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0947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对于单酶切来说,载体与供体的末端都相同,连接可以在任何末端之间进行,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自连接产物。

为了减少自环的高本底,可对载体进行5’除磷酸处理,原理是连接酶只能连接DNA片断的3’OH末端与5’端,所以除磷后载体不会自环。

一旦有外源片断插入时,由外源片断提供5’端就能与载体进行连接。

通过这种方法可大大减少由载体的自

环造成的高本底。

对于双酶切来说,无论载体与供体同一片段上都有不同的末端,这样就避免了载体与供体的自环,能使有效连接产物大大增加。

双酶切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将供体分子定向连接到载体上。

连接反应的温度在37℃时有利于连接酶的活性。

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粘末端的氢键结合是不稳定的。

因此采取折中的温度,即12-16℃,连接12-16h(过夜),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连接酶的活性,又兼顾到短暂配对结构的稳定。

TaqDNA酶扩增的PCR产物,其DNA双链前后末端都有一个游离的A碱基,可以与pGEM-TEasyVector末端游离的T碱基互补形成环状重组T质粒。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外源DNA片断

2仪器、用具

移液枪、碎冰

3试剂

pMD18-TVector;

Ligationbuffer;

T4ligatease;

rATP

4方法

连接体系如下:

16℃连接过夜。

(二)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E.coliJM109菌株

超净工作台、离心机、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培养皿、试管、1.5ml离心管、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样品梳、移液器

(1)CaCl2、LB平板(见附录);

SOC培养基(见附录);

SOB培养基

(2)RNaseA1;

BufferS1;

BufferS2;

BufferS3;

BufferW1;

无水乙醇的BufferW2a

(3)1×

电泳缓冲液(TAE);

溴化乙锭溶液(EB)[有毒,小心];

琼脂糖;

加样缓冲液

(4)酚;

氯仿;

异戊醇

(5)ddH2O;

10×

PCRBuffer(Mg2+plus);

dNTP;

M13+;

M13-;

TaKaRarTaq酶

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取大肠杆菌JM109保存液50μl,接种于4mlLB(或SOB)液体培养基中,37℃,300rpm振荡培养过夜,第二天取50μl转接到新的4mlLB(或SO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3h至OD600=0.35~0.4,在无菌操作台上取1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冰浴10min。

(2)4℃,5000rpm离心2min,去上清液。

(3)加入750μl预冷的0.1MCaCl2重悬菌体,冰浴30min。

(4)4℃,5000rpm离心2min,弃上清液。

(5)加入100μl冰冷的0.1MCaCl2轻轻重悬菌体,冰浴2h后,4℃保存备用。

2.重组DNA的转化

(1)将含Amp、X-Gal、IPTG的LB平板37℃预热。

(2)于100μl感受态细胞中加入10μl连接产物,冰浴30min。

(3)将离心管转入42℃水浴,热冲击90秒,然后不要摇动离心管,迅速将其放在冰上2min。

(4)在离心管中加入SOC培养基300μl,枪头混匀,37℃、150rpm温和摇振60min。

(5)将200μl转化菌液均匀地涂布于含50mg/mlAmp、20mg/mlX-gal、200mg/mlIPTG的LB平板上,37℃倒置培养过夜,挑选白色菌落进行鉴定。

注意事项:

①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全部操作均须于冰浴操作,同时注意近火无菌操作,防止感受态细胞受杂菌污染。

②42℃热处理时很关键,转移速度要快,且温度要准确。

③菌液涂皿操作时,应避免反复来回涂布,因为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壁有了变化,过多的机械挤压涂布会使细胞破裂,影响转化率。

3.重组质粒的鉴定

方案一菌落PCR

(1)制备PCR混合液:

(2)用经灭菌的10μl枪头(不用牙签)挑去白色菌落,迅速地使挑取物溶在上述混合液中

(3)盖上离心管得盖子,在沸水上温育10min。

(4)将步骤⑶的样品冷却至室温,离心数秒,然后于管中加入TaKaRarTaq酶0.25ul。

(5)按以下条件进行PCR反应:

