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768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1980-2005).doc

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管理的发展历程

(1980-2005)

我国的食品安全抽检检测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的监测体系,由国务院食药局牵头,商务部、工商局、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

回首这二十年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阶段(1982年-1995年),食品卫生监测管理的初期阶段。

主要以监测食品污染物(以化学污染物为主)和食源性疾病(以生物性污染和食物中毒)为主。

主要是卫生部门到各地监测食品的污染情况,相关工作从1983年就开始了,截止到1995年以前,监测样本是90万个,1995年以后一般是120万至130万个。

抽检品种主要是粮食、方便面、酒类、肉类等食品。

另外商业部、质检部门也抽检一些肉类、副食品和出口食品。

第二个阶段(1996年-2002年),是建立监测网络阶段。

这一阶段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在着力建设食品安全的监测体系,并开展了大规模的食品监测工作活动。

各有关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卫生部门的食品污染监测网络于2001年初步构建成型,2002监测结果表明,中国食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国高毒农药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1年至2002年,卫生部对粮食、酒类、罐头、食糖、水产品、植物油、乳制品等13类产品进行了抽检。

2003年,卫生部门对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类239种市售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还进行了食品中污染物、添加剂、重金属的专项抽检行动。

由于爆发非典型性肺炎,卫生部门还加大了对食源性疾病和疫情的监测管理。

农业部门在这个阶段建设了200多个国家级和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中心,并指导全国1/3的地市县建立了以快速检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农业部门建立了从中央到地市县的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检测范围包括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等,能够满足从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产地环境到农产品生产及其消费全过程的监测。

2001年至2003年,农业部门组织有关检测机构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对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市及山东省寿光市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产品进行了连续检测,2001年为3次,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5次。

质检总局在这个阶段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在全国共建有2500多个食品、农产品检测技术机构。

建立了28个涉及农产品、食品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涉及食品检测分析的研究所;31个省、5个计划单列市、381个地市、2000多个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都建有农产品、食品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同时,分布全国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全国建有163个检验检疫技术中心,300多个食品检测实验室。

近年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还专门建立了多个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和26个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

商务部门市场检测体系初步建立,联系了36个城市的检测机构,对全国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检测资源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全国主要蔬菜、肉类品种的抽检监测。

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2004年),食品卫生监测管理的分工、规范阶段。

这一阶段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文件明确了食品流通领域各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这个阶段商务部门制定颁布了《绿色市场认证实施规则》,并制定了一系列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测政策文件,如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做好重点流通企业监测工作的通知》。

工商部门制定颁布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质检部门制定颁布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等相关法规;粮食局制定了《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

第四个阶段(2004年至今),各有关部门协调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阶段。

商务部建立了国家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并每年向社会公布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监测报告。

国家工商总局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农业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发布系统。

卫生部安排将监测网络建设列为其重要工作,同时还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进出口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风险分析控制系统,并已在东部沿海进出口系统10个口岸局中联网运行。

得出了我国铅、镉等重金属污染情况的相关结论。

科技部已建立第一个覆盖13个省市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