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1768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氯蔗糖市场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其甜度为蔗糖的600倍,且甜味纯正,同时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它的基础上新近开发出的三氯三脱半乳蔗糖,其甜度为蔗糖的2000倍以上。

三氯蔗糖属于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在人体内几乎不被吸收,符合当前甜味剂的发展潮流,因此它的开发值得关注。

三氯蔗糖是由世界著名的甜味剂生产商一英国的Tate&Lyie公司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甜味剂,其甜度约为蔗糖的600多倍,是一种目前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承认的高甜度甜味剂,它的化学结构见图l所示。

三氯蔗糖的物理化学特性

三氯蔗糖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见表l归纳总结所示。

 

三氯蔗糖易溶于水,在室温下其水溶解度达到25%以上,见图2所示。

三氯蔗糖在水中溶解时不容易产生起泡现象,易于稀释。

三氯蔗糖在酒精中也有良好的溶解度,适用于在酒精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

三氯蔗糖水溶液的粘度若以牛顿粘度表示,其值和蔗糖粘度近似,具有亲水性能好、溶解时不易起泡、食用后在体内菩积的可能性极低等特点c

三氯蔗糖的特点

三氯蔗糖的最大优点,是其具有近似于砂糖的醇和口感和浓郁的甜味,同时又具有从酸性到中性在广幅PH值范围内的稳定性,见图3、4所示。

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添加使用时,不仅可以赋予食品良好的甜味,而且在食品中不会引起相关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非常理想的甜味剂。

三氯蔗糖和赤薛糖醇一样,是一种属于低热量、不易于消化吸收的糖质,适用于在低热量食品生产中添加使用。

另外,三氯蔗糖对牙齿无腐蚀性,因此,食用三氯蔗糖后不会产生虫齿,是一种适合于消费者健康要求的食品生产用甜味剂.

三氯蔗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三氯蔗糖的口感醇和、浓郁,稳定性能好,热量低,有利于消费者健康。

作为甜味剂,三氯蔗糖可以和传统的甜昧剂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即使是单独使用三氯蔗糖生产的食品,其甜味口感也非常理想。

(一)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三氯蔗糖可以在许多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在营养饮料、机能性饮料生产中,使用三氯蔗糖还可以掩蔽维生素和各种机能性物质产生的苫味、涩味等不良味道c由于三氯蔗糖本身的稳定性能极好,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作为甜味剂在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时,不会对饮料的香味、色调、透明性、粘性等稳定性指标产生任何影响,易于使用。

三氯蔗糖在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时,不会被一般的乳酸菌和酵母分解(见图5所示),也不会对发酵过程产生阻害。

因此,非常适用于发酵乳类、乳酸菌类饮料的生产。

由于三氯蔗糖在加热杀菌、长期保存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因此,将三氯蔗糖为甜味剂用于生产饮料时,易于生产使用和流通管理,尤其是对象咖啡等中性饮料,采用煮沸加热、甚至采用蒸汽加热等加热方式加热后销售时,使用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则可以完全克服这类饮料在高温时呈现出的甜度降低、甜味口感下降等现象,见图6所示。

另外,在酒精饮料生产中添加三氯蔗糖,可以起到缓解酒精饮料的辛辣口感的独特作用。

(二)在其它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根据三氯蔗糖的特性、特点,作为甜味剂其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于高温加工食品,如焙烤的糕点、糖果类等食品的生产;

2.用于发酵食品,如面包类、酸乳酪类等食品的生产;

3.用于低糖类健康食品,如月饼等带糖馅类食品的生产;

4.利用三氯蔗糖的渗透性能好,用于水果罐头类、蜜饯类食品的生产

5、在农、畜、水产品的生产加工中,利用三氯蔗糖的稳定性能好,将其作为调味品,使生产的咸味、酸味等食品的口感更加柔和。

总之,三氯蔗糖作为一种甜味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表2列举了日本在食品生产中添加三氯蔗糖的应用举例及其使用比例。

蔗糖素使用法规及国际允许使用的情况

三氯蔗糖是一种蔗糖衍生物,其安全性十分良好。

在毒理方面经过140多项试验结果证实了蔗糖素的安全性后,1990年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确定三氯蔗糖每日允许摄人量(ADl)为0—15mg/kg,并确认其为“公认安全级(GRAS)”。

我国于1997年正式批准使用三氯蔗糖。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含1997—2002添补品种)中,对三氯蔗糖的使用有详细规定如表3以下食品允许使用的高倍甜味剂只有三氯蔗糖:

甜罐头水果、浓缩果蔬汁、果酱、色拉酱、水果馅、发酵酒。

国际上,1991年加拿大首先批准使用三氯蔗糖,此后20年的时间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三氯蔗糖作为食品甜味剂在食品中广泛应用,如:

•欧洲:

英国、瑞士、罗马尼亚、俄罗斯、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希腊、爱尔兰

•美洲: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多米尼加、牙买加、危地马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西、阿根廷、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巴拉圭

•非洲:

南非、坦桑尼亚•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西兰•中东:

黎巴嫩、卡塔尔 

•亚洲:

中国、日本、巴基斯坦、新加坡

三氯蔗糖是由强生公司于1976年开发的以蔗糖氯化而制成的一种蔗糖氯化衍生物。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基团保护法

以蔗糖为原料,首先在蔗糖的6,1’和6’三个伯碳位上的羟基三苯甲基化后乙酰化,然后脱去三苯甲基基团形成五乙酰基蔗糖,接着将4位上的乙酰基迁移到6位上,再选择性氯化,最后脱乙酰基而得三氯蔗糖,总收率约30%。

本方法工艺流程复杂,是最初的生产工艺。

酶—化学联合法

以葡萄糖和蔗糖为原料,首先葡萄糖发酵生成葡萄糖—6—乙酸,然后经层析分离提纯后与蔗糖一起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蔗糖—6—乙酸,再经氯化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最后脱去乙酰基即得到三氯蔗糖,总收率约16%。

本方法反应步骤多,发酵成本高,中间产品提纯难度高,工业化生产成本高;

但本方法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全化学合成法(即单酯法)

以蔗糖为原料,用化学方法,使蔗糖6位上的羟基生成单酯,即蔗糖—6—酯,再用适当的氯化剂进行选择性氯化而生成三氯蔗糖—6—酯,最后脱去酯基,经结晶提纯即得到三氯蔗糖,总收率约30%-40%。

本方法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三氯蔗糖,投资小,成本低,收率高,所用原料来源容易,中间产物易于提纯分离,适宜工业化生产,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合成工艺。

棉子糖法

以棉子糖为原料,棉子糖在氧化三苯膦的存在下,用亚硫酰氯氯化生成4,1’,6’,6“—四氯—4,1’6’6”—四脱氧半乳型棉子糖,最后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三氯蔗糖,总收率约27%。

本方法原料棉子糖来源较为困难,一般需从半乳糖和蔗糖水溶液中合成,而且酶水解反应缓慢。

经过对以上4种合成方法的比较,我们选择全化学合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该方法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三氯蔗糖工业化生产方法。

全化学合成法合成三氯蔗糖

蔗糖—6—乙酸酯的合成

首先将300mlN,N—二甲基甲酰胺投入四口烧瓶中,控制温度20C左右,在搅拌下加入75g蔗糖、35mg三甲基原乙酸酯和450mg对甲苯磺酸,反应3h,生成蔗糖—4,6—原乙酸酯。

然后,在室温下加入30ml蒸馏水,反应1h,使蔗糖—4,6—原乙酸酯分解为蔗糖—4—乙酸酯和蔗糖—6—乙酸酯。

最后,加入7ml特丁胺,在室温下反应1.5h,使蔗糖—4—乙酸酯转化为蔗糖—6—乙酸酯。

反应产物减压回收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200ml热甲醇,搅拌、冷却、析出白色固体(蔗糖—6—乙酸酯)55g,收率60%,熔点:

90C左右。

考虑到下一步氯化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本步反应可不直接得到固体的中间体,只需将蔗糖—6—乙酸酯的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提供给下一步反应用即可。

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

首先将300mlN,N—二甲基甲酰胺投入四口烧瓶中,在搅拌下加入30g蔗糖—6—乙酸酯,溶解;

冷至10C以下,滴加70ml氯化亚砜和120ml1,2—二氯乙烷的混合液,控制温度在20C以下,滴毕后保温30min;

然后撤去冰水浴,自然升温,再加热至回流反应3h,反应液冷却至10C,于搅拌下慢慢加入5%的稀氨水150ml左右,同时控制温度在30C以下,PH值为7左右,静置,分出有机相;

水相用1,2—二氯乙烷萃取三次,有机相合并,进行高真空(绝压1333.22Pa)下蒸馏分离接收产品和回收溶剂,得到35g4,1’,6’—三氯—4,1’,6’—三脱氧—半乳型—蔗糖—6—乙酸酯,收率约75%。

