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9992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川市箐口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3能耗指标及分析11

第六章环境保护14

6.1设计依据11

6.2设计标准11

6.3工程建成后营运期环境影响及对策分析11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11

7.1设计依据11

7.2安全卫生危害因素防范措施11

7.3消防11

第八章人员编制、建设进度、项目产业化运作及经营管理11

8.1人员编制11

8.2经营管理11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名称:

利川市箐口村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1.2建设地点:

利川市箐口村

1.3建设性质:

新建

1.4项目主管单位:

利川市环保局、团堡镇人民政府

1.5项目建设单位:

武汉美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6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2008年;

(3)《国家级生态村建设标准(试行)》(环发【2006】192号);

(4)《湖北省省级生态村建设标准(试行)》;

(5)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2006年;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2008年;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2006年;

(9)《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2010);

(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2)湖北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使用技术资料汇编,湖北省环境保护厅,2011年7月;

(13)箐口村现场调查资料;

1.7设计范围:

箐口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实施方案,并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8工程期限:

本工程建设期为3个月,全部工程期限为4个月

1.9工程投资概算:

污水工程总投资约55.00万元。

生活垃圾工程总投资约35.00万元

2.0设计原则:

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标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

综合效益原则,使村湾污水治理工程在解决污水污染问题的同时,能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争取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选择国内外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容易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

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

使工程系统能长期可靠运行,并易于后续管理和维护。

第二章村湾概况及自然条件

2.1乡村概况:

箐口村委会隶属团堡镇,现有农户520户2277人,其中农业人口2261人,劳动力12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23人。

主要以林业和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交通运输业为辅。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7元。

近年来箐口村“两委”创新思路、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山多地广林茂的优势,走出一条“以林富民,一农稳民,教育兴民,治安乐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子,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和谐发展,为进一步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箐口村多次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1991年林业部授予箐口村“造林全面质量管理百家村”,2006年授予“全国敬老楷模村”,2000年以来受湖北省表彰5次,先后获“五个好党支部”、“全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全省文明小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家园建设中,箐口村村委会不仅明确了发展思路,而且根据发表的需要,加强了村内渠道、塘堰的清淤和护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村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禽畜粪便平时缺乏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使大量污染物进入清江。

为了保护清江水质,需对箐口村进行环境综合治理。

2.2自然条件:

箐口村属团堡镇,地处团堡镇南大门,距镇政府11公里,距县城2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76.26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2000毫米,污水由南向北排放,经3.5公里到张家湾进入地下河,经过附近5个村民组,500余人。

2.3水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问题与当地流域的水循环过程密切相关。

水源取用之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排入或者经由降雨冲刷汇入地表径流,一方面在农村当地积累,造成农村水生态环境恶化,难以满足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乃至景观用水的需求,并逐步威胁到地下水水质,另一方面污染物经由地表径流输移,又将进一步影响到当地河流、湖泊以及水源地水质,成为全流域水环境生态危机的诱因。

近年来农村污染源排放强度和总量增加以及地表径流输送工程受到人为干扰是导致农村水污染问题加剧的最主要原因。

(1)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

(2)畜禽散养污染问题突出

(3)村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散排

(4)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转设施严重滞后

(5)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品牌村,箐口村村委计划在箐口村通过对全村实施改水、改厕、改垃圾、改畜圈的一系列举措,拟将全村原有拟接入排水管网系统。

然后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村内道路、沟渠、排污管网等公共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由于村内管网收集系统极不完全,多数生活污水仍然未经处理直排入房前屋后的暗涵与附近河流,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是导致箐口村水体污染主要原因。

2.生活垃圾及农业废弃物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

目前箐口村尚无对生活垃圾及农业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农村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露天堆放,多数垃圾堆放点无防雨措施,且收集点周边乱堆乱倒的现象仍然存在,随意堆置的生活垃圾不仅在降雨时产生高浓度的径流污染,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靠近村西的排水池塘附近中垃圾废弃物淤积严重,逢雨季外溢、渗漏或冲刷入水塘、水库,对周边水体造成较大污染。

总体来说,箐口村尚无系统完整的排水设施,所有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村内堂前屋后以及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后汇入附近河流内。

村内部分区域晴天臭气熏天,雨天污水横流,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心健康,对村内品质优良的饮用水源地附近水塘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污水的直接排放一方面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增加了村内水体的污染负荷,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2.4项目建设目的、意义

