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7814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考模拟试题Word格式.docx

A.离开校园之后,这种感情与日俱增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对顾客都要相敬如宾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就像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的,失去的才懂得珍惜,拥有的总不在乎。

B.如果问我这一辈子什么最让我留恋,那就是校园。

C.策划者称,将作品取名为《与魔鬼下棋》,旨在表现与批评家“棋逢对手”之意。

D.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篮。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雷雨》这个剧名以象征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

B、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视他,赞叹他。

C、梁思成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因为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更因为他是现代中国建筑史方面的一位大师。

D、高铁运行了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

7、对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 

②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 

③在无情的冰雹下 

④我眼睁睁地看过 

⑤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 

⑥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A、④①②⑤③⑥ 

 

B、④③①②⑤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④①③②⑤⑥

8、下列有关文学、文体、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其作品集为《饮冰室合集》属书室命名。

B、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C、《我很重要》作者毕淑敏,现代女作家。

本文将说理与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D.杨子,原名杨选堂,广东梅州人。

著有小说《浸洒的花朵》《变色的太阳》等。

9、选出根据情境作出的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 

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电影票,约你一同去看。

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很不凑巧,今晚有事,你另约他人吧。

B.谢谢你的好意,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C.听说电影很不错,只可惜我有点事不能与你共赏了,谢谢你!

D.很对不起!

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10、对下面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

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

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

二、(18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

(一)

但是,青年之最可爱的还是他身体里那股淋漓元气,换言之,就是那股愈汲愈多,愈用愈出的精力。

所谓“青年的液汁”,这真是个不舍昼夜滚滚其来的源泉,它①流转于你的血脉,充盈于你的四肢,泛滥于你的全身,永远要求向上,永远要求向外发展。

它②可以使你造成博学,习成绝技,创造惊天动地的事业。

青年是世界上的王,它③便是青年王国拥有的一切财富。

当我带着书踱上讲坛,下望墨压压的一堂青年的时候,我的幻想,往往开出无数芬芳美丽的花:

安知他们中间将来没有李白、杜甫、荷马、莎士比亚那样伟大的诗人么?

安知他们中间,将来没有马可尼、爱迪生、居里夫人一般的科学家;

朱子、王阳明、康德、斯宾塞一般的哲学家么?

学经济的也许将来会成为一位银行界的领袖;

学政治的也许就仗着他将中国的政治扶上轨道;

学化学或机械的也许将来会发明许多东西,促成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

也许他们中真有人能创无声飞机,携带什么不孕粉,到扶桑三岛巡礼一回,聊以答谢他们三年来赠送我们的这许多野蛮惨酷礼品的厚意。

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中间有人能向世界宣传中国优越的文化,和平的王道,向世界散布天下为公的福音,叫那些以相斫为高的刽子手们,初则眙愕相顾,继则心悦诚服……青年的前途是浩荡无涯的,是不可限量的,但能以致此,还不是靠着他们这“青年的精力”?

11.下列对第一段中加点的“它”指代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指代的内容相同,与③不同。

B.②③指代的内容相同,与①不同。

C.①②③指代的内容完全相同。

D.①③指代的内容相同,与②不同。

12.下列不是文段表现的青年的特点的一项是( 

A.青年具有旺盛的精力。

B.青年具有无穷的创造力。

C.青年具有不可限量未来。

D.青年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

1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饱含深情的描摹青年的内在精神。

B.充满激情地对青年进行赞美。

C.谆谆告诫青年不要浪费大好时光。

D.D.运用排比、对偶句式,酣畅淋漓地抒发感情。

(二)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我们的记忆,同自己的伴侣紧密地缠绕在一处,像两种混淆于一碟的颜色,已无法分开。

你原先是黄,我原先是蓝,我们共同的颜色是绿,绿得生机勃勃,绿得苍翠欲滴。

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

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

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万劫不复。

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

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

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

14.下列对选文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

——用风中飘荡的蛛丝比喻失去孩子的父母的慈爱,给人一种孤独无依之感。

B.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夸张,写出了失去子女的悲痛之情,从而突出了“我”对于父母双亲的重要意义。

C.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将女人比作琴弦,写得十分的凄美,使人联想到“琴瑟和鸣”这成语。

D.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

——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人比作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形象生动地突显女人对于男人的重要性。

1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

B.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C.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D.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16.下列对选文第四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每一滴的成功,虽然是渺小的,但在父母心中却无限地放大,表现了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意。

B.作者借用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说明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个体,但在我们亲人的眼里,同样“很重要”。

