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4221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

日期:

2013年5月5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已了解校方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也授权论文机构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摘要]冯小刚是我国著名导演和编剧,在1997年推出《甲方乙方》之后,其贺岁喜剧片风格就深入人心。

在之后十几年,冯小刚的电影风格经历了从贺岁喜剧片—盗窃片--古装商业片---战争片---灾难片这四次转变,每次类型转变都让人们惊喜。

冯小刚在2012年推出《1942》,这是一部反映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电影,有着历史和人性的反思。

它的风格主要是:

大主题小故事、主旋律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视听语言冷静独特,与其以往的电影风格有所差异。

在《1942》电影风格转变的背后,是冯小刚对小人物关注和针砭时事的人文关怀,更是中国电影回归的结果。

[关键词]冯小刚《1942》电影风格人文关怀

[Abstract]XiaogangFengisChina'

sfamousdirectorandscreenwriter.Launchedin1997,thepartyatopartyb,he'

sNewYearcomedystyleisdeeplyrootedintheheartsofthepeople.Aftermorethantenyears,Fengxiaogang'

sfilmstylechangedfromNewYearcomedy-crime-ancientcostumecommercial-war-disasterfilm,madepeoplesurpriseeverytime.In2012,XiaogangFengreleasethefilm"

1942"

.Thisisafilmreflectshenanfaminein1942,whichhasahistoryandareflectionofhumannature.Itsstyleismainly:

Ashortstorywithmajorthemes,themainmelodyvaluesbeintegratedwiththepopularculture,andcooluniqueaudio-visuallanguage.BehindthechangeofFengxiaogang'

sfilmstyle,thereisfengxiaogangandsatiricalhumanisticcareforlittleattention,aswellastheresultofChinesefilms’return.

[Keywords]XiaogangFeng"

filmstyleHumanisticcare

目录

前言3

一、冯小刚电影风格的四次转变4

(一)第一次转变:

从贺岁喜剧片到盗窃片4

(二)第二次转变:

从犯罪片到古装商业片5

(三)第三次转变:

从古装商业片到战争片5

(四)第四次转变:

从战争片到灾难片5

(五)小结6

二、《1942》的风格探析6

(一)大主题,小故事6

(二)主旋律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融合7

(三)视听语言冷静独特8

(四)小结8

三、《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改变背后的博弈9

(一)冯氏情结9

(二)中国电影回归的结果9

(三)小结10

四、结论10

文献综述11

致谢13

前言

冯小刚是我国著名导演和编剧,在1997年推出《甲方乙方》之后,其贺岁喜剧片风格已深入人心。

早年,冯小刚主要电影作品有:

《甲方乙方》、《集结号》、《大腕》、《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每部影片都获得了优秀的票房成绩。

特别是冯小刚在2009年指导的影片《非诚勿扰》总票房超过10亿,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2010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总票房总和超过20亿,由此他坐稳中国内地导演中首屈一指的“票房之王”宝座,并从2009年到2012年连续四年获得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三届百花奖、一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验证了人们对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认同和肯定。

l998年的《甲方乙方》是冯小刚商业电影的开山之作,从此十多年来他的电影无一败绩并屡创票房纪录,在几次电影风格变化后,冯小刚在2012年尾推出《1942》,风格与以往的风格与题材迥然不同。

他风格变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1942》是怎样的风格?

背后存在怎样的博弈?

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一、冯小刚电影风格的四次转变

从贺岁喜剧片到盗窃片

1997年,冯小刚推出由其导演的大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票房十分出色,这是他贺岁喜剧片风格的开端。

1998年和1999年,冯小刚分别推出贺岁片《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票房继续高涨。

自此,冯小刚贺岁喜剧片风格形成,并成为中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旗帜。

2001年,冯小刚推出《一声叹息》,票房看好。

贺岁喜剧片成为冯小刚的最引人瞩目的电影风格,更成为本土电影市场的票房救星。

冯小刚特有的贺岁喜剧风格来源于平凡人的婚恋日常生活,透露着浓厚的平民主义和百姓情结,与其他讲述豪门爱情的故事有鲜明区隔。

比如《甲方乙方》是一部社会讽刺喜剧,《一声叹息》则是婚外情故事。

他的贺岁喜剧片一般是在城市背景下讲述寻常百姓的故事,以小人物的生活点滴体现朴素幽默。

特别是电影主角一般是由葛优主打,不经意间爆出冷幽默,对现实黑暗进行嘲讽,贴近时事焦点,让人回味无穷。

在冯小刚电影里,幽默的电影台词别具特色,在电影上映后很长时间内会成为广为流传的话语。

如“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

人才”、“审美疲劳”、“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成为冯小刚贺岁喜剧片风格中独特标签。