2011年,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29号)、《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9】11号)、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环保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1】52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试行)》和李干杰副部长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十二五“农村环保工作新局面》(2011.3.28)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以奖促治”政策,通过以“两清”(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两减”(农药减量、化肥减量)、“两治”(村庄环境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两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庄)为主要内涵的环保工程,改善农村环境状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项目,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该工作意义:

此项示范工程不但可提高箐口村的污水治理能力(特别是可持续的处理能力),而且对于改善村内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将箐口村建设成现代农业新村、旅游新村、文化新村等“四新”的目标提供重要的保障。

而且为本市本地区同类村湾的污水处理及水环境整治提供经验。

第三章工程总体方案

3.1排水体制与污水截流管渠设计:

箐口村污水处理工程计划将村内建成一个主污水管(600m),各户建分支管(总计200m),4、5户汇集做1个检查井到主污水管,主污水管将收集居民生活污水及部分雨水,将收集来的污水汇至多功能生化调节池,经潜流人工湿地+地表流湿地(生物塘)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水塘。

同时在污水处理区建立生态隔离防护措施。

3.2污水量预测:

目前,箐口村老街现有居民66户,330人,生猪养殖户17户、屠宰2家。

根据村庄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80升/人最高日,未预见水量、漏耗按生活用水量的15%计,村庄居住人口以330人计算,预测日总水量约30m3.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进入新建管网收集系统生活污水总量不到24m3;

其中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农家乐餐饮及村内禽畜养殖可能增加集中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40%计算,合计43m3。

村镇污水量与村镇经济发展、人口数量、村镇总体规划的规模、布置、土地面积、人口密度、工业布局等密切相关。

根据当地现有居民数、生活水平和习俗、乡镇建设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实际调查,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规模为50m3/d。

3.3污水处理程度:

3.3.1进水水质:

据实地调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中混有一定量的禽畜养殖废水。

根据利川地区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同时参照我国类似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排放水质状况,确定本工程进水水质如下表:

表3—1进水水质指标表(mg/l)

项目

CODcr

BOD5

TN

TP

NH3-N

SS

进水

200

100

30

3

20

300

3.3.2水污染治理程度的确定:

水污染治理程度是确定水污染治理工艺的基本依据。

治理程度可以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求得的主要污染物质合理的排放总量作为控制参数来确定,这种方法可以合理利用水体本身的环境容量,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处理途径,获得比较经济的工程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处理程度的确定还应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水体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并参照地方环保部门的有关具体要求。

根据当地地表水功能规划和当地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确定本工程出水水质将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控制指标如下表:

表2—2出水水质指标表(mg/l)

出水

≤50

≤10

≤15

≤0.5

≤5

3.4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治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进出水水质、处理程度要求、用地面积和工程规模、自然条件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同时还需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我国污水处理实践,适宜的水污染治理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投资,有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以及减少运行管理费用,保证出力出水水质,同时,还有利于工程顺利上马,建成后正常运行。

为解决箐口村水污染问题,经项目实施单位水处理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到箐口村进行认真、细致的现场踏勘调查、取样分析,经多次研究,根据箐口村的水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当地的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并结合箐口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设以强化预处理+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生物塘)处理工艺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图3-1).该方案的特点是将污水治理与农业灌溉相结合,可实现污水及其中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合理利用,工艺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方便,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栅渣外运

表面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

增氧净化

粗、细格栅渠

截流井

水排放

经济植物处理

植物处理

污泥池

污泥外运堆肥外运(可作饲料、堆肥、沼气池原料)

上面为图3—1工艺流程示意图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在土地面积充足、四季极端低温较高、污水可生化性能好、建设场地允许等客观条件具备的地区,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高效的污水净化方法。

据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调查,箐口村污水能够满足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有以下优越条件:

(1)气候条件适宜

气候条件对污水净化与资源化环境生态工程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故成为决定某一区域能否建造污水处理生态工程的决策因子。

箐口村气候条件基本满足这一要求。

(2)污水水质适宜:

箐口村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质(CODcr、BOD5),基本上未受到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污染。

这与箐口村的产业结构相关;

箐口村主要是发展农业和养殖业,排放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此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有机质。

这些污染物正是较适宜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技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物质。

