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585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构造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利用这种接触关系可以确定不同岩系形成的先后顺序。

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①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无间断。

整合接触的形成背景是较长时期处于构造稳定的条件下,沉积地区缓慢下降,或虽上升但未超过沉积的基准面以上。

②平行不整合接触又叫假整合接触见图3.1。

指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基本相同,但两套地层之间发生了较长期的沉积间断,期间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

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即剥蚀面,又叫不整合面。

它与相邻的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并有一定程度的起伏。

不整合面上可能保存有风化剥蚀的痕迹,有时还有源于下伏岩层的底砾岩。

平行不整合主要由于地壳均衡上升,老岩层露出水面,遭受剥蚀,发生沉积间断,随后地壳均衡下降,在剥蚀面上重新接受沉积,形成上覆新地层。

③角度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之间缺失了部分地层,且彼此之间的产状也不相同,成角度相交见图3.2。

不整合面上具有明显的风化剥蚀痕迹,且保存着古土风化壳、古土壤层,常具有底砾岩。

角度不整合接触是由于较老的地层形成以后,因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褶皱、断裂,并隆起、遭受剥蚀,发生沉积间断,然后,地壳再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图3.1平行不整合接触图3.2角度不整合接触

④侵入接触这是由岩浆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形成的接触关系见图3.3。

侵入接触的主要标志是侵入体与其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有接触变质现象。

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常常不很规则。

⑤沉积接触沉积岩覆盖于侵入体之上,其间存在着剥蚀面,剥蚀面上有侵入体被风化剥蚀形成的碎屑物质见图3.4。

沉积接触的形成过程是当侵入体形成后,地壳上升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的地层。

图3.3侵入接触图3.4沉积接触

3.1.2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

根据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等特征,将地质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级别不同的时间段落。

地质年代按时间的长短依次是宙、代、纪、世、期。

首先把地质历史分为两个最大的阶段,分别叫做隐生宙和显生宙。

隐生宙也叫前寒武纪,其早期阶段为太古代,晚期则为元古代。

隐生宙的特点是生物的遗迹不明显,而显生宙时期具有大量的生物。

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阶段。

每个代又可分为若干个纪。

每个纪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世(二叠纪、白垩纪及第三纪做早、晚二分)。

最小的地质年代为期。

宙、代、纪、世、期均为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相对地质年代单位。

在地质历史上每个地质年代都有相应的地层形成,因此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是对应的,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对应的地层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阶。

3.1.3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各地区的区域地层系统的对比和分析,已建立起包括整个地质时代所有地层在内的、完整的、世界性的标准地层表及相应的地质年代表见表3.1。

它的内容包括各个地质年代单位的名称、代号和同位素年龄值以及世界和我国主要的构造运动的时间段落和名称等。

表中构造运动的名称源于最早发现并经过详细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地名。

确定和了解地层的时代,在工程地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同一时代形成的岩层常具有共同的工程地质特性,同时,分析地质构造时,必须首先查明地层的时代关系,才能进行。

地质年代表表3.1

相对年代

绝对年龄(百万年)

主要构

造运动

我国地史简要特征

显生宙

代(Kz)

第四纪(Q)

全新世(Q4)

更新世上(Q3)

更新世中(Q2)

更新世下(Q1)

0.01

喜马拉雅运动

地球表面发展成现代地貌,多次冰川活动,近代各种类型的松散堆积物,黄土形成,华北、东北有火山喷发,人类出现

0.12

1

2

第三纪(R)

晚第三纪(N)

上新世(N2)

中新世(N1)

12

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大部分地区为陆相沉积,有火山岩分布,台湾岛,喜马拉雅山形成。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时期,有主要的含油地层。

26

早第三纪(E)

渐新世(E3)

始新世(E2)

古新世(E1)

40

60

65

代(Mz)

白垩纪(K)

晚白垩世(K2)

早白垩世(K1)

137

燕山运动

中生代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我国东部有大规模的岩浆岩侵入和喷发,形成丰富的金属矿。