这些话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在以幽默性让观众爆笑的同时,也能让观众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可以说,冯小刚贺岁喜剧片风格影片有着自己特色,打破了传统商业电影意识形态浅薄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真实情感和深刻内涵不仅仅存在于文艺片中,还能在商业电影中有所体现——贺岁喜剧片也能具备深刻的内涵。

2001年随后三年他分别导演《大腕》、《手机》和《天下无贼》,其中《天下无贼》票房达到1.2亿。

这代表着冯小刚的电影风格已经从贺岁喜剧片转向盗窃题材电影,从男欢女爱的小百姓生活喜剧转向更深层次的人性探讨,达到了关注人性的这一升华。

冯小刚的盗窃片关注到边缘人群如盗贼的生活题材,展现了社会众生百态。

从盗窃片到古装商业片

在《天下无贼》之后,冯小刚在2006年导演了历史剧《夜宴》,开始从盗窃片转向古装商业片。

冯小刚对外指出,《夜宴》故事背景是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但故事情节却是根据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改编。

这是一个围绕宫廷斗争的故事,以权力、爱情和死亡为主题。

《夜宴》虽然以历史人物及事件为题材,但过于华丽夸张的剧情和表演惹来争议,攻击其缺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但这部影片由于冯小刚的知名度以及明星云集,仍然获得了较好的票房。

笔者认为,这部影片虽然没有冯小刚之前导演的电影细腻,却能在古装商业片中将权力、爱情和死亡这三大主题展现,透过华丽夸张的表面能给观众一定启示。

从古装商业片到战争片

在《夜宴》引发众人口水战之后,冯小刚在2007年推出《集结号》,开始了由古装商业片向战争片的转变。

《集结号》以国共内战、朝鲜战争及建国初期的战争为背景,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对中共的某些历史性错误进行了反映和批评。

此外,还运用国外先进技术打造出出色的画面效果。

在《集结号》中,冯小刚仍然将镜头定焦于小人物的生活,只不过将背景放在残酷的现代战争中。

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中,我们更能看到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努力和奋斗,并成为战争中的不朽传奇。

从战争片到灾难片

2010年,冯小刚执导《唐山大地震》,这意味着冯小刚电影从战争片转变为灾难片。

观众在对灾难片的观看中,不仅仅为苦难而感慨,更多的是赞赏苦难面前不屈不饶地奋斗。

《唐山大地震》以细腻的画面和人文关怀展现出唐山大地震的震撼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悲痛无奈。

让人赞赏的是,冯小刚在影片里,对唐山大地震这一重大历史灾难题材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展现,普通百姓在灾难面前的无力让观众触动。

在成功的《唐山大地震》后,冯小刚在2012年推出《1942》,将1942年河南大饥荒这一灾难通过电影展现出来,它是对历史、民族的反思,更是对中国电影的拓展。

在这个影片中,大饥荒通过三条线索展开:

普通受灾百姓的苦难、政府的态度及宗教的救赎。

他对那段历史的展现是比较全面而公正的,这体现在影片涉及了宗教这一领域,以及将蒋介石描写成一个正面积极的领导,让观众赞赏。

(五)小结

综合对冯小刚电影风格转变的研究发现,冯小刚从1997年到2012年,其电影风格经历了四次转型,分别是贺岁喜剧片---盗窃片---古装商业片---战争片---灾难片,每一次转变都与上一次类型差别较大,并有所深入拓展和突破。

二、《1942》的风格探析

2012年尾,冯小刚推出《1942》,河南大饥荒这一沉重的历史题材让人震撼。

这是冯小刚在1993年看中剧本到2012年拍摄一共历时18年准备,投资2.1亿元的影片,一上映就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在此着重探讨《1942》的电影风格,从中探索冯小刚的电影风格本质。

(一)大主题,小故事

《1942》是根据刘震云小说《回归1942》改编拍摄而成,通过1942年河南大饥荒这一“灾难”,探讨历史、民族及人性。

在这个大主题下,冯小刚秉承一贯风格特色,以小人物的平凡小故事为主体,因此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更显出“大饥饿”的沉重。

它是冯小刚从战争片转向灾难片这一电影风格的代表之作,从表面的战争转入探讨更深层次的历史人性问题。

从冯小刚的电影风格转变的回顾中,我们发现他的电影从小领域走向宏大,在《1942》里虽然是宏大的历史主题,却依然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展现普通百姓的故事。

