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898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docx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

随着运动潮流的发展,现在不再是单一、枯燥乏味的体育运动了,而是结合了其他运动元素,如搏击操、健美操、瑜珈、街舞、跆拳道等等新元素,它们都是结合音乐节拍进行运动,这些运动不但简单易学,而且动作新颖让人感到新鲜,这正符合了我们青年一代的心理。

本节课就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线,重点教授篮球技术,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比赛、游戏形式,使学生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和锻炼 ,较好地掌握基本技术、战术的同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通过专项练习提高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以及对技战术配合与练习方法的创新能力;

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4.诱导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自我检验提高勇敢,果断,顽强和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

5.通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体验篮球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乐趣;

6.了解基本竞赛规则,掌握安全锻炼方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大、好奇心强。

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已都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

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

他们对篮球较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有待培养。

 

四、教学组织形式

1.教师:

积极运用语言和身体动作示范、提示、点拔、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学生:

自觉积极学习,体验篮球的技术,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自我水平。

3.组织:

教师采用集中与分散相集合,以分组练习的授课形式,营造学生在竞争学习的教学气氛。

 

单元教学计划

单位

****

教师

***

任教

年级

八年级

 

1.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和锻炼 ,较好地掌握基本技术、战术的同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通过专项练习提高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以及对技战术配合与练习方法的创新能力;

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4.诱导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自我检验提高勇敢、果断、顽强和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

5.通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体验篮球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乐趣;

6.了解基本竞赛规则,掌握安全锻炼方法。

1.基本掌握运球、投篮、传球技术及其组合动作;

2.学练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配合及运用;

3.初步了解篮球竞赛基本规则;

4.安全的锻炼方法。

教学内容

难点与重点

学练要求

1

 

2

1.高、低运球;

2.运球急停急起练习;

3.建立正确的运球技术概念,掌握运球要领。

1.运球应该用手指运球,而不是手掌;运球高度最好不要超过腰部;

2.双膝微屈,身体前倾不参与运球的那只手臂应该弯屈肘部并向外伸,保持平衡,也阻止对手靠近。

1.建立正确的运球技术概念;

2.提高控球与保护球的能力;

3.创新练习方法;协调同伴关系。

3

 

4

1.原地肩上投篮;

2.行进间上篮。

1.进行探究性学习:

不同距离、抛物线高低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开展自评与互评;

2.加强动作的稳定性提高命中率。

1.不同距离的原地肩上投篮;

2.有防守情况下运球突破原地肩上投篮;

3.不同距离的运球行进间上篮。

5

 

6

 

1.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

2.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3.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比赛。

1.传球的用力顺序和接球后的缓冲;

2.传球的力量以及落点;

3.传接球的稳定性。

1.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能力;

2.在游戏中学会合理选择传球线路、落点;

3.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7

 

8

1.移动的综合练习:

快跑----急停----转身----变向跑----侧身跑----行进间上篮;

2.全场”8”字运球上篮练习;

3.两人传接球上篮练习;

4.半场运球上篮练习。

1.保持重心平稳,手控制球能力;

2.从培养兴趣出发,使学生逐渐喜欢这项运动,提高熟练程度,激发练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1.熟练运球变向与运球行进间上篮动作;

2.积极思考,如何摆脱防守者;

3.和组员竞争,提高自我水平。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自编搏击操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行进间传接球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比赛放松操《Myheartwillgoon》

小节安排回收器材,师生道别

 

教案

学校:

***年级:

八年级人数:

40人课次:

第6课次任课教师:

***

1.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和锻炼 ,较好地掌握基本技术、战术的同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2.通过专项练习提高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以及对技战术配合与练习方法的创新能力;

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4.诱导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自我检验提高勇敢,果断,顽强和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

55.通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体验篮球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乐趣;

6.了解基本竞赛规则,掌握安全锻炼方法。

教学

内容

1.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

2.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3.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赛及游戏。