我国中生代地层极为发育,华北形成许多内陆盆地,为主要成煤时期。

三叠纪时华南仍为浅海沉积,以后为大祟环境。

生物显著进化,爬行类恐龙繁盛,海生头足类菊石发育,裸子植物以松柏、苏铁及银杏为主,被子植物出现

侏罗纪(J)

晚侏罗世(J3)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195

三叠纪(T)

晚三叠世(T3)

中三叠世(T2)

早三叠世(T1)

230

印支运动

(PZ)

晚古生代(Pz2)

二叠纪(P)

晚二叠世(P2)

早二叠世(P1)

285

海西运动

晚古生代我国构造运动十分广泛,尤以天山地区较强烈。

华北地区缺失泥盆第和下石炭统沉积,遭受风化剥蚀,中石炭纪至二叠纪由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沉积。

植物繁盛,为主要成煤期。

华南地区一直为浅海相沉积,晚期成煤,晚古代地层以砂岩、页岩、石灰为主,是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大量繁殖时代

石炭纪(C)

晚石炭世(C3)

中石炭世(C2)

早石炭世(C1)

350

泥盆纪(D)

晚泥盆世(D3)

中泥盆世(D2)

早泥盆世(D1)

400

早古生代(Pz1)

志留纪(S)

晚志留世(S3)

中志留世(S2)

早志留世(S1)

435

加里东运动

寒武纪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海相沉积,生物初步发育,三叶虫极盛。

至中奥陶世后,华南仍为浅海,头足类,三叶虫,腕足类笔石、珊瑚、蕨类植物发育,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时代。

早古生代地层以海相石灰岩、砂岩、页岩等为主

奥陶纪(O)

晚奥陶世(O3)

中奥陶世(O2)

早奥世陶(O1)

500

寒武纪

晚寒武世

中寒武世

早寒武世

570

续表3.1

绝对年龄

(百万年)

元古代(Pt)

晚元古代

震旦纪(Z)

800

晋宁运动

吕梁运动

五台运动

元古代地层在我国分布广、发育厚度大,出露好。

华北地区主要为未变质或浅变质的海相硅镁质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类夹火山岩。

华南地区下部以陆相红色碎屑河湖相沉积为主,上部以浅海相沉积为主,含冰碛物为特。

低等生特开始大量繁殖。

菌藻类化石较丰富

青白口纪(Qn)

1000

中元古代

蓟县纪(Jx)

1400

长成纪(Ch)

1900

早元古代

2500

太古代(Ar)

4000

太古代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和火山岩和火山岩广泛分布,岩石普遍变质很深,形成古老的片麻岩、结晶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

构成地壳的古老基底。

目前已知最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5.8亿年。

最老的菌化石为32亿年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3.2岩层产状

3.2.1岩层形状要素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空间位置。

用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见图3.5。

走向走向即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

走向线的方位角就是走向方位角。

岩层的走向方位角表示。

同一岩层的走向有两个值,其数值相差1800。

倾向倾向表示岩层倾斜的方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倾斜方向所引的直线称为倾斜线。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

一般用方位角表示,数值与走向相差900。

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称为岩层的倾角,岩层倾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

图3.5岩层的产状要素

AB-走向;

CD-倾向;

α-倾角

岩层产状要素可在野外用地质罗盘在岩层层面上直接测量。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记录描述岩层产状时,岩层产状要素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

通常格式是:

SW(象限)2300(倾向方位角)∠200(倾角)。

表示岩层倾向为南偏西2300,倾角200。

因为走向方位角是倾向方位角加或减900,所以一般不必记录走向,直接记下倾向就可以了。

3.2.2水平倾斜、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岩层在空间的分布形式有水平的、倾斜的和直立的三种基本情况,其中以倾斜的最常见,分布最广,水平的和直立的岩层比较少见。

水平岩层一个地区出露的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见图3.6。

一般认为沉积岩的原始产状都是大致水平的。

水平岩层多局限于受构造运动影响比较轻微的地区,或只发生了大面积地块均衡上升或下降的地区。

对于水平岩层,一般岩层时代越老,出露位置越低,越新则分布的位置越高。

图3.6辽宁大连中元古界粉砂岩构成的水平岩层

图3.7辽宁大连中元古界石英砂岩构成的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除了某些原始倾斜岩层以外,绝大多数倾斜岩层都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原来的水平岩层发生倾斜的结果。

