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7381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生Word格式.docx

1、从基础设施入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从城市到农牧区,从平原到山区,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近几年,州党委提出教育扶贫工程以后,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改善中小学的校舍,按照把“小学办到乡村、初中办到县城、高中办到州”的目标,集中资金投资中小学的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建设。

同时,加大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资金的投入,全州中小学启动了远程教育工程。

在建校过程中,既有中央、自治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也有辽宁、江西、无锡、华能等援疆对口省市和自治区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

2、推行两免一补,解决学生上学困难。

在自治区财政大力支持下,克州最先免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最先开始对家庭贫困的寄宿学生进行生活利、助,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解决了农牧区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了农牧区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克州三县一市都通过了自治区的“两基”验收。

3、利用对口支援省市的援助,扩大内地高中班,培养我州高中生,既免除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又免费为学生提供了吃、住、行。

现在全州有2400多人在内地高中班学习。

4、多措并举,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为了使中小学教育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州党委、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中小学的管理。

州党委公开提出,把高素质的人才用来办教育,把最优秀的人才配备到教育部门和到中小学校任校长,加强对学校的管理;

二是撤销农牧区教学点,把小学办到乡、村,把初中办到县城,把高中办到州;

三是推行双语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全州从幼儿园就开始推行汉语教学,每个乡村都建起了幼儿园,从幼儿园就开始抓国语学习,从小学就开始汉语援课。

5、加强教育队伍培训。

对现有8000多名教师分期分批进行轮训,千方百计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水平。

每年招聘120名具有大学学历、汉语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优先聘用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全州上下从领导到一般群众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重视教育,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兴学重教、尊师重教。

二、以医疗为民生之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医疗是民生之需,医疗是扶贫之措。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人民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克州党委、政府把医疗卫生事业置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入手,在争取自治区项目投入的同时,利用对口援助资金和州、县财政投资等多方筹措,加大对卫生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先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的保障能力,克州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在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县医院和乡卫生院建设,着力改善硬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近几年,自治州及各县市都投入大量资金,对州、县(市)医院进行改造修建,仅在阿合奇县医院华能集团就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

在大规模改造扩大县(市)医院的同时,分期分批开始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并开始给乡镇卫生院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为改善农牧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及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卫生室建设也已开始启动,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正在得以极大改善。

(二)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牧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克州是一个贫困地区,人均收入较低,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突出。

从2005年起,开始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现在广大农牧民参合率达90%以上,农牧民看病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有的县在推行新型合作医疗的同时,还给农牧民附加了医疗保险,农民看病费用在合作医疗报销的剩余部分可以在医疗保险中报销,基本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现在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三)加强医院管理和人员培训,着力提升软素质。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州、县医院和乡卫生院的管理,配强了医院领导班子,并分期分批把医院的青年医生和业务骨干送出去培训,并通过对口援助,江西、辽宁、无锡和军队都派出业务骨干来县(市)医院挂职,带徒和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医院的管理和医护人员的水平都逐年提高。

(三)强力推进抗震安居房建设,解决农牧民住房难的

问题

从2003年起,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克州推行抗震安居房建设,累计已建成6万多户抗震房,使6万多户农牧民告别了住土块危房的历史,再通过1一2年的努力,全州7.7万农牧民都住上抗震性较高的安居房,使农牧民居者有其屋。

在城市积极修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已经有几千户居民住进了经济适用房。

(四)在城乡建立社会救助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发展成果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和边境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关注民情民生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克州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通过实施多元化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为城乡困难群体办好事、办实事,使广大贫困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稳定。

(一)建立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低保是各项社会保障中的一道防护网,是确保城乡贫困群众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惠民政策。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一些职工下岗生活困难,还有一些因病、因灾等多种原因,一些群众生活困难,州党委、政府及时在城镇居民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城镇贫困居民2.8万人月月可以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照顾,同时冬季还给他们发放一定的取暖补贴。

针对农村牧区特困农牧民,从2007年起,在全州农牧区全面建立起了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州有4.6万农牧民可以按月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农牧民的保障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治区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保障面在逐年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立完善了救灾救助体系。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但群众因灾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存在,克州党委、政府实行了救灾救助制度和大病补助等辅助医疗救助制度,同时完善了农村“三无”人员的“五保”制度。

(三)城镇农村牧区建立了敬老院。

敬老院的设施配备齐全,人员训练有素,服务水平提高,使城乡很多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老人有人照顾。

五、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农牧民饮水条件极大改善

克州农村长期饮用涝坝水,牧民翻山越岭用骆驼驮水吃。

涝坝水既不卫生,又不安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以来,累计投资超过亿元,近10年的防病改水工程,使农牧区近20多万农牧民的饮水条件得到了改善,80%的群众可以饮上安全卫生水,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农牧民生活质量,结束了广大农牧民喝涝堤水、喝不上水的历史。

六、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近几年,州党委、政府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和促进就业。

(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招商引资,开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现有新蓉皮革、亚星钢铁、华锌、桂新、大红山铁矿、中坤等100。

多家企业落户克州,有的企业已初具规模,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

仅轧花企业安排农民工近4000人,矿山企业安排农民工5000多人。

(二)积极开发保安、清洁、环卫等公益性岗位,下功夫解决下岗失业中的“4050”人员就业和“零就业家庭”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同时,对一些从事个体经营的在金融、税收等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他们再就业。

并在提供就业技能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州、县(市)培训机构的作用,对下岗失业人员和无业青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现在全州每年安置就业人员在6000人左右。

(三)狠抓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促进农牧民增收。

自治州从2003年起,根据自身特点,抓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一手抓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农牧区劳动力就地转移,特别是阿图什市利用自身的经商优势,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运输等产业,也带动了其它县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州有近2万人在本州范围内从事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

一手抓劳务经济,政府出钱组织培训,联系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千方百计向州外输出农牧区劳动力。

从地方向兵团,从州内向区内、区外输出劳动力,从事拾花、修路、纺织、缝纫、矿山等多工种,2007年全州有6万多人从事时间不等的劳务输出,有的2、3个月,有的则长年在外,劳务输转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七、实施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广播电视进农村牧区

广播电视既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更是反渗透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现在全州农牧区广大农牧民可以收到广播,9O%的农户可以收看到电视。

中央和各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援,给广大农牧民赠送电视机1万多台,广大贫困农牧民家家有了电视机,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听到中央和自治区声音,看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可以增加知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开阔视野。

八、以努力创建平安克州为载体,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自治州是一个边境少数民族自治州,处在反分裂、反渗透、打击三股势力的前沿阵地,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近几年,州委州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不断强化稳定压倒一切的责任意识。

以平安建设为载体,把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真正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责任制,构建了维护稳定的网络体系。

(一)扎扎实实地做好信访工作,解决群众诉求,切实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三)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平安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