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解析总结及我市发展建议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解析总结及我市发展建议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解析总结及我市发展建议doc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7年增长率超过50%。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起步晚,发展快。
其中光伏发
电发展最快。
2000年以来,世界并网光伏发电年增长率达
60%,超
过了光伏应用的50%。
2008年世界并网光伏发电份额超过85%以上。
这表明光伏发电开始由边远地区向城市过渡,并网光伏发电正在发挥
替代能源作用。
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成本大幅度下
降,2006年世界平均光伏发电成本就达到0.25美元/千瓦时(度),预
计201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14美元/千瓦时。
(我国江苏预计2012年上网电价可达到1元/千瓦时)。
2008年,全球太阳能安装总量已累计达15GW,其中,按地区排
名西班牙名列首位,德国第二。
2008年,西班牙新装量为2.5GW,
约占2008年新增安装量的一半。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西班
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有所降低,但其他围家的政策扶持力
度却在逐年加大。
日本政府2008年11月发布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行
动计划”,确定太阳能发电量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2005年
的40倍,并在3~5年后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
2009年还专门安排30亿日元的补助金,专项鼓励太阳能蓄电池的技术开发。
2008年9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揽子减税计划,其中将光伏行业的减税政策(ITC)续延2~6年。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
与水电、风
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
安全可靠;
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
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蓄能几乎可以满足
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
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
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
展的行业。
一、我国光伏产业现状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
2009年中国内地
4000兆瓦,连续
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
2010年5月,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吸引22家国内光伏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加入。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以引导行业联合创新、推动应用、规范发展为核心,研究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将致力于整合产业资源、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行业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我国光伏产业经过爆炸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板块。
长三角以
江苏为产业增长极,主打中下游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产业规模占
全国一半;
环渤海以河北为核心,主打上游材料生产加工,产业规模
居第二,主要聚集区为邢台宁晋、保定和廊坊;
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
主打下游应用产品生产;
中部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北、湖南;
西部地
区主要是四川、内蒙古、青海、陕西等省,重点利用能源、矿产等优
势,主打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可提供全国10%的原料。
从我国光伏
产业聚集格局变化趋势看,未来将有可能逐步形成五大光伏产业集聚
地。
二、光伏产业链技术路线图
在“太阳能利用一设计安装一太阳能应用系统一太阳能电池组件
一太阳能电池片一硅片一制造设备一高纯硅原材料”这条太阳能产业
链中。
直接将太阳能光转换为直流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是光伏产
业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产业链中上游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企业,其
次为硅片生产企业,下游为电池片生产企业、电池组件系统制造企业
以及太阳能应用系统开发企业。
因此,太阳能光伏产业将带动许多产
业链的同步发展。
光伏产业链技术路线图
三、光伏产业链发展现状
光伏产业链是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
目前全国涉
及太阳能的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
位,其中多晶硅材料企业近20家。
1、产业链上游,晶体硅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硅材料是光伏产业的最基础的原料,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由于它
投资大、耗能高、制造复杂,再加上主要生产商的技术垄断,在光伏
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硅材料已成为严重的制约瓶颈,曾被业内
称为“得硅者得天下”、“拥硅为王”。
目前,国内硅材料项目多达50
多家,已公告的投资额近60亿元,规划总投资额达300亿元,年产
能力在7万吨以上。
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技术落后,多依赖进口。
多晶硅制造业是光伏产业链的首端,是目前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
瓶颈。
我国部分企业开始进入多晶硅生产,预计今后几年过度依赖国
外的局面有所改观。
2、产业链中游。
硅片供应趋于平缓
太阳级硅锭、硅棒、硅片制造是光伏产业链的第二个环节。
线切
割能力和原料供应是硅片生产的关键。
硅棒、硅锭制造技术成熟,但
对原材料依存度高。
我国现有硅锭生产企业58家(含单晶体硅和多晶
体硅),硅片生产企业38家,且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技术比较成熟,由
于该产业对上游多晶硅的依赖,导致部分企业开工不足。
3、产业链中下游.电池发展日新月异
太阳能电池生产增长强劲,产品主要出口。
自2003年起我国太
阳电池制造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年增长率达到100%-300%,2007
年我国光伏电池年产量700MW,仅次于日本和欧洲,居全球第三。
但因价格高而95%以上只能出口。
4、产业链下游组件规模迅速膨胀
组件制造进入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
在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产
业链中,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
接近市场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是光伏产业链中发展最快的环节之一。
据估计我国有600家以上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企业。
而且主要厂家的产品都通过了TǘV、UL等国际认证。
四、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
1、九成产品出口国外,节能减排出现倒挂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成长为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其九成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是出口欧美,形成了“新能源出口国外、碳排放留在国内”的节能减排倒挂现象。
此外,“出口为主”的市场格局也让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就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2、投入大、产量高,但核心技术却被外国垄断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建立研发和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工作薄弱,从整体上看,我国在多晶硅提纯、电池转换率、系统集成等关键
技术和工艺上,在基础科学和未来新技术研发上,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中国光伏行业已步入大浪淘沙的无情洗牌、挤掉泡沫阶段。
真正在前一轮暴利行情中赚取暴利的,是牢牢掌握多晶硅生产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中国企业只是扮演着产业链条低端赚取“加工费”的角色。
如何更好地扶持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如何防止光伏行业的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3、市场培育严重落后于产业发展
200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中有超过六成都只是加工贸易。
作
为新能源产业之一,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已经将近五年,但很大程度
上仍带着浓重的光伏产品制造业的色彩,尚没有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
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阶段,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上网电价标准
难以出台,产品很难被国内市场消化,短期内产业发展将主要依赖出
口。
但这不应该成为光伏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常态,未来必须在取得技
术突破的基础上逐步启动国内市场。
首先,仅靠外需拉动,面临着很大的国际经济波动和贸易壁垒等风险。
其次,没有内需支撑,行业发展就没有内生性动力,甚至仅仅只能满足于低成本优势带来的低价竞争。