场地

器材

两个篮球场、25个篮球、一台录音机、

教学

顺序

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自编搏击操)——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行进间传接球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比赛——放松操《Myheartwillgoon》——小节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负荷

教学目标

组织与学习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5分钟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自编搏击操)

 

1.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2.热身运动为后面的激烈运动做准备

1.指定集合地点

2.向学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集合队形

♀♀♀♀♀♀♀

♀♀♀♀♀♀♀

♀♀♀♀♀♀♀

♀♀♀♀♀♀♀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35分钟

 

1.双手胸前传接球

  

 

了解并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能力;

 

传球:

1.拇指呈八字,自然垂肘于体侧,置球于胸前

2.用抖腕、手指弹拨发力,球向后旋转,由指尖传出

3.上、下肢及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传球落点准

接球:

1.手指张开成勺形,对准来球方向,伸臂迎球

2.指端接触球后,顺势后引,用手指、手腕控制好球

3.两手握球,保持身体平衡,及时做下一个进攻动作

1模仿教师的传接球动作.

2.不懂及时向教师提出或看传接球示意图

 

3.建立正确的传接球技术概念,提高速度

 

2.行进间传接球

 

1.固刚学习的传接球技术

2.体验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要领

3.建立传球跑位后移动的意识

 

1.球队员传球给站位队员后,直线跑动接回传球,接最后传球后运球回队尾

 

2.队员与站位队员要有序交换

 

1.如何准确地将球传给跑动

2.带着问题体验行进间传接球

3.合作练习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

 

3.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比赛

 

1.体验配合的重要性,明白规则在比赛中的作用

2.培养敢于和对手拼抢的行为和意识

活动一:

传接球比快

方法: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成一个大圆圈,用一个球绕顺时针方向传,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传球次数多的队获胜

规则:

只能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否则不计数。

活动二:

传球抢球游戏

在各个小组内再将学生分成的三队进行三传二抢或二传一抢的练习,攻方用一个球在同伴之间传递,守方断球、抢球,要求进攻方不得运球、走步、被守方触摸到球,否则失误的攻方队员被防守队员依次替换

 

(活动一图)

要求:

一起报出传球个数

 

 

(活动二图)

要求:

1.双手胸前传接球;守方积极移动防守;不得冲撞持球队员

2.合作练习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

 

5分钟

1.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2.利用音乐的韵律进行身体调整达到全身放松

 

 

放松操

《Myheartwillgoon》

1.教师播放音乐《Myheartwillgoon》,组织学生随音乐做放松操

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内容,表扬同学们积极、主动、认真并提出改进意见

1.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放松练习

2.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下次练习时努力改进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平均心率

130—140次/分

练习密度

40—50%

强度指数

1.3—1.6

课后总结与反思

我对本课进行了反思,感觉到还是有收获的。

因为对一些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1.教学目标的问题:

我在想每堂课要完成多少多少目标,在备课时也设计了很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来不及想如何达成其他的教学目标,已经下课了。

那么是不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完成了,其他目标也能随之而达成呢?

2.教学内容的问题:

教学的内容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老师收集整理的,只要能够为目标服务的都可以是教学内容。

3.关于教法的问题:

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练习这两大难点,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当,技能学习、素质练习与兴趣是可以统一的。

目前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转变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通过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来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

4.评价方式的改变:

课对学生的评价既是隐性的又是多元的,也是注重过程性的。

例如:

在行进间传球时,你的动作正确与否同伴会给你打分;在自主练习时,根据动作图解和老师的讲解,可以给自己打分;在游戏时,你的表现同伴会给你打分。

哲学上讲,内因是动力,学生如果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由这种内因产生的动力是无穷的。

5.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本课教师一直在使用“我们”一词,其次用的最多的词还有:

大家、尝试、好的、非常好、让老师来试试、我们大家给他掌声等。

事实上这节课上也说明了老师的语言转变是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