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论述文档格式.docx
《人格心理学论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论述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capacityforselfextension);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2、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1)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失无遗传倾向。
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2)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身。
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3、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
(1)注意过程:
对学习目标的选择
(2)保持过程:
两种表征系统:
表象和言语
(3)动作再现过程:
将表象和言语表征转化为动作
(4)强化和动机过程:
影响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简述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
(1)经验的开放。
机能完善者不需要防御机制,所有经验都是被准确地符号化而成为意识
(2)协调的自我。
机能完善者的自我结构与经验协调一致,并且具有灵活性,以便同化新的经验;
(3)机体估价过程。
机能完善者以自己的实现倾向作为估价经验的参考体系,不在乎世人的价值条件;
(4)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
机能完善者时时刻刻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都给予肯定,他们不觉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的内在动机
(5)与同事和睦相处。
机能完善者乐于给他人以无条件积极看待,同情他人,为他人所喜爱。
5、简述大五因素理论
外倾性:
极端外向、极端内向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对经验持开放和探求的态度
开放性:
依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体的某处
随和性:
乐于助人、可信赖;
多抱有敌意,为人多疑
尽责性:
如何控制自己、自律
6、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
遵循"
快乐原则"
(pleasureprinciple),即追求享乐,逃避痛苦人格结构
2、自我(Ego)——它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以适应社会,在个体本能需要与现实环境中做协调维系个体的生命。
3、超我(Superego)——人格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
遵循“道德原则”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特别是性方面或者攻击和侵犯性方面的冲动;
说服自我,以道德完善的追求代替物质或其他实物满足的追求。
7、阿德勒认为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是什么?
(1)出生顺序:
阿德勒认为即使是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出生先后不同,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
(2)早期记忆:
通过早期记忆,可以发现个体所感兴趣的东西,使我们找到,可以发现过去的记忆和现在行为之间的关系。
(3)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通过梦的分析,可以发现人的生活风格,揭示个体心灵深处为之奋斗的优越目标。
8、简谈你对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内涵的理解
自我实现是个体在成长中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和结果,个体的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而高峰体验是指个体历经基本需求的追寻而获得满足时,在追求自我实现时所经验的一种臻于顶峰的心理满足感和完美感,这种经验是与自我实现相伴随的。
阻碍个体自我实现的因素主要有:
(1)自我是喜爱你处于层级中的最顶点,是一切需要重罪微弱的;
(2)大多数人害怕那种自我实现者所必备的关于他们自己的知识;
(3)文化环境能强加于个人的某些规范窒息了个人自我实现的倾向;
(4)童年的条件影响着个人完成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9、简述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建立的两个假设
①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
②所有人都需要积极的看待。
10、霍尼(Horney.Karen)指出人们跟他人互动时表现出三种风格。
简述这三种风格。
霍尼把这10种神经症性需要归纳为三类特殊的神经症倾向或人格特征,分别是:
(1)依从型人格(compliantpersonality),这种人格倾向的主要特征对爱情和赞同的强烈持久的需要,希望被爱、被保护、照顾和指导。
(2)攻击型人格(aggressivepersonality),这种人格倾向的主要特征为对人的敌意。
他们追求权力、威望和成就。
(3)回避型人格(detachedperson-ality),这种人格倾向的主要特征为避开人,宁愿一人独处,既不与人合作,也不与人竞争、对立,退缩在自己个人的小圈子里。
11、评价荣格的人格类型学说
荣格根据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的组合得出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
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但是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大部分是某种占优势,其他兼具有。
12、评价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
艾里克森根据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2)自主对害羞和疑虑(1-3岁);
(3)主动对内疚(3-5岁);
(4)勤奋对自卑(5-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6)亲密对孤独(20-24岁);
(7)繁殖对停滞(25-65岁);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艾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是平行的,但是,对这五个阶段的论述两者很少有一致的地方,艾里克森并不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把重点放在个体的经验上。
艾里克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后三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代表着他结人格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13、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经验。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14、个案研究及优缺
个案研究——此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
优点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
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
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法。
缺点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
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
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15、荣格人格类型划分
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
16、观察学习是什么意思?
