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723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修3doc文档格式.docx

①夏季光照充足,日较差大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③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④有较丰富的灌溉水源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5.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解析 第3题,图中甲区域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山麓地区,气候干旱,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且有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

第4题,图中乙处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能源矿产丰富,其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与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有关。

第5题,丙处位于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地区,其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与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有关,因而要减少荒漠化就要合理分配内流河的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3.B 4.B 5.C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强B.气温年较差大

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

7.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8.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解析 第6题,能使农作物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有: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

图示区域降水稀少而光照强。

第7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

第8题,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②③地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

答案 6.A 7.B 8.C

9.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解析 植被的出现,增加了地表的粗糙程度,从而降低风速,风速降低则会使侵蚀变弱,A项错。

风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沉积堆积能力增强,B项错。

风速降低,携带风沙的能力变弱、侵蚀也变弱,C项错。

风速降低,并能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因而沉积作用增强,形成沉降,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据报道,浙江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10~11题。

10.“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垦草皮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解析 第10题,由于浙江省降水丰沛而且时空分布不均,且地形复杂,故浙江省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不少地方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已由“绿色宝库”变成了“红色荒漠”。

第11题,我国江南丘陵广泛分布着红壤,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开山取石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形成“红色荒漠”。

滥垦草皮、过度放牧这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并非江南丘陵地区。

答案 10.C 11.C

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回答12~13题。

12.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13.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

①地下水位高 ②蒸发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降水强度大 ⑥植被丰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D.①③⑤⑥

解析 第12题,读图,河套平原北面是断层,说明地质历史时期是断裂下陷地带;

低洼地区容易被泥沙淤积,形成平原;

图中明显有河流影响,且北部有山脉阻挡,减弱了风力的影响。

第13题,河套地区位于黄河沿岸,地下水位高,①对;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大,②③对;

地势平坦,农业活动引黄河水灌溉,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碱化。

答案 12.D 13.A

14.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2)从“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_______的退化。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由于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故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

干旱程度则不断增强。

(2)题,根据“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来看,荒漠化的发展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而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第(3)题,本区荒漠化扩展主要从人为原因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

第(4)题,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入手,从恢复植被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干旱 递减 增强

(2)土地生产力 土地

(3)①乱砍滥伐;

②过度放牧;

③盲目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4)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15.(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解析 第

(1)题,地表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源和土壤等方面。

(2)题,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在亚洲高压的影响下,盛行西北风。

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信息“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

另外,砂砖还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阻止沙丘前移。

答案 

(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荒漠植被)。

(2)西北风。

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

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

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

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

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

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

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

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

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

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

四要检查计算过程;

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

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

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

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

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

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

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

比如:

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

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

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