如果在一定地区内一套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倾角基本一致则称为单斜岩层见图3.7。

倾斜岩层在大范围内,常常是褶皱的一翼。

岩层顺序正常时,地面出露的顺序为顺倾斜方向由老到新变化。

如果地层顺序是倒转的,则地层出露的新老次序与上述情况相反。

直立岩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垂直时,称直立岩层。

3.3褶被构造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夫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

3.3.1褶皱的基本类型

褶被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见图3.8。

一是背斜,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

图3.8背斜和向斜

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

一是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

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

3.3.2褶皱要素

褶皱的组成部分叫褶皱要素。

为了正确描述和研究褶皱,必须弄清褶皱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褶皱要素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等见图3.9(图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地层)。

核组成褶皱中心部分的岩石叫核。

它的范围是相对的,一般只把位于褶皱内的某一地层定为核。

出露于地面的褶皱的核,通常是指最中心的地层。

背斜的核是最老的地层,向斜的核是最新的地层。

图3.9褶皱要素示意图图3.10枢纽倾斜的背斜和向斜转折端在平面上的表现

翼翼(limb)是褶皱两侧的岩层。

当背斜与向斜相连时,翼是公用的。

转折端转折端连接两翼的部分。

或从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它的形态以圆滑的弧形为最多,也有成直线形的或者剖面上集中成一点(这时两翼成折线相交成尖核状)。

枢纽组成褶皱的岩层的同一层面上各个最大弯曲点的联线叫枢纽。

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折线。

枢纽在空间产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但以倾斜的最常见。

枢纽倾斜的褶皱两翼在平面上的会合部分称倾伏端,也即转折端在平面上的表现见图3.10。

轴面轴面是连接褶皱各层枢纽构成的面,它是一个抽象的面。

一般可把轴面看成是平分褶皱两翼的对称面。

当两翼倾角不等时,轴面的倾向与倾角小的一翼的倾向相同。

轴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3.3.3褶被的类型

褶皱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也很多。

根据褶皱的某一要素可对褶皱进行形态分类。

按照褶皱轴面和两翼的产状以及两者的关系,将褶皱分为下面几种常见的类型见图3.11。

直立褶皱它的轴面直立,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倾角相等。

斜歪褶皱其轴面倾斜,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但倾角不等,轴面与褶皱相对平缓的一翼倾向相同。

图3.11褶皱的类型

倒转褶皱其轴面倾斜,两翼与轴面均向一个方向倾斜,两翼倾角不等,其中一翼的层序发生倒转。

横卧褶皱其轴面水平,两翼产状也近于平行,其中一翼产状是正常的,另一翼产状是倒转的。

3.3.4褶皱的野外识别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认为背斜为山,向斜为谷。

有这种情形,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因为背斜遭受长期剥蚀,不但可以逐渐地被夷为平地,而且往往由于背斜轴部的岩层遭到构造作用的强烈破坏,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甚至可以发展成为谷地。

所以向斜山与背斜谷见图3.12的情况,在野外也是比较常见的。

因此,不能够完全以地形的起伏情况作为识别褶曲构造的主要标志。

图3.12褶皱构造与地形

褶曲的规模,有的较小,有的较大。

小的褶曲,可以在小范围内,通过几个出露在地面的基岩露头进行观察。

规模大的褶曲,一则分布的范围大,二则常受地形高低起伏的影响,既难一览无余,也不可能通过少数几个露头就能窥其全貌。

对于这样的大型褶曲构造,野外就需要采用穿越的方法和追索的方法进行观察。

穿越法,就是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

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如果在路线通过地带的岩层呈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则必为褶曲构造。

再根据岩层出露的层序及其新老关系,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然后进一步分析两翼岩层的产状和两翼与轴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判断褶曲的形态类型。

追索法,就是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方法。

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追索观察,便于查明褶曲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

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时为水平褶曲,如果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或呈“S”形弯曲时,则为倾伏褶曲。

穿越法和追索法,不仅是野外观察褶曲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野外观察和研究其他地质构造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实践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根据不同情况,穿插运用。

