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7102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上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左窄右宽:

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

左宽右窄:

左右等宽:

(2)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学生写字。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1.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继

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地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4)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5)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1)“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4)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

句子。

4.第四自然段。

(1)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拓展延伸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

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写。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

板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2花的学校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赏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

由——笛青——猜

B.换偏旁记忆的字:

汤——扬汪——狂劈——臂

3.读读写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

潮湿润泽。

原野:

宽广平坦的地方。

欢:

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

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2):

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部分(3—5):

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6—7):

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8—10):

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每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部分(1—2)。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1)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①理解体会:

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

(润湿)

②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③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②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

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③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④“狂欢”是什么意思?

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部分(3—5)。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①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②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部分(6、7)。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②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

③“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④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

⑤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

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部分(8—10)。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①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②“那儿”是指哪儿?

③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④在作者看来,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花的学校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花孩子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真可爱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3不懂就要问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背、圈”。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课文里是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

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字典,查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先做上标记。

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

“私塾”的教学与现在的学校教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

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

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

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面的词语展开讨论研究: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学生质疑:

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

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

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

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不怕挨打吗?

”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你会背了吗?

”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

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

”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

“我就讲讲吧!

”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私塾读书像唱歌

唯有一人壮胆问边学边问

3不懂就要问学生惊呆静无声

戒尺拿起厉声道收获多

先生细讲学生听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1.学习精彩句子的写法。

2.学习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3.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

4.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一、交流平台 

1.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想一想:

这两个句子写得好吗?

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

说一说,议一议。

4.指名说一说。

说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提示:

第一个句子是一个拟人句,把鸟儿、蝴蝶等都当人来写,它们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又能突出同学们读书读得好。

第二个句子,把自己写作一个更夫,做更夫的事情,很有新鲜感。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两个句子。

6.在积累本上抄写这两个句子。

7.总结:

阅读时,有些精彩的句子能使我们读来很有新鲜感,能让我们怦然心动,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启迪等。

我们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句子,积累这样的句子。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第一题的成语,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3.师指导难读的字,如“张牙舞爪”的“爪”读zhǎo,“面红耳赤”的“赤”是翘舌音,“口干舌燥”的“燥”是平舌音。

4.指名回答,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是表示人的神态和动作的。

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到哦!

每个四字词语中,都有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

5.指名开火车读一读成语。

(二)学习第二题。

1.自由朗读这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互读,并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朗读的时候,要把感情代入其中,假设句子中的角色就是自己,不同角色的人物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注意重音,突出句子的意思。

如第一句中的“真的”要重读,第二句中的“一点儿”要重读,第三句中“就是”要重读。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朗读,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三)学习第三题。

1.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这一题的要求。

2.学生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子。

3.调查一下,班里学生都有哪些兴趣爱好。

4.将班里的学生对号入座,把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归类到一个小组。

5.小组成员讨论商议,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注意:

所取的名字要能体现出兴趣的特点,并且让人印象深刻。

6.商量好以后,用一张好看的卡纸写下自己小组的名字。

7.全班展示自己兴趣小组的名字。

8.评一评,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日积月累

1.同学们知道古代的孩子都干什么吗?

有一位诗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小童,觉得很有趣,于是把这个小孩写进了诗里。

这位诗人是清朝的袁枚。

(简介袁枚)

2.能让诗人如此喜欢的一个小童,他在干什么呢?

自己读一读古诗《所见》,了解一下吧。

3.读完古诗,有谁知道,这个小孩在干什么?

(放牛)

4.他一边放牛一边干什么?

(唱歌)

5.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自己结合每个字的意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指名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6.是什么让这个小牧童停止了歌唱呢?

(因为他听到树上有蝉在叫,想去捕捉那只蝉,所以突然不唱歌了,凝神听蝉鸣声在哪里。

7.你喜欢这个小牧童吗?

