一卷对这次战争场面也没做什么修改。
姚雪垠的坚持,除了要表现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家从青年时代即热心新史学运动的历史情结,他曾有志于明史研究,并一直怀有重述历史的雄心。
如果仅仅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作家尽可以在相对完整的历史观念中构筑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如果承认“擦粉”也是一种虚构方式,那么只写成功,不写失败;
只写李自成“过五关斩六将”,不写“败走麦城”也无不可,尽管阿英不赞成这种写法。
值得留意的是,姚雪垠在这一点上与阿英没有分歧,他不打算在一种类似新历史主义的虚拟轨道上走得更远,而倾向于以现实主义的结构方式重写明末历史,把向来被忽略、或受到轻视的农民起义作为重要的历史因素之一。
唯物史观使姚雪垠增强了重新讲述明史的信心,但他不是按观念亦步亦趋地图解历史的思想的侏儒,而是领时代风气之先、富于艺术个性的历史小说家。
他从这里打开缺口,突出农民起义军由弱到强的经历,但笔墨又不局限于此,为的是通过描写明末农民起义、明王朝和清王朝三股政治势力,展示明末社会的总体政治环境与历史格局。
这三股政治势力在明末历史舞台上既彼此排斥又彼此依存,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最终“天下归一”的过程,不仅提供了能够支撑五卷十二册写作的广大空间,而且使历史小说的描写更加五彩斑斓,仪态万方。
这种写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向来被历史所忽视的农民和农民起义一定要成为势均力敌的一方,与明、清王朝形成鼎足之势。
小说以潼关南原大战先声夺人,对势若星火的农民起义军施以浓墨重彩,便是要从小说结构上,扭转以往历史叙述对农民起义轻视和忽略的倾向。
在此意义,小说《李自成》既不是传统的王朝兴衰、帝王将相史;
也不是阵脚分明的地主与农民两大阶级对抗史;
更不是异族入侵中原、宣扬爱国主义的反侵略斗争史。
虽然它们各有表现,却都无法总揽全局。
这还不仅是一种主观推测。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悲剧结局直到第三卷中、下册“洪水滔滔”和“慧梅之死”才越来越清晰起来。
《李自成》第三卷1981年8月出版,阿英已于四年前(1977年6月)逝世,没能看到悲剧全过程。
小说家以作品回答读者(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也是读者)的问题是常有的事。
但值得重视的是,姚雪垠并不打算回避阿英的“重要意见”。
他说,第一卷“敢于放开手写潼关南原大战”,的确采用了“夸张”的笔法。
关于李自成,实际上“将古代别的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才干集中到他的身上。
虚构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好使他的形象丰满而典型化”。
关于潼关南原大战,“根据我的研究,根本没有发生过这次战争,但在写小说的时候,我从完成小说的使命着眼,采用了这个传说”。
小说的“使命”与他所说的“不跳出历史就完不成艺术使命”应该是一致的。
这一“使命”的目的,是让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在小说一开始就成为崇祯皇帝的主要对手”,所以他要“将李自成在崇祯十三年冬天以前的重要性作些夸张”。
也就是说,在第二、三卷描写起义军破洛阳,杀福王,将明末农民战争推进到新的阶段之前,作家已经在整体上有了“三分天下”的历史考虑和小说布局。
(四)《李自成》是当代第一部以如此众多篇幅、详细描写古代帝王和宫廷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
不仅对明王朝的朝廷政治决策;
对崇祯与周皇后、田妃和袁妃的后宫私人生活,小说也有生动的描写。
对清王朝,小说通过“燕辽纪事”、“甲申初春”等篇章,重点刻画了皇太极、多尔衮、庄妃和大学士范文程的人物形象,还有对洪承畴受降、多尔衮专权、福临发蒙读书等事件的大段铺陈。
李自成做大顺朝皇帝时间很短,登基与逃亡几乎同时。
虽然大顺朝一切朝政按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建议沿袭明制,但动荡的时局,加上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读书人不仅没有朝政经验,为人行事也忒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或攀龙附凤,或但求自保,使大顺朝与明、清王朝相比,最为荒唐、草率和混乱不堪。
