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586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docx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

 

  

 

 

 

 

 

 

 

   

 

 

 

 

 

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本文拟从理论上阐述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与不足,以及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运用有效的公共政策提升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并优化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1985年3月19日,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

在这个分类中,各种类型服务业都划入了第三产业,所以,从1985年起,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第三产业一直是服务业的同义语(许宪春,2003)。

在本文中,为便于比较分析,作者将中国的“第三产业”等同于“服务业”。

一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理论解释

早在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雪教授在分析产业结构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概念,并指出:

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将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即使政府进行干预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

[1]此后不久,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把对三次产业理论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不仅对三次产业的内涵做出了详细的界定,而且进一步指出:

根据现代统计资料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首先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然后,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而对服务的需求将不断上升。

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演进规律,即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2]这一演进规律被经济学界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并引起经济学界广泛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费雪的三次产业分类法,还是“配第-克拉克定理”都只是一种经济现象的描述,克拉克为他的理论提供支持的依据是恩格尔系数,而恩格尔系数本身就是一种经验概括。

当然,经验概括的东西如果被长期的历史数据所支持,成为了规律性的结论,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有效的“理论支持”。

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S.Kuznoss)还运用了丰富的数据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克拉克所做的论断。

他指出:

如果我们把世界各国的最新数据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所含的百分比会不断下降,前者越高,后者就越低;而在商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劳动力的比例将呈现不断地、有规律地增长。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资料印证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的论断。

比如,19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大都为20%左右,20世纪80年代普遍在60%左右,到了21世纪初很多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变动也经历了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相同的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Chenery)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进行了更为广泛和系统的研究。

他对101个发展中国家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个产值的部门构成和劳动力部门构成的“标准结构”。

他认为,在人均GDP100美元以下时,就业结构变动非常缓慢。

在人均GDP由1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中,就业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比如,在人均GDP为100美元时,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分别为65.8%、9.1%、25.1%;而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其比重则分别为15.9%、36.8%、47.3%,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上升的态势非常明显。

[3]图1很直观地描述了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

图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曲线

二服务业在劳动就业结构中贡献的国际经验

1.从纵向看,各国服务业的劳动就业比重几乎不断攀升

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实践表明: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更多需求,第一、二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将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上升势头。

表1的资料说明了这一趋势。

首先,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所占份额急剧减少。

近几十年来,无论是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不管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前苏联东欧那样的计划经济国家,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是急剧减少的。

其次,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经历先升后降的态势。

从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几乎所有国家在第二产业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业份额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这一变动状况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他在分析研究了20多个国家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数据后认为,工业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就业人口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但自1980年后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则开始下降,这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分流了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结果。

表1还表明,40多年来,变化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

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例都呈加速增长趋势,而且,经济越发达,增长的速度越快,就业比重也越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就业比重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即便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低两个百分点,更不用说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相比了。

当然,这种差距也意味着我国的服务业在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

表1世界不同类型国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2.横向看,我国服务业的劳动就业贡献明显偏低,第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较高

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政府管制程度、技术进步、生活方式和人均GDP等因素,但一般来说,人均GDP是最重要也是最可控或计量的因素。

所以,我们按照人均GDP水平,选取了四组国家的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

表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产值与就业情况的国际比较

通过对表2的比较,我们发现以下几点:

第一,高收入国家无论是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还是服务业劳动就业的比重是最高的,低收入国家的这两个比重都是最低的,那么,至少可以从经验上判断服务业劳动就业的贡献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的。

第二,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劳动就业比重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之差很小且大多为正值,即结构偏离度很低且大于零。

这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服务业继续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已经很小。

而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结构偏离度较大且多为负值。

这表明这些国家从目前来看,服务业劳动就业水平偏低,劳动力资源配置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当然,从未来看,这恰好又是这些国家服务业大力吸纳劳动就业的“契机”。

第三,我国的人均GDP2003年已经超过1000美元,作为一个下中等收入国家,与同类国家相比,无论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都明显偏低。

当然,由于统计以及市场化程度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比重可能被低估了,特别是“非正式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服务业,而这种就业形式可能没有统计到就业指标中去,因此,服务业就业比重被低估的程度可能会更高。

不过,即便如此,不管我国的服务业如何被低估,我们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明显偏低。

总之,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缓解日益巨大的失业压力,大力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一件刻不容缓、极其重要的事情。

三服务业在我国劳动就业中贡献的实证分析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全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循环转移。

1.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

表3的数据表明,自1997年以来,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50%。

这意味着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非农产业取代农业而占据就业主体地位。

它标志着我国在缩小城乡、工农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方面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动阶段。

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和就业比重下降,主要是由第三产业发展引起的。

从1991~2002年,全国进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增加了8712万人,进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仅增加了1765万人,第三产业占到非农产业新增就业岗位总数的83%。

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就业数量还出现了负增长,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数量却在继续增长。

在农村内部,劳动力结构变动也同全国趋势相似。

无论是从全社会还是从农村内部看,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

表3中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及其构成情况

2.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下降较快,而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总数虽然依然呈现增加的趋势,2002年比1980年增加了7478万人,但就业的份额则从1980年的68.7%下降到了1980年的50%。

如果考虑到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镇或城市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但统计上依然是农业人口的现实,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口比重实际要更低一些。

对照图2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的阶段性特征与改革开放的进程惊人的一致。

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改革开放的力度较大,乡镇企业发展也较快,城镇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因而1980~1987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份额就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时期其份额基本上徘徊在60%左右;之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又迅速加大,1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的比重又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但近3年基本稳定在50%左右。

3.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绝对人数迅猛增加,但就业份额基本稳定

建国以来,政府的工作重心致力于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化的进程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就业份额应该是不断上升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第二产业劳动就业总量上升迅速,就业人数从1980年的7707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5780万人,整整翻了一番;其劳动就业份额也从1980年的17.4%上升到1998年的23.5%,但随后有所下降,到2002年只有21.4%(参见图2)。

不过,劳动就业份额的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在“滑坡”。

恰好相反,我们的制造业这些年发展很快,它对GDP、对外贸易和税收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

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有往中国转移的趋势,至少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加工中心”,用欣欣向荣来描述我们这几年的制造业发展状况也不过分。

那么,我国的第二产业劳动就业份额为什么会有所下降呢?

一是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举措的推广必然使得部分职工下岗,而这部分下岗的职工又主要流向服务业就业或失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了,结构升级必然带来技术进步,技术含量的提高,对劳动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

预计在未来十多年时间里,第二产业劳动力仍将继续保持绝对增长但就业比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4.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份额仍然偏低,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劳动力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方便快捷服务的需要,也为服务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因此,在现代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

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对钱纳里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发展过程中劳动力配置数据的回归分析,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20.6%~23.5%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0.4%~32.7%是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