为考虑与上一步反应使用同一种溶剂,故选择了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

氯化剂的品种也较多,考虑到产品提纯等因素,选择了氯化亚砜。

三氯蔗糖的合成和提纯

用甲醇钠(甲醇溶液)脱去4,1’,6’——三氯—4,1’,6“—三脱氧—半乳型—蔗糖—6—乙酸酯的乙酰基,反应时间约2h,抽滤得到三氯蔗糖的粗品。

粗品用甲醇结晶,用活性炭脱色,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略带浅黄色)的三氯蔗糖,熔点60C左右,收率约78%。

由于甲醇的毒性较大,可考虑用乙醇替代甲醇,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以蔗糖为原料,采用单酯法合成三氯蔗糖,总收率约35%。

随着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满足国内健康饮食文化的发展,糖精、甜蜜素等甜味剂由于其安全性问题,其使用受到限制,并有被逐步取代的趋势。

三氯蔗糖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大,每生产1吨三氯蔗糖可以节约耕地约4000亩,因此开发生产三氯蔗糖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氯蔗糖作为非营养性甜味剂将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所具有的安全性、稳定性、甜度高等优点将得到充分体现,在人体内几乎不被吸收,符合当前甜味剂的发展潮流,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它的基础上新近开发出的三氯三脱半乳蔗糖,其甜度为蔗糖的2000倍以上。

我国目前无大规模三氯蔗糖的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三氯蔗糖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必将促进我国合成甜味剂工业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氯蔗糖是Tate&Tyle公司于1976年合成的,80年代后与美国的Johson公司联合开发生产,经过十多年的生化性能及毒性试验,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协会(FBA)的批准,于1988年开始投入市场,我国已于1997年7月批准使用。

随着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满足国内健康饮食文化的发展,开发各种高甜度的甜味剂替代蔗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意义,目前,我国蔗糖供大于求,价格呈下降趋势。

从蔗糖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三氯蔗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需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据业内人士预测,三氯蔗糖作为非营养型甜味剂将作为专用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并必将得到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食糖为食品添加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糖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食糖是一种高热量、低甜度的食品添加剂,长期服用容易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和龋齿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开发低热量、高甜度及具有功能性的非营养型甜味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氯蔗糖以其高甜度、低热量及优异的理化生物特性使其成为目前最好的可以替代食糖的甜味剂之一。

三氯蔗糖在美国、加拿大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应用范围包括碳酸饮料、无气饮料、酒类、甜食水果和蔬菜罐头、腌渍食品和调味汁、果酱、焙烤食品、冰棋淋、乳制品、早餐谷物食品、日常用甜味剂等。

其它国家也在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我国已正式批准三氯蔗糖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可以预计,三氯蔗糖作为新一代的高甜度甜味剂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自三氯蔗糖问世以来,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多种合成路线已被成功开发出来,但我国的研究成果多见诸于实验室的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明显落后,到2003年为止,我国尚无一家企业能够正式生产。

三氯蔗糖的专利保护期已于2001年到期,国际上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而我国仍需大量进口。

三氯蔗糖于1995年10月28日已被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预计我国对其需求会日益扩大,因此我国学者应加强对三氯蔗糖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研究工作。

在已报道的三氯蔗糖合成方法中,单基团保护法和全基团保护法均采用蔗糖为原料。

其中,单基团保护法三步即可合成出三氯蔗糖,步骤少、操作简单,对工艺设备的要求也不高,但其收率较低。

全基团保护法合成三氯蔗糖所需步骤较多,至少要五步才能完成,虽然收率较单基团保护法高,但生产工艺较单基团保护法复杂。

棉籽糖水解法以棉籽糖为原料,仅需两步即可制成三氯蔗糖,不仅步骤少,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而且收率也较高。

因此,单基团保护法和棉籽糖水解法可考虑为今后我国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棉籽糖水解法应为我国重点研究的方法。

但遗憾的是棉籽糖的来源问题无法解决,尽管棉籽糖在甜菜、棉花等多种植物中广泛存在,但到目前为止仍末实现工业化生产,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三氯蔗糖对原料棉籽糖的需求。

另外,TCR水解反应的速度缓慢也是一个问题。

我国学者如果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攻关,有所突破的话,将会促进我国高甜度甜味剂的发展。