表现明末总体政治格局的小说,却不以王朝史一类的标题命名,这种看似名实不符的矛盾,其实包括另一层巧妙的蕴意,即小说构思上多维互动的艺术格局。
实际上,作品无论突出哪一方面,都以一种反衬的方式在突显对方,对其它两方面的描写也是有力的引导和铺垫。
小说题目正是这种小说结构的体现,李自成农民起义是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治局面的爆发点,明、清朝代易位正是明王朝自身矛盾、自我崩溃的必然结果。
深入描写明王朝内部矛盾,不仅有利于了解明末农民起义何以剿而不衰、愈演愈烈,而且揭示了农民起义中诞生的新王朝与旧王朝在政权文化上的同构倾向,从而进一步理解大顺朝迅速崩溃的原因。
同时小说对新兴的清王朝的关注和描写,它一系列的政治举措,野心勃勃,充满进取的活力,对于成熟到逐渐衰朽的中原文化是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这又使作品富于文化反思的品格。
“李自成”不是孤立的,而是明、清朝代转换之际的历史产儿。
换句话说,没有明王朝积重难返的政治危机,就没有李自成农民起义;
没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就没有明朝的灭亡和清军入主中原;
没有大顺朝的覆灭,就没有清王朝的一统天下。
促成明末历史大变局的这三者之间,缺一不可。
如果说,小说描写李自成、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人被“逼上梁山”、投身农民起义,与《水浒传》相似;
那么由于明、清王朝在小说描写中所占的分量,特别对各方高层人物的着意刻画,使这部看似表现农民革命的“水浒传”,毋宁是一部描写明末历史的“三国演义”。
崇祯是小说描写明末历史的焦点人物。
起义军势力的长与消,清军的退与进,都与崇祯息息相关。
一方面起义军和清王朝都渴望攫取“大明江山”;
另一方面,摇摇欲坠的崇祯王朝仍然占据明末局势的主导地位,崇祯的每一个决策,都势必影响历史舞台上不同政治势力的胜负结局。
明王朝投入镇压农民起义的力量多一些,清军势力就自北向南迅速扩张;
明王朝全力以赴对付清军,李自成和农民义军的势力随即成星火燎原之势。
崇祯由于夹在两股政治势力之间,国力逐渐被削弱,国土逐渐被蚕食,导致最终灭亡。
历史固然由历史的“合力”促成,也绝非个别历史人物的历史。
但注重描写的小说艺术,更看重历史生活中的人物和细节,看重历史人物的主动性,因此在小说中,这些人物也决不会是一些“历史必然发展规律”的玩偶。
在这里,小说艺术似乎与历史哲学兜了个圈子,小说艺术的向心力在于发掘人物的具体复杂性,而不在于抽象的历史观念,甚至有意地反其道而行之,就像它标新立异的禀赋使然。
实际上,任何抽象的历史观念只是对以往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总结,而无法倒推过去,指导小说家照此结论去演绎人物。
恰恰由于小说家注重历史人物的具体可感性,作为一种艺术象征,才使这样的人物故事更令人信服地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宿命。
因此,崇祯的确是“生于末世运偏消”的亡国之君,成王败寇,也是向来比较流行的舆论势力。
但姚雪垠是一位对历史深怀悲悯之心的小说家,他没把崇祯写成一个咎由自取、天性顽劣的坏人,而详细地描写崇祯与命运抗争,写他的“励精图治”,“宵衣旰食”。
尽管结局很失败,诺大的皇室家族,从朝廷到个人互相攻讦,互相拆台,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对于这些“不配享有好的命运”的人,小说家也沉得住气,描写崇祯如何在做“大明中兴”君主的个人愿望与这种愿望最终不可能实现之间苦苦挣扎,他和他的王朝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不可预知的历史黑洞,并最终被这个黑洞吞没。
正如历史选择崇祯来完成明朝覆灭的悲剧;
小说家选择这个人物为叙事焦点,对充分实现小说的艺术使命也同样地恰如其分。
第五卷上册描写崇祯自缢前痛心地说:
“可叹我辛辛苦苦,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梦想中兴,无奈文臣贪赃,武臣怕死,朝廷上只有门户之争,缺少为朕分忧之臣,到头来落一个亡国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