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7899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学复习资料.docx

卫生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卫生学:

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和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健康:

不仅是指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

健康的概念反映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包括四个层面: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影响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社会环境(经济、文化、职业等)

2)生活方式:

营养、风俗习惯、嗜好、交通工具、体育锻炼、精神紧张等。

3)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保健的制度,服务机构的设置、设施、服务的空间范围、业务范围,服务的水平、质量、效果等等。

4)生物遗传因素:

机体的成熟与老化、生物遗传与变异等。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

1)基因多态性:

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少的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这个基因位点具多态性。

2)个体易感性:

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有差异。

由基因的多态性决定的。

3)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

1.遗传因素为主:

遗传病,发病率较低;2.环境因素为主:

辐射、中毒、传染病;3.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慢性病。

→改变环境因素以预防疾病有效可行。

3.亚健康:

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是人们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也叫第三状态。

亚健康可转化为健康,也可诱发各种身心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最终导致过劳死。

4.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及存在因素。

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发展。

1)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

2)环境的组成:

环境介质(大气及室内空气、水体、土壤、食物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机体)、环境因素(环境介质中的被转运物或介质中的有机及无机成分;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附载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可在环境介质间转移。

3)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1.环境影响人类:

结构和功能改变以适应环境;2.人类改造环境:

适合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3人类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

5.卫生学发展史:

从卫生学的产生到现在,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次变革:

1)3个阶段:

个体预防、群体预防、全球预防

2)2次革命:

第一次18世纪中,第二次20世纪

6.预防策略:

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指在疾病发生以前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预防。

2)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指在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指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治疗和康复措施,以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环境与健康

1.环境(WHO从人类健康的角度):

是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有关行为因素。

环境质量的优劣影响人类的生死存亡和健康水平。

1)自然环境: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a)原生环境:

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有利影响: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适宜的阳光和小气候→促进健康;不利影响:

不正常的水和土壤,元素含量不足→地方病:

某些地区原生环境的水、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这些元素的数量,出现居民体内这些元素的含量过多或过少,产生的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ochemicaldisease)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常见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b)次生环境: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有利影响:

保持生态平衡,优于原生环境→促进健康;不利影响:

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引起疾病。

2)社会环境:

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社会心理

2.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人类是食物链的终点。

3.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其在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4.环境因素:

1)生物因素:

人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或传播媒介,曾是导致疾病主要病因,现在仍是重要病因。

疾病谱:

旧传染病(霍乱、伤寒、鼠疫、炭疽)与新传染病(HIV、疯牛病、非典、禽流感、人-猪链球菌感染)共存。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昆虫、动物等

2)化学因素:

人为原因:

燃料燃烧、工农业废水污染、战争→环境污染;自然原因:

地震、水灾、风暴、火山爆发等→食物、水、空气、土壤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3)物理因素:

生活生产环境中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气象因素。

人为原因:

放射使用、激光微波的应用、机械交通产生噪音;自然原因:

异常气象

5.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1)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a.自然污染来源;b.人为污染来源:

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

a)工农业性污染:

a.“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b.农药:

农药残留,空气、水、土壤被污染。

b)生活性污染:

a.生活性“三废”:

污水、垃圾、粪尿处理不当→污染空气、水体、土壤→蚊蝇孳生;

b.塑料、高分子化合物(烷基磺酸型合成洗涤剂)→水中N、P含量增高→水藻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

c)其他污染:

a.交通运输:

噪声、振动、废气

b.电磁波通讯:

微波、电磁波辐射

c.医用、军用原子能、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废弃物、飘尘

d.自然灾害(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地震):

烟尘、气体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a)分布与迁移:

影响因素:

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

i.在非生物环境中:

物理、化学反应

ii.在生物体内:

生物转化、生物分解、生物蓄积作用

b)环境污染物的自净作用(selfpurification):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

环境自净方式如下:

i.物理净化:

稀释、混合、沉降、扩散、挥发。

ii.化学净化:

氧化、还原、水解、中和。

iii.生物净化:

吸收、分解、降解、转化等。

c)吸收、分布、代谢

暴露介质

空气、水

空气

食物

主要吸收途径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

分布、代谢、储存

血液循环:

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

其他器官

肾脏

肠道

肝脏:

胆汁

排泄

汗液、毛发

尿液、乳汁

粪便

7.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a)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

