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点17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历史考点17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考点17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袁隆平
成就
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贡献
国内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际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荣誉
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屠呦呦和青蒿素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
发现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优点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作用
青蒿素类药物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变化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衣、食、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3.其他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设施的发展
(1)总体表现:
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
(2)具体表现
铁路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民航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轨道
交通
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
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长途旅行,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任人选择。
3.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电信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
考向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文化建设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一些成就。
下列成就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三条入藏公路建成通车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青藏、川藏、新藏三条入藏公路建成通车,A不属于“文革”期间的成就,符合题意。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时间是1967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是1970年;
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是1973年。
由此可知B、C、D三项属于“文革”期间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新闻头条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
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2.“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
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
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
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反映了著名科学家______的科学品格。
A.钱学森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
3.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了
A.诺贝尔化学奖
B.诺贝尔物理学奖
C.诺贝尔和平奖
D.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发表感言指出: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着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5.下列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
6.为了促进文学艺术发展,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D.“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布票种类丰富,能购买的衣服越来越多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
C.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
9.下列有关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信息传递变得快捷、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他们的突出贡献分别是什么?
(2)请你再说出一位你熟悉的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及其代表性成就。
(3)你觉得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1.(2019年湖北荆州卷)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这项成就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D.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2.(2019年湖南株洲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他
A.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B.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
C.自主研制人造卫星
D.研制原子弹爆炸成功
3.(2019年湖南株洲卷)2016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带着家人到株洲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4.(2019年湖北黄石卷)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
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
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1964年10月”“蘑菇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项符合题意;
A项的时间是1970年;
C项的时间是1967年;
D项的时间是1999年。
故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袁隆平的有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试验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被称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有一句名言: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
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他认为,科学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
A、B、C和题文材料无关,故选D。
3.【答案】D
【解析】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选D。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屠呦呦认为不能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对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创新,即取其精华,推陈出新,B项符合题意。
A、C、D的做法都太绝对。
故选B。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故正确顺序是③①②④,答案选A。
6.【答案】A
【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7.【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布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A符合题意。
B、C、D反映的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挂钟”“手表”“BP机、手机”反映了新中国以来科技的发展,这些科技成果促进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
A、C、D与题意不符,本题选B。
9.【答案】D
【解析】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人们的联系更加方便,从而有利于人们的感情交流,③的说法不正确。
①②④正确,故选D。
10.【答案】
(1)图一: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图二:
屠呦呦,发现并提炼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南仁东,主持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3)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
【解析】
(1)图一中人物是袁隆平,图二中的人物是屠呦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南仁东、黄大年等。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
直通中考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故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首个选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二号”。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于2018年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奖章。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是科技信息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年代我们可以看到用微信支付、穿现代服装、住小洋楼等,但是看不到用粮票买米。
粮票是1955年发行的,而到了1992年底,已经停止使用粮票政策。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