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务处、年级部将对薄弱学科召开学科专题调研。
2.强化“课堂化研训”,规范集备细则
所有研训,其终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是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课前集体备课,集众人之智慧,将课备准、备实、备细、备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二次备课”为模式的备课模式,教务处和年级部不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坚决杜绝假备课、不备课,要统一备课格式。
集备要充分,目标要明确:
要求做到“三个结合”,即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相结合;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训练相结合;
德育渗透、知识建构、心理素质和环保教育相结合。
积极参与教研室的各种业务培训和会议,教研组每三周活动一次,做到有主题,有记录。
备课组每周大集备至少一次,提倡多次小集备;
要求一课一研;
在集体备课时,注意做到五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内容、定主讲人;
五备:
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作业;
五统一:
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单元练习。
做好集体备课记录。
集备一般要提前半周,真正做到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提高学科备课组的整体水平。
各备课组也要加强个人自备,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的教学风格和魅力赢得学生。
三年内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必须先听课,后上课,上课时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3.提升教学内涵,引领课堂变革
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要认真学习、研究“基于问题生成的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的精髓并结合“动态课堂”的特点,让课堂充满生活情趣和智慧碰撞的火花。
要求做到“四个不”,即不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
不上无目的、无要求的课;
不上无容量、无密度的课;
不上无互动、无情趣的课。
主动接受现代教学理念的熏陶,教学中充分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主动转变教师角色,以“对话、互动”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坚决反对一讲到底。
4.抓好作业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严格控制高一、高二的课后作业量。
训练中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把好错题关,提倡“小题大做”、“变式训练”。
做到“四精”:
即精讲、精练、精批、精评;
做到“四必”:
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严格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在征订表备课组组长签名栏里,除了备课组组长签名,还需备课组其它教师的签名。
严格控制油印数量,作业(讲义)油印前必须经备课组长审核,年级部审批,确保作业质和量。
5.狠抓考风建设,细化考试分析
严格执行省厅有关考试的规定。
如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调研考试,要狠抓考风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考试环境。
各年级工作部要加强巡考,对监考不认真的老师,及时实施通报,甚至取消其监考资格。
每次考试后,所有有关教师必须及时填写好教务处发的考试分析表,以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6.开展教学调研,促进教学平衡
调研对象:
薄弱学科(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较薄弱的年级学科和班级学科);
调研人员:
学科行政、学科其它骨干教师;
调研内容:
听课、教学常规检查、座谈、问卷调查、调研反馈以及调研对象的总结、整改。
7.规范学籍管理,力求科学实效
做到了各种资料填写规范,字迹工整,上交及时,及时收集好教导处有关资料,加强保管,确保资料齐全,无缺漏。
严格转学、病休学生的审批手续及有关资料工作,及时正确做好学额统计上报工作。
(二)加强教学研究,深化学科建设
1.开展课程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对课程的规定,均衡设置课程,开齐开足规定课程。
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
要研究省教研室编印的学科教学要求、《必修科目测试说明》和《考试说明》。
将《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与教材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研究教材和学生。
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决定着对课堂的驾驭程度。
加强对教材正确的解读(如图表、注释、信息提示等),争取把课上好、上活、上出质量。
同样,学生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研究学生,增加对学生的了解。
如学生基础、阶段学情、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学生心理等等。
2.组织教学展示(评比),细化课堂评议
精心组织对外公开教学,凝练教学智慧,展示教学主题,推动课堂模式的转变。
为此,各年级精选课题,精心备课,周密安排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对外公开教学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武。
