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661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学考重点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岩浆

 

2、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主要熟练记住生长和消亡边界类型及主要地区)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

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及其地形的成因。

断层的主要地形和成因。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分别为油、气、水)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3、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重点是流水、风力、冰川作用及其代表地形。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4、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地面的保温作用p25图。

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

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第二天有霜,说明前一天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2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第48页图2-29。

②大气水平运动:

注意高空和近地面所受的力的不同;

力的方向、作用;

判断风力大小。

第49页图2-31.

高空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

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书P.49图)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

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③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布、移动及图示。

第50页图2-32、第51也图2-33

④北半球一月和七月被切断的气压带及海陆主要气压中心。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

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

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⑤季风: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风向和成因。

东亚(东亚季风,中国属东亚)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冬季

向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

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

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

印度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第55页冷锋和暖锋天气图2-35和图2-36.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冷锋),准静止锋(冷暖气团较均—梅雨)

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③锋面气旋系统。

第57页图2-38.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

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7、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59页图2-39.

主要环节:

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

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8、洋流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第61页图2-40.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

顺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

逆时针旋转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

逆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

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

增温增湿。

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

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

降温减湿。

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纽芬兰渔

海洋生物厂,北海渔场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

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生物出现以前:

地表发展以化学演化为主;

生物出现以后:

地球表层以有机进化即生物进化为主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

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古生代末期:

60%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类灭绝

中生代末期:

恐龙、50%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①成土母质和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

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有肥力。

而土壤具有肥力。

联系: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影响。

②气候与土壤:

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

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其形成发育过程

③生物与土壤:

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温暖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远大于寒冷条件。

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

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多)

④地形与土壤:

地势——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差异,导致土壤的垂直分化。

坡向——阳坡—光热条件好,水分条件差。

阴坡—光热条件差,水分条件好。

坡度——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地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3、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

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影响因素:

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

表现规律:

有序性和重复性。

4、主要陆地自然带(主要为自然带与气候对应)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

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山区交通线陡坡呈“之”行;

沿缓坡选线;

平原交通线尽可能通过聚落;

尽可能的少经过河流、沼泽、冻土地带,以减少费用;

尽可能的少占良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线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社会经济成为交通选线的重要因素。

如青藏铁路等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中生代以干旱为主,新生代以湿润为主。

②历史时期:

两次较大的波动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

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影响:

温暖期:

冰盖缩小,海平面上升,热带亚热带范围扩大;

寒冷期:

农作物歉收或绝收

3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p98图4-21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适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

分类:

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9、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东部地区地势低平。

3.暴雨的季节性、频发性、高强度;

4.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气候原因:

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春夏之交),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华北、东北多雨,长江中下游伏旱,西南地区暴雨;

八、九月,东南沿海受热带气旋影响。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

非工程措施:

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必修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2、人口增长模式(重点是高-低-高和“三低”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①“高-低-高:

问题:

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失业人口增多,会造成家庭和社会抚养的人口过多,负担过重,影响家庭、社会财富的积累,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青少年进入生育年龄后,又会因育龄人口过多而出现生育高峰,提高人口出生率;

等等

措施:

实行以控制人口数量、节制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为中心的人口政策,这是当今世界人口政策的主要潮流

②“三低:

人口过于老化,老年人过多,会造成青壮年人群的社会、家庭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兵力不足,并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中青壮年劳动力相对缺乏而影响经济发展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我国仍然要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人口的合理容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三个特点:

1)临界性(低于人口容量),2)相对性,3)警戒性(低于人口容量)。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4、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5、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民工流动的特点和原因)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

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1、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2、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①住宅区: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

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地租因素(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是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城市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其它因素: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与民族)。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历史背景)。

行政因素(引导或划分不同功能区)

3、中心地理论的含义及运用

规律: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

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

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4、城市化含义、标志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6、城市化的特点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

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

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

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

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逆城市化的原因:

(1)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

(2)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改善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7、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

失业人口增多;

社会秩序混乱。

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规划);

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工业:

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市场)。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

1.生产一件产品,多道生产工序之间的联系;

2.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

(l)区际贸易:

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国际贸易:

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特点:

完整的供应链

科技、信息联系:

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