94℃预变性3min;

然后进行30个循环反应,其温度循环条

件为:

94℃变性1min,57℃退火1min,72℃延伸1min;

循环结束后72℃再延伸5min。

(6)取5μlPCR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

方案二质粒PCR

1.碱裂解法少量制备质粒DNA

(1)用离心管收集4ml在LB培养基(含Amp)中培养过夜的菌液,14000rpm离心30秒,弃尽上清。

(2)用250μl已加入RNaseA1的BufferS1充分悬浮细菌沉淀。

(3)加入250μlBufferS2,温和但充分地上下翻转混合4-6次,此步骤不宜超过5min。

*BufferS2使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以免空气中的CO2中和BufferS2中的NaOH,降低溶菌效率。

(4)加入400μlBufferS3,温和地上下翻转8-10次,室温静置2min,14000rpm离心10min。

*若离心后凝结块未沉淀到离心管底部,应再上下翻转数次,12000g离心3min。

(5)将DNA-prepTube置于2-mlMicrofugeTube中,将步⑷中的混合液移入DNA-prepTube中,5500rpm离心1min。

(6)弃滤液,将DNA-prepTube置回到原2-mlMicrofugeTube中,加入500μlBufferW1,5500rpm离心1min。

(7)弃滤液,将DNA-prepTube置回到原2-mlMicrofugeTube中,加入700μl已加无水乙醇的BufferW2,5500rpm离心1min,以同样的方法再用700μl已加无水乙醇的Buffer

W2洗涤一次。

(8)弃滤液,将DNA-prepTube置回到原2-mlMicrofugeTube中,14000rpm离心1min。

(9)连滤液一并弃掉收集管,将DNA-prepTube置于一新的1.5ml离心管中,在silica膜

中央加入25-30μlEluent或去离子水。

(10)室温静置2min,14000rpm离心1min洗脱DNA。

(11)取5μL样品,1%琼脂糖凝胶电泳初步筛选重组转化子。

2.抽提纯化质粒DNA酚、氯仿抽提可以去除碱裂解法制备的质粒DNA中残留的蛋白质。

(1)加TE稀释质粒DNA溶液至300μL。

(2)加等体积的酚:

氯仿:

异戊醇(25:

24:

1),震荡混匀,静置3min。

(3)14000rpm离心5min,吸上清液,加等体积的酚:

1),混匀,静置3min。

(4)14000rpm离心5min,吸上清液,加等体积的氯仿:

异戊醇(24:

(5)14000rpm离心5min,吸上清液,加2.5倍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混匀后-20℃放置15min,沉淀质粒DNA。

(6)14000rpm离心13min,弃上清液,沉淀加入200μL70%乙醇洗涤一次,室温干燥,用20μL去离子双蒸水溶解质粒DNA沉淀,-20℃保存待用。

(7)取5μl样品,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化结果。

3.质粒PCR

(1)PCR反应体系如下:

(2)PCR扩增反应条件:

然后进行30个循环反应,其温度循环条件为:

(3)取5μlPCR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方法与试验二相同。

PCR产物克隆大致分为两类,平滑末端连接和粘性末端连接,平滑末端比粘性末端的连接效率要低很多。

平滑末端连接:

载体为平末端,可用EcoRV或SmaI酶切,同时为了防止载体自连,对载体做了去磷酸处理。

PCR产物为磷酸化的平末端产物:

一般高保真聚合酶扩增得到,高保真聚合酶有很强的3’→5’外切酶活性。

或将非平末端的PCR产物使用DNA聚合酶进行平末端处理。

对于平末端的PCR产物还需要进行磷酸化处理,使其5’磷酸化。

粘性末端连接:

1、酶切克隆:

在PCR引物的5’端引入与载体匹配,不同识别位点的限制性酶切位点,载体使用同样的限制性切酶酶切,进行连接,通常可以得到定向克隆的结果。

2、TA克隆:

TA克隆系统由Invitrogen公司(SanDiego,CA)发展而来的商业性试剂盒,它用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

其原理是利用Taq酶能够在PCR产物的3’末端加上一个非模板依赖的A,而T载体是一种带有3’T突出端的载体,在连接酶作用下,可以快速地、一步到位地把PCR产物直接插入到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MCS)中。

TA克隆没有方向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

定义1:

用引物和DNA聚合酶进行体外扩增特定的DNA区域的一种技术。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

分子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

体外酶促合成特异脱氧核糖核酸片段的技术。

水产学(一级学科);

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

通过DNA互补双链解链、退火和聚合延伸的多次循环来扩增DNA特定序列的方法。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

细胞生物学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4:

由穆利斯(K.B.Mullis)于1988年首创的一种在体外模拟发生于细胞的DNA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复制过程的技术。

遗传学(一级学科);

分子遗传学(二级学科)

本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隐藏]

[概述]

[PCR原理]

[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

1.1.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2.2、PCR引物设计

3.3、模板的制备

4.4、PCR反应条件的控制

[PCR步骤]

1.1.DNA变性

2.2.退火

3.3.延伸

[PCR检测]

[PCR反应特点]

1.特异性强

2.灵敏度高

3.简便、快速

4.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PCR的循环参数]

1.1、预变性(Initialdenaturation)

2.2、循环中的变性步骤

3.3、引物退火(Primerannealing)

4.4、引物延伸

5.5、循环数

6.6、最后延伸

[PCR仪器]

PCR实验室的建立方法

1.1、实验室布局

2.2、设置标准

3.

(一)试剂储存和准备区

4.

(二)标本制备区

5.(三)基因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

[概述]

[PCR原理]

[PCR检测]

[PCR仪器]

∙PCR实验室的建立方法

  

[编辑本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

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

  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I)最早于1955年发现,而较具有实验价值及实用性的Klenow

PCR流程

fragmentofE.Coli则是于70年代的初期由Dr.H.Klenow所发现,但由于此酶不耐高温,高温能使之变性,因此不符合使用高温变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现今所使用的酶(简称Taqpolymerase),则是于1976年从温泉中的细菌(Thermusaquaticus)分离出来的。

它的特性就在于能耐高温,是一个很理想的酶,但它被广泛运用则于80年代之后。

PCR最初的原始雏形概念是类似基因修复复制,它是于1971年由Dr.KjellKleppe提出。

他发表了第一个单纯且短暂性基因复制(类似PCR前两个周期反应)的实验。

而现今所发展出来的PCR则于1983由Dr.KaryB.Mullis发展出的,Dr.Mullis当年服务于PE公司,因此PE公司在PCR界有着特殊的地位。

Dr.Mullis并于1985年与Saiki等人正式发表了第一篇相关的论文。

此后,PCR的运用一日千里,相关的论文发表质量可以说是令众多其它研究方法难望其项背。

随后PCR技术在生物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得以广泛应用,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技术。

Mullis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

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

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

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

  但是,DNA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失活,因此,每次循环都得加入新的DNA聚合酶,不仅操作烦琐,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现耐热DNA聚合酶--Taq酶对于PCR的应用有里程碑的意义,该酶可以耐受90℃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不需要每个循环加酶,使PCR技术变得非常简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CR技术得以大量应用,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

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

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

1.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扩增缓冲液

10μl

4种dNTP混合物

200μl

引物

10~100μl

模板DNA

0.1~2μg

TaqDNA聚合酶

2.5μl

Mg2+

1.5mmol/L

加双或三蒸水

100μl

 PCR反应五要素:

参加PCR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五种即:

  引物(PCR引物为DNA片段,细胞DNA复制的引物为一段RNA链)、酶、dNTP、模板和缓冲液(其中需要Mg2+)。

  引物有多种设计方法,与PCR在实验中的目的决定。

但基本原则相同

  PCR所用的酶主要有两种来源:

Taq和Pfu。

分别来自两种不同的噬热菌。

其中Taq扩增效率高但已发生错配。

Pfu扩增效率弱但有纠错功能。

所以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必须做不同的选择

  模板即扩增用的DNA,可以是任何来源,但有两个原则,第一纯度必须较高,第二浓度不能太高以免抑制

  缓冲液的成分最为复杂,除水外一般包括四个有效成分:

缓冲体系,一般使用HEPES或MOPS缓冲体系;

一价阳离子,一般采用钾离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铵根离子;

二价阳离子,即镁离子,根据反应体系确定,除特殊情况外不需调整;

辅助成分,常见的有DMSO、甘油等,主要用来保持酶的活性和帮助DNA接触缠绕结构

2、PCR引物设计

  PCR反应中有两条引物,即5′端引物和3′引物。

设计引物时以一条DNA单链为基准(常以信息链为基准),5′端引物与位于待扩增片段5′端上游的一小段DNA序列相同;

3′端引物与位于待扩增片段3′端的一小段DNA序列互补。

  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②引物碱基:

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

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③引物部不应出现互补序列。

  ④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尤其是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

  ⑤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区的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引物3′末端连续8个碱基在待扩增区以外不能有完全互补序列,否则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⑥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最佳选择是G和C。

  ⑦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

如附加限制酶位点,引入突变位点,用生物素、荧光物质、地高辛标记,加入其它短序列,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等。

  v引物设计软件

  PrimerPremier5.0(自动搜索)*

  vOligo6(引物评价)

  vVectorNTISuit

  vDNAsis

  vOmiga

  vDNAstar

  vPrimer3(在线服务)

3、模板的制备

  PCR的模板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模板的取材主要依据PCR的扩增对象,可以是病原体标本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也可以是病理生理标本如细胞、血液、羊水细胞等。

法医学标本有血斑、精斑、毛发等。

  标本处理的基本要除去杂质,并部分纯化标本中的核酸。

多数样品需要经过SDS和蛋白酶K处理。

难以破碎的细菌,可用溶菌酶加EDTA处理。

所得到的粗制DNA,经酚、氯仿抽提纯化,再用乙醇沉淀后用作PCR反应模板。

4、PCR反应条件的控制

  ①PCR反应的缓冲液提供合适的酸碱度与某些离子

  ②镁离子浓度总量应比dNTPs的浓度高,常用1.5mmol/L

  ③底物浓度dNTP以等摩尔浓度配制,20~200umol/L

  ④TaqDNA聚合酶2.5U(100ul)

  ⑤引物浓度一般为0.1~0.5umol/L

  ⑥反应温度和循环次数

  变性温度和时间95℃,30s

  退火温度和时间低于引物Tm值5℃左右,一般在45~55℃

  延伸温度和时间72℃,1min/kb(10kb)

  Tm值=4(G+C)+2(A+T)

  循环次数:

一般为25~30次。

循环数决定PCR扩增的产量。

模板初始浓度低,可增加循环数以便达到有效的扩增量。

但循环数并不是可以无限增加的。

一般循环数为30个左右,循环数超过30个以后,DNA聚合酶活性逐渐达到饱和,产物的量不再随循环数的增加而增加,出现了所谓的“平台期”。

[PCR步骤]

  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步:

1.DNA变性

  (90℃-96℃):

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

2.退火

  (25℃-65℃):

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延伸

  (70℃-75℃):

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即增加一倍。

如图所示:

  现在有些PCR因为扩增区很短,即使Taq酶活性不是最佳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复制完成,因此可以改为两步法,即退火和延伸同时在60℃-65℃间进行,以减少一次升降温过程,提高了反应速度。

  PCR反应扩增出了高的拷贝数,下一步检测就成了关键。

荧光素(溴化乙锭,EB)染色凝胶电泳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

电泳法检测特异性是不太高的,因此引物两聚体等非特异性的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