要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为契机,以“五星杯”为载体,积极开展教学比武,评课比赛。
大力开展“动态课堂”教学研究。
各备课组要把课堂教学研究常态化,开好各种类别的示范课、研讨课、实验课。
本学期各备课组要继续推行周公开课,所有公开课都要采用《动态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做好评议记录,交教务处存档。
3.完善教(学)案机制,提倡学科特色
继续完善教学案(含习题集)一体化。
教案必须手写,学案可以是电子稿,各备课组要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带领下,集全组的智慧,根据学科特点,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学案和具有个性的教案,从而全面提升本学科组的教学质量。
备课组每周要把学案(电子稿)汇总到教研组长处,教研组长每月必须把学案(电子稿)上交到教务处存档。
4.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评比细则
加强教研组活动。
原则上每三周活动一次,每次必须有主题、有主发言人,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
记录簿活动后及时交教务处。
努力落实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评比活动的组织;
完善评比细则。
(三)加强检查反馈,落实教学常规
1.规范听(评)课要求,认真抽查反馈
本学期将继续由教务处和各年级部随机抽查各备课组“两本一作业”(备课本、听课本、作业本),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在行政和组长中反馈,有问题的要求相关备课组及时整改,将运行好的备课组的经验及时推广。
行政领导将按安排表进班听课,一周听课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3年内青年教师一样每周听课至少2节,高三教两个班的可以听1节。
其余教师每周听课至少1节;
3年内青年教师要求备详案,要有教学反思。
2.精准量化考核,优化民主评议
每周统计教师实际课时数、教案数。
加强学生对教师的民主评议,依据学校的工作要求,定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学生测评,并及时反馈测评结果,为教师不断调优教学过程提供资料。
(四)加大教师培养,提升教学品味
1.关注青年教师,重视过程管理
继续实施“135”工程,加速青年教师培养。
尤其是新教师的培养,抓好新教师的“三课-见面课、成长课、过关课”。
抓实拜师结对活动,强化过程管理。
徒弟每周听师傅2节课,师傅每周听徒弟1节课,徒弟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师傅要细心指导徒弟。
青年教师要多研习高考试题,每月将定时间,定地点对青年教师测验一次,测验结果将纳入青年教师的评价体系中。
提倡青年教师坚持晚办公,学校将定期对青年教师调研和考核。
2.抓好关键少数,提升辐射效用
抓好“青蓝工程”。
教龄5-8年的教师在课堂教研、理论研究等方面要深入探讨,不断创新,努力上好示范课,力争步入本校优秀教师的行列,进而成为学校、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抓好“名师工程”。
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主动钻研业务、主动进行科研,并主动进行教改尝试,带头上好观摩课努力向学者型教师的行列迈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长,成为名师和特级教师开展对外公开教学活动。
(五)关注高考改革,优化教学保障
1.关注高三备考,增强实践研究
密切关注新高考方案。
凝聚高三全体师生,全力以赴,奋力拼搏,扎实推进高三各项工作新措施,实行人本化管理,强化语、数、外学科教学,兼顾选修学科,关注高考临界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时和课后辅导安排。
组织好高三的各次练习及质量分析,充分发挥高三领导小组的作用。
要组织好3月份和5月份的(学生、老师)两次模考。
深入高三年级了解教情、学情,为考生冲刺高考、再创高考佳绩出谋划策。
2.聚焦高考改革,优化教学安排
针对高考综合改革精神,学习研究改革的有关政策,制定具体措施。
如高一的分科选修、课程开设、课时方案、授课内容,高二的分科选修微调、新课计划,复习策略等的相关措施。
3.规范教学保障,提高服务意识
教务处将对所分管的各功能室完善管理措施,定人定岗,责任到人,集中管理,明确职责。
实验员要加强对实验室物品的使用与登记,以保证各类实验的全额、准时完成;
要规范每一管理环节,确保无差错事故,要及时做好各类台帐资料,保证实验室干净明亮。
教务员要协调好全校课务。
,降低文印成本。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严格制度,按章办事,不断提高教辅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六)重视教育特色,引领全面发展
1.组织学科竞赛,做强特色品牌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优化竞赛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
一要组织落实。
原有的活动小组进一步巩固、调整、充实。
二要严格执行计划,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活动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有内容,高效益进行。
要努力成功申报江苏省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做大做强艺术特色品牌,力争通过各种艺术活动(第19届“青春的相遇”嘉年华艺术节)和展演使五中艺术品牌的影响走出江苏,走向全国。
要坚持做好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将科技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2.宣传教育特色,促进全面育人
结合学科教育的特色,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系统、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场地,组织学生宣传各种危害环保的行为:
例如《稻杆焚烧》、《一次性筷子与绿色危机》、《白色污染》等,倡导生态农业的效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