3.3.5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褶皱构造对工程建筑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3.4断裂构造

构成地壳的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地壳中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节理的断层两类。

3.4.1节理

节理也称为裂隙,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节理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叫构造节理,它在地壳中分布极为广泛,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另一类是由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称为非构造裂隙。

非构造裂隙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常常出现在小范围内。

3.4.1.1节理的分类

任何节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受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按构造节理形成的应力性质,构造节理可分为两大类。

节理的分类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几何关系,二是力学成因。

前者指节理与所在岩层或其他构造的几何关系;

后者指形成节理的应力性质。

1.节理的力学成因分类

节理按其形成时的力学性质,主要分为由张应力形成的张节理和剪应力形成的剪节理。

张节理其主要特征是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

节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发育,节理两壁裂开距离较大,且裂缝的宽度变化也较大,节理内常充填有呈脉状的方解石、石英,以及松散或已胶结的粘性土和岩屑等;

当张节理发育于碎屑岩中

图3.13北京周口店灰岩中为方解石充填的张节理

时,常绕过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而不是切穿砾石;

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匀见图3.13。

剪节理剪节理和特征是产状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延续均较长;

节理面光滑,常具擦痕、镜面等现象,节理两壁之间紧密闭合;

发育于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割较大

图3.14山东诸城白垩系砂岩中的两组剪节理

的碎屑颗粒或砾石;

一般发育较密,且常有等间距分布的特点;

常成对出现,呈两组共轭剪节理见图3.14。

2、节理的几何分类

按与其它主要构造的关系(如与所以的岩层产状的关系;

与褶皱、断层构造在空间方位上的关系等)来划分。

一般分为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平行;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与所在岩层走向斜交;

顺层节理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如根据节理走向与区域褶皱枢纽方向、主要断层走向或其他线状构造延伸方向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纵节理,两者大致平行;

横节理,两者大致垂直;

斜节理,两者斜交。

对没有倾伏的褶皱,以上两种分类可以吻合。

即走向节理相当于纵节理,倾向节理相当于横节理见图3.15。

图3.15节理的形态分类

3.4.1.2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了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

岩体中存在裂隙,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促进岩体风化速度,增强岩体的透水性,因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当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都容易发生崩塌等不稳定现象。

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岩体存在裂隙,还会影响爆破作业的效果。

所以,当裂隙有可能成为影响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时,应当对裂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论证裂隙对岩体工程建筑条件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3.4.1.3节理的调查,统计和表示方法

为了反映裂隙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需要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并用统计图的形式把岩体裂隙的分布情况表示出来。

调查裂隙时,应先在工点选择一具有代表性的基岩露头,对一定面积内的裂隙,按表3.2所列内容进行测量,同时要注意研究裂隙的成因和填充情况。

测量裂隙产状的方法和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相同。

当裂隙面出露不佳时,可将一硬纸片插入裂隙,用测得的纸片产状,代替裂隙的产状。

裂隙野外测量记录表表3.2

编号

裂隙产状

长度

宽度

条数

填充情况

裂隙成因类型

走向

倾向

倾角

N3070W

N370E

180

22

裂隙面夹泥

扭性裂隙

N3320W

N620E

100

15

3

N70E

N2770W

张性裂隙

4

N150E

N2850W

600

统计裂隙,有各种不同的图式。

裂隙玫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

裂隙玫瑰图可以用裂隙走向编制,也可以用裂隙倾向编制。

其编制方法如下:

裂隙走向玫瑰图在一任意半径的半圆上,画上刻度网。

把所测得的裂隙按走向以每50或100分组,统计每一组内的裂隙数并算出其平均走向。

自圆心沿半径引射线,射线方位代表每组裂隙平均走向的方位,射线的长度代表每组裂隙的条数。

然后用折线把射线的端点连接起来,即得裂隙走向玫瑰图见图3.16a。

图中的每一个“玫瑰花瓣”,代表一组裂隙的走向,“花瓣”的长度,代表这个方向上裂隙的条数,“花瓣”越长,反映沿这个方向分布的裂隙越多。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走向N170E、N750E、N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