我国非糖甜味剂开发现状

传统食品工业长期来主要以糖类作甜味剂,常用的天然糖类物质如蔗糖、葡萄糖、乳糖、果糖、D-木糖等,化学合成糖类物质如D—山梨糖醇等.糖类甜味物质多呈现高营养性、高安全性、高发热值及低甜度、大添加量的特点,长期大量食用,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及龋齿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另外,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天然糖类物质的产量难以有较大突破,糖类甜味剂供需矛盾也会日益突出,不能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再从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分析,一些甜度低于蔗糖(甜度值100)的原有甜味剂会因生产成本、使用效果等原因而增大继续推广应用的困难,各种充斥市场的低质甜叶剂必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逐步淘汰.因此,现阶段大力开发优质安全的高甜度低发热值的理想新型非糖甜味剂意义深远,大有可为,并必将成为甜味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般而言,开发的新型甜味剂多属非糖结构物质,如较早使用的甜菊苷、甘草甜(甘草甜素、甘草苷)等天然提取物,以及糖精、甘草酸及其钠盐等化学合成品.但这些品种中属天然提取物者产量有限,且甜度不够理想,属合成品的糖精虽然其生产和甜度均不成问题,但口感差,用量稍大即会产生金属苦味,热稳定性不高,且致癌致畸变可能性的争论多年来未形成定论,故使用受到禁止或限制.因此,大力进行新型非糖甜味剂的开发,研究其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将是我国近期甜味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具有开发前景的非糖甜味剂新品种:

阿斯巴甜

阿力甜

甜蛋白

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在多种植物中发现并分离出多种甜味蛋白质,并不断以对这些不含糖、高甜度的新型甜味剂进行深人研究.

查尔酮衍生物

查尔酮糖苷的二氢化合物具有甜味.如从桃树皮、或柑桔果皮中提取的柚皮苷与稀碱共热可生成查尔酮糖苷,再经催化加氢生成相应的二氢查尔酮,甜度约为蔗糖的1000—2000倍,且对热稳定,其作为甜味剂的毒性实验结果也令人满意,故适用在糕点及饮料中应用.

蔗糖衍生物

西方国家自八十年代开始对蔗糖氯代物进行深人研究,发现氯化蔗糖甜度均大于蔗糖,且甜度与氯代原子的位置及数目有关.如1976年由Tate&Lyte公司合成申请专利的三氯蔗糖(Sucralose)于1988年投放市场,甜度在已知氯化蔗糖中居首,达到蔗糖400—800倍,系理想的超级甜味剂.结构如下:

作为理想的超级甜味剂,三氯蔗糖具有突出的目前尚无法取代的综合优点:

①无毒副作用②热稳定性好,在焙烤工艺中比阿力甜更稳定;

②甜味纯正,口感如蔗糖,无苦味、怪味;

④对牙齿无害,且对龋齿有一定预防作用;

⑤不被人体吸收,不产生热能,适合糖尿病人作甜昧代用品可广泛用于焙烤食品与饮料。

三氯蔗糖目前在美、加等先进国家已采用两种化学合成方法进行制备.一种是以蔗糖为原料经六步反应得到最终产物,显然该种较原始的方法因过程繁琐而缺乏开发前景.另一种制备方法是以葡萄糖为原料,采取化学一酶法合成三氯蔗糖,反应过程中采用6位基因保护法,收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后经改进,步骤更为简便,即以棉子糖为原料的化学一酶合成三氯蔗糖法,改进后既进一步简化了步骤,又扩大了生产原料来源,最终水解收率为80—90%.

三氯蔗糖代表了目前甜味剂开发的最高水平,该产品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投入应用最为广泛.产品专利保护已于2001年到期,解除专利保护后其生产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的食品化学研究工作者若能不失时机的加强对三氯蔗糖的研究,将研究其生产技术、改进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及开发应用范围作为我国近期甜味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会使我国强力甜味剂的生产和应用水平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特别在加人世贸组织后,在甜味剂开发生产领域中将占居一席之地而显示出独特意义.

  目前三氯蔗糖已广泛应用于饮料、口香糖、乳制品、蜜饯、糖浆、面包、糕点、冰淇淋、果酱、果冻、布丁等加工食品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降解与脱氯现象。

另外,三氯蔗糖是一种新型非营养性甜味剂,是肥胖症、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因此它在保健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我国卫生部在1997年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在饮料、酱菜、复合调味剂、配制酒、冰淇淋、糕点、水果罐头、饼干及面包中使用该产品,允许添加量为0.25g/kg,在改性口香糖、蜜饯中的添加量为1.5g/kg。

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思路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总产量为200万吨以上,年产值为180亿元。

主要品种如下:

调味剂(主要是味精)65~70万吨;

酸味剂(主要是柠檬酸)25~30万吨;

酶制剂35万吨左右;

乳化剂、增稠剂3万吨左右;

甜味剂(含糖醇)20万吨;

香精、色素5.5~6万吨

发展思路:

1、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和香料资源,应加强这些资源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在满足国内食品工业使用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食品着色剂总产量只有11000吨,其中天然着色剂9000吨,主要品种有辣椒红、红曲红、姜黄、栀子黄、高粱红,焦糖色素占80%以上。