有哪些阶段?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五、论述题
1、试比较阿尔波特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在方法上,奥尔波特采用两种研究方法:
一是常规研究方法,二是特殊规律研究方法;
而卡特尔采用了一种复杂的统计技术——因素分析。
在分类上,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为: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而个人特质依据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而卡特尔从个体与群体的角度将人格特质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从特质的层次上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为动力特质,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能、外能、辅助。
阿尔波特尤其强调特质本身而不是环境因素决定着行为。
与阿尔波特不同的是,卡特尔并不过分强调个体自身的特性,而是容纳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他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有些是人皆有之的,有的是个人独有的,有的是遗传决定的,有的则受环境影响。
2、、评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思想。
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1、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
最重要的原型有:
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
2、心理类型学:
首先,荣格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
其次,荣格认为有四种功能类型,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荣格把两种态度和四种机能类型组合起来,构成了八种心理类型。
3、心理动力学:
他认为人格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相对闭合的性质。
它需要从外部世界或自身肉体中获得能量——心理能。
心理能运转时遵守等值原则和在增加原则。
4、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荣格将人生分成四个阶段:
(1)人生第一年;
(2)童年期到青春期;
(3)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
(4)老年期。
二、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1、分析心理学的贡献
首先,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其次,强调了人格的整体性。
再次,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新领域。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也颇具特色,且有贡献。
2、分析心理学的局限
荣格的理论和观点深奥难懂,离奇古怪,带有神秘感,其方法缺乏客观性和严谨性。
3、试述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特征。
①自我广延的能力,即有很广的活动范围,有很多朋友和爱好,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富有同情心而没有占有欲和嫉妒心,能容忍别人和自己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③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能容忍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不幸,对自己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乐观的态度;
④具有现实性知觉,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是“明白人”而不是“糊涂人”;
⑤具有自我客观性,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理解真正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也知道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⑥有一致的人生哲学,为一定的目的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能对自己的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4、试述马斯洛的动机观。
、
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中心是动机理论,也就是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类的动机称为需要,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需要:
一是没生物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
一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
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以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排列。
金字塔的最底部是生理需要,上面是安全需要、社会交往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最项端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
这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具有优势的一种,是对生存基本条件的需求。
安全需要:
表现在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要,例如进行储蓄、保险。
归属和爱的需要:
爱是一种人间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包括相互信赖。
尊重需要:
这类需要包括两方面:
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成
就和自由等的愿望;
另一方面要求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
威信、
承认、地位、名誉和常识。
自我实现需要:
它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高峰,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5、试述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
在对人格理论进行评价时,我们主要采用一般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主要如下:
1.精确性:
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
判定。
2.可检验性:
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
3.概括能力:
一般来说,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
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
4.简洁性:
一个理论所包含的假设、所运用的概念越少,对现象的解释越简明,其简洁
性程度越高。
5.逻辑一致性:
科学理论要求其知识体系前后连贯,各个概念、假设与定律之间相互吻
合、印证,具有较高的逻辑一致性。
6.有用性:
如果一个人格理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就是一个好的人格理论。
6、根据不同心理学家的人格定义,谈谈你对人格的理解
1、罗列式定义:
列举出属于人格东西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与整体性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谁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4、适应性定义:
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以上各种类型的定义都指出或强调个人人格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特征,但都不全面和完善。
对人格的理解: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想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
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其特性包括:
1、整体性: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2、独特性:
不仅表现在某些个别的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上,而更主要是表现在整个模式上,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开来。
3、社会性与生物性: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4、稳定性与可塑性:
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7、试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渊源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是19世纪末奥地利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及社会生活的产物。
当时的奥地利,在经济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在政治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广大人民遭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三重压迫,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在社会文化上,当时的奥地利仍处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宗教气氛浓厚,两性禁忌甚严,人们正常的性欲望、性生活等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部紧张的冲突状态。
社会外部恶劣的政治条件和压抑的文化环境与个人内部的紧张冲突交织在一起,致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应运而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还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
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关于"
意识"
的论述来源于莱布尼茨的微觉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阈,和费希纳意识运动的学说。
他的心理观则受布伦塔诺的影响较大。
在哲学思想上,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他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都能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找到影子。
与此同时,18、19世纪哲学中盛行的享乐主义动机学说的影响更是体现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当中。
在科学思想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与赫尔姆霍茨的能量守恒观点有密切关系;
而他的本能论的依据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8论述你对人格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解
人格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
1、弗洛依德根据利比多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1)口腔期(0~1岁)
(2)肛门期(1~3岁)(3)性蕾期(3~6岁)(4)潜伏期(6~11岁)(5)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
2、艾里克森根据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
3、荣格
(1)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2)根据两种态度和四种功能结合起来,划分出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所以,人格形成及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不同的人在同一年龄阶段也存在差异,因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三)家庭环境因素(四)早期童年经验
9、论述社会学习论的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行为反应,也不需要直接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该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或反面的后果就可完成学习。
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性强化”,而学习者通过对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所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
另外,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强化和动机过程
二、自我效能
班杜拉认为,强化并不总是外在的,还有一种叫做自我强化的内在强公。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自我强化相关的概念,是反指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当一个人对某行为或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就会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地去执行这种行为、完成这种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