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散阅读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散阅读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散阅读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美成《满庭芳》有云:
午阴嘉树清圆。
人静乌鸢自乐。
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
这首词的主题“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想来也极富韵味。
⑤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无想”象征。
⑥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
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分隔成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尾巴。
这是秋的讯息。
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是最难忘的。
黄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见过的场景:
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哀怨的长笛。
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
以前在老家从未如此。
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
寒蝉凄切、冷蝉声残……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
如同怕见飞花,此时却是怕听蝉鸣了。
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越往后,秋蝉、蟋蟀这些东西,叫一声,也要令人断肠。
⑦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
他说: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
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树,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
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
⑧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都化归原本的自然。
蝉声终于渐稀,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
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
一直呆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
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⑨不能因喜转悲,来苛求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
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
恰如法布尔所说,4年泥土下的黑暗,1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
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听夜蝉。
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而蝉还在沉吟。
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盘,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⑩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
我们更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而栖的蝉,年复一年,它们与我们同在,一起奏响着前方悠远的岁月。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直接入题,行文扣住蝉声所包含的无限意蕴来抒发情怀,结尾与题目呼应,含义悠长。
B.文中异样的蝉鸣,传达的是秋的讯息,这种讯息凄婉哀怨,让人联想到离别与伤逝,觉得有一种清空风格。
C.作者在文章中把飞花、啼鹊、秋蝉、陈蝉、螽斯归为一类,是因为这些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相似的感受。
D.文中“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这句话,表达了要与蝉说再见时,作者心中难以尽数的悲凉、落寞与惆怅。
E.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人闻秋蝉之声而生愁怨,“扬”宠辱不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18.第⑤段说:
“蝉有时的确是‘无想'
,的象征。
”请解释句中“无想”的含义,并指出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4分)
19.文中多处引用了古典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举例简要分析。
20.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它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它们完全值得尊敬”的理解与感悟。
(6分)
参考答案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7.(4分)AC
18.(4分)“无想”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
(2分)如果只答恬静、慵懒倦怠不得分。
在结构上,这句话对上面两段有总结或收束的作用。
(2分)
19.(4分)要点:
使文章风格典雅,意蕴深厚。
(1分)(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3分)
20.(6分)蝉经受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享受生命的快乐。
(3分,每点1分。
)感悟能扣住其中的任何一点阐发,言之成理即可。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
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
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
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
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
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
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
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
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
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
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
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
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
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
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
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
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
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
