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2800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8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

8.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能发出红光B.桃花能吸收红光

C.桃花能反射红光D.桃花能透过红光

9.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

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红色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10.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属于光源B.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有关

C.光年是时间单位D.发生日食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1.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和  ;

响度相同的是  和  。

(填“甲”、“乙”、“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  不同。

1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以上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作用是  。

1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记录该运动员的成绩为10.62s,则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应为  s。

14.如图甲乙所示是两只水平放置的水银温度计,此时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图丙是一只体温计,其分度值为  ℃,若将其直接放入病人体内,测量出的体温不可能  38.5℃(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  (选填“会”、“不会”)熔化;

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不会”)沸腾.

1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但由于护目镜镜片起“雾气”,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从物理角度看,“雾气”的形成是  现象(选填一种物态变化),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雾气”会形成在护目镜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7.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时出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过程。

(填物态变化名称)

18.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7℃,如果没有甩,就用它给一个体温为36℃的人测体温,测量结果是  ,如果给一个体温为38.5℃的人测体温,测量结果是  。

19.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

(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

(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

(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

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其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过2.6s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km,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因为  。

21.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测量  (选填:

“时间”或“长度”)的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光沿  传播使晷针留下影子,通过影子的长短、指向来测定的。

22.如图所示,日食和月食是由光  形成的自然现象,发生月食时,  挡住太阳;

发生日食时,  挡住太阳。

23.打雷和闪电在远处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是因为光比声音传播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是  m/s。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4.请通过作图表示人眼透过空隙所能看到的范围(范围用阴影表示)。

25.如图,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26.如图所示,青蛙坐在井中的Q点观天,请在图中画出光路图,来确定青蛙大致能看到的范围。

27.画出小孔成像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8.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看到了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直尺在  .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说明音调与  有关.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将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别下压0.5cm、1cm、1.5cm,可探究声音的  与振幅的关系.下压距离越大,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越响,这是因为直尺的  越大,响度越大;

站在距离直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  (填“强”或“弱”).

29.在“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1)实验中对固体物质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

  。

(2)试管内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会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根据描绘的图象,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

(5)图象中DE段是物质的  过程。

30.舞剧《千手观音》是在广为流传的千手观音故事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演绎了一段极具寓言色彩的故事。

图为由张继钢担任编剧、编导的大型舞剧《千手观音》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的剧照。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的效果。

(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

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31.如图所示,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利用它观察蜡烛的成像时,孔对着  ,膜对着  ,(以上二格选填“蜡烛”或“眼睛”),可观察所成的像;

(2)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3)将蜡烛靠近针孔照相机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可在照相机上看到倒立  (选填“三角形”、“圆形”或“烛焰”)的像。

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3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作a可知,当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象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绘制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  (选填“b”或“c”)。

3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

(3)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此时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4)如图丁所示是用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  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

五.计算题(共1小题)

34.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甲,把它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零下6摄氏度,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的纯水中时示数为84℃,则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若放在教室内时示数为21℃,则教室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60℃,则显示温度为多少?

该温度计的准确示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

如果小于0.1s,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人耳不能分开。

【解答】解:

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

由v=

得:

s=vt=340m/s×

0.1s=34m,

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

s′=

=17m。

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现象,知道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可以解答此题。

【分析】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2)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来比较即可。

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

由于铁管长20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

可知,t=

≈0.00385s;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

t=

≈0.0588s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A。

【点评】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酒精的沸点是78℃;

(3)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4)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

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AC、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所以不能用标准气压下的沸水对体温计消毒,故A正确,C错误;

B、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实验室温度计内部的液体不能使用酒精,当测量温度达到或超过78℃时,酒精会沸腾,故B错误;

D、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故D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量程和温度计测温物质的选择原则,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主要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A.“雾凇”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C.“冰柱”的形成

D.正在变小的干冰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

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冰柱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故C错误。

D、正在变小的干冰,是固态的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升华吸热,故D正确。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A、水雾是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正确。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C错误。

D、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

B。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时放热。

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护目镜的内侧,液化过程放热。

故ABD错误,C正确。

C。

【点评】理解液化的概念和液化放热,可解答此题。

(1)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3)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4)冰箱的原理就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从而起到制冷的作用。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结冰,水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A错误;

B、打开冰箱门,能看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冰箱冷冻室侧壁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

D、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冷冻室的管子温度降低,故D错误。

【点评】本题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冰箱制冷的原理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桃花为不透明体,因为它能反射红光,所以呈现红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属于基础题目。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

(3)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红光照在白上衣上,由于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所以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

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应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自身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小孔成像中,成的是物体的像,物体什么形状,像就什么形状;

(3)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叫光年;

(4)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

解:

A、点燃的蜡烛是光源,未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所以无法确定选项中蜡烛是否是光源,故A错误;

B、小孔成像中,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故B错误;

C、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故C错误;

D、发生日食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即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源、光年的概念、小孔成像和日食的形成原因,属于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1.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 和 乙 ;

响度相同的是 甲 和 丙 。

(填“甲”、“乙”、“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 音色 不同。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图2中的波形是不同的,所以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音色不同。

1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空气能传递声音 ;

以上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作用是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

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

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空气能传递声音;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1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记录该运动员的成绩为10.62s,则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应为 10.91 s。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

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

≈0.29s,

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10.62s+0.29s=10.91s。

14.如图甲乙所示是两只水平放置的水银温度计,此时甲的示数为 18 ℃,乙的示数为 ﹣16 ℃.图丙是一只体温计,其分度值为 0.1 ℃,若将其直接放入病人体内,测量出的体温不可能 小于 38.5℃(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由图甲可知:

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柱从左向右,且数字向右是增大的,说明所测温度在0℃以上,为18℃;

由图乙可知:

液柱从左向右,但数字向左是增大的,说明所测温度在0℃以下,为﹣16℃;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1℃;

此时示数为38.5℃;

若将其直接放入病人体内,由于没有甩,则温度计示数只能不变或升高,测量出的体温不可能小于38.5℃。

15.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 不会 (选填“会”、“不会”)熔化;

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不会”)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