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624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docx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氨的性质新人教必修

考点14氨的性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氨的性质,涉及氨的结构与物理性质、氨气的还原性及氨水的弱碱性,掌握氨水喷泉实验的操作要点及常见氨气的制备原理与实验装置。

【精确解读】

1.氨的物理性质:

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

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

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2.氨分子的结构:

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3.氨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叫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

NH3+H2O⇌NH3•H2O⇌NH4++OH-

a.氨水的性质:

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

NH4++OH-=NH3↑+H2O

b.氨水的组成:

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3、NH3•H2O、H2O)和3种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

c.氨水的保存方法:

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

d.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

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H2O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3作溶质.

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

NH3+HCl=NH4C1

说明:

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生成的NH4C1晶体小颗粒.

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

c.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

③跟氧气反应:

4NH3+5O24NO+6H2O   

说明: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

4.氨气的用途:

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

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

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

【精细剖析】

1.喷泉实验的原理

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1)喷泉实验的原理

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2)能形成喷泉的条件

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实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充满,气体和仪器均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如下表:

气体

HCl

NH3

CO2、SO2、

Cl2、H2S

NO2+O2

吸收剂

水或NaOH

溶液

水或

盐酸

浓NaOH

溶液

2.实验室制取少量NH3的两种简易方法

(1)加热浓氨水

①反应原理:

NH3·H2ONH3↑+H2O。

②装置:

见图甲。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①反应原理:

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H2ONH3·H2ONH+OH-,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②装置:

见图乙。

【典例剖析】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都属于正盐

【剖析】A.碳酸氢钠不是化肥,故A错误;B.NH4Cl、HNO3受热时都易分解,碳酸钠性质稳定,受热不分解,故B错误;C.NH3和NO2中氮元素存在中间价态,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碳酸氢钠为酸式盐,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C

【变式训练】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

B.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C.氯化铵受热分解有氨气生成,因此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备氨气

D.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NO

【答案】C

【解析】A.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分子,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分子,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NH3+HCl=NH4Cl,故A正确;B.易溶于水,减小容器中的压强形成喷泉,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故B正确;C.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很难制取氨气,故C错误;D.氨气中氮元素处于最低价-3价,化合价能够升高为一氧化氮中的+2价,所以氨气能够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故D正确;故答案为C。

【实战演练】

1.氨水的成分很复杂,下列有关氨气及氨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水属于化合物

B.一水合氨属于电解质

C.氨气溶于水时,只有极少数氨气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

D.氨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答案】B

2.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答案】C

3.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分子结构和NH3相似.关于PH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键能:

P-H>N-HD.PH3在空气中易自燃

【答案】C

【解析】A.PH3 分子结构和 NH3 相似,都是三角锥型结构,故A正确;B.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以PH3分子是极性分子,故B正确;C.非金属性N>P,所以键能:

P-H<N-H,故C错误;D.PH3在空气中易自燃,故D正确;故答案为C。

【自我反思】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一种线性高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高分子由4种单体(聚合成高分子的简单小分子)缩聚而成

B.构成该分子的几种羧酸单体互为同系物

C.上述单体中的乙二醇,可被O2催化氧化生成单体之一的草酸

D.该高分子有固定熔、沸点,1mol上述链节完全水解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5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该高分子由乙二醇、乙二酸、1,2-丙二醇、对苯二甲酸、丙二酸5种单体缩聚而成,故A错误;

B.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酸、丙二酸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乙二醇可被02催化氧化生成草酸,故C正确;

D.高分子化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D错误;

答案选C。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D2O和H2l8O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1L0.1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C.常温常压下,0.5molFe和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A

D.0.1molH2和0.1mol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原子总数为0.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D2O和H2l8O的摩尔质量相同都为20g/mol,中子数也相等均为10,所以2gD2O和H2l8O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故A正确;B.NaHCO3属于强碱弱酸盐,HCO3-既能发生电离:

HCO3-H++CO32-,也能发生水解:

H2O+HCO3-H2CO3+OH-,根据物料守恒可知,1L0.1mol·L-1NaHCO3溶液中H2CO3、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Fe和足量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C错误;D.0.1molH2和0.1mol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为H2(g)+I2(g)2HI,其原子总数为0.4NA,故D错误;答案:

A。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一定量的NaCl

B.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C.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

D.收集NO2并防止其污染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称取一定量的NaCl,左物右码,氯化钠放在纸上称,故A正确;

B.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并油封,故B错误;

C.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应把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水中,故C错误;

D.NO2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故D错误;答案选A。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二糖、多糖、油脂和蛋白质可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B.戊烷(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故B错误;

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也不存在碳碳单键,聚氯乙烯中也不存在碳碳双键,存在的是碳碳单键,只有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

D.乙酸与碳酸钠能够反应生成气体,而乙酸乙酯与碳酸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5.关于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C.存在自由电子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存在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答案】A

【解析】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A正确;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共价键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B错误;C、存在自由电子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如石墨中也含有自由电子,它是一种混合晶体。

存在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中存在阳离子和自由电子,C错误;D、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属于离子晶体,其中含有H-O共价键,分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全部是共价键,D错误。

正确答案为A。

点睛:

注意区分各种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对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化学键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即化学性质;影响原子晶体熔沸点的因素是共价键的强弱,影响离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因素为离子键的强弱,影响金属晶体熔沸点的因素为金属键的强弱。

6.传统接触法制取硫酸能耗大,污染严重。

将燃料电池引入硫酸生产工艺可有效解决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供电能。

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