负荷量增大→正常生理调节→生理代偿状态→代偿障碍→病理状态

✓疾病:

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功能、代谢及形态上发生病理性改变的一个过程,这些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显示出疾病的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

✓健康效应谱:

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

P22

b)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

c)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i.急性危害:

事故性泄漏、一次性大量排放、特殊气象。

传染病、食源性中毒。

ii.慢性危害:

慢性中毒:

公害病:

水俣病、痛痛病;职业病:

铅、苯、汞、锰等中毒。

iii.致癌作用:

人类癌症70%~80%与环境因素有关。

致癌物质、致癌混合物和致癌接触环境108种(2012年),WHO对致癌物的分类如下:

第1类:

对人类是致癌物

第2类:

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2A和2B)

第3类:

现有证据尚不能就其对人类的致癌性进行分类

第4类:

对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iv.遗传毒性:

环境中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过程的改变。

致突变作用:

引起生物体细胞DNA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作用;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v.1.生殖毒性:

表现为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性发育异常等;2.发育毒性:

如致畸作用即妊娠期接触外界有害环境因素而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作用。

有此作用的环境因素:

辐射、某些药物和化学毒物及生物因素

vi.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环境毒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化学物作为致敏原引起机体变态反应;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vii.干扰内分泌功能: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

对机体内天然激素的产生、释放、运输、代谢、消除、结合、功能发挥以及维持体内平衡稳定和机体发育过程产生干扰作用的外源性物质。

d)影响污染物健康损害的因素

i.污染物的理化特性

ii.剂量或强度:

✓剂量(dosage):

mg/kg

✓强度(intensity):

dB、J/cm2.min等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

✓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例如:

有机磷吸收量与死亡率的关系。

1.有毒元素或化合物:

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负荷量;2.人体必需元素或化合物:

最低供应量、最高容许浓度:

含量太低→生理异常→功能障碍;含量过多→病理改变→中毒或死亡。

iii.作用持续时间

iv.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协同作用: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加强作用:

一种化学物对某一器官或系统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作用时,可使其毒作用增强。

✓拮抗作用: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v.个体感受性:

健康因素、遗传因素、个体因素。

高敏感人群(highsusceptibilitygroup):

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群。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时充分考虑到这部分人群。

8.公害病:

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公害:

严重的环境污染。

公害事件:

因严重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

P27

9.职业病: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10.传染病:

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11.食源性疾病:

是指通过摄取事物而进入人体的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和中毒性的疾病。

大气卫生

1.空气的理化性状

a)分层:

电离层、平流层(臭氧层)、对流层(气象现象)

b)化学组成:

氮:

78.10%、氧:

20.93%、氩:

0.93%、二氧化碳:

0.03%、水汽、气溶胶

c)物理性状:

太阳辐射、空气离子化、气象因素、室内小气候

i.紫外线:

✓有利作用

抗佝偻病作用:

UV-B:

促进Ca吸收,调节Ca、P代谢→促进骨骼正常发育。

预防佝偻病:

VD+紫外线照射

色素沉着作用:

UV-A:

皮肤细胞黑色素原→生成黑色素→吸收太阳辐射。

杀菌作用:

UV-C:

蛋白质变性解离、DNA受损→细菌死亡。

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中午12时~2时:

强度大、波长短

其他:

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组织的氧化过程、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加速酶促反应、加速创伤愈合

✓有害作用

眼损伤:

UV-A→晶状体氧化性损伤→白内障;UV-B→眼角膜结膜炎:

雪盲,电光性眼炎

皮肤损伤:

日光性皮炎(晒斑):

红斑、水疱、水肿;光感性皮炎(过敏性):

红斑、水肿、疱疹;皮肤癌:

基底细胞癌、磷状细胞癌、黑色素瘤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Nox→光化学烟雾

ii.红外线:

Ⅰ适量:

组织均匀加温,血管扩张→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消炎止痛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皮肤病、伤口愈合、冻伤、神经病Ⅱ过量:

皮肤组织过热损伤→中暑、皮肤烧伤、红外线白内障、红外线视网膜灼伤

iii.空气离子化:

大气中空气分子或原子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称。

Ⅰ形成条件:

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喷泉。

Ⅲ负离子的应用:

空气离子疗法:

减轻症状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清新鲜度的标志

评价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

负离子103个/m3;重轻离子比值:

<50

Ⅱ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

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功能,缩短感觉时值与运动时值

2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异常血液成分趋于正常

3降低血压

4改善肺的换气功能

5促进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还原过程

2.大气污染:

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了大气的环境自净能力,使大气的质量变差,对居民的健康和生化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a)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

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入大气的各种气体、颗粒物质等。

二次污染物:

某些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结合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b)对人体的危害:

I.直接危害

i.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生产事故

ii.慢性中毒:

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慢阻肺等

iii.致癌作用:

肺癌、皮肤癌等

iv.变态反应:

四日市哮喘病、过敏性疾病

v.非特异性疾病:

感冒、佝偻病

II.间接危害

i.影响太阳辐射:

大气棕色云团(ABC):

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于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

其成分主要包括:

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

对地区乃至全球气候与环境都有很大影响。

ii.影响居民生活卫生条件:

大气棕色云团

iii.影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

酸雨

iv.腐蚀建筑材料:

酸雨

v.对气候影响:

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

c)几种大气污染物

I.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煤、石油)的燃烧。

(1)SO2+H2O→H2SO4:

刺激眼、鼻咽粘膜;刺激上呼吸道收缩、分泌增多;炎症、腐蚀性组织坏死;致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

(2)SO2+飘尘:

进入肺深部→作为催化剂FeO3→H2SO4肺纤维病变、肺气肿

(3)SO2:

变态反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

(4)SO2+B(a)P:

促癌作用

II.氮氧化物(NOx):

主要来源于煤油、重油燃烧→NO→NO2

(1)作用于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

在深部呼吸道缓慢溶解,形成HNO3,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有一定关系;与O3有协同作用。

(2)与烃类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III.颗粒物(PM):

1.其来源有:

a.自然产生;b.人为产生:

燃料燃烧、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

2.对健康的危害:

a.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1)本身为毒物:

如铅、汞、镉尘等。

(2)为其它污染物的载体:

吸附有害气体;吸附Fe、Mn等金属氧化物;吸附B(a)P、石棉等致癌物;吸附病原微生物

b.心血管系统:

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

3.分类:

①总悬浮性颗粒物(TSP):

大气中直径为0.1~100μm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

②可吸入颗粒物(PM10):

粒径≤10μm的固体颗粒物。

3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2.5μm的固体颗粒物。

IV.光化学烟雾:

环境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混合烟雾。

i.主要组成:

臭氧(O3,占85%)、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类(PANs):

10%。

ii.来源:

汽车废气;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煤、石油燃烧

iii.对健康的危害:

醛类化合物和PAN→刺激眼引起眼红肿、流泪;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引起急性咽喉炎、气管炎等;甲醛→变态反应性疾病;O3→哮喘、肺气肿、肺水肿

3.室内空气污染:

指住宅、学校、办公室、公共建筑物,以及各种公共场所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污染。

不包括工厂和车间内的生产污染。

a)来源

I.燃料燃烧:

煤、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厨房油烟;主要污染物有:

SO2、NOx、CO、CO2、B(a)P、IP等;

II.人类活动:

呼吸过程;皮肤、衣履、被褥及各种卫生用品等散发;谈话、咳嗽、打喷嚏及生活活动;吸烟

III.建筑装饰材料及家具:

天然材料:

放射性;再生材料:

添加剂、化工产品;

i.基本建筑材料—属于基础材料和承重材料;

ii.装饰材料—用于基本建筑材料表面,起保护、美化作用,如壁纸、涂料等。

iii.装饰物品:

指各种家具、地毯等。

IV.家用化学品使用

V.室外大气污染进入

i.大气污染物

ii.房基地

iii.地层固有的,如氡及其子体

iv.在建房以前曾遭受过工农业污染又未彻底清理的

v.房屋原已受污染,而使用者迁出后又未处理,使迁入者遭受危害

vi.人为带进室内

vii.从邻居传来

VI.其他:

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光电反应物如紫外线灯照射产生O3等。

b)室内的主要污染物

I.甲醛:

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作用;过敏性哮喘,甚至过敏性紫癜以及神经和肝功能影响;鼻咽癌

II.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严重可致肝损伤和造血系统影响;变态反应

III.致癌物:

香烟烟雾、氡气、苯并芘等

IV.一氧化碳:

COHb增加使心肌缺氧,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心绞痛等有关

V.病原微生物:

引起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i.军团菌病(legionnairesdisease):

