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435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9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x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试题部分

一、判断题(是画V,错画X)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

(x)

2、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过程。

(V)

3、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x)

4、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x)

5、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x)

6、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x)

7、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x)

8、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V)

9、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S=0。

(V)

10、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成正比。

(x)

11、热力过程中功的大小与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只是初、终状态的函数。

(x)

12、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

(V)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V)

14、可逆热机的效率高于不可逆热机的效率。

(x)

15、非平衡系统虽然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其状态参数是确定的。

(x)

16、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

(x)

17、只要无容积变化,设备就不对外做功。

(x)

18、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V)

19、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V)

20、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里循环。

(V)

21、液体内部任一点处的静压力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V)

22、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23、不同管径、不同物性的流体的临界流速雷诺数ReC基本相同

24、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

(x)

25、传热量的大小与传热温差成正比,与传热热阻成反比。

(V)

26、传热有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种方式。

(V)

27、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x)

28、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

(x)

29、流体密度p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u。

(V)

30、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

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

为零。

(V)

31、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

(x)

32、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V)

33、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

(V)

34、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X)

35、表压力是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和。

(X)

36、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V)

37、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V)

38、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X)

39、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X)

40、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V)

41、氟里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与油。

(X)

42、《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度性物质HCFCs(V)

43、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X)

44、吸收式制冷所用的“工质对”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为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为制冷剂。

(X)

45、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X)

46、制冷压缩机使用的冷冻机油不能用通用机油来代替

47、国家标准N32号粘度等级冷冻机油相当于旧标准18号冷冻机油,(V)

48、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V)

49、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由于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

由于破坏作用。

(V)

50、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氟里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X)

R134a替代R12

51、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

而不需要对设备做任何改动。

(X)

52、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V)

53、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越高,其吸收水蒸汽的能力越强。

(X)

54、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越高,其腐蚀性越强。

(V)

55、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V)

56、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气过热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X)

57、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都可以采用回热器来提高其经济性。

(X)

58、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温差越大,其传热量也就越多,因此,制冷系数也就越大

(X)

59、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蒸发温度不变,冷凝温度升高时,制冷量将减少,功耗将

增加,是制冷系数降低。

(V)

60、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冷凝温度不变,蒸发温度降低时,制冷量将减少,功耗将

增加,制冷系数降低。

(X)

61、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制冷剂蒸汽,可防止湿压缩的发生。

(V)

62、在采用氟里昂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一定要安装干燥器,(V)

63、在采用氨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一定要不必干燥器,(V)

64、只要知道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就可在相应制冷的压焓图上做出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饱和)循环图。

(V)

65、由于氨与水互溶,因此没有必要控制氨中含水量。

66、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是采用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工质对,其中低沸点的物质作制

冷剂,高沸点的作吸收剂。

(V)

67、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是溴化锂。

(X)

6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必须高于0°G(V)

69、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水冷式)的制冷量相同时,它们的冷水

量也基本相同。

(X)

70、制冷剂液体过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产生闪发气体,从而提高单位制冷量。

(V)

71、单级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溶液泵是推动制冷剂蒸汽的动力。

(x)

72、吸收式制冷,吸收剂通过吸收制冷剂溶液,二种溶液才能混合。

(x)

7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发生器内加热溴化锂水溶液,溶液中的水加热至100oC才沸腾变为气体。

(x)

74、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答不到0OC以下温度。

(x)

75、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是处于饱和状态。

(V)

76、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x)

77、空气含湿量就是空气中水的含量。

(x)

78、自然界中,干空气是不存在的,空气均为湿空气。

(V)

79、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容纳水蒸气量只有一个最大值。

(V)

80、相对湿度©越小,表明湿空气的干燥程度越大。

(x)

81、相对湿度©越大,则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大。

(x)

82、绝对湿度pv说明了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因此,在空调工程中更多地使用pV这个参数。

(X)

83、相对湿度反映湿空气偏离饱和状态的程度和吸湿能力的大小。

(V)

84、露点温度就是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也就是空气开始结露时的温度。

(V)

85、含湿量d与水蒸气分压力Pv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湿空气热力参数。

(x)

86、饱和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三者相等。

(V)

87、湿空气的焓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V

89、在空气处理过程中转移的热量,就等于空气终态和初态的焓差。

(V)

90、当t升高时,湿空气的焓h增加、不变或减少取决于d如何变化。

(V)

91、含湿量d与大气压力B有关,应根据不同的B值来选用不同的焓湿图。

(V)

92、露点温度就是等焓线与饱和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x)

93、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轨迹都是©=100%勺饱和线。

(V)

94、初态和终态都不同的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只要热湿比相同,则变化过程方向就不同。

(V)

95、混合状态点C将混合前两状态的连线分割成的两段的长度,和参与混合的两种气体大小成正比。

(x)

96、粗效过滤器可以滤去空气中1〜10^m的灰尘。

(x)

97、空气露点温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露点温度也降低。

(x)

98、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是依靠油泵的工作来完成的。

(x)

99、小型全封闭活塞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的机壳内部属于低压区。

(X)

100、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属于容积型压缩机。

(V)

101、螺杆式压缩机是由螺旋形阴阳转子构成。

(X)

102、螺杆式压缩机的结构简单,螺杆的加工精度要求也不高。

(X)

103、离心式压缩机不属于容积型压缩机。

(V)

104、螺杆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V)

105、离心式压缩机的单机制冷能力大,运转震动也大。

(x)

106、压缩机的电动机定子是由铜或铝合金铸在带冲槽的矽钢片中形成的。

(x)

107、压缩机电动机工作电压过高容易烧毁,而电压过低则不容易烧毁。

(x)

108、压缩机电动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小于2MQ0(x)

109、压缩机电动机绕组重新绕制后,若运转方向不对,应重新绕制。

(x)

而不适用于低温制冷

110、活塞式压缩机在家用、商用、中小型制冷空调中应用广泛0(V)

111、螺杆式压缩机在中型以上空调冷水机组中应用广泛,

112、涡旋式压缩机制冷效率最高,可以在各个应用领域全面取代活塞式压缩机

113、当制冷量大于15KW寸,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V)

114、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去4~6oC。

(x)

115、风冷式冷凝器的迎面风速通常取2〜3m/s。

(V)

116、冷却水进出冷凝器的温差一般为4〜6OC。

(V)

117、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x)

118、两级氟里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x)

119、回热器不仅用于氟里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x)

120、中压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为;1.6MPa

121、低压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为:

0.1

122、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已经没有热量,经过节流才能吸热。

(x)

123、压力容器按设计压力P的大小分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等级。

(V)

124、换热压力容器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V)

125、中压容器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压力容器。

(V)

126、板式换热器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其体积比同样穿热面积的壳管式换热器小60%。

(V)

127、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蓝图)上,必须加盖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复印章有效)。

(x)

128、压力容器的检测档案、资料保存期限不应少于5年。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