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取材于王清铭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首段“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以反问开篇,引人深思,该句在结构上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B.作者将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缝隙中的月光比作受污染的水,是为了表现月光的昏黄及对城市月光的厌恶之情。
C.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意思是月光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因为城市拒绝月光。
D.作者认为精明的现代人之所以将读书视为苦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文凭、职称、职位压得他们喘不气来,因而无法找到读书的乐趣。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全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行文上富于变化,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8.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
19.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指出“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②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
20.文章结尾说:
“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
”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在“繁华”中“诗意栖居”?
17.AE(B无厌恶之情C“城市拒绝月光”太绝对D因为现代人只重名利)(4分)
18.此处“楼房”、“月亮”用的是比喻(或象征)手法。
“楼房”代表物质文明,“月亮”代表精神文明。
画线句的意思是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但人们的心智无法得到滋养(精神生活越贫乏)。
(4分。
答出“用比喻”1分,答出比喻内容1分,答出画线句意思2分)
19.(6分)①“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
(4分,一点2分。
若答“‘窗’是人类心灵的空间,人类文明的标志”,可得2分;
若答“‘窗’是天的进出口”,“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得1分;
若答“‘门’是生活的进出口,表示欲望”,得1分)
②二者形成一种对比(反衬)关系,旨在突出现代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现状。
(2分。
“对比”或“反衬”1分,作用1分)
20.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
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
意思对即可)
皋兰夜语
雷达
①我从来都固执地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只能作于兰州,而且描写的也只能是襟山带河的兰州。
“凉州词”乃古乐府惯用的诗题,并非只能写凉州或只有亲临凉州者才能用它,这就犹如唐人写“出塞”、“入塞”的诗很不少,井非每个人都非要出一回塞一样。
可是,单就这首诗的意境观之,恐怕诗人不亲自来到一个高山、长河、古城三者奇绝地扭结在一起的地方,是断难杜撰得出来的。
②我想象,王之涣是在一个早春的正午,一个假阴天,来到兰州雷坛一带的河谷的,他极目西眺,觉得黄河上接白云,仿佛是从云端挂下来的,就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子出唇;
再侧目一看,发现身边的孤城兰州紧贴着崔嵬的皋兰山,四围群山如簇,使山愈大而城愈小,便生出了“一片弧城万仞山”之慨;
当时天气乍暖还寒,兰州一带的杨柳还没有吐芽,王之换打丁一个寒噤,猛听得有羌笛声若断若续飘来,心里想,兰州尚且如此,那凉州以西的古战场,还不知道会怎样的苦寒呢,遂叹息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五门关”啊。
我这样解,唐诗专家可能要引经据典地起来反驳,但据我所知,只有兰州才具备诗中所写的特殊地貌,往西去,甘、凉、肃、瓜四州不是这样,沿黄河上下造巡,济南、郑州、西宁、银川等地,也都不是这样。
后又发现岑参咏兰州的诗: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益发坚定了我的看法。
③兰州这地方确乎有种非凡气象,黄河穿城而过,环城则是山的波涛,好似一座天然的古堡,外面的东西不易进来,里面的东西也难出去,铁桶也似的封闭。
要是在西安,你会感到关中大平原的坦荡与敞开,而身在兰州,你就没法不体验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禁锢感,连走路的步子都会放慢。
④兰州既是封闭的、沉滞的,但又是雄浑的、放肆的。
在我小时候,看春天的“开河”,那刺激不亚于惊雷奔电,若是一个人独立河边,或会被它骇人的气势吓得战栗。
看啊,一块块硕大的排冰,像一个个满怀仇怨、冲锋陷阵的生灵,互相追逐着、撞击着,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时而惊天动地处轰鸣,时而粉身碎骨地呻吟,有的冰块狂暴得简直要扑到岸边来捉你,于是冰水都溅湿了你的棉鞋。
夜幕降临,益发骇人。
这不由让人想起《吊古战场文》里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声析江河,势崩雷电一类的句子,……
⑤一天深液十二点左右,司机小马忽然说,你不是想上皋兰山看兰州夜景吗,说话间车已沿伏龙坪逶迤而上了。
此时,不见有下山的车,夜在前方展现出一个庞大的黑影,极为渺远。
我们的车奋不顾身地向前扑去。
我屏住气,死死攥住扶手,直到攥出满手的汗。
我不是胆小鬼,但我要说,像这样紧偎着绝壁,下望着夜市,一边是命如悬丝,一边是赏心悦目,将死亡与闲适奇妙糅合的地方,在任何一个都市也难觅到。
⑥十五公里提心吊胆的险路总算跑完,这辆无畏的汽车也终于在山顶的平坝上歇了脚,车里的几个人全都汗津津的,气咻咻的,好似狂奔的不是车而是人。
这时我才留意到,天上的宿离我们极近,大有“扪参历并仰胁息”之感,再转身向南望去,好不吓人,但见夜暗里蹲伏着无数弓起脊梁的巨兽。
同行的甘肃作家王家达告诉我,那是比皋兰山更高的马含山峰群,要在黄昏时辰看,别是一种阔大气象。
⑦我猛然觉得,此刻我登上的何止是山的峰顶,实乃一种精神境界的峰峦,回头一瞥,心头一惊,更高的马含山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兰州呢!
(取村自雷达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兰州是高山、长河、古城奇绝地扭结在一起的地方,
B.《凉州词》是王之涣在一个假阴天上雷坛时赋得的。
C.岑参咏兰州的诗句佐证了兰州具有特殊的地貌地形。
D.在兰州,体验不到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禁锢感。
E.皋兰山不愧为将死亡和闲适奇妙地融为一体的地方。
18.作者为什么“固执地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只能作于兰州,而且描写的也只能是襟山带河的兰州”?
请结合第一二段简要说明。
19.第④段写春天开河的一段用了很多动词。
请选取其中两个,说一说这样写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文末一句“回头一瞥,心头一惊,更高的马含山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兰州呢?
,意味深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在原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读此句的感受是什么。
(5分)
17、AC
18.答案示例:
这首诗的意境要求其作者必须亲自到一个高山、长河、古城三者结合的地方才有灵感(1分);
兰州以外的地方没有诗中所写的特殊地貌(1分);
岑参咏兰州的诗给了作者佐证(1分)。
19.答案示例:
“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中的“杀”字和“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中的“迎”字(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黄河化冻时巨大的冰块和冰块之间剧烈撞击的情态(1分),使人顿生畏惧之心,用大自然的伟力体现兰州的雄浑和放肆(1分)。
两个动词可分可合,意思对即可。
20.
(1)这句话写文章末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2分)
(2)围绕“天外有天”、“警惕表面上的超越”、“人生有限,超越无限”等谈,均可。
18.作者为什么“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