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权威辅助练习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权威辅助练习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权威辅助练习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代替部分具体科学的研究
D.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1.13.唯心主义哲学两个最基本的派别是指(C)。
A.马赫主义和贝克莱主义
B.唯意志主义和不可知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黑格尔主义和康德主义
1.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主,结束了(D)。
A.一切唯心主义
B.一切旧唯物主义
C.一切形而上学
D.作为“知识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1.15.哲学所研究的规律只适用于(D)。
A.客观物质世界
B.主观精神世界
C.世界某一领域
D.客观世界一切领域
1.16.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1.17.现代西方哲学两股主要思潮是(B)。
A.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
B.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C.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
D.唯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
1.18.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D)。
A.实用主义的观点
B.科学主义的观点
C.人本主义的观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1.19.“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D)。
A.神秘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20.“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是(B)。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21.“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是(A)。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2.以下论断属主观唯心主义的有(C)。
A.“天下物皆可理照”
B.“理在事先”
C.“事物就是感觉的结合”D.“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2.1.物质范畴是(B)。
A.一切哲学的基石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C.辩证法的基石
D.世界观的基石
2.2.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C)。
A.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3.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D)。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可感知性
C.具体性
D.真实性
2.5.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A)。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2.6.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和纯粹的抽象,这是属于(B)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C)。
A.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B.物质对运动来说可有可无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对物质来说可有可无
2.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观点是对运动的(D)。
A.朴素唯物主义理解
B.机械唯物主义理解
C.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D.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2.9.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否认静止
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2.10.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A)。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静止的绝对性
2.1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12.静止就是(C)。
A.绝对不动
B.暂时不动
C.运动的特殊状态
D.永远不动
2.13.时间和空间(D)。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D.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2.14.“光阴一去不复还”是指时间的(A)。
A.一维性
B.顺序性
C.持续性
D.珍贵性
2.15.“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C)。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2.16.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D)。
A.手脚分工
B.直立行走
C.语言的出现
D.劳动
2.1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B)。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18.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是属于(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2.1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明(A)。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2.20.人脑与动物大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C)。
A.脑容量的不同
B.大脑重量不同
C.人脑具有“第二信号系统”
D.人脑有严密的结构
2.21.意识的本质是(A)。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抽象的思维活动
C.具体的物质活动
D.精神的自由活动
2.2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是(D)。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23.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A)。
A.社会实践
B.人的主观努力
C.依靠理论自身的力量
D.依靠行政手段
2.2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观点,是属于(B)。
A.唯心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2.25.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D)。
A.原初物质
B.某种实物
C.原子
D.某种精神
2.26.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存在
B.实践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2.2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C)。
A.个人积极性的发动
B.解放思想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2.28.规律的客观性是指(B)。
A.为客观精神所具有
B.为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
C.离开事物而独立
D.存在于事物之外
2.29.规律是指(A)。
A.本质和本质之间的关系
B.现象之间的关系
C.事物的外部联系
D.事物的非必然的联系
2.30.“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是属于(C)。
A.实用主义观点
B.唯意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3.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质量互变的观点
C.辩证否定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3.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D)。
A.本质必然的关系
B.现象偶然的关系
C.直接的关系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3.中国的庄子说: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C)。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只见区别不见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3.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B)。
B.孤立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3.5.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D)。
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3.6.“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C)。
A.机械的条件决定论
B.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C.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D.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3.7.第一次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是(C)。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贝塔朗菲
3.8.系统的最本质特征是(A)。
A.整体性
B.结构的有序性
C.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
D.系统方法
3.9.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D)。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3.10.对于事物的联系,唯心主义者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A)。
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条件性
D.联系的多样性
3.11.系统是指(C)。
A.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
C.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
D.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
3.1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C)。
A.整体可以代替部分
B.部分支配、决定整体
C.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
D.整体是部分的总和
3.13.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是(D)。
A.不可把握的
B.确定不变的
C.不确定的
D.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3.14.发展的实质是(D)。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B.事物数量的增减
C.事物位置的移动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15.新事物是指(A)。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事物
B.在时间上先出现的事物
C.具有新特点的事物
D.比较完善的事物
3.16.区分新旧事物应该看它(D)。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是否新奇
C.力量是否强大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3.17.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3.1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B)。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0.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B)。
A.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
B.事物的内部矛盾
C.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D.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
3.21.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B)
A.运动是根本变化,发展是一般变化
B.运动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则是指前进性上升性运动
C.运动是量变,发展是质变
D.运动是位移,发展是新陈代谢
3.22.辩证矛盾是指(D)。
A.思维中前后不一致
B.主观上发生错误