第三,光伏产业是具有很高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并连同风电等其他新能源产业被多个国家公认为未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
4、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自2006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的投资急剧扩张。
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该领域的投资依然逆势增长。
初步估计,2009—2010
年新增投资预计超过1500亿元。
目前,仍有很多地方将发展光伏产业列为当地“一号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14个省市提出将光伏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
5、产能过剩,亏损严重
光伏产业一哄而上和各自为政不仅带来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造成项目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目前国内在建或是拟建的多晶硅项目产能高达14万吨,而预计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仅为8万吨左右。
6、行业标准不一,政策支持不足
目前,光伏制造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光伏产业链上的名
词、设计、制造、建筑一体化标准差异较大。
目前相关的电网调度技
术标准和管理规程又很缺乏,使得电力部门不愿接受光伏发电上网。
我国已建成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都处于试验性并网状态,不允许
光伏电力通过电力变压器向高压电网反送电,只允许在低压侧自发自
用,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目前,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匹配
的全国性光伏产业调控机制和具体实施政策尚未出台,一些支持政策
不能落到实处。
黑龙江省光伏产业情况
黑龙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省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风力发电产业,加快水电开发,加快发展核、风电装备产业,适时发展光伏产业,开发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装备,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设备、生物质能装备等其他新生新能源装备产业。
黑龙江省光伏企业几乎是空白,在这方面吉林,辽宁做的都比黑龙江好。
光伏行业作为引领世界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行业,未来5年内将吸引近万亿美圆的资本。
黑龙江是资源大省,富有硅、硒、铜、金、石墨;
是中国罕见的资源富集区,然而却没有开发好,只是开发初级原材料罢了。
哈尔滨克罗拉是中国最早开始研究和生产薄膜电池的厂家,然而在光伏行业大发展的情况下,它却几近销声匿迹。
牡丹江富有上等的多晶硅矿,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
就资源分布来
讲,黑龙江一省内就可造出完整的上等的光伏产业链。
哈尔滨工业大
学是培养微电子、机械工程、材料科学高等人才的基地,哈尔滨工程
大学是国际军事工程人才的摇篮。
这些著名大学培养的人才无疑都外
流到了其他省份。
在南京中电光伏内,就有十几位来自哈工大的学子。
黑龙江省拥有巨大资源储备和优秀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开发和使用潜
力。
黑龙江省光伏产业部分重点地市情况
黑河光伏产业园:
俄电加工区,现已建成拥有14万吨工业硅生
产能力,特色较为鲜明、布局相对集中的我省及东北地区最大的硅基原材料产业基地。
省科技厅确定五秀山俄电加工区为省级硅基新材料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省环保局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试点。
目前黑河合盛硅业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及配套14万吨工业硅项目已经基本完成,一期年产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黑河合盛硅业公司工业硅产能将达到20万吨/年,将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硅生产企业,也将是黑龙江省第一家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企业。
双鸭山市与汉能控股集团举行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
目:
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首期200兆瓦产能,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为一年;
二期300兆瓦产能,投资约65亿元;
三期500兆瓦,投资约105亿元。
牡丹江市,2009年,金跃集团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被有关部门
批准为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
今年,企业与世界第二大逆变器供
应商德国KACO公司韩国分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成立了黑龙江金日光
电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的建设。
该项目
计划总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板及光伏逆变器生产项目。
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亿元,年产太阳能
电池板40兆瓦,达产后预计年销售太阳能电池板40兆瓦,第一年销
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牡丹江市光伏产业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成立牡丹江市光伏产业发展协调小组。
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
长,市经贸委为牵头部门,市发改、科技、财政、国土、建设、税收、环保、银行和电力等部门参加,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事宜.出台相关扶
持政策。
尽快制订牡丹江市光伏产业总体规划,各县(市、区)围绕总体规划做好子规划,形成全市光伏产业的规划体系。
根据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目标、布局、行业准人、项目审批等内容。
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
光伏产业的规模达到50亿元,培育成为牡丹江市的支柱产业。
二、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为产业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太阳能光伏产业特点就是高投入、高产出,对资本的需求相当
大.现有传统的银行直接融资根本无法满足。
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创新机制,为其提供资金保障。
如通过建立社会化民营化机制创新制
度。
促进光伏企业股权开放。
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资本的扩张;
建
立良好的银企合作机翩,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发展光伏产业;
积极培育资本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牡丹江市光伏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引进和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如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资风险公司。
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对牡丹江市光伏产业进行风险投资。
三、构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保障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产学研结合。
依托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快建设牡丹江市光伏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光伏产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市场开发研究。
尽快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主要设备、原料的国产化;
加强与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光伏产业科技项目合
作,重点推进光伏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和新型非晶硅太阳电池等技术的研究力度;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有选择的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关键设备,为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优良的环境。
四、强化高中级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与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相结合。
依托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
加大从
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
发挥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
重点引进与培养一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
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支撑。
五、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尽快出台发展光伏产业的持政策。
把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放到更加
突出的位置。
从政策、立项、土地、税收、投入等方面。
给予光伏产
业重点倾斜,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一方面向上积极申请,争取国家、
省级科技、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的支持;
另一方面整合创
业创新要素资源,向光伏产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