可以说,《1942》既有贴近生活的一面,又触及了历史和民族的伤痛及人性的阴暗。

学者陆支羽曾说过: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都有被遗忘的角落,恰恰是在这些被遗忘的角落,藏着这个民族的历史。

文学和电影真正的意义,就是照不到的地方你的灯光照过去了。

世人常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正如冯小刚所言,温故知丑,以史为鉴。

想来,《一九四二》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了。

”[1]

据媒体报道,冯小刚曾表示,希望观众通过《一九四二》对中国民族性有一个接近真实的认识。

“回避历史,回避苦难,并不能代表它不存在。

警钟长鸣,以史为鉴,才可能避免悲剧重演。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完《一九四二》后将自己的感觉归纳为“难以名状”、“无法理清”,他认为,影片让观众直接体验到生命极端的“顽强”和“脆弱”,感受民族的命运。

[2]

《1942》在大饥荒的大主题下,是平凡人的小故事。

河南饥荒中灾民向西逃亡,幸存人数渐少,被卖、被饿死和被杀死的数不胜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姓的故事显得更加渺小而感人。

比如长工一家太过饥饿准备卖女儿,地主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把米借给了长工;

地主的儿媳妇生下小孩没多久就饿死了,她的婆婆立即要扒开媳妇的上衣说要趁着身子还没凉先给孩子喝点奶;

很多女人们宁可卖身也不愿意承受死亡随时来临的折磨。

说明生的不易和对活着的渴求,因为只有活着的生命才有价值。

还有张默演的长工,被日本人长刀刺死。

可以吃的馒头就在眼前,可是馒头却是插在刀尖上的,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隐喻啊。

给你生的机会,可生的背后就是刀尖。

从贫民的角度上来看,这馒头吃或者不吃是一个问题,但是从执政者角度看,人虽然饿死了,但土地还在,仍是中国的,可是仗打输了就成了亡国奴了。

于是矛盾就出来了,日本人让我们活着,而执政者却让我们死。

至于土地这事老百姓可能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

这些小故事在大主题的背景下更显得真切感人。

而正是由于这些小故事的体现才以小见大的表现出了这个大饥荒主题下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二)主旋律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什么是主旋律价值观?

原国家广电部部长孙家正曾明确指出:

“文学创作中,借用‘主旋律’这一概念,就是鼓励艺术家努力表现反映社会进步主流的时代精神。

[3]学者黄珊在《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也曾说,“中国主旋律电影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在《1942》中,主旋律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饥荒中的国民党无所作为,其实一九四二年这场饥荒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为他的崩溃埋下了伏笔,政府贪污,腐败,官僚主义横生,这都是七年之后失败的先兆。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努力救助饥荒百姓,也弘扬了共产党关爱百姓服务于人民的主旋律价值;

从小人物的故事而言,地主在长工准备卖女儿换米的时候,虽然不情愿也借了米给长工,这是人性温暖的体现。

正如学者邹欣星在《“我的电影只伺候中国观众”——电影大众与冯小刚电影研究》中指出,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场域内各种文化力量的角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大众文化脱颖而出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电影市场本位取代了艺术本位,喜剧取代了悲剧成为主导性的文化范畴,民间喜剧性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的“合谋”自然而然地派生出了一种消费享乐主义。

冯小刚电影的成功无疑是这种转变过程中最具有表征性的现象,他以对叙事符号重新编码的方式消解传统的宏大叙事,完成自己的意义创造,观众在这种话语的错位感中宣泄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与焦虑,并在其中获得某种自我表达和欲望满足的消费快感。

[5]

在我看来冯小刚的确是在伺候中国观众,在重新叙述七十年前的那场天灾人祸,由灾民,官吏再到蒋委员长,芸芸众生相。

面对三千万的灾民,每一个人背后似乎都有一个精彩而又悲惨的故事,让听者哭闻者动容,冯小刚叙述的面面俱到,没有说教,用真实的光影在叙述自己对历史的真实见解,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主题,真实镜头感令人叹为观止。

在冯小刚的《1942》中,能看到他在体现主旋律价值观的同时加入商业因素,将主旋律价值观与大众文化融合,既能体现主题的沉重和对历史的反思,又能满足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欲望的消费快感。

在《1942》中,冯小刚展现天灾人祸的大饥荒的同时展现了弘扬爱国爱党的主旋律价值观。

这体现在,面对1942大饥荒,国民党无所作为,官员罔顾饥荒死去的百姓,反而从中牟利大发国难财;

