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73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4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docx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全面推进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系列

学习材料之

(二)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内涵解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二○一七年四月六日

 

目 录

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相关说明1

1.什么是合格评估1

2.合格评估的依据1

3.合格评估的目的1

4.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1

5.合格评估的新举措2

6.合格评估的工作程序及任务2

7.合格评估的结论及使用3

二、一级指标和观测点内涵解读4

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相关说明

1、什么是合格评估

合格评估是教育部对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学校开展的新一轮教学工作评估,属认证式评估。

合格评估的对象:

2000年后成立但未参加2003-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新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

2、合格评估的依据

(1)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通知(教发[2004]2号)

(4)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

3、合格评估的目的

(1)“四个促进”:

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三个基本”:

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3)“两个突出”:

突出为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4)“一个引导”:

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

指导方针是: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5、合格评估的新举措

(1)加强分类指导,分类评价。

(2)淡化评估等级,减少功利性。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常态监控与评估考察相结合。

(4)重视评估过程管理,改进专家工作方法。

(5)加大社会参与力度。

(6)国家承担评估全部经费。

6、合格评估工作程序及任务

合格评估工作程序主要有五个环节,包括:

⑴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

⑵数据分析。

教育部进行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提供基础材料。

⑶现场考察。

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通过深入访谈、现场听课、走访、座谈等形式,获取学校教学工作的信息,进而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

考察完后专家将集中向学校反馈意见。

⑷结论审议和发布。

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评估报告,作出评估结论。

教育部评估中心正式发布评估结论。

⑸整改提高。

学校根据专家组的考察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工作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整改情况将作为今后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7、合格评估的结论及使用

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和教育部审定:

(1)“通过”并且认真落实了整改计划的院校,直接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

(2)“暂缓通过”的院校,根据《整改计划》切实整改,一年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整改验收复评。

复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3)“未通过”的院校,整改期一般为两年,同时将给予一定的招生限制措施。

两年后重新接受评估中心组织的全面评估。

重新评估仍然未获通过的院校,教育部将采取停止招生等限制措施。

 

二、一级指标和观测点内涵解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观测点内涵解读

一级指标内涵解读: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解读1:

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是办学思路的策划者。

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反映办学思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应该是办学思路的支撑和印证。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有三个二级指标:

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解读2: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办学思路不是抽象的,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合格评估方案》的各级指标都会与办学思路有关。

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仅要看它的二级指标,还要看《评估方案》的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

领导作用则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1学校定位

●1.1.1学校定位与规划[注1]

(1)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

(2)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

(3)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解读1: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

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

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恰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

专家将通过审阅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解读2: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学校定位一般包括:

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所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学校的定位要适应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或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条件。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学校的学科结构(理工农医管经文等);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结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

“人才的类型”是指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

“服务面向”有两层含义:

一是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全国服务。

二是培养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

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尤其是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要合理,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学科支持),要遵循教育规律。

专业的总体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或特色专业。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

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这四个规划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在一个总规划中,内含这四部分内容。

1.2领导作用

●1.2.1领导能力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解读1:

领导能力是指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

其内涵是校级领导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和凝聚人心的能力。

中层领导对学校办学思路具有较强的贯彻能力、对教学具有教强的管理能力、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解读2:

(1)各级领导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学校的一切改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转变。

现在的时代,我们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要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质量观、人才观。

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这样的观念。

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实行。

在制定质量标准时,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要求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应区别于精英教育阶段的;另外不同的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承担的任务不同,质量标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国家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一样的,学校根据定位对培养的人才还提出不同的要求。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遵循教育规律,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统一性与多样性、“成人”与“成才”、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等关系。

(2)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应该做到责任明确。

学校的党政一把手要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把主要精力真正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学校领导在治学过程中,首先要带头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应有一个先于行动的核心理念,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

学校树立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应当明确、清楚。

(3)各级领导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

(4)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这对新建院校的建设和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2.2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

●1.2.3教学中心地位

(1)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解读1:

主要考察:

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师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师生对主要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评价结果统计;教学工作会议主报告或文件描述。

教学中心地位就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解读2: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实际的含义的,是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考察的:

是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基本构建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是否明确;各职能部门是否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师生满意度高;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尤其是利益分配方面)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经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