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095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C.蒸腾作用旺盛D.吸收作用旺盛

9.人要完成一个动作,一般需要哪三者的协调配合()

A.骨、关节、骨骼B.骨、关节,骨骼肌

C.骨骼、骨连接、骨骼肌D.骨、肌腱、骨骼肌

10.骨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A.杠杆B.调节C.支撑D.动力

11.鹦鹉“说话”和菜青虫“吃菜”,这两种行为分别属于动物的()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12.动物的行为有多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A.鹦鹉学舌B.狼捕鹿,鹿奔跑

C.猩猩的心脏跳动D.蜥蜴经常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13.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是因为他们的骨

A.无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B.无机物较多、硬度大、易骨折

C.有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D.有机物较多、硬度大、易骨折

14.王老师刚参加完义务献血,医生建议她用消毒棉压住伤口,并做屈肘动作,请问在动作中起收缩作用的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骨D.肘关节

15.对鱼类等水产品进行保存的现代方法中,最好的是()

A.酒泡B.冷冻C.盐溃D.添加防腐剂

16.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依次是(  )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B.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D.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17.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

A.营养生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18.细菌和真菌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醋酸菌制醋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利用酵母菌制作酸菜

19.夏天我们发现存放在壁橱里的衣物和鞋常常发霉,其原因是()

A.低温、干燥B.低温、潮湿C.高温、风干D.温暖、潮湿

20.构成病毒的结构()

A.一层细胞壁构成的外壳,内有核酸物质

B.外有蛋白质外壳,内有核酸物质

C.外有蛋白质外壳,内有染色体

D.外有细胞质,内有细胞核

二、综合题

2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若要探究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_____。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_____处理。

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左或右)移动。

22.如图为肘关节示意图。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①是______③是______④是______。

(2)图中起牢固作用的结构是②______,能减少运动摩擦的结构是⑤______。

23.如图是细菌、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1)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酵母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细菌没有真正的______。

(3)_____是某些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4)从生殖方式看,细菌是_____,酵母菌是_____或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24.材料一:

草履虫不喜欢二氧化碳浓度高,如果遇到二氧化碳高浓度气泡,它就停止向前游动,然后向后游,转动大约30度的角度后,再向前游,如果又游到距气泡太近的地方时,它便重复上述的移动次序,最后聚集在离气泡较远的微酸性区域。

材料二:

成年的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到高处摘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1)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可分为______行为和______行为。

(2)据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一中草履虫的行为属______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所控制的行为。

(3)材料二中黑猩猩的行为属______行为,这类行为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

25.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回来一些新鲜的带根小白菜,可是放了一天,小白菜萎蔫了。

小明想了一个办法,将小白菜分成甲、乙两份,甲组用黑色的塑料袋装好扎紧放在室温见光处。

把乙组小白菜根放入一盆清水中,过了一天,小明发现乙组小白菜变得硬挺了,而伸手去取甲袋内的小白菜时感觉到有些热,袋内壁有水珠,还发现小白菜仍然萎蔫并有些腐烂。

请帮小明作以下分析并完成问题:

(1)新鲜的小白菜变得萎蔫,主要是因为植物通过______作用散失了_____。

(2)当将萎蔫的小白菜的根放到水里后,小白菜变硬挺了,是因为小白菜根吸收了水分。

那么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3)“手伸进甲袋取小白菜感觉有点热”是因为小白菜进行______的生理活动。

(4)小白菜所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______的生理活动制造的。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种皮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详解】

种子的胚由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因此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故D符合题意。

【点睛】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2.C

试题分析: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的。

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子的正常萌发。

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3.A

枝芽(叶芽)的结构和作用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叶芽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

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因此,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的是生长点。

故A符合题意。

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D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知识。

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

用糖拌西红柿,则细胞外的糖分多,液体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西红柿细胞就会失水。

因此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

故选D。

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糖拌番茄片时番茄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大小关系。

5.A

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A.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黄瓜属于果实,因此黄瓜需要含磷的无机盐,A符合题意。

BC.白菜、菠菜食用叶,需要较多含氮的无机盐,BC不符合题意。

D.马铃薯为人类提供的块茎富含淀粉,应多施含钾的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此题考查了含氮的、含钾的、含磷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6.D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光合作用的公式:

,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其它生物物质、能量、氧气的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只要熟练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可总结出其具体的场所。

7.C

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一般题,属于理解层次。

8.C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A.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C符合题意。

D.吸收作用主要是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蒸腾作用的意义。

9.B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B符合题意。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0.A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任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掌握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B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鹦鹉“说话”,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菜青虫“吃菜”,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不同。

12.C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A.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狼捕鹿,鹿奔跑,属于捕食行为,B不符合题意。

C.猩猩的心脏跳动是动物的生理活动,不属于动物行为,C符合题意。

D.蜥蜴经常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属于防御行为,D不符合题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

13.A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A正确。

掌握青少年的骨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4.A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在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因此王老师刚参加完义务献血,医生建议她用消毒棉压住伤口,并做屈肘动作起收缩作用的是肱二头肌。

掌握骨、骨胳肌和关节所起的作用,三者互相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15.B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晒干、风干)、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酒泡和腌渍是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

添加防腐剂是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是添加过多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利用低温对水产品进行保存,不仅能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而且对人体无害,是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

因此,对鱼类等水产品进行保存的现代方法中,最好的是使用冷冻。

只要熟练掌握了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6.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

然后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进行发酵的微生物,然后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以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

因此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明确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7.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菌的生殖方式.解答时可以从青霉、曲霉的生殖方式方面来切入。

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

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

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真菌的生殖方式

18.D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据此作答。

A.醋酸菌可用来酿醋,A正确。

B.青霉菌可以提取青霉素,B正确。

C.乳酸菌可制酸奶,C正确。

D.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菜要用到乳酸菌,D错误。

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熟练掌握发酵技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19.D

夏天温度适宜,水分充足,衣服和鞋上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发霉,形成菌落。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20.B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构成病毒的结构是外有蛋白质外壳,内有核酸物质。

故选:

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

21.甲、乙甲、丙氧气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增加人工光照)遮光(黑暗)右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

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3)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4)观察实验装置可知,甲、乙对照,变量是光照,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甲丙对照,变量是绿色植物,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丁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装置瓶中的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1)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3)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

因此,利用丁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右(或右方)移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2.关节头关节腔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软骨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1)观图可知:

图中①关节头,③关节腔,④关节窝。

(2)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明确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答的关键。

23.1细胞壁2细胞膜5细胞质细胞核芽孢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1)由图可知:

左图为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右图为酵母菌,具有细胞核和液泡。

(2)图中1细胞壁、2细胞膜、3DNA、4细胞核、5细胞质、6液泡。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所以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

1细胞壁、2细胞膜、5细胞质。

(2)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3)当外界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存时,某些细菌会形成能抵抗高温、低温、干旱等恶劣环境的休眠体以渡过恶劣环境,这个休眠体叫做芽孢。

(4)细菌靠分裂生殖来繁殖后代;

酵母菌属于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同时酵母菌还能进行出芽生殖。

掌握细菌和真菌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区别。

24.学习先天性先天性遗传因素(遗传物质)学习遗传因素(先天性行为)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2)材料一中草履虫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类行为是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3)材料二中黑猩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5.蒸腾作用水分成熟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1)植物体内的水分能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新鲜的小白菜变得萎蔫主要是因为白菜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

(2)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所以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所以,手伸进甲袋取小白菜感觉有点热,是因为小白菜进行呼吸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