共产党则努力救助饥荒百姓。

这样鲜明的对比下,观众很容易发现新中国的好处以及共产党的付出,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另一方面,《1942》中小人物的叙事,让观众觉得亲切,特别是在大饥荒中小人物偶尔有着对人对事的嘲讽,让观众心有戚戚然。

冯小刚的电影爱抖包袱大家都知道,《1942》也有不少笑料。

但是,这么一部“几分钟就死一个主角”的电影居然能让影院时不时冒出笑声,这就不简单了。

如:

影片中,曾经的地主女儿为了不饿死,竟就把自己卖进了烟花之地。

一嫖客让她帮着伺候洗脚,地主女儿却端着盆给嫖客先鞠了三躬,那位嫖客还夸她有礼数,她却说:

“大爷,不是俺想鞠躬,是吃太撑了弯不下腰!

”……地主的女儿在饥荒前养尊处优高高在上,但在饥荒来临时为了生存竟然放下尊严卖身,让人唏嘘不已。

这样出乎意料的情节,满足了观众对戏剧化情节期待的消费快感。

(三)视听语言冷静独特

与其它灾难片对灾难的夸张渲染不同,《一九四二》的视听语言十分冷静独特。

它以极度冷静、克制的手法呈现了1942年的河南大灾荒,直白地展现了一些血腥场面,如同上帝一样冷冷地旁观着影片中灾难和人性。

《1942》从一开始为旱灾、饥荒做铺垫,随后开始了逃荒历程。

但是随着故事逐渐展现饥荒带来的灾难和残酷,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却越来越冷峻,整部影片没有一个特写镜头,而是大量使用中景、远景。

影片在色彩上,经历了从荒凉灰暗、冰冷苍白变化到丰富的彩色,层次分明。

因此在冰冷苍白的色调中,视觉画面上对日军炸弹袭击灾民导致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的片断更显得真实而震撼人心。

在听觉配乐上,在一些片段冯小刚特意将荒原的风声来代替音乐,更显得灾难的残酷无情以及人们的无奈。

观众观看时如同镜头一样冷眼看着老东家在向西逃荒过程中亲人一个个死去,旁观着日军飞机轰炸灾民、幼想着血肉横飞等血腥场面。

根据媒体报道,在观影《1942》之后,有观众平静地说:

“太真实,想哭却被压抑得哭不出来。

”[6]

而更能体现视听语言冷静独特就是影片中张涵予饰演的神父这一人物角色,似乎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的二战题材电影都有神父形象的设定。

笔者认为其实神父就是精神符号的一种假设,将神父形象与《圣经》相连。

引发思考,并在战争这一特定环境下突出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电影《1942》中的神父作为精神符号深层次含蓄意指宗教,确切说,是宗教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神父安西满绝望的神情被定格在日军泯灭人性的轰炸中,画面的色调格外的沉重。

《圣经》封皮的特写,血肉模糊的尸体上散落着被炸飞的经文的纸页……似乎在暗示着: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任何所谓的道德人性大爱都是苍白无力的。

也许在没发生战争之前,神父安西满的中国式传教还会引人不屑一顾,而就在战争的事实前,在面对生命本质怜悯时他显得格外神圣。

绝望的安西满在这一刻已经开始怀疑《圣经》,为什么上帝总是不管人间的疾苦?

他看不到吗?

他不管吗?

于是他对宗教对主也不再确信。

这无疑是对灾难和战争中人道主义不复存在的最强烈,最冷静独特的批判。

从《1942》的视听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冯小刚的影片风格转型——从煽情转向冷静克制,更加成熟地掌控历史沉重题材。

(四)小结

从对冯小刚电影《1942》的风格探析中可看到,冯小刚延续着对小人物故事的展现这一风格,只不过在《1942》里他将小人物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下叙述大主题,这样既有贴近生活的一面,又触及了历史和民族的伤痛及人性的阴暗。

此外,《1942》的风格特色体现在主旋律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在河南大饥荒中的小人物故事,既能体现主题的沉重和对历史的反思,又能满足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欲望。

最后,《1942》的风格还体现在视听语言冷静独特。

比如影片大量使用中景、远景,在色彩上从荒凉灰暗、冰冷苍白变化到丰富的彩色,听觉配乐上将荒原的风声来代替音乐,更显得灾难的残酷无情以及人们的无奈。

大灾难的展现中,冯小刚在画面视觉及听觉上都冷静可知,更为成熟地掌控历史沉重题材。

在未来,冯小刚的电影风格还会有哪些改变,值得我们期待。

三、《1942》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改变背后的博弈

从上文讨论中,我们可知冯小刚的电影经历了四次改变,而《1942》则是他在最近一次风格类型改变——灾难片的代表之作。

这些风格改变背后有着怎样的博弈?