C.不同事物的对立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练习题(2)
3.2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共性和个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
3.2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C)。
A.思维中的前后一致
B.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C.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
3.25.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D)。
A.相互依存的性质
B.相互渗透的性质
C.相互贯通的性质
D.相互对立的性质
3.2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B)。
A.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C.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D.条件和根据的关系
3.27.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C)。
A.推动事物的量变
B.实现事物的质变
C.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3.28.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C)。
A.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而转化的基本趋势
B.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D.维持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3.29.唯物辩证法认为,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B)。
A.根本原因
B.不可缺少的条件
C.决定性因素
D.动力和源泉
3.30.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对外开放方针的主要理论基础是(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3.31.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3.3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是(C)。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33.“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割裂了矛盾的(B)。
A.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B.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
C.基本方面与非基本方面的联系
D.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联系
3.34.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C)。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3.35.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B.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辩证统一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36.主要矛盾是指(A)。
A.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
B.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C.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D.在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3.37.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D)。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内部矛盾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38.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中坚持(C)。
A.两点论
B.均衡论
C.重点论
D.一点论
3.39.事物的质是指(C)。
A.事物自身的同一性
B.某物与他物的区别性
C.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保持事物存在的数量界限
3.40.质与事物的存在(B)。
A.不是直接同一的
B.是直接同一的
C.有时直接同一,有时不直接同一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分离
3.41.事物的度是指(A)。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范围
B.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程度
C.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D.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
3.42.量变是指事物(B)。
A.非连续的变化
B.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C.渐进过程的中断
D.矛盾统一体的分解
3.43.质变是指事物(C)。
A.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连续性的变化
C.突破了事物的度的变化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3.44.《老子》中说: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表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C.质变优于量变
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3.4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3.46.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就会导致(A)。
A.庸俗进化论
B.冒险主义
C.激变论
D.诡辩论
3.47.质变的复杂性表现为(C)。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中包含着量变
D.事物构成成分的变化引起质变
3.48.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C)。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与消亡
B.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
C.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而非根本属性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性质发生了变化
3.49.唯物辩证法认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中(D)。
A.进步的方面和落后的方面
B.正确的方面和错误的方面
C.主要的方面和次要的方面
D.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和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3.50.“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种观点属于(B)。
A.诡辩论
B.辩证法
C.折衷主义
D.形而上学
3.51.辩证的否定是(C)。
A.质和量的统一
B.直线性和曲线性的统
C.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D.周期性和回复性的统一
3.52.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B)。
A.所有时间上先后相继的联系
B.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D.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
3.53.“因果联系是人们多次看到两组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个观点(D)。
A.肯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肯定了因果规律的客观存在
C.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D.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3.54.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不确定的,因此(B)。
A.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
B.同一种现象在不同的联系中既可以是原因又可以是结果
C.同一种现象只能是原因
D.同一种现象只能是结果
3.55.在社会生活中,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又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这主要说明原因和结果(B)。
A.是相互对立的
B.是相互作用的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
3.56.必然性是(D)。
A.偶然性的表现形式
B.偶然性的必要补充
C.由偶然性构成的
D.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决定力量
3.57.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中(B)。
A.不可避免的趋势
B.不确定的趋势
C.合乎规律的趋势
D.居于支配地位的趋势
3.58.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把一切都着作是必然的,就会导致“命运”决定一切的(A)。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唯物主义决定沦
D.无神论
3.59.“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A.机械决定论
B.神学目的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决定沦
3.60.唯物辩证法认为(C)。
A.现存的东西必定都是现实的
B.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C.现实是指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D.现实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
3.61.抽象的可能性是指(D)。
A.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B.不可能性
C.坏的可能性
D.具有一定根据,但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3.62.内容和形式是(A)。
A.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
B.现实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
C.现实事物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和不确定的趋势
D.现实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外部特点
3.63.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中(D)。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
B.形式总是不适合内容
C.形式和内容始终是基本适合的
D.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
3.64.本质是指(D)。
A.事物的质和属性钓统一
B.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
D.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3.65.“假象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B)。
A.折衷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3.66.本质和现象的统-,说明(B)。
A.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B.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C.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
D.没有必要通过现象达到本质
4.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4.2.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为实践是(B)。
A.纯精神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日常生活的活动
D.利己主义活动
4.3.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C)。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科学实验C.生产实践D.教育实践
4.4.把客观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这是(D)。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4.5.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A.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B)。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
4.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