天然着色剂对于光、热、氧、PH等的稳定性不如合成着色剂好,其纯度都不高,今后应在分离精致等提取工艺方面加以改进,要利用超临界萃取、膜技术、分子蒸馏等先进技术,对天然物质进行纯化,如色素成分进行单体分离。

高纯度、性能稳定的产品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2、加强对天然抗氧化剂物质的研究,以天然抗氧化剂逐步取代合成抗氧化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很多香辛料中具有抗氧化效果,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目前较为成熟的有迷迭香。

从迷迭香中含提取的迷迭香酚(Rosmanol)是一种天然、高效、无毒的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能比BHA、BHT、PG、TBHQ强4倍以上。

从中草药中提取抗氧化剂是继香辛料后研究开发的又一个热点。

目前,日本、韩国、我国的台湾、江苏、山东等地都有研究机构在积极开展工作。

具公开的报道,金锦香、茵陈蒿、三七、马鞭草、芡实、丹参、台湾钩藤等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这些研究对寻找新的抗氧化资源有中药意义。

利用植物的部分次生代谢物质半合成具有高效抗氧化效果的食品添加剂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

如芝麻油经Twitchell水解,然后相转移摧化碱热解蓖麻油酸,利用形成的10-羟基癸酸合成蜂王酸;

从山苍子油中分离提取柠檬醛化学合成β-紫罗兰酮,进一步合成β-胡萝卜素;

或从松节油、山苍子油中提取异植物醇,合成维生素E或维生素K1;

利用烟草废弃物提取茄尼醇合成辅酶Q10。

3、从食品工业长远发展考虑,应加强国内短缺品种的产业化,实现自给自足。

(1)单甘酯采用分子蒸馏生产的纯度在90%以上的一种新型防腐剂,其抑菌效果不受PH的影响,对革兰氏菌、霉菌、酵母都有极强的抑制能力。

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混用,有增效作用。

目前国际上已经商品化,我国已有单位开发,但还未见生产报道。

(2)纳他霉素防霉效果好,可用于果汁原浆、调味浆料、糕点、月饼等方面。

国内现少量进口,预计今后用量将增加。

目前国内没有生产及研制的信息。

(3)烯琥珀酸淀粉酯淀粉与烯琥珀酸酐反应制取的一种乳化增稠剂,安全、可降解,适用范围广。

我国没有生产。

(4)海藻糖是优良的干燥剂和保鲜剂,还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很有开发前途。

我国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应加大开发力度。

(5)卵磷脂是优良的乳化剂,又是优良的营养品。

市场潜力大,世界需求量10万吨/年,美国年耗量4.2万吨,我国约需1万吨/年。

国内有数个小厂生产,规模不大,大部分从美国、德国、加拿大进口。

其他如TBHQ、山梨酸、有机酸甘油酯、丙酸及其钙盐、低聚果糖、三氯蔗糖、迷迭香、赤藓糖醇等品种,都是目前使用广泛、效果优良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生产量少,甚至有的是空白。

三氯蔗糖的国外的使用状况

目前,三氯蔗糖作为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的甜味剂,在世界上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地区承认,见表3所示。

即使是一些未承认的国家和地区,也在逐步趋向于认同使用,可以说三氯蔗糖是一种全球性的食品甜味添加剂。

目前,甜味剂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被广泛使用,其市场非常之大,三氯蔗糖作为一种食品生产甜味添加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安全性,今后,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开发将会越来越广阔。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在食品成分中只占0.01~0.1%,但对改善食品的味、香、色,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食品保存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食品工业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和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食品添加剂品种不断增加,产量持续上升。

世界食品添加剂市场总销售额估计在190亿美元。

其中甜味剂约28亿美元,食品工业的繁荣带动着食品添加剂的发展,预计今后5年国际食品添加剂销售额的年总增长率约2.5~4%。

世界食品添加剂中甜味剂市场份额较大,美国市场仅合成甜味剂就占10亿美元,其中阿斯巴甜(Aspartame)就有5亿美元。

甜味剂品种是以无热量、高甜度倍受欢迎,各国流行的品种不同,美国主要是阿斯巴甜,欧洲以甜蜜素为主。

安赛蜜、三氯蔗糖、甜叶菊糖等品种将发展很快。

国际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是:

1、来源于天然产物的食品添加剂受到消费者青睐。

2、安全、低热量、低吸收品种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

3、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发展迅速。

美国甜味剂市场发展现状

美国无糖食品市场相当丰富,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