笔者认为,风格改变背后主要是冯氏情结的深化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回归的结果。

(一)冯氏情结

从《不见不散》到《1942》,不管冯小刚电影的风格如何变化,不变的是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来对现实或历史进行批判和反思,对人生进行真实的写照以及对人性进行反思——这就是人们所称的“冯氏情结”。

冯氏情结最根本的一个内涵在于人文关怀。

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之所以能成功,能在历史的潮汐中经久不衰,共同原因之一在于人文关怀。

只有怀着对人、对历史的深切关怀和反思,才能做出伟大的作品。

冯小刚从一开时的贺岁喜剧片中对小人物婚恋故事的展现,就能挖掘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和温情;

在盗窃片中,他也没有全篇对那些盗贼进行批判,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人性探讨,达到了关注人性的这一升华;

在战争片和灾难片中,冯小刚仍然不仅仅展现战争或者灾难这一宏大历史事件本身,而是通过小人物在这个背景下的生存和奋斗来体现战争及灾难的残酷。

每一个风格类型转变,不变的是人文关怀,历史反思,人性探讨。

(二)中国电影回归的结果

冯小刚的电影《1942》获得了首届“天坛奖”最佳影片及最佳视觉效果两个奖项,出品人王中磊说:

“这份荣誉是对《一九四二》最好的肯定,中国需要严肃的电影。

这部电影赢在敢于回顾黑暗,是中国电影的颠覆。

”[7]

的确,对中国电影发展而言,《1942》的风格转变是中国电影回归的结果。

中国电影在发展的几十年历程中,虽然不缺乏对历史题材的反映,但大多不敢像《1942》那么折射出人性和历史反思。

学者李雪在对《1942》研究评论时说,“如果说一部《一九四二》冯小刚等了十九年,那么作为本不应被遗忘的一九四二年的历史则等了七十年。

尽管国产大片创作已满十年但它仍处在政治与道德的夹缝处,它左顾右盼只为寻得一条平衡路,十九年的等待也不单是艺术的探索与话语权的积累,更是为了放慢脚步等待一个合适的创作与接受的时机。

《一九四二》从萌发创作到最后面市所经历的坎坷不言自明,尽管影片仍有遗憾之处,但从完成程度及‘良心主义’创作上来说它确实是一部诚意之作。

”[8]

关于中国电影制作的政治与道德夹击,这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争论。

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和道德密不可分。

一方面,很多重大政治事件改编成电影,宣扬共产党的正面价值观;

另一方面,讲诉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电影在加入了政治道德的引导和倾向。

一部独立于中国政治和道德之外的电影难以存在。

《1942》正是在政治和道德的夹缝中找到了平衡点,在体现政治道德正面导向的同时,对历史和民族进行了反思。

(三)小结

经过研究探讨,笔者发现,冯小刚电影风格的改变背后的博弈主要是“冯氏情结”和中国电影的回归。

“冯氏情结”主要体现在,冯小刚电影的风格是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来对现实或历史进行批判和反思。

此外,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1942》正是在政治和道德的夹缝中找到了平衡点,在体现政治道德正面导向的同时,对历史和民族进行了反思。

这是中国电影的回归,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突破。

四、结论

从1997年的《不见不散》到2012年底的《1942》,作为我国重要导演和编剧的冯小刚电影对我国观众产生了重要影响,每次票房成绩都很突出。

他的电影风格经历了从贺岁喜剧片、盗窃片、古装商业片、战争片到灾难片的转变,到2012年的《1942》则是他灾难片的经典之作。

但是,不管怎么的风格转变,不变的是人文关怀和现实历史反思。

特别是在《1942》中,冯小刚延续着对小人物故事的展现这一风格,在大饥荒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叙述大主题,这样既有贴近生活的一面,又触及了历史和民族的伤痛及人性的阴暗。

《1942》这一对历史伤疤冷静展现和反思的影片,其风格转变背后是冯氏情结和中国电影回归这两个根本因素。

不管冯小刚以后的电影风格又将转向怎样的变化,但在冯氏情结的支撑以及中国电影回归这一历史潮流下,笔者相信他能创造出更出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