C.父母的爱可以给予子女最好的向导,我们的成功都将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说明父母对于自己子女来说“很重要”。

D.“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表现出我们的成功虽然极其微小,但在父母心里却尤为重要。

(三)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恨私心有所不尽 

别有幽愁暗恨生

B.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臣等不肖,请辞去

C.不得通其道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D.不韦迁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得双石于潭上 

B.况若仆之不得已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仲尼厄而作《春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9.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D.古之人不余欺也

20.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说明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自己文采表于后世。

B.第二段列举“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发愤著书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苟活的原因是为了仿效古人。

C.作者认为人不应该鄙陋没世,而应积极入世,把个人生命价值放到现实社会中来衡量。

D.文章借给好友的回信,抒写了自己的悲愤和苦衷,情真意切,激切感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

四、(本大题3个小题,共10分)

21、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每小题1分,共3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

(3)俯对我们的孩童,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 

,劝君惜取少年时。

22.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子。

时间好像是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时间 

23.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以“腐烂”为话题补写句子。

只有两种生活方式:

腐烂或燃烧。

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15分)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

①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②他问的是:

“家,是什么?

③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

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

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早有体会的人?

④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

这么难的题啊。

⑤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

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

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

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

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

晚上,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

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

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

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⑥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⑦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

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

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

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

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⑧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

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

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

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

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⑨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⑩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

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

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

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

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1)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12)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

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

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

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

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

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

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

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13)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14)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15)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注】

①这两句选自李煜词《望江梅》。

这首词写于李煜被俘到汴京之后。

②便当:

可随身携带的盒饭干粮。

24、作者引用两句诗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3分)

25、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家”的内涵。

26、请赏析第⑸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7.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内容和结构的作用。

28.“家,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和阅读的感悟,说说你的理解。

六、作文(45分)

29、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在思量,不在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要求:

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装帧.(zhēn)圭臬.(niâ

)滂.沱(pāng)另辟蹊.

径(qī)B.桂棹.(zhà

o)和弦.(xuá

n)角.色(juã

)众目睽睽..

(kuí

)C.慰藉.(jiâ

)阜.盛(fù

)装载.(zà

i)义愤填膺.

(yīng)D.摭.拾(zhì

)冠.冕(guān)誊.写(yù

)卷帙.

浩繁(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联雾霾恰如其份罄竹难书

B.联袂砥砺厉行节约舐犊情深

C.诡秘蒿草既往不咎吹毛求次

D.自栩嬉戏语重心长妄自菲薄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但是如果只要也

B.但是即使那么就

C.但是要么要么也

D.但是即使要么就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说不是一条真理?

B.为促进同学们朗读古典诗词的热情,我校计划在5月中旬举行以《我爱古诗词》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C.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

即将毕业的小王感到很迷惘。

D.人们为什么偏爱竹?

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

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这次来青岛,时间紧迫,只能浮光掠影....

地看看,但那美丽的海滨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

,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人类在灾难面前要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D.两会召开期间,各地代表云集北京,对记者们接连不断的提问,与会代表们均不胜其烦....

地一一予以回答。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春节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B.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正确理解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和原理,而且还能培养严密思维的能力。

C.一些中学生写作文胡编乱造、词不达意,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注意观察生活、缺乏真情实感造成的。

D.春天的祖国处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是最美丽的季节。

7.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

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

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

②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

“就会跪下来„„”。

③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

④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

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在20世纪的60年代,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都砍光了,开山种粮。

A.⑤①②③④B.④⑤①②③C.⑤①④③②D.①④③⑤②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海明威、欧·

亨利和拉索尔·

贝克都是美国作家,“桑地亚哥”是欧·

亨利塑造的硬汉形象。

B.“歌”、“行”、“书”、“赋”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C.请别人修改文章称“斧正”,赠与对方书籍称“惠赠”。

D.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们是不同时代。

9.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借据中表示钱物往来数量的数字大小写均可,数额前必须写清钱币种类。

B.演讲具有针对性、鼓动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C.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制作艺术水平的高低起决定作用。

D.简报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编发单位”位于报尾。

1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释】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A.首联诗人想象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

B.颔联紧承首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

C.诗歌后两联转而从何遁山人的角度展开想象,想象其回家之后的情形。

D.这是一首送别诗,一方面写出了作者为朋友归乡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惆怅感伤。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6小题

(一)

以“指”为信

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

并利用这些结构与特性的指代功能,逐渐开发出了指纹的使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

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泥印,印的正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有一只拇指的印痕。

据考证,这颗罕见的泥印距今已有2000多年,算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指印印泥了。

很明显,指印在这里代表着“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