病因:

空调系统(冷却塔或冷却器)带菌;临床:

发热、咳嗽及肺部炎症,重症引起肝功能改变和肾衰竭,死亡率可达15~20%。

病原体:

嗜热军团菌

ii.尘螨:

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

c)空气污染防护措施

I.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

II.改革工艺,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原料;

III.加强绿化;

IV.贯彻执行大气卫生标准

水与健康

1.水体污染:

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a)水污染的来源:

I.生物性污染:

工业废水、医院污水、生活污水

II.化学性污染:

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

III.物理性污染:

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b)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ofwaterbody):

是指含有大量N、P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危害:

恶化水的感官性状、降低水的溶解氧含量、破坏水生生态、产生藻毒素(肝损伤、神经毒性等)

2.水体汞污染

a)来源:

主要是重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食盐电解、化工、农药、塑料等工业废水;其次是空气、土壤中的汞经雨水淋溶冲刷而迁入水体。

b)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汞→水体→沉积于底泥→在缺氧状态下生成甲基汞→水藻吸收→经食物链富集于水产动物→人体

c)人体中的吸收、分布和排出:

I.吸收:

呼吸道和消化道(95%以上)

II.分布:

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透过胎盘屏障侵入胎儿脑组织

III.排出:

缓慢;其生物半减期:

全身平均:

70d、脑组织:

180~245d

d)危害:

I.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MinamataDisease):

中毒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

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精神错乱、肌肉强直、全身瘫痪、死亡、Hunter-Russel症候群

II.胎儿水俣病:

咀嚼障碍、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智力发育障碍

3.水体镉污染

a)污染来源:

铅锌矿、有色金属冶炼、电镀、铜镉合金制造、荧光颜料等生产

b)危害:

镉→水体→食物链→人体:

肝脏→肾脏:

中毒性肾损害→尿钙、磷增多→钙、磷代谢障碍→骨质疏松、骨软化、病理性骨折、骨骼变形。

c)临床表现:

痛痛病:

40以上妇女,尤其是产妇多见。

腰痛、背痛、关节痛、全身疼痛、骨骼变形、步态蹒跚、骨折、不能行走、瘫痪

d)临床化验:

贫血、血沉增多、尿蛋白及尿糖增多

4.水体酚类化合物污染

a)污染来源:

工业废水、城市粪便污水、农药

b)危害:

I.急性中毒:

腹泻、口腔炎、黑尿(多为事故性);低浓度恶化水的感官性状、产生氯酚,长期接触使感觉阈提高。

II.慢性毒性:

皮疹、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

III.对动植物危害:

鱼贝类、海带、牡蛎等臭味

5.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a)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

b)所含化学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害;

c)感官性状良好;

d)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量要求。

6.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

a)微生物指标:

I.细菌总数:

100CFU/ml,指1ml水样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于37℃培养24h时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评价水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指标。

II.总大肠菌群:

0个/100ml。

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

III.耐热大肠菌群:

0个/100ml。

是水质粪便污染特异指示菌,检出粪大肠菌群表明饮水已被粪便污染,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险。

IV.大肠埃希菌:

0个/100ml

b)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铅、硝酸盐、四氯化碳

c)放射性指标:

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d)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铝、铁、锰、铜、锌、挥发性酚、阴离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固体

7.生活饮用水的处理

a)水源选择:

地下水(泉水、深层地下、浅层地下水)→地面水(江河、水库、湖泊、池塘)→雨、雪水;选择原则:

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便于防护、技术和经济上合理

b)水的净化:

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c)水的消毒:

杀灭病原微生物使水质符合微生物学标准

I.物理消毒法:

煮沸、紫外线照射、超声波和超滤等。

II.化学消毒法:

氯化消毒、碘化消毒;臭氧、过氧化物、溴消毒等。

氯化消毒

1)原理:

HOCl具有杀菌作用

2)影响因素

i.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

✓需氯量=杀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

✓游离性余氯:

达到消毒效果后水中尚剩余的游离氯。

要求:

作用30min,游离性余氯≮0.3mg/L、管网末梢游离性余氯≮0.05mg/L;目的:

保证杀菌效果(不具有有效的消毒效果);意义:

作为二次污染的信号

ii.水pH:

偏酸消毒效果好

iii.水温

iv.水的浑浊度

v.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食物中毒

1.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总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