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52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doc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

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

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1、启蒙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葫芦丝概述

(2)葫芦丝的各部名称及构造,葫芦丝常用记号

(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和基本吹奏法

(4)全按作5指法练习,葫芦丝入门初级练习曲与乐曲

(5)气息控制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

(6)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2、初级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全按作1指法练习

(2)单吐练习、换气练习、活指练习

(3)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4)演奏曲《婚誓》、《美丽的金孔雀》。

(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

3、高级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双吐练习、滑音练习、虚颤音练习。

(2)《傣寨小夜曲》片段、《版纳之夜》片段。

(3)相关练习曲。

(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

(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

七、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葫芦丝教学的时间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

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葫芦丝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运用“攀登足迹”手册,实现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在校练习情况,教师每天给予评价,用☆和△留下学生的进步足迹,必要时可用文字给予表扬和鼓励;周末和假日,家长给予孩子评价;月底,学生回望一个月来的脚印,用文字给自己评价。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

协调学生的学习和葫芦丝训练时间,学校规定:

每周的周四校本课活动,及每周二下午一课时为葫芦丝学习训练时间。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乐教育。

(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放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带进课堂;向任教班级分发有关葫芦丝知识的学习资料等形式激发兴趣,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葫芦丝普及教育。

使他们对葫芦丝产生特殊的感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整个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探究空气。

(2)因材施教,对民乐尖子生进行民乐提高教育。

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一批民乐苗子,组建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这些尖子生进行葫芦丝提高的方法研究。

3、采用自编的葫芦丝校本教材进行教学。

4、尽量多的创造学生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5、在教学时间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

目录

第一章葫芦丝知识……………………………………2

第一节葫芦丝简介………………………………………………2

第二节葫芦丝演奏姿势…………………………………………3

第三节葫芦丝演奏时的运气(呼吸)方法……………………3

第四节葫芦丝基本指法…………………………………………4

第五节音阶练习方法……………………………………………5

第二章学习葫芦丝的三个基本过程……………5

第一节初级阶段…………………………………………………6

第二节中级阶段…………………………………………………6

第三节高级阶段…………………………………………………7

第三章基本技巧…………………………………………7

第一节气息……………………………………………………7

第二节手指的技巧……………………………………………8

第三节舌头的技巧……………………………………………10

第四章特殊技巧………………………………………10

第五章伴奏问题………………………………………11

第六章综合提高………………………………………12

第七章葫芦丝的选购与保养……………………15

第一节葫芦丝的选购…………………………………………15

第二节葫芦丝的保养…………………………………………15

第八章练习、演奏曲目………………………16

第一节速成流程……………………………………………16

第二节练习曲目1-3………………………………………16

第三节练习曲目4-6………………………………………17

第四节练习曲目7-8………………………………………19

第五节练习曲目9-10……………………………………20

第六节练习曲目11………………………………………22

第七节练习曲目12………………………………………23

第八节练习曲目13………………………………………24

第九节练习曲目14………………………………………25

第十节练习曲目15………………………………………26

第十一节部分演奏曲目……………………………………27

第一章葫芦丝初识

第一节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以它委婉细腻的音色,如歌般地演绎,被誉为“东方萨克斯”!

葫芦丝是一全手工制作的乐器,她由葫芦、主管、附管、簧片组成,由于她的音色能如丝绸般飘逸抖动,故在后面加了一个“丝”。

葫芦丝的主管、附管主要是竹制,品种多样,以紫竹、棉竹、苦竹为好,管的一端插在葫芦里,发音的簧片位于葫芦腔内,所以葫芦其实就是一个共鸣腔,使葫芦丝能发出人声般的音色。

主管上开有七个音孔,结合指法就可以吹奏出音阶来。

目前涌现出好多种千奇百怪的葫芦丝巴乌来,如塑料的,PVC管的,全铝合金的,还有在巴乌管前套一个椰子壳就成了椰箫,还有的居然套上一个灯罩或者饮料瓶。

还是原汁原味的最朴素无华的葫芦丝才是最爱。

葫芦丝有一样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那就是附管音,一般我们所使用的是双音葫芦丝,也就是主管旁的两支附管只有一支发音(中音3),另一支只起到装饰作用。

也有的葫芦丝是三音葫芦丝,两个附管都能发音。

一般情况下,左边的是高音附管,持续发一个中音3,右边的是低音附管,持续发一个低音6,在一些乐曲中,打开附管进行演奏,极大的丰富了音乐效果。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双音的还是三音的葫芦丝。

选购的时候有两点特别要注意:

一是附管的音量和音准,附管起着铺垫作用,所以音量要适中,如果大于主管音量那听起来就很吵;二是注意附管的开孔方式。

用铜片塞结合开孔的方式是最好的。

有二个好处,一可以练习小指堵孔,在一些要快速开闭附管的时候做到应付自如;二可以在觉得附管音量有偏大的时候,可以用铜片塞进行调整。

附管的开孔方式有以下几种:

棉线塞、铜片塞、扭扣塞、常开、小指堵孔等多种。

附葫芦丝各部位名称:

(如图)

第二节葫芦丝演奏姿势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良好的演奏姿势是吹好葫芦丝的基本保障。

它不仅能给人外观上的协调美,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技术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要注意正确姿势的训练和培养。

下面分别介绍葫芦丝和巴乌的演奏姿势。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是站姿和坐姿两种:

(一)站姿要求是:

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

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

目视正前方。

双肩松驰平衡。

两肘自然下垂,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

双手持葫芦丝,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手腕平直。

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上下嘴唇自然合拢。

含住“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边嘴角适当收缩。

注意两腮却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制。

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

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左右手的小指用指尖分别依附在主管侧边或附管上,以配合其它手指。

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

要注意“适度”,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

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者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

(二)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

双脚分立踏地,有时可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

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第三节葫芦丝演奏时的运气(呼吸)方法

葫芦丝演奏时的运气(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中的呼吸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三种: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

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

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

所谓呼吸即包括“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

(一)吸气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

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使横隔膜下降。

吸气后,气息下沉。

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