(3)场地条件适宜:

污水净化与资源化环境生态工程占地面积要比水污染治理工程法要大。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没有廉价的土地可征用,运用环境生态工程净化污水很困难。

但箐口村属于利川生态农业区,土地资源相对宽余,比较容易征到实施人工湿地生态工程的用地,而且征地费用较为低廉。

(4)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地方财力易于接受:

一般而言,处理城市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法较二级污水处理厂法的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都要节省得多,这一点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箐口村来说,很据现实意义,工程易于上马实施。

且无往后的运行成本

(5)工程风险小:

强化与处理+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湿地生态处理工程用于农村污水处理,其水力负荷和抗污染负荷冲击力强。

通过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循环经济”理念,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水法》及其他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可保证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并可明显减少治理水环境污染的投入。

3.5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通过调差分析认为,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特点十分适合箐口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的情况。

经初步测算,本工程采用人工湿地技术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活性污泥一类技术比较,投入设备少,工程建设投资可节省20%;

能耗低,运行成本可节省80%左右;

出水水质好勿需设消毒、杀菌设施;

运行管理与维护简单。

人工湿地对细菌、大肠杆菌、类大肠菌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所以工艺中未设尾水消毒池和杀菌设施。

主要工艺参数:

无(微)动力处理设施+小型人工湿地、生物塘等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

多功能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24h;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水力负荷0.25m3/m2.d;

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1m3/m2.d

第四章工程设计

4.1污水截流溢流井:

功能:

为保证湿地系统中污水水量及污水自流入湿地系统的能力,需在预处理前端建造一座截流溢流井,由于箐口村内排水渠道承担着村内及上游鱼塘及雨水下泄功能,必须考虑出现雨水、污水超设计流量等情况时,以免淹没多功能调节池和加大后续处理负荷。

结构:

砖砼

尺寸:

1.5m×

1.5m

4.2强化预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实践表明,人工湿地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对其进水必须进行必要地前处理,以尽量出去人工湿地进水中的悬浮物,降低进水中污染负荷,防止人工湿地床层堵塞并维持人工湿地长期稳定运行。

因此,本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在进水前进行强化预处理。

强化预处理由以下工艺单元组成。

4.2.1粗、细格栅井:

功能:

其主要功能是截除污水中较大杂物,保证后续设备能正常运行。

钢筋砼渠体

渠道尺寸:

渠道内设置人力清渣格栅两道,其中一道为粗格栅,栅条间距20mm,另一道为细格栅,栅条间距5mm,两道格栅间距2m。

4.2.2多功能调节池

该工程设计经多次分析论证,考虑到为防止潜流湿地堵塞,决定采用主动增氧型净化池作为多功能调节池的主要反应器,考虑到污泥沉淀,每一隔室设置静压排泥装置。

主动增氧型净化池是一个由多隔室组成的高效反应器,具有水力条件好、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微生物群分布好、结构简单、启动较快及运行稳定等优良性能。

运行中的净化池是一个整体为推流、各隔室为全混的反应器,因而可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

多功能调节池一方面起到初沉池的作用,使污水中粒径较小的无机和有机颗粒沉降下来,另一方面起到了调节水量、布水和缺氧酸化水解有机物及消化脱氮的作用。

地下式钢筋砼池体。

设计容积:

池容尺寸4.5m×

12m×

3.2m,设计容量175m3,实际运行水容量约为80m3,污水停留时间约为25.5h,设计污水实际停留时间超过30h。

辅助设施:

池内安装简易钢爬梯(详见施工图)

设置填料:

高效特殊组合填料,数量40m3。

4.2.3污泥池:

由于农村污水多采用明渠进水,进水中SS浓度很高,因此多功能调节池中污泥沉淀物很多,需设置一座污泥池,有专门的排泥泵排除。

砖混

设计尺寸:

2m×

2.5m

安装设备:

移动式污泥泵(流量10m3/h,扬程7m,功率0.75kw)仓库备用(由运营方维护管理时自带)。

4.3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4.3.1配水渠:

均匀分布表面流湿地进水,避免表面流湿地布水不均。

结构:

设备尺寸:

15m×

0.8m×

0.8m

4.3.2潜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将除去进水中各类污染物使水质稳定达标。

潜流人工湿地由进、出水沟和2个独立的处理单元所组成。

设计总面积为72m2,水力负荷30cm/d。

第一级处理单元长×

宽×

深为6m×

6m×

1.5m,处理床中分别填充60—80cm厚的不同类型基质,它们是3—5cm砾石、1—3cm砾石、2—4cm碎石和高炉钢渣。

由于改污水处理场地位于村内南侧废弃塘,尽管人工湿地处理是经强化预处理和表面流湿地系统处理的出水,水质较好,对地下水影响很小,但考虑到当地土质疏松,基本为沙壤土,故湿地床还是采用土工防渗膜+钢砼底板防渗,以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防渗膜面积(12+2)×

(12+2)+2000(表流湿地)=2256m2人工湿地选种去污能力强、耐污能力亦强且根系发达、茎叶茂盛、水生花卉等湿地植物。

此外,选中植物还应有利周边环境的改善,所产生物量易于处置和利用。

本工程人工湿地选种适合当地的植物。

特别是考虑箐口冬天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特定环境。

适时采割人工湿地植物有利于植物最高去污能力生命周期的利用,同时将被植物吸收同化的污染物及时移出,由此产生的植物生物量需进行适当处理以便资源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本工程人工湿地种植的植物应适时采割,植物生物量可作有机肥料,作为牛、羊、鸭的饲料和沼气池发酵原料。

4.3.3出水集水池:

收集表面流湿地出水,稳定均化水质。

4.4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

4.4.1配水渠:

均匀分布表面流湿地进水,避免表面流湿地补水不均。

木工

设计尺寸:

1m×

4.4.2表面流人工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总面积为2000m2,水力负荷为0.1m3/m2.d。

主要根据当地地形利用水塘采用二级梯田式净化格局:

一级梯田表面流湿地面积1200m2;

二级梯田表面流湿地面积800m2;

地面维持60cm的自由水位。

设计时会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保证布水均匀,有一定的推流效果,避免出现水流死区,同时尽量减少工程开挖量。

水生经济植物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供其生长,同时还能吸附、富集一些污染物质。

水生植物收获和经营可产生直接经济收益,其产品对人畜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保证食品安全。

4.4.3新型曝气式生态浮床:

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漂浮材料为基质和载体,通过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同时利用浮框作为曝气管路固定装置,利用喷泉抽吸溅落达到向水体富氧目的。

塑料

5m×

0.8m,面积从30—60m2不等。

圆形、矩形、环形等多种组合

4.4.4出水集水渠:

4.5辅助工程:

4.5.1构建生态隔离带:

由于污水处理规划区靠近村庄,且在规划区南边就是村内道路,因此需在表面流湿地周围建立生态隔离带。

生态隔离带相当于一个自然天然绿色屏障,把生活区和污水处理区域自然分开,本工程将构建30米长得生态隔离带。

隔离带主要种植常绿小灌木,并适量点缀开花植物。

4.5.2便道:

为方便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本工程需修建人工便道40m。

4.5.3供配电系统:

本工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实现污水处理全程水自流,降低污水提升高度,从而用电量不大(定期移动排泥泵动力+植物浮床曝气为1.5KW,中低压380/220V电源即可。

从就近变电器引线的电缆线路。

直接埋地铺设至水泵房总配电箱,在水泵房设分配电箱,分配至污泥井及用点点。

第五章节能措施

为贯彻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的方针,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本设计中采用如下节能措施:

5.1工艺节能措施:

(1)采用强化湿地污水处理生态工程工艺,其重要的优点之一就是节能。

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工艺的这一点,大幅降低污水处理能耗。

(2)充分利用场地地形高差各种条件,实现污水处理全程水自流,从而节省能耗。

5.1.1设备节能措施:

充分利用当地地形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在满足工程设备正常有效运行的条件下选择设备性能优良、功率适当的设备及节能灯具,使能耗减少到最低。

5.2能耗指标及分析:

本污水治理生态工程近期设计规模为处理村湾区污水50m3/d,污泥井定时排泥(3—5月1次),以及分时运行的植物浮床微曝气器外,折合每天用电量0.1kw.h,处理每吨污水耗电0.0015kwh。

第六章环境保护

6.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9月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

6.2设计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II类;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95—96三级;

注:

以上标准属本报告编制者的建议,尚需当地环保局确认。

6.3工程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