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16624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即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

(2)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外,还具有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社会2

主义国家在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就不再成其为分配的根据。

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主要表现为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投入的要素(技术,信息,管理等)分配等等,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这就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所以,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分配政策.在邓小平看来,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实现后者这个目标的途径。

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

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分配领域存在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既不能夸大,更不能掉以轻心。

第一,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在一个市场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的国家,贫富差距程度可以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使得本应合理的贫富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社会分配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重要原因。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3

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邓小平晚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1993年在一次谈话中深刻指出,12亿人口怎样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

(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人们根据对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西部大开发战略

4、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5、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6、,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光辉历程.30多年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

第二个阶段:

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

第三个阶段: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

第四个阶段: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

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

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营业总收入,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对于促进竞争,发展经济,方便生活,安置就业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

2、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

目前,50%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逐渐形成,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独家垄断局面基本打破,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一批历史遗留的困难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确立。

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体制已经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96.5%和87.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

建立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法律手段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和稳定;

政府通过直接举办,特许经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在养老保险方面,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失业保险方面,建立了面向城镇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建立起了基本医疗保障,企业补充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障等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经济调节和监管方面的立法,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由200多部法律,300多个行政法规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7、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内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进出口经营格局;

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机制;

大幅度减少外商投资的地域和行业限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管理体制;

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国有内外贸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积极进5

展;

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并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涉外政策法规体系.包括涉外经济体制在内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

8、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位列世界第3位,年均增速超过9.8%;

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

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57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消费,投资和出口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中,以消费最能驱动经济增长.然而,受到依靠行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经济增长较高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使得我国长期陷入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贸易顺差较大的压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依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一国的产业结构分别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从农业和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而且还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第二产业中又以工业的增长最为迅速,然而,工业的过快增长不仅限制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而且还造成高投入,高污染和高能耗,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

(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节能减排是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由之路.自2003年以来,党中央一直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方针.然而,由于工业特别是高耗能,电力,钢铁等的行业和高污染的电解铝,化工等行业增6

长过快,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只分别减少6.61%和8.95%,这将使得未来节能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当前我国已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但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较弱.一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少,技术相对于资金和人才更为缺乏,使得一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无法投资,由此引致资金流向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另一方面,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未能有效地发挥功能,如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规范程度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企业的研发支出的税前列支和技术创新主体参与分配制度有待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费用的划分等配套制度安排需及时建立等。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怠工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利因素。

(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国民消费水平直接取决于国民可支配收入,然而,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倾向于国家和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偏低,且收入分配差距正逐步扩大.为此,应继续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比重.一方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扶持低收入群体和提高农村民收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化,建立动态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一直是作为世界各国引导产业资本流向的重要手段.为此,政府应依据产业特性制定细化的投资政策,对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可适当放宽投资政策约束,而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可设立限制投资的政策和法律,增强制度对产业发展的约束.对于需要鼓励发展的第三产业,应设立行业之间更为相对有效的投资优惠刺激政策,同时,但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禁入的行业领域,都应向社会资本公开,透明开放,且依据内外资同等国民待遇的原则,第三产业向外资开放的行业领域,都要同等向内资开放,以引导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特别应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核心,合理的价格机制能有效地引导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领域配置,而且还能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双重效应.因此,应建立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信息的高效价格机制,避免价格机制失灵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是价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设计长效的资源和环境价格机制推进社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和环境价格的形成机制,资源和环境定价应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和使用以及环境代价;

另一方面,要制定环境污染的价格补偿机制,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的要提高收费标准,7

提高行业或企业投资的环境标准进入门槛,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

(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

既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需加大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构成,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依据行业或生产环节对知识产权的敏感程度不同,适时地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另一方面,应增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水平,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成本.此外,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环节,还应建立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划分与使用保障,创新人员的激励和管理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的投融资和采购等制度。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在表现:

(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

1,但后来有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

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2)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3)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

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

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4)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

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

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

等等。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差距过大,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一些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因此,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