8.小结。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的20个字,把小牧童放牧的生活描绘得生动有趣,表达了诗人对小牧童的喜爱之情。

9.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态度自然大方。

3.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与所讲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播放动画短片——《图图的假期》,从短片中你知道图图在假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吗?

2.教师谈话: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暑假,你是怎么度过的?

经历了哪些新鲜事?

有什么感受呢?

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3.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我的暑假生活”。

教师板书“我的暑假生活”。

二、师生交流 

1.指导学生看一看课本上的插图和对应气泡里的文字:

图上画的小朋友暑假里都在干什么?

你在暑假里做过这些事情吗?

是怎么做的?

还做过其他的事吗?

怎样把做这件事情的经过描述清楚呢?

2.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3.教师表扬表达清晰、态度自然大方的学生。

三、举例训练 

1.教师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的暑假生活照片。

2.自由说一说“他”的暑假生活。

4.全班展示,教师点拨方法,怎样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

四、学生交流 

1.学生先想好要讲的内容,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说。

(提前把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准备好。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暑假里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把你的感受讲给小伙伴听听,可以互相提提意见。

3.四人小组交流。

和同学交流的时候,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

讲的时候,可以出示预先准备好的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述。

4.各组推选代表到班上交流。

5.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6.选出今天的“表达小明星”。

五、活动总结 

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多彩。

有的同学暑假里不忘记读书学习,有的玩电脑,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也有不少同学和老师或爸妈一起游览观光……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你认为谁的暑假生活过得有意义?

说说你的理由。

旅游学电脑快乐

学书法帮爸妈做事有意义

习作:

猜猜他是谁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学习写人习作的基本方法。

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

相关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谈话导入(猜人物游戏) 

1.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猜猜他们是谁?

出示两张图,他们是谁?

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看来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他们极具特点的外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图上主人公的特点一目了然,如果是一段文字呢?

你能不能从中捕捉主人公的外貌特征从而猜出他是谁?

试试看。

出示文字,你是根据哪些信息猜出来的?

示例:

他悄悄地走了过来,全身灰色,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伤疤,贼溜溜的眼睛,缺了一块的左耳,还有大嘴巴里面缺了一块的牙齿。

他戴着一顶有黄色补丁的帽子和一条黄色围巾,他是青青草原最聪明却又是最倒霉的一只狼。

   

3.过渡:

你看,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多重要啊!

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把一个人的形象勾勒出来,让我们一猜就准。

二、初次创作

1.我们呢?

朝夕相处了两年多,一定也有同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不能也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一位同学的形象,也让大家来猜一猜。

2.读一读课本上的例子,想一想,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外貌、爱好、典型事例……

3.自己选择一个想要写的人,想一想,他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开头空两格。

一定要抓住他(她)的特征,描写他(她)的与众不同之处。

不可以写出他(她)的名字。

4.根据上面所说的,自己列一个写作提纲。

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

2.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互相猜一猜写的是谁。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所写人物特点是否突出,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看看谁能猜出来。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

仔细听,你猜出是谁了吗?

你是根据哪些信息猜出来的?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

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习作例文:

他留着短短的头发,一双小小的眼睛,目光非常有神,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镶着金边的小眼镜儿,一张樱桃小口总是振振有词。

他是一个智慧少年,学习成绩一直在我班名列前茅。

但是,最近他在学习上有些松懈,成绩有些退步。

他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好动。

有一次数学老师正在讲课,同学们都专心听讲,只有他东瞅瞅、西看看,还不时弯下腰掏书包。

老师转过身来,不动声色的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把他叫了起来严厉地说:

“专心听讲,小动作不要太多!

”只见他大惊失色,马上坐好。

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手伸进桌子下面,好像在玩什么东西,他的所作所为又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耐心地教导他:

“别玩了,上课走神一分钟,下课学习10分钟也补不回来!

”他低下了头,开始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就是我要向你们